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
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面积4125㎞²,库容量
27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1636mm。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
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2.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
宽处达74公里。有70%的水域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其余20%的水域在江西省上饶市境内,
10%的水域在江西省南昌市境内。汇集赣江、修河、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
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
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
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
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
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
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
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1基本信息
概述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鄱
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
鄱阳湖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
县。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能达到30米。由于各种原因,鄱阳湖几经干旱,水面大起大
落,特别是2011年五月份,由于持续干旱,湖底干涸无水,揪动国人之心,严重影响鱼类
之繁殖,鄱阳湖区天然水产资源大幅减少,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位,不仅仅
是渔业的收益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湖体特征
汇集赣江、修水、鄱江(饶河)、信江、抚河等水经九江市湖口县城注入长江。湖盆由
地壳陷落、不断淤积而成。形似葫芦,南北长110km,东西宽50~70km,北部狭窄处仅5~
15km。在平水位(14~15m)时湖水面积为3,150k㎡,高水位(20m)时为4,125k㎡以上。但低
水位(12m)时仅500k㎡,以致“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使数百万亩湖滩地不能大
量耕种,还易孳生草滩钉螺,而钉螺又能寄存血吸虫。
湖体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松门山西北为北湖,
或称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一狭长通江港道,长40km,宽3~5km,最窄处约2.8km。松
门山东南为南湖,或称东鄱湖,湖面辽阔,是湖区主体,长133km,最宽处达74km。平水
位时湖面高於长江水面,湖水北洩长江。经鄱阳湖调节,赣江等河流的洪峰可减弱15~30%,
减轻了长江洪峰对沿岸的威胁。鄱阳湖及其周围的青山湖、象湖、军山湖等数十个大小湖泊
湖水温暖,水草丰美,有利於水生生物繁殖。产鱼类100馀种,以鲤鱼为主,其次为青鱼、
草鱼、鲢鱼、鱅鱼,贝、螺产量也较丰。滨湖平原盛产水稻、黄麻、大豆、小麦,是江西省
主要农业区。
该湖区秋冬季节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等水源不足的影响,每年进入秋冬季节到第二年
仲春,鄱阳湖则进入枯水期,形成“碧野无垠接天云”的广阔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小湖
泊连接,成为北方候鸟迁徙越冬的最佳之地。这个季节芦花飞舞藜蒿飘香(藜蒿是鄱阳湖的
天然特产,是江西人喜爱的美食佳品)。1992年,鄱阳湖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
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
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1636mm,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
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物种资源
鄱阳湖聚集了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并保存了一定数目,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
方,保护区最为人们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鸟类。
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珍惜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白鹤是我国一级保
护动物,野外总数大约为4000只。其中98%在鄱阳湖越冬。白枕鹤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野外大约有5000只左右,其中60%在鄱阳湖越冬。珍贵、濒危鸟类还有白鹳、黑鹳、白鹤、
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嘴鹈鹕、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冠鹃隼、鸢、黑翅鸢、
乌雕、凤头鹰、苍鹰、雀鹰、白尾鹞、草原鹞、白头鹞、游隼、红脚隼、燕隼、灰背隼、灰
