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关于狗的成语典故介绍
-狗尾续貂-
西晋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八月,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懿的第
九子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掌管临漳军事。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继位,他对朝政一窍不通,大权
落到贾后手里,贾后生性凶狠狡诈,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个儿
子),与一个名叫*的大臣密谋策划,以此为借口带兵冲入宫廷,杀死
了贾后,自封为相国。
因为是靠这种手段当上相国,司马伦整日忧心忡忡,害怕众人不
服。为了笼络朝臣,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大封文武百官,甚至
连听差的奴役也给以爵位。像皇帝左右的侍中、散骑、常侍等一等高
管,在当时的宫廷人事编制中一般只有4人,可司马伦当皇帝时竟达
近百人。真是官职泛滥成灾!等到一切就绪后,又废掉晋惠帝,自称
皇帝。
当时规定,凡宫内高级官员的官服,都是统一式样。如帽子上都
插着貂尾做装饰。不同官职,插的位置也有区别。侍中插在左边,常
侍插在右边。因为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所以一时貂尾都不够用,所
以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不足,狗尾
续。”用来讽刺朝廷。腐朽的西晋王朝,只维持了五十二年就结束了。
后来,人们用“狗尾续貂”来比喻以坏续好,美丑不相称。多用
来形象地揭示妄续他人文学作品,也有时用来表示自谦之意。
清代蒲松龄的《代王次公与颜山赵启》里也有这个典故:“庇舆
盖中,仍添昼行之锦;从缙绅后,张惭尾续之貂。”
故事延伸
【注音】gǒuwěixùdiāo
【出处】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十八卷:“乱离以来;官
爵过滥;封王作铺;狗尾续貂。”
【解释】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
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
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
【近义词】佛头着粪、鱼目混珠
【反义词】锦上添花
【年代】古代
【例句】你这部小说已经写了大半,请我继续写下去,我怎敢~。
【点评】晋武帝的叔叔司马伦很有野心,但是却没有一点统治朝
廷的才能。自己当上了皇帝以后,把亲戚同党甚至是奴仆,小卒都滥
加封赏,朝廷上上下下全都是大官。原本大官帽子上的饰物都是由貂
尾制成,貂尾不够用,只能用狗尾代替,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呢!
-鸡犬不宁-
唐朝中期,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沉重的苛捐杂税压迫得老百姓
家破人亡。
当时,永州一带有一种奇异的蛇,全身有剧毒,人如果被它咬一
口,就很难再活命。但如果能够捉到这种蛇,把它晾干,制成药饵,
就能治疗多种疾病。所以,被宫廷列入赋税,向永州地方征收。很多
人也因捕蛇丧生。虽然如此,还是有人甘冒生命危险捕蛇,来缴纳赋
税。
每当征税时候,凶横的地方官吏就走村串户,逼迫人们捕蛇。没
有哪一家能逃脱赋税,没有人不受到骚扰。当时有老百姓这样形容官
吏的凶横和骚扰——"虽鸡狗不得安宁焉。"意思是说,即使鸡狗也得
不到安宁啊。
人们把“鸡狗不得安宁焉”简化成“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
害和频繁,使人不得安宁。
故事延伸
【注音】jīquǎnbùníng
【出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不过骇者,虽鸡狗不得
宁焉。"
【解释】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近义词】六畜不安、鸡飞狗跳
【反义词】河清海晏、鸡犬不惊
【例句】越是在人心不定,鸡犬不宁的当口,我们越是要心里有
谱。
【点评】苛政猛于虎。如果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不能让人民的生活
安定和谐,那么必然会招致灾祸,造成社会动荡。
-鸡犬*-
西汉时期,有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刘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
为淮南王。淮南在今天的安徽省内。淮南王刘安看了很多书,偏偏对
道教的书籍入了迷,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
仙方神术的道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但是从
不传给别人,于是就去寻找八公。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
头也没能找到八公,不过刘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寻访。刘安的诚心感动
了八公,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
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成仙了。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21:57: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1105850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垂死挣扎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垂死挣扎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