散文写作技巧(一)
1
写文章并不难,但写散文却很难,真正写好散文是难上加难,更不要说创
作出散文精品了。一般性的文章还谈不上文学意义上的东西,一般性的文
章写得再好也不会成为作家,只有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作者才有成为
作家的可能。
不要把一般性的文章看成是散文,也不要把学生的作文看成是散文,
学生作文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学生作文只是练习写作的开始,所以
一般意义上的记叙文还算不上散文,这个是要搞清楚的,否则学生岂不都
成了文学创作者了吗?
2
散文不宜篇幅过长,一般都在两千字以下为宜,以一千五六百字为佳,
不要有废话,语言要精练,要向诗看齐。
写好一篇散文非一日之功,那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要小看这一千多
字的散文,真正写好了,写得出彩,那是见作者的真功夫的。这种功夫不
是一朝一夕就得来的,这之前要付出多少啊,要读多少书啊!要写多少东
西啊!你以为他只写了这样一篇,写出这篇散文之前他写了多少篇散文连
他自己大概都记不住了,要不是达不到这样的写作水平的。
3
写好散文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语言过不了关还谈什么写散文?还写
什么散文?所以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没有文字功底是写不好散文
的,写出的东西也是半成品,上不了台面。
写什么就要有什么语言,用什么语言,写散文就要是散文语言;什么
是散文语言,什么不是散文语言,真正的读者一看就能够感觉出来:散文
语言与一般语言味道不一样,区别是很大的。
写散文不要追求语言的华丽花哨,这样往往弄巧成拙。不要说散文,
就是小说、诗歌的语言也是一样,都要追求语言的朴实、生动、实在,用
朴、生动、实在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这样往往收到事倍功半的效
果。
4
写好散文就要放开自己的视野,不要只写自己的那点儿伤感,自己的
那点儿情感,写作的范围应该更广泛一些,因为伤感的、自己个人情感的
那点儿东西很难征服众多的的读者,很难上层次,倒把自己局限住了。实
际上很多个人伤感的东西往往难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取向,容易产生消极的
影响,很难产生有质量的作品,更不要说经典的作品了。
为了自己的爱而写自己的那点儿所谓爱情,写自己的那点儿感情;自
己在爱情上经历了痛苦的过程,遇到爱情上的打击,自己爱的人不爱自己
了,自己失恋了,伤感就出来了,自己整天被伤感缠绕着,就通过文字表
达出来。不是不应该表达,但这类东西只适合给自己看,或者压在箱子底。
5
真正写好散文除了丰富的生活积累,更重要的就是对生活要有深刻的
感受,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这样你的心灵世界才丰富多彩,肚子里东西
才会多;肚子里有东西散文的语言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就像清清的泉
水一样奔涌而出,不要刻意雕琢,语言就能够出彩。
一个散文作者情感和心灵世界很重要,心灵不但要丰富,而且要纯洁,
纯洁如水,感情纯真,写出的东西也干净,给人以美的享受。
6
写好一篇散文还要注意题目的形象简洁,题目不要过长。我看过网上
一些所谓的散文,光从题目上看就不是散文的题目,让人仗二和尚摸不到
头脑。其实无论写什么,题目都要简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写父
亲的,两个字多么简洁;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赞美白杨的,四个字多
么简练;冰心的《寄小读者》就是写给小朋友的,四个字多么简洁,一下
子就看出是写给谁的……
散文网上的散文题目多到十几个字,这是不可思议的,这叫散文吗?
