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06 21:57:28 阅读: 评论:0

一条狗的使命1-如何委婉的表白

孜孜不倦的意思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大田螺的做法大全)

答案第1页,总17页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成语的运用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

....

的做法不可取。

B

.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

C

.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

....

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D

.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参加这次会议的专家们预定返回的日期参差不齐

....

,会务组很难安排统一订票。

B

.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尽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

相径庭

...

,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

C

.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

....

呢?

D

.先生身材魁梧,博学儒雅,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

....

敬意。

3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

的一项是()

A

.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

....

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B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

C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开放以来,前来观赏、游玩、健身的人络绎不绝

....

D

.元旦联欢活动中,小明幸运地抽中了一等奖,这真是妙手偶得

....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

....

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

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答案第2页,总17页

B

.“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

C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

....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

...

一项是()

A

.罗素对生命意义的呐喊,真是振聋发聩

....

B

.姜堰桥头小杨村桃花节开幕后,游人络绎不绝

....

C

.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惟妙惟肖

....

D

.这些群众演员中,他鹤立鸡群

....

,总是容易被导演忽视。

6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

..

的一项。()

A

.全区各学校教师纷纷加入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生产生了潜

移默化

...

的影响。

B

.这位来自农家的残疾孩子孜孜不倦

....

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对成才作出

了自己独特的诠释。

C

.为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

....

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

.从新城区到老城区,沿街庄重典雅的建筑,精致中透着秀气的园林,温文尔雅、朴实守

礼的市民使游客们的喜悦油然而生

....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

的一项是()

A

.为攻克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难关,工程技术团队专家殚精竭虑

....

,青丝变白发。

B

.元旦小长假,安丰古街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古戏台前的游人摩肩接踵

....

C

.王老师上语文课非常精彩,他特别擅长诵读课文,读至高潮时往往张目结舌

....

D

.在这片热土上,将士们曾经纵横决荡

....

,谱写出抗日战争的铿锵之歌。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

的一项是()

答案第3页,总17页

A

.讨论班级事务时,他和我的意见常常大相径庭

....

,所以我们合作非常愉快。

B

.张军同学经常向老师问问题,这种不耻下问

....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

.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人迹罕至

....

,是禽类生活的理想场所。

D

.多年来,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

....

,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老人家入木三分

....

的水墨画,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B

.在上次长跑比赛中,小雨鹤立鸡群

....

,成绩一路遥遥领先。

C

.见了校长,你那诚惶诚恐

....

的样子,如今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D

.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

....

,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10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两位选手的表演各得其所

....

,各有各的优点。

B

.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

....

是我最深沉的爱。

C

.为了准备这次比赛,同学们正忙得不亦乐乎

....

D

.球操上人声鼎沸

....

,大家都在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11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班主任很注重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让他们各尽所能地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

B

.他是个挺帅气的男生,却总喜欢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让人觉得别扭。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希望我珍惜时间发奋学习。

D

.10月1日,黄海森林公园全新开放,站在空中栈道上纵目四望,草木葱茏,碧波荡漾,

美不胜收。

12

.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答案第4页,总17页

A

.爱与奉献是白衣天使无悔的选择,面对平凡的工作内容,她们兢兢业业

....

,奉献自己的力

B

.2019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闭幕晚会精彩纷呈,现场爆发出震耳欲聋

....

的欢呼声。

C

.国庆期间,南宁多家商家推出的名目繁多的打折等促销活动,令广大消费者眼花缭乱

....

D

.这次运动会中,我们班夺得了好几个项目的冠军,同学们诚惶诚恐

....

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

老师。

13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出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的态度。

B

.阳春三月,南湖公园里树儿长出新芽,花儿竞相开放,真是花团锦簇

....

,美不胜收!

C

.同学们正在激烈地讨论如何召开主题班会,他随声附和

....

地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D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坚决果敢,不能见异思迁

....

,三心二意,那样是做不好的。

14

.[成语世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飞奔到教室,喧闹的操场瞬间变得人迹罕至

....

B

.小组讨论时,他没有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只是随声附和

....

几句。

C

.篮球场上人声鼎沸

....

,大家激情澎湃,为自己班的同学呐喊助威。

D

.疫情来袭击,无数医务工作者奔赴抗疫一线,我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15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

的一项是()

A

.由于天气变暖,夏季气温特别高,各大商场的空调销售络绎不绝

....

B

.沉迷手机游戏的风气在班中潜滋暗长

....

