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未年,在跌宕起伏而又出人意料的“吴越争霸”中,越王勾践经过20年的卧薪尝胆,
最终打败了宿敌吴王夫差,成为一代霸王,号令诸侯。勾践之所以能够置死地而后生,置困
境而一龙飞天,全缘于他身边有两个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一个是“智慧超人”的范蠡,一
个是“胸怀九术”的文种。
范蠡和文种都是楚国人,文种还曾是范蠡的父母官。当时,文种任楚国宛令(宛县县长),
听说县内有一狂生范蠡,便有心提携。两人一见如故,终日谈论治国之术,都认为楚国没有
发展前途而东南之地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文种便弃官不作与范蠡一起投奔了越国。从此,他
俩人便与那段风云际会的历史紧紧地捆在了一起。
范蠡有智慧,文种有谋略;范蠡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文种知道该如何做。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勾践被困会稽山,身陷绝境,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
一幅穷途未路的无赖流氓嘴脸。在这危机关头,范蠡和文种展现了他们超人的智慧和谋略。
范蠡认为吴国大军压境,越国仅存5000残兵,要想保存越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讲
和。因此向勾践出主意道:用谦卑的言辞赔礼,对吴王表示出万分的尊敬;把古玩珍宝和能
歌善舞的美女献给吴王,用极尊贵的名份称呼吴王;如果吴王还不肯罢休,那你就亲自去待
奉吴王。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派文种前往吴军大营议和。
文种见到夫差后,“膝行顿首”,可怜巴巴地提出了勾践的议和条件——“勾践请为臣,
妻为妾。”就在吴王想要答应时,吴国的骨鲠大臣伍子胥极力阻挠,结果没能如愿。文种不
仅没有气馁,反而敏锐地发现伯否和伍子胥之间有矛盾。他曾分析说:伯否贪财好色,忌贤
妒能,与伍子胥志趣不合。而吴王敬畏伍子胥,却宠信伯否。假若先讨得伯否欢心,再让伯
否给吴王讲情,和谈一事必能成功。
文种见到伯否后,不仅把美女和黄金珠宝呈上,还“跪而致词”。伯否却丝毫不为之所动:
越国旦夕之间就被消灭,凡属越国的东西还不全归我吴国所有,竟想以区区之物贿赂我,不
是痴心妄想吗?聪明的文种马上听出了伯否的贪婪之心,进而为伯否分析起利害来:越国虽
然兵败,但还有5000精兵,真打起来未必亡国;即使亡国,也会把所有财宝焚烧一空;就
算越国之物都被吴国抢去,但大半必然会归吴王所有,太宰你不过是与诸多大将和众多朝臣
瓜分一点点罢了。接着文种开始诱惑伯否:假如能让投降事成,越国必会“春秋贡献,未入
王宫,先入宰府”,那时就是太宰你一人独享越国了。是灭越国以强吴呢?还是留着越国作
为你的私人财源呢?选择吧!“聪明”的伯否赶忙答应了文种的要求。其后,伯否向夫差美
言,吴王“卒赦越,罢兵而归。”文种以其深遂的谋略和练达的手段,完美地实现了范蠡的
构想。
范蠡知道如何做最好,文种知道最好如何做。
公元前493年,勾践身穿罪衣罪裙,住石屋,为夫差养马。每日提水、除粪、清扫,一过
就是3年。虽然夫差放松了警惕,但仍不肯放勾践回国。为彻底打动夫差,范蠡给勾践出了
一个狠招:吃屎。某日,夫差染病,范蠡早知是寻常小病,不久即可痊愈,便让勾践实施“吃
屎计划”。勾践求见吴王,探视病情,其间伸手蘸起夫差的大便,放在口中咂了又咂,然后
大声祝贺说:“大王之疾,近期可愈。”夫差问为什么,勾践便依照范蠡的嘱咐说:“臣曾
跟人学习过医术,只要亲尝一下病人的粪便,可知生死寿夭,大王粪便味酸而苦,与谷味相
同,由此知道大王之病不必忧虑。”夫差听其言见其行,认为勾践是彻底臣服了,便放其回
国了。
勾践作为人质去吴国时,命文种留守越国。越国饱受战争重创,田地荒芜,人口减少,文
种焦思竭力恢复生产,治理国政。文种又根据商周以来征伐经验,总结出了伐吴“九术”,
离间吴国君臣,消耗吴国国力,腐蚀敌方意志。如,为消耗吴国国力和军力,主动派兵支援
夫差北进中原;探知夫差要建造姑苏台,特意运送特大木料,使夫差不得不扩建,更加大兴
土木,劳民伤财等等。其中,最为叫绝的是向夫差借粮,阴图吴国。越国歉收,为救饥民,
文种向吴国借粮。第二年,越国丰收,文种选上等粮食蒸熟晒干后归还吴国。夫差一看越国
的粮食颗粒饱满,就当作种子分给了百姓。到了春天,等发现越国的种子不发芽时,再补种
自己的种子已经晚了。这一年,吴国发生了大饥荒,国力大大降低。文种费尽心思,不惜丢
弃人道精神,越国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
面对到手的荣华富贵,范蠡淡然一笑走了,走得英明睿智;面对“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的勾践,“死忠”的文种惟有“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下场了。
公元前473年,被围困了3年的夫差蒙面自杀,吴国灭亡,越国取得了胜利。范蠡因谋划
有功,官封上将军,位极人臣。令人没想到的是,范蠡对到手的官位、权力、财富、荣誉统
统弃之如敝屣,上书辞官。勾践看过奏书,十分震惊,并威胁说:留下来,我要与你平分天
下,否则,将诛杀你。范蠡根本不理会勾践的威胁,驾舟而去,跳出了是非之地。此后,范
蠡更名改姓,来到陶(今山东定陶),开始大规模商业贸易,成为闻名天下的富商大贾。范
蠡活了70多岁,得以终其天年,并被后人尊为商人鼻祖。
范蠡走时,没有忘记自己的患难之交和知遇之师文种,遂写信劝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
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不免!文种接信后,认为范蠡过虑
了。自己不但功劳显赫,且对勾践忠心耿耿,勾践必不忍心杀自己。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文种
的预想。越国称霸之后,文种的制敌才能已无用武之地,且文种一旦为乱,无人可制。于是,
勾践对文种说:你有取国九术,今用三术就打败了吴国,余下的六术,你到地下帮助我的先
王对付敌人去吧。文种遂被赐死。
范蠡和文种都是越国复兴不可或缺的肱骨大臣,比较起来,范蠡更有智慧,文种更有谋略。
范蠡的智慧让他逍遥了一生,文种的谋略却让自己走上了黄泉路。仅从这一点来看,智与谋
比起来,最后还是智更高一筹。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23:5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1789315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穷途未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穷途未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