就连小说、电影的题目字数一般都在三五个之间,散文也应该这样,写散
文应该注意这个问题,首先把题目定好了,这很重要。我看有的作者就是
在还没有定好题目的情况下就写了,这样写出的散文也不会怎么样,读者
一看题目就很糟糕,谁还会欣赏下面的文字呢?都是废话一大堆。
7
散文的语言是不同于一般性的文章的,也不同于小说,散文就要用散
文的语言来写作,小说当然是用小说的语言来写作,如果小说语言能够有
散文语言的那种美,这样的小说无疑在语言上是更胜一筹的。但现在很多
的网络小说的语言实在平庸,这是缺乏散文写作经历所造成的,在语言上
还没有过关就去写长篇小说了,这是很不明智的。
其实写散文比写小说难,难就难在语言上。要知道:写散文是最能够
见作者的语言功底的,现在的剧本也好,小说也好,都见不到作者的语言
功夫,很多作品的语言实在太差。
8
写好一篇散文难,若想写出更多的好篇章,不但需要写作的经验,需
要长期的生活积累和感受,需要长期刻苦的写作实践,这不是任何人都能
够做到的,必须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一生的精神追求,把散文写作看成是
自己人生的一种事业,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任何的挫
折和艰难,也不会使你放弃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散文创作的路不是那么平坦的,就像我们人生的道路不是那么平坦一
样,必须付出自己艰辛的努力。
散文写作方法(二)
一般来说,写文章就是说事。事情说清了,文章也就写完了。但是,
写文章又和说事不同,因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是要人看的,
为了让人爱看,看了后感同身受,要达到说的事动人、被说的人感人,需
要有高超的语言手段,高妙的语言技巧,这就需要讲求语法修辞,语言能
力。写文章要有中心,要让看文章的人知道你要说的什么样的人,什么样
的事,就要突出中心。在写的时候,要考虑布局合理,还要讲求艺术手法
等等。为了把写作过程说明白,下边,我分几个方面加以叙述:
一、选材
选材很重要。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大千世界的生活异彩纷呈,万花盛
开,我们周围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动人的事迹,古今中外,有好多事情值
得我们研究,有好多的事物值得我们探讨、歌颂和赞扬。对于作者来说,
他的兴趣、爱好、感受、、熟悉程度和探讨愿望又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
同,这就有个选材的问题。首先,你要确定这篇文章为谁写,为什么写,
给什么人看,这是一个前提。是批评还是歌颂,批评的要切中时弊,歌颂
的要恰到好处,要批评或歌颂,观点要对,论据要充分,就是手里要有好
多雄辩的论据,能说明问题,就是说理要有说服力;要歌颂,要说出原因,
要明确歌颂的理由,有哪些方面值得歌颂,为什么歌颂,佩服在哪里,也
就是先要搞清楚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就要先做到心中有数。
选材就是要先在头脑中思虑一下,什么事在我的心中最想写,我的头脑里
已经有了那些思考好了的东西,必须把它遣于笔端。有时,想写,但又不
知写什么好,那就先不要动笔,硬写是不行的。南北朝时,南朝有个才子
叫江淹,很有文采,诗赋名声远播。有句诗是“江淹得笔聪”,说他做梦
想要写出最好的诗赋,结果,有人赠他一只好笔,从此,他诗兴大发,写
出了好多的好文章,好诗赋。后来他不行了,头脑混乱,写不出东西来,
人们说是“江郎才尽”了。这是说要有灵感,很多时候,你的灵感上来了,
头脑中的东西在翻腾,心中的思绪在撞击,已经到了不写不行了的程度,
那就好办了。如果没有想好,那就翻翻书,或看看报,启发启发自己的思
维。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就好办了,就是确定想法是第一步。然
后,像盖房子似的,看看都需要写什么料,要先把需要的原料置办好,要
先把需要的砖瓦沙石,钢材水泥,木料白灰搞齐全了,料全了,就可以动
工了。
二、列提纲
列提纲很重要,列提纲的过程也是打腹稿的过程。要列出先写什么,后写
什么,再写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在什么地方议论,怎么议论,议
论几个观点;在什么地方抒情,抒发哪几个方面的感情,怎么抒情。这里
要强调,文章的开头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常说要“虎头蛇尾”,就
是开头要有力,像老虎的头似的,结尾要像蟒蛇的尾巴似的,有气魄。这
当然要看写什么样的文章而定。对于记叙、抒情一类的文章,有的以开头
总领全篇,有的以最充沛的感情抒情开篇,有的开宗明义,交代出事情的
来龙去脉,这都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怎么布局。像有的作者用“题记”,
也是一种方式。但是,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新颖,不落俗套。列提纲最好
细一点,甚至最典型的句子也要列进去。提纲要把你想说的都囊括进去,