,我们要警策自己,不要让手机毁掉自己的前程。

C

.外教团队对训练的要求很高,即便是训练前的热身和训练完的拉伸、放松,都是一丝不

...

,严格要求。

D

.我们要因地制宜

....

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答案第5页,总17页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初春,乍暖还寒。我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仍觉得不寒而栗

....

B

.2019游泳世锦赛中,我国体育一哥孙杨再次霸气夺得金牌,真是大快人心

....

C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

....

,努力打造“一路一景”,城市色彩愈加丰富。

D

.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同小异

....

,无法达成共识。

17

.下列语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B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

C

.班长提议星期日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纷纷表示赞同。

D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学艺要有精益求精

....

的精神,方能成为名家大师。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多数情况下,即便是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人,也不能轻而易举

....

获得非凡的灵感。

B

.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捉襟见肘

....

,无法相提并论。

C

.经过十分钟的长途跋涉

....

,我们终于到达了圆通山公园,看到了绚烂的樱花。

D

.他聪明机灵,不论遇到哪种状况,都能见异思迁

....

,将事情做妥善的处理。

19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

的一项是()

A

.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

一蹴而就。

B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

....

值得一读。

C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

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

答案第6页,总17页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做学问需要有废寝忘食、刨根问底

....

的精神。

B

.中秋之夜,万家团圆,一轮明月油然而生

....

C

.联欢晚会上,相声小品类节目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

D

.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

,有些内容并不适合青少年阅读。

21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寻章摘句

....

,生搬硬套,写出来的文章很难有新意,更不用说动人心弦了。

B

.自从几个勇敢的叶子跃出水面,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

C

.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魂飞魄散

....

,无精打采。

D

.岸上看的人不免提心吊胆

....

,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

2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

....

的一项是()

A

.采用重罚虽然可以迅速地立竿见影

....

,但毕竟只是治标的办法。

B

.这位同学的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全篇文不加点

....

,真是令人费解。

C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他们用精益求精

....

的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D

.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

....

,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2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

....

,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B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百折千回

....

,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

.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

....

,热情诚恳。

D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

....

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的巅峰。

答案第7页,总17页

24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

....

的一项是()

A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

....

,刚入初中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转眼已是初三。

B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顶礼膜拜

....

C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

....

,用鲜血凝结成了伟大战斗友谊。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

....

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

2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一项是()

A

.古代碑帖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临帖是学习书法者的不二法

...

B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称,中国的发展成就得到了俄罗斯朋友的充分认可与赞赏,中国影响

力与日俱增

....

C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家,展台上摆放的产品鳞次栉比

....

令人目不暇接。

D

.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夺得女排世界杯的冠军,这成为全国人民津津乐道

....

话题。

参考答案

1

C

【详解】

A.

揠苗助长: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

违。符合语境;

B.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符合语境;

C.

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

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不能用于“向上级领导请教”;

D.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符合

答案第8页,总17页

语境;

故选

C

2

B

【详解】

A.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不能形容日期,使用对象错误;

B.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符合语境;

C.杞人忧天:是指总是担忧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这和“说的话”是否真实关系不大,不

符合语境;

D.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这里“油然而生敬意”,属于语序不当,应

该是“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故选B。

3

C

【详解】

A.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形容非常洒脱自

然,毫无拘束。不能用来形容“水”本身;

B.

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难以捉摸。“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是有规

律的,不能用“变化无常”;

C.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符合语境;

D.

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

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不能形容幸运中奖,用错了对象;

故选

C

4

A

答案第9页,总17页

【详解】

A.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用在这里形容自然景观不恰当,所

以有误;

B.

义愤填膺: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这里形容群众对虐待养老院老人的态度,使用

正确;

C.

目不窥园: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这里形容闻一多先

生苦心钻研,使用正确;

D.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这里形

容诸葛亮的一生,使用正确;

故选

A

5

D

【详解】

A.

振聋发聩: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使他们清醒过来。使用正确;

B.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使用正确;

C.

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使用正确;

D.

鹤立鸡群: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

很突出。与“总是容易被导演忽视”相矛盾;

故选

D

6

C

【详解】

A.

潜移默化,意思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使用正确;

B.