鹤、白枕鹤、花田鸡、小杓鹬、小鸦鹃、蓝翅八色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浩渺的鄱阳湖在丰水季节,河湖一体,水天一色,一望无际,人在其中,犹如置身于大
海;枯水季节,水落滩出,形成了广袤的湿地草洲,构成了美丽的江南大草原(水上大草原);
区内的沙山,高低起伏,延绵十余里,构成了壮观的水乡大沙漠。
2生态环境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群皆汇于此,飞时不见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世界上现
存的白鹤有4000多只,一到冬天98%的白鹤与数十万的天鹅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堪称天
下奇观。是白鹤的天堂,天鹅的故乡。丰水季节,水天一色,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烟波浩
渺,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枯水季,小河淼淼,在宽阔的草洲上蜿蜒,夜来徐
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
秋荻片片,飞雪连天,候鸟出没其间,实实在在的人间仙境。无人为觅桓伊笛,自卷秋
芦片叶吹。而到了春夏之交,则又是芦海汪洋,气势如宏,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
天。还有“蓝蓝的天空”,“甜甜的空气”,“散漫的牛儿”,“悠闲地牧童”。
江南属地最辽远、最壮阔、最柔媚、最诗意的大草原,鄱阳湖,长江边,芳草碧连天。
每年春、秋、冬三季,芳草萋萋,草深过膝。秋冬季节芦苇茂盛,“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
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在蓝天或夕阳之下,丛丛芦苇迎风摇曳,
掀起鹅绒绒的芦花,野趣横生,令人陶醉,美不胜收。是自然生态之旅的首选之地。被誉为
“中国最美的草原”,“中国最后的草原。”
鄱阳湖烟波浩淼,气势磅礴,湿地公园内河流众多,溪水蜿蜒,农田蔓延,芦苇片片。
湖光山色,景色幽静,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溶山水之灵气于一方,汇自然与人文为一体。
湿地公园内集湿地文化、候鸟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于一体,形成了融
多种风格文化景观为一体的湿地旅游景观。
3管理机构
鄱阳湖保护区隶属于江西省林业厅,为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100人,截止
2011年2月底,在职89人,基层保护站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82%。在职人员中具有与自然
保护区管理业务相关学历的大专以上学历者有52人,占58%,高中级职称人员12人,研
究生学历7人。
管理局内设办公室、资源管护科等7个职能科室,并设有大湖池、沙湖、大汊湖、吴城
4个保护管理站;在鄱阳湖其它重要水鸟栖息地还设有进贤、余干、鄱阳等7个保护监测站。
保护区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位于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跨南昌、九江二市,永修、
星子、新建三县十六个乡(镇)场,沿湖居民近10万人。管辖有大湖池、沙湖、蚌湖、朱
市湖、象湖、常湖池等九个湖泊和草洲,总面积为224k㎡。其中大湖池、沙湖归保护区所
有,另外租赁了朱市湖、象湖和常湖池三个湖泊20年的使用和管理权。
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有鸟类310种,兽类
45种、爬行类48种、鱼类122种、贝类40种、昆虫类227种、浮游动物46种、浮游植物
50种、高等植物476种。鸟类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4种,
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153种,占该协定中保护鸟类总数的67.4%;属于中
澳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46种,占该协定中保护鸟类总数的56.8%。白鹤总数3200
只左右,占全球98%以上。全世界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在鄱阳湖保护区
内越冬。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群越冬地(数量达6万多只),还是中国最大的小天鹅
种群越冬地(最高数量达7万多只),同时也是大量珍稀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和停歇地,有
10余种南北半球间迁徙的鸻鹬类在鄱阳湖补充食物,其数量也达到了全球数量的1%以上。
生态恶化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鄱阳湖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面临
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威胁和湿地退化现象。鄱阳湖遭“填湖开发”水位持续低枯。
为了“保护好鄱阳湖这一湖清水”,当地科技、农业部门正通过系列生态技术手段积极
尝试对湖区规模化养猪粪污水、农业生活污水及湿地严重退化等问题的治理。不过,由于鄱
阳湖区生态修复还停留在探路阶段,全面破解生态保护难题仍任重道远,亟须资金、技术和
政策等方面的扶持。
2013年10月22日的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1497㎞
²,较2013年8月7日遥感监测的水面减少1000多平方公里,比历史同期偏小25%,是近
10年来卫星遥感监测同期最小水面。
鄱阳湖水退,大片湖滩裸露、干裂,一些渔船也“上岸”了,渔民把渔网拖上岸,洗晒、
修补。在鄱阳湖星子县落星墩“水域”,丰水期水天一色的湖面,2011年已经成了茫茫“草
原”,步行就可以走到落星墩观景台。“草原”上,牛儿成群、鹭鸟翩飞,游客成群。
湖区现状
随着长江拉空效应增强,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截至2012年9月16
日8时,鄱阳湖水位一个月时间就直落4米以上,湖区水体面积缩减超过1000㎞²。鄱阳湖