列完之后,缕一缕,看看该说的落没落,有没有啰嗦的地方,啰嗦的、不
该说的坚决砍下去。所谓该砍的,就是那些与主题联系不大的内容,或者
与主题联系不是很紧密的部分。这样,你要写什么心理基本有数了,怎么
写、写什么,文章的脉络都基本清楚了,心里也有底了,就可以动笔写了。
三、起稿
起稿的过程是文章好坏的关键。因为在起稿中,除了按着提纲所列的顺序
写之外,还要考虑语法修辞的运用,什么地方运用比喻、夸张、借喻的手
法,什么地方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排比句手法在什么地方用,叙述、
议论、抒情的运用怎么摆布,词语怎么搭配用,语言怎么取舍等等。写的
时候不要拘泥,要放开笔,放开思维,大胆写。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有一
句名言,所谓“行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当行于不可以不行,当止于不可不
止”,就是说,该说的一定要说到,该停下来时一定要停。叙事要简洁明
了,言简意赅,不能拖沓,这里有一个故事,不妨借鉴一下:
北宋的诗人秦观(字少游),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齐名,由于他们共
同尊奉苏轼(苏东坡)为师,时人称之为苏门四学土。据《花庵词选注》
说,苏东坡在四学士中最喜欢秦观,对他的诗文常常赞誉不已。有一次,
秦观从会稽远路回京后,前去拜望苏轼,正巧晁无咎也在座。大家谈起了
创作,东坡问少游近日作了哪些诗词,少游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小楼连
苑横空,下窥繡毂雕鞍骤”几句。东坡听了微笑着说道:“十三字只说得
一人骑马楼前过。”缺点是“字多意少”。秦观也问东坡近日作品,苏轼
念了一首:“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晁无咎听了高兴地说
道:“三句话说尽了张建封燕子楼的一段故事。”两人十分叹服。像这样
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名气的人,同是用了13字,尚且反映出不同的效果,我
们这些人在写文章选用词句时,就更不可不多费点斟酌。要尽量做到运用
极其精练的文字,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去掉“字多意少”冗长拖沓的毛
病。
我们在写文章叙事时,免不了要用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一定要有出处,
让人们一看就能明白,理解为什么要用。但是,也大可不必拘泥。据说,
苏轼在一次应考中,作了篇春秋大义之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
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
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
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
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考官梅尧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
但对取典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
笑答:“想当然耳。”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
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的身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尧臣,可见功力非凡。
这就是说,为了达到文章效果,也不一定都那么死板,也可以适当发挥自
己的创造性,以达到文章的更好效果。
这里要强调,写不同的文章,手法是不同的。说明文是以说明问题为主,
基本是论述、说明问题,说明某种事物,一般不用抒情,少有议论;叙述
文以叙述为主,讲清事情的起止始末,适当议论,而少有抒情的文字;抒
情散文是以抒情为主,加以适当的叙述和议论。但做为我们平时写文章,
似乎可以不必那么刻板。当然,说明文和叙述文都属于散文范畴,但抒情
散文有它的独特的地方,我们不妨重点说一下:
抒情散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诗,所以抒情散文也叫做散文诗,但它不讲
韵律、不求押韵。可是,它有诗的意境,诗的韵味,诗的句式,就是它具
备了诗家三味,简言之就是它意浓、语浅、情真。而那些最普通的语言,
往往最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散文虽称散,是形散而意不散,按着《文
心雕龙》的思想,散文是有心的。散文的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一切的
展开都是围绕着中心思想展开,文心是支配通篇文章的总司令,所以在写