孜孜不倦,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使用正确;

答案第10页,总17页

C.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贬义词

不能用在褒义的语境里;

D.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使用正确;

故选

C

7

C

【详解】

A.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恰当;

B.摩肩接踵:意思是形容人多拥挤使用恰当;

C.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使用不恰当;

D.纵横决荡:意思是纵横驰骋,冲杀突击。使用恰当。

故选C。

8

C

【详解】

A.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与语境“我们合作非常愉快”不符;

B.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与语境“张军同学经

常向老师问问题”不符;

C.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与语境相符;

D.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与语境“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不符;

故选C。

9

C

【详解】

答案第11页,总17页

A.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对象使用错误;

B

.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望文生义;

C

.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使用正确;

D

.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望文生义;

故选

C

10

A

【详解】

A.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望文生义,

使用错误。

B.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

不亦乐乎:意为不是非常高兴的(事情)吗?用来叙写同学们的喜悦心情,使用正确。

D.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用来操场上人多喧闹的情况,

使用正确。

故选

A

11

B

【详解】

A.

各尽所能: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

花枝招展: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用来形容“男生”,适用对象错误;

C.

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解释形容言辞恳切,有

分量,意味深长,含有丰富情感。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答案第12页,总17页

D.

美不胜收: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故选

B

12

D

【详解】

A.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句中用于白衣天使工作,正确;

B.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句中用于晚会现场的欢呼声,正确;

C.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句中用于形容促销活动多,消费者的反

应,正确;

D.“诚惶诚恐”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句中形容告诉好消息时的神态,

属于不合语境;

故选D。

13

C

【详解】

A.“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符合句子语境;

B.“花团锦簇”形容花朵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符合该句语境;

C.“随声附和”是个贬义词,意思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显然感情色

彩和词义和句子的意思都不符合,该项错误;

D.“见异思迁”是个贬义词,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符合句子语境。

故选C。

14

A

【详解】

答案第13页,总17页

A.

人迹罕至:意思是少有人来,指荒凉偏僻的地方。用来形容学校的操场不合适;

B.

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符合语境;

C.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符合语境;

D.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符合语境;

故选

A

15

A

【详解】

A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用来形容“空调销售”不恰当;

B

.“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符合语意;

C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符合语意;

D

.“因地制宜”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符合语意;

故选

A

16

C

【详解】

A.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句中用来形容天气寒冷,望文生义;

B.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这里指孙杨夺冠的消息,用错对象;

C.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句中指我市的措施,正确;

D.大同小异:指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用在句中与“无法达成共识”语意矛盾;

故选C。

17

C

答案第14页,总17页

【详解】

A.

孜孜不倦:意思是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B.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C.

随波逐流:意思是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

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含贬义,不符合语境;

D.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故选

C

18

A

【详解】

A.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这里说明许多名人获得非凡的灵感也不容易,

使用正确;

B.

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这里用

于将“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进行比较,使用有误;

C.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这里形容我们用“十分钟”

抵达了公园,使用有误;

D.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贬义词,使

用有误;

故选

A

19

A

【详解】

A.

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计算机的诞生提高工作效率,语境中是指费力小,收

效大,应该用“事半功倍”;

B.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可以形容小说的巧妙构思,使用正确;

答案第15页,总17页

C.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使用正确;

D.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使用正确;

故选

A

20

B

【详解】

A.

刨根问底:意思是比喻追究底细。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望文生义,不能用于形容明月,使用错误;

C.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D.

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与语境相合,使

用正确;

故选

B

21

C

【详解】

A.

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

句,缺乏创造性。使用正确;

B.

接踵而至: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使用正

确;

C.

魂飞魄散: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不能用来形容对书

的渴盼;

答案第16页,总17页

D.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使用正确;

故选

C

22

C

【详解】

A.

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与“迅速”重

复;

B.

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望文生义,使用错

误;

C.

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表示要求极高。使用正确;

D.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褒贬

误用;

故选

C

23

A

【详解】

A.

卷土重来,意思是指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与句意“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的无穷魅力”不符,使用有误;

B.

百折千回,意思是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使用恰当;

C.

一视同仁,意思是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

薄。使用恰当;

D.

乐此不疲,意思是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使用恰

当;

故选

A

24

C

答案第17页,总17页

【详解】

A.行云流水:意思是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使用对

象错误;

B.顶礼膜拜:佛教徒的最高敬礼,合掌举过头,然后跪下用头来叩人的脚,比喻对人特别

恭敬或极端崇拜(现多含贬义),不符合语境;

C.休戚与共: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符合语境;

D.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和“一下子”重复,不符合语境;

故选C。

25

C

【详解】

A.不二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符合语境;

B.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符合语境;

C.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使用对象不当;

D.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符合语境;

故选C。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21:57: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11104850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孜孜不倦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孜孜不倦的意思.pdf

上一篇:防灾减灾宣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