被长江迅速拉空的情形再次出现。
江西省水文部门介绍,2012年8月16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达到了最高,水位为19.65
米,相应的湖区水体面积为3990㎞²。但一个月后的9月16日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下
降到15.63米,相应的湖区水体面积为2740㎞²。
经历干枯水情之后,鄱阳湖迎来了丰水年,出现了两年来最高水位。但高潮之后却是水
位急剧下跌。8月16日开始,鄱阳湖湖口的出湖流量每天都维持在9000立方米每秒左右。
以9月3日为例,水文部门实时监测显示,3日8时鄱阳湖入湖流量为1890立方米每秒,
而出湖流量达到惊人的9080立方米每秒。
高强度的湖水外泄使得鄱阳湖水位急剧下降。从8月16日起,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以每
天0.1米至0.2米的幅度下跌。从5月18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突破17米起,涨至19.65米
的最高水位用了约三个月时间;而从最高处跌破17米,只用了半个月时间。水文专家分析
说,进入新世纪以来,鄱阳湖就一直出现短时间被拉空的现象,对生态保护、人畜饮水安全
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问题凸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片面追求经济效
益、资源粗放式开发等人为因素,鄱阳湖湖区植被遭到很大破坏、生态环境衰退,面临着湿
地功能退化、土地严重沙化现象,甚至出现了江南最大沙地,水污染问题不断加剧,农药化
肥过量使用、工农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肆意排放,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和
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围湖造田”和过度放牧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位于鄱阳湖北岸的都昌县的湿
地功能退化,土地出现严重沙化现象。当地科技部门人士告诉记者,都昌县有沙山面积4.5
万亩,是江南最大的沙地。沙山由赣江注入长江沉积的沙土形成,造成沙埋、沙尘灾害频繁
发生,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风沙吞噬良田、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据江西水文局数据,25日8时开始,鄱阳湖正式进入低水位期,星子站水位为11.97
米,比前一天下降了0.2米;相应的湖区水体面积从8月16日最大值的3990平方公里,萎缩
至1060平方公里。
科技探路
针对鄱阳湖区生态“老化”甚至“恶化”现状,江西省先后启动了《鄱阳湖生态保护与
资源利用研究》、《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研究》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鄱阳湖
区周边市县进行“样板示范”,通过采取生态技术治理猪场粪污水、净化农村生活污水,探
索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沙山,以及应用生物防虫技术减少农药使用等方式,利用科学技术先行
探路生态恢复。
地处鄱阳湖畔江西星子县泽泉乡的江西御景养猪场,生猪规模已经超过1.5万头,每天
产生猪粪水150t。据猪场负责人于学海介绍,这里的猪粪污水还是通过最原始的方式直接向
鄱阳湖区排放,成为当地的一大污染源。2008年,因为污水造成周边农田欠收,农民纷纷
索赔,企业一度濒临关闭。“后来痛定思痛,场子花了50多万元建污水处理系统,猪粪水经
过酸化池到沼气池再到沉淀池,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得氨氮含量降低,处理后排放出的清水和
其他田间水没有任何差别”,于学海说,既不用担心影响与农民的关系,也没有破坏生态环
境的心理负担了。
在启动生态处理技术治理水污染的同时,江西科技、农业等部门也开始尝试将治理的矛
头指向农药化肥残留等农业面源污染,而这也是鄱阳湖区涉及面积最广、危害最大、治理最
难的生态难题。
位于鄱阳湖北岸的都昌县多宝乡排上许家自然村,在2007年被江西省山江湖办确定为
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示范点。记者看到,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内绿草茵茵、水鸟争鸣,
而仅数百米之隔的栅栏外却斑驳陆离、草木稀疏,一眼望去,沙丘连绵,前后对比鲜明。
经过三年努力,基地内湿地植被覆盖率从10%提高到50%以上,多元化种植也使村民
多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途径。
范本推广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
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专家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生态,目的是通
过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从根本上摈弃先污染后治理
的传统发展模式。
然而,由于现阶段鄱阳湖区系列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仅在部分地区试行,还处于探索起
步阶段,加之沿鄱阳湖地区的污染现象仍然较普遍地存在,生态修复从“示范”走向“全面
推广”仍面临多重困境。
鄱阳湖区生态退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水质污染、湿地退
化、土地沙化等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点多面广”,涉及地方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利益,
生态修复工程仅仅靠科技和农业部门的“单兵作战”显然“力量单薄”。
以都昌县多宝乡土地沙化治理为例,该县科技局副局长陈志强指出,虽然当地湿地生态
修复的工作也正在积极开展,但要根本上扭转沙化现状仍然艰难。鄱阳湖周边仅都昌全县被
沙化的湿地面积有4万亩,仅仅600亩基地内的治理还处于“示范”阶段,要将沙化治理工