散文的的时候,叙述也往往多比喻、夸张、排比之之类的句子,抒情热烈
奔放,爱恨寓于字里行间,议论也往往含有很浓的激情。但这些都必须汇
聚于一心,不离主题,像一个人似的,全身由心脑支配。散文以叙述、议
论、抒情相结合为根本,既可以夹叙夹议,又可以叙述、议论、抒情相间
错,也可以边叙、边议、边抒情。总之,抒情散文是以情赢人的。
四、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文章需要功夫。有的文章可以当时改,有的文章
可以先放一放,放的时间长一些更好,到那时再改,你会发现有好多新的
看法,新的补充,对文章会很有益处。
改文章的时候,不要忙,要先通读一遍,先要看清在观点、立场上有没有
问题,是否对社会、对人民有利,观点有没有问题,立场有没有错。观点
立场错了,那这篇文章就不行了。如果观点立场没问题,接下来看看文章
是否通顺,有没有蹩脚的地方,如果有,那要坚决地改过来。看有没有断
档的地方,有断档的地方那要弥补上,或者用过渡性的语言把它连接上。
这种过渡性的语言,一定要恰当、巧妙,否则,就会给人以极不舒服的感
觉,文章就失去了光彩。文章经过捋顺,基本通畅了,那就可以进入细改
阶段了。
细改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的推敲
句子推敲,首先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句子的主、谓、宾的搭配是否合理,
是否不该省略的主、谓、宾省略了;是否该加的补、定、状语没有加;动
宾搭配合理不合理,这些弄明白了,才能保证句子的通畅。句子通畅了,
才能保证文章的通畅。另外,要确定好,所用的句子用在这里是否合理,
表达的意思是否恰当、确切。都需要逐字逐句地认真地审视,不可马虎大
意。
2、词语的推敲
“推敲”一词,本出自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此联是“鸟宿
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在是“推”还是“敲”的运用上,颇费思索。
如果用“推字”,一是有鲁莽之意,二是有醉酒之意;三是有与诗意不符;;
而用“敲”字,不仅没有了鲁莽和醉酒之意,还和诗意相吻合。他反复演
示琢磨,又遇见了韩愈,最后做了用“敲”字的决定,而且完全符合夜深
人静、幽隐阒寂的月夜境域。
我们在遣词造句中,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词性不准的词,要弄清后再用,
就是同义词、近义词,也要加以斟酌,尽量达到确切;词的褒贬意一定搞
准,特别是介于两意之间的词、或稍偏于一面的词一定慎用,不可疏忽。
另外,形容词或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也是要注意准确、恰当。形
容词、动词的重叠用法,也要按照规则去用。至于副词、副词结构的状语
作用、补语的运用,也要恰如其分地使用。
3、修辞法的推敲
我们的汉语的修辞法,共有十二个大类,称十二大修辞法,其中:比喻(包
括明喻、暗喻、借喻)、比拟(包括拟人、拟物)、夸张、引用、排比、
设问、反问、对偶、(也称对仗)、反语、反复(也称重复)、对比(也
称对照)、借代,这些修辞法也称十二个修辞格。其中较为常用的是:比
喻、比拟、夸张、排比这几种。这些修辞法的运用,是并不容易的,如果
使用了,一定要认真推敲,要做到贴切、逼真,才能对我们的文章祈祷给
力的作用。修辞法的运用,不能仅从理论上去学习,是要经过反复地实际
地练习,才能用好。
五、文章名字的推敲
文章的名字和文章的水平虽然未必完全一致,但是,它十分重要。人们在
没看到那篇文章时,无论在网上,还是在平面媒体上,首先看到的是文章
的名字。好的文题,当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会有要看一看的欲望。
如果文章的题目和内容相符,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文章提升品味。
就像一个人,虽然没有见面,但是名字完全可以让人喜欢一样。
此外,标点的运用也要妥善。特别是问好、说明号、叹号、省略号,它们
的活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有特殊的效果。我们不能不加以注意。
以上的见解,仅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没有说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说说
基本方法,很浅显,未必完全正确。如果能对我的网友们有所补益,则幸
甚!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1:1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231021176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写文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写文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