作在鄱阳湖周边全面推广,必须要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从全局考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他建议建立生态补偿的治理机制,健全制度保障,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污染者付费”
的原则,逐步探索征收资源开发补偿税费,提高社会环保意识。
星子县王晓玲表示,利用“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及“三级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还
只是在少数村示范,今后还要在全县进行推广,但是她也坦言,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
如果下一步要推广,巨额经费从何而来将是第一大难题。除了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预算内财
政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外,通过财税和信贷政策优惠,引导社会资金和外部企业参与生态修
复项目中来,集合资金、人力、科技优势,形成生态修复规模效益。
江西鄢帮有认为,治理最终还要依靠技术,因此,要重视生态修复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
建设,加大对环保科技研发投入,利用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与高校建立产学研联
盟,对重点项目以产学研合作的形式进行集中攻关。
鄢帮有认为,鄱阳湖生态修复关系重大,要从根本上实现对鄱阳湖的生态保护、修复,
既要整合国内资源,调动地方政府、民间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参与,也要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
交流,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4国际地位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
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
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5历史演变
沿变
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
一为“彭蠡湖”,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蠡”条载:“彭蠡
泽在西”。还有另一种说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阳湖如大瓢一样。
二为“扬澜湖”,是由一些亲身经历过鄱阳湖风涛险恶的人命名,李纲《彭蠡》诗:“世
传扬澜并左蠡,无风白浪如山起。”宋余靖《扬澜》诗:“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源长云
共浮,望极天无际。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飓风生海隅,馀力千里噎。万窍争怒号,惊
涛得狂势。”
三为“宫亭湖”,原来专指星子县东南鄱阳湖的一部分,因湖旁有宫亭庙而得名,后来
逐泛指鄱阳湖的全部。
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在地质、气象、水文等符合作用、长期发展下,彭蠡湖泽向南扩
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鄱阳县附近,因而易名鄱阳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门山以南原本
是人烟稠密的鄡阳平原,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鄡阳县和海昏县治先后被淹
入水中,历史上曾有“沉鄡阳起都昌、沉海昏起吴城”之说。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鄱阳湖,
经过漫长的演变,在距今约1600年左右形成了现代鄱阳湖的雏形,犹如一只巨大的宝葫芦
系在万里长江的腰带上。
人文
鄱阳湖流域自古以来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富裕地区,我国历史上很多杰出人物如陶
侃、徐稚、陶渊明、林士弘、刘恕、洪适、江万里、朱耷、余应桂、冯去非、陈澔、曹彦约、
黄澔等曾在湖区生活。这里又发生过许多威武雄壮的英雄事迹,如周瑜操练水师,为赤壁之
战打下了基础、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有生动描写)、李烈钧
在湖口发起“二次革命”等。
鄱阳湖是古代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发生在鄱阳湖上的文人轶事和民间传说则更
是难以胜数。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描述的
正是鄱阳湖上的渔民捕鱼归来的欢乐情景。宋代诗人苏轼在《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中时
写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描写的是鄱阳湖的胜景。
鄱阳湖是一个古老的断陷湖盆,约1.35亿年前沉陷成巨大的盆地,湖盆是一个由南向
北倾斜的古赣江下游河谷盆地,距今六七千年前积水成为湖泊,古称彭蠡泽。烟波浩渺、水
域辽阔的鄱阳湖,经过漫长的演变,在地质、气象、水文等多重作用、长期发展下,彭蠡泽
向南扩展,湖水越过松门山直抵鄱阳县附近,因而易名鄱阳湖,在距今约1600年左右形成
了现代鄱阳湖的雏形。由于围湖造田,使湖面日趋缩小,1949年湖泊面积为5200km2,1980
年缩减到3960km2,30年内缩减了24%。
6旅游环境
湿地公园
在鄱阳湖的东岸、中国湖城鄱阳县境内拥有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湿地公园,它就是鄱
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北部,上饶市西部。饶河、漳田河的交
汇处。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6285公顷,
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世界六大
湿地之一,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湿地景观最美丽、湿地文化最厚重的国
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自然的鄱阳湖、河流、草州、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
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极具代表性。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候鸟也甚得
世人的喜爱,鄱阳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和天鹅越冬地,其中白鹤占全球总数的98%以上,
是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每年有几十万只天鹅在此过冬,场面非常壮观,英国菲利蒲亲王称
其为“中国的第二长城”。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62k㎡,项目总投资逾100亿元,总体布局主要划分
为:一城、七区、两廊:“一城”即鄱阳湖文化水城,“七区”即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
保育区、白沙洲自然湿地展示区、珠湖水源湿地保护保育区、青山湖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示范
区、鄱阳湖文化水城管理服务区等,“两廊”即白沙洲景观大堤至长江防洪大堤的绿色廊道
和县城、上头湖、青山湖、珠湖之间的蓝色廊道。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鸟、最多姿的水、最温柔的
荻、最诗意的草。
湿地科学园
湿地科学园项目建设总面积403.2亩。该项目主要建设布局为:天之区、地之区、水之
区、服务区,其中天之区为鸟的天堂,地之区为植物及非物质文化宝库,水之区为水之泽国;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内外湖码头、湿地科学馆、科研楼、鄱阳居、鄱阳书屋、木船港湾、观鸟
长廊、水族馆、鸟类环志站、采摘园、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
鄱阳湖湿地科学园是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中国最先进的湿地科研基地项目,它依托
于鄱阳湖得天独厚的优势,展示中国最大的湖泊湿地资源。鄱阳湖湿地科学园是目前国内最
大的湿地科学园,也是我国唯一在建的湿地科学园。它通过征集、保藏、陈列、研究代表湿
地生态系统和湿地文化遗产的实物。园中展示了鄱阳湖湿地中的天——鸟之天堂;地——植
物及非物质文化宝库;水——水之泽国,通过三种层次的景象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鄱阳湖湿
地天地水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搭建起一座人与自然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景点
都昌老爷庙
老爷庙位于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星子县隔河相望。旧为龙王庙,建庙久远。
该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7米高,右侧有阶梯曲折而上,庙群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主庙、
龙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厅、厨房6部分,附属建筑分布主庙两侧。主庙面积为300多平方
米,高9米,面宽14.2米,进深26.8米,系穿斗与架梁式混合结构,共52个立柱。庙内由上
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
殿内有“定江王”塑像。庙的两侧墙壁嵌有石碑2块,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左为
“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上联是“数百年庙貌
重修偏颂吾王功德”,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庙门平台两侧有石狮1对。
庙后有朱元璋“点将台”和“插剑池”遗址。庙左岩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传为明
太祖朱元璋题。
老爷庙旅游区位于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通往长江的唯一通道,
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公里。《都昌县老爷庙旅游区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组
评审。旅游区规划面积达14平方公里,投入20亿元。老爷庙旅游区由百慕大水域、老爷庙、
小黄山等六大景区构成,将打造成集运动康体、商务度假、科考探秘、文化体验、乡村休闲
于一体的湖滨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区。
落星墩
又名“落星石”,亦称“德星山”。位于星子县城南二里湖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
“落星石,周迥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
石也既成了星子县一个重要的标志与象征。
乌金汊
乌金汊处在龙头山以东,距离龙头山水路3.1km;向东北到瓢里山水路2.2km。这一带
属团林乡的林场,冷杉林郁郁葱葱,林中还间杂其它多种名贵树木花卉,知青点后面有成片
竹林,前面有一马平川的谷底,沿岸也有湖汊平地,还有半开放的沙滩。
吴城镇
鄱阳湖在古代有过彭泽湖、彭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有一个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的演变过程。远在地质史“元古代”时期,湖区为“扬子海槽”的一部分,大
约在距今八九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时期,湖区地壳又经断陷构成鄱阳湖盆地锥形。传说中的黄
帝时期,“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在彭蠡泽大举南侵之前,低洼的鄱阳盆
地上原本是人烟稠密的城镇,随着湖水的不断南侵,鄱阳湖盆地内的鄡阳县城和海昏县治先
后被淹人湖中,而位于海昏县邻近较高处的吴城却日趋繁荣成江西四大古镇之一,因此,历
史上曾有“淹了海昏县,出了吴城镇”之说。望湖亭是吴城镇也是鄱阳湖的重要景点,它始
建于晋代,历史上的全国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
石钟山
在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即九江市湖口县的东南岸,巍然耸立着石钟山。它虽然高不过
50余米,但危崖临流,峻峰壁立,由船上仰视,如与天相连,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
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
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m。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
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登两山远眺,襟带江湖,
波光浩渺,天高水远,洲渚回合,展现出“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独特景观,
气势雄伟磅礴。石钟山地势险要,陡峭峥嵘,因控扼长江及鄱阳湖,居高临下,进可攻,
退可守,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登临山上,既可远眺
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鄱湖接近长江处,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浑流互排斥,
浊清界线见分明。”江、湖水的汇合处,水线分明,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
的界线。
石钟山以其雄奇秀丽的景色,山上亭阁玲珑,回廊曲折。这些建筑结构优美,布局变化
如画。“江天一览亭”面临长江,“大雄宝殿”雄踞山巅,“锁江亭”、“浣香别墅”、“怀苏亭”、
“听涛眺雨轩”、“芸芍斋”等皆因势构筑,上下错综,左右散布,曲径沟通,回廊相接,庭
院穿插,花墙点缀,显得处处通幽,美不胜收。吸引着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慕名而至,留下
了许多诗文题记。尤其是大文豪苏轼夜乘小船,泊于绝壁之下,探访石钟,写下了著名的《石
钟山记》,成为后来脍炙人口的佳篇名记。
特色景观
秋水一线
鄱阳湖多年平均水位为12.86m,最高水位为1998年7月31日的22.59m,最低水位为
1963年2月6日的5.90m(湖口水文站,吴淞基面)。年内水位变幅在9.79~15.36m,绝对
水位变幅达16.69m。随水量变化,鄱阳湖水位升降幅度较大,具有天然调蓄洪的功能。由
于水位变幅大,所以湖泊面积变化也大。汛期水位上升,湖面陡增,水面辽阔;枯期水位下
降,洲滩裸露,水流归槽,湖面仅剩几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具有“枯水一线,洪水一片”的
自然景观。
五湖五岳
2010年11月8日,我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五湖”与“五岳”在岳阳市隆重举
行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并联合发布《洞庭湖宣言》,誓言开创中国最美山水旅
游的新模式。“五湖”“五岳”历来被称为中华大地最佳的旅游胜地,游五湖,洞庭波澜壮阔、
巢湖气吞吴楚、鄱阳渔舟唱晚、洪泽古堰风韵、太湖隽秀天下;登五岳,看尽泰山之雄、
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由湖南省旅游局、岳阳市政府、中国旅游报社
共同主办的“五湖牵手五岳旅游同盟大会”,将以全新的整合模式向世界推出这些旅游度假
目的地,顶级的自然资源与多样的文化形式将得到整合,突显中华民族特色。“五湖牵手五
岳”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大胆探索,将开启旅游区域合作的新篇章,“五
湖”和“五岳”从此可以携手共进,合作发展;“五湖牵手五岳”,更将促进“五湖、五岳”
周边省市经济的科学发展,促使其采取更加低碳、更加生态、更加和谐、更加开放的发展
方式。
鄱湖候鸟
鄱阳湖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合候鸟越冬,“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
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在每年秋末冬初(10月),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
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直到翌年春(4月)逐渐离去。如今,
保护区内鸟类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
尤其可喜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当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2002年越冬种群总数达4000只以上,
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95%以上。因此,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赣北明珠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
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k㎡,容积达300亿㎥。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
三河水量的总和。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20万公顷,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
安、庐山区等六个县(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7沿湖经济
20世纪50年代以来,鄱阳湖取代了洞庭湖而为中国最大淡水湖。为中国淡水渔业主要
基地之一。鱼类达90余种,以鲤、鳙、鲫、鳊、鳜、鲶、鲭等较多,以鲥、银鱼著名。又
进行了滨湖围湖放。沿湖盛产菱、芡、莲、藕、芦苇等。野禽有凫、雁、天鹅、鸨、鸥、鹭
等;此外又引进了水貂、海狸、麝香鼠、牛蛙、毛蟹及珍珠贝等。在永修、新建、星子一带
湖面,常有丹顶鹤、天鹅等珍禽越冬栖息。为保护候鸟,1983年成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1988年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赣、信、修、抚、鄱诸河经鄱阳湖汇注长江,其中以赣江
航道最重要,古来即为五岭南北通往长江中、下游各地的水运要道。鄱阳湖平原为全国重要
商品粮基地之一。重要城市有南昌、九江、景德镇、鄱阳等。
8方言文化
鄱阳素称“富饶之地”、“鱼米之乡”,是全省置县最早的县份之一。鄱阳话属赣语,它
保留了赣语的诸多共性,同时也不乏自身的特色。通过鄱阳方言,往往能帮助你了解鄱阳地
域文化的另一个侧面。
地处鄱阳盆地一隅的鄱阳,由于远离战乱,居民长期相对稳定,再加上安土重迁的意识
强烈,离乡背井的机会少,因而方言中至今还残存着不少古音韵、古词语和古形式。
任何方言都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口语读音一般比书面用语读音更古老。如:鄱阳镇
方言“望”“网”“蚊”分别读“慢”“莽”“门”,保留了上古时期的重唇音。鄱阳方言文白
异读的特殊现象是“一字三读”,如“绿色”的“绿”字,分别读“虑”、“陆”和“低、幼”
的合音;“白鱼”的“白”,在口语中有时读如“耙”,有时读如“迫”;“音乐”的“乐”,普
通话读“月”,年轻人白读为“落”,老派人白读为“恶”。值得注意的是,这“恶”音用现
代汉语拼音标注应为ng。ng是辅音,在普通话中只作韵尾,不作声母用。但在鄱阳方言中,
大部分北京话零声母的字都是ng声母,古县渡段坂一带方言“五”的平声就是读ng,属中
古音。鄱阳方言中保留了大量这一声母的中古语音,如普通话a音系中的安、哀、矮、爱、
暗、岸、熬、袄;e音系中的额、俄、鹅、饿;o音系中的鸥、欧、殴、藕、呕;w音系中
的我、卧;y音系中的压、鸭、牙、芽、衙、雅、亚、轧、颜、眼等。黄颡鱼的“颡”是额
头的意思,由于“额”、“牙”在鄱阳方言中都是ng声母,且韵母接近,因而鄱阳镇人将“黄
额头”误写作“黄牙头”、“黄芽头”、“黄伢头”也就情有可原了。
9资质荣誉
2010年[10]被上饶市旅游局评为明星旅游景区;
2011年被江西省旅游局评为江西十大旅游新景区、江西省重点发展景区、全省先进旅
游景区等;
2011年10月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成为全国首批、江西唯一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
国家级湿地公园。
10大事记载
(1992年至今)
1992年2月被WWF列为具有全球意义的A级优先保护领域。
1992年7月被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首批6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1994年在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批准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被确定为最
优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
1997年被国家林业局指名加入东北亚鹤类保护网络。
2002年加入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004年被江西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科协等单位命名为“江西省青少
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6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建设厅、江西日报等四家单位评为“江西十大美景”。
2006年加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
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
2006年在第11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被全球自然基金(GNF)授予最佳保护实践奖。
2007年加入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
2008年荣获“斯巴鲁生态保护奖先进集体”。
2009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
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2010年被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评为长江湿地保护与管
理先进集体。
2011年在湖城首映江西鄱阳原生态电影《背影》。
2011年电影《背影》影片获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度全国优秀推荐影片。
历史大事
元代至正24年(1364)4月1日,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与汉王陈友谅大战与此,此战
以陈友谅60万大军全军覆没陈友谅身中流矢亡而告终。之后,朱元璋再无敌手。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1:09: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22541128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鄱阳湖湿地公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鄱阳湖湿地公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