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诗意

更新时间:2023-03-06 17:44:54 阅读: 评论:0

中考加油-塞罕塔

寒食古诗诗意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自律意识)

《寒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诗选自统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单元主题

为“民风民俗”,另外两首分别是《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

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古代宫廷寒食节的情况,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滥用特权现象。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词,对学习诗词有一定的方法,已经初步学会了正确朗

读,把握了朗读节奏;知道利用注释和查字典的方法,在弄懂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

懂得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等。本首古诗就内容来说,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但是由景

入情,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赏析诗文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稍微有些难度

的。

【设计理念】

古诗词的教学,是在课堂上与学生穿越时空去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诗词的

教学重点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在关键处给

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感悟古诗。然后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

画面、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使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

让学生反复品读诗句,读出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

累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了解时代背景。

2.下载古风背景音乐,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寒食节吗?寒食节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

歌。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韩翃的《寒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出示课件】

1.了解寒食节的来历及习俗。【出示课件】

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二、初读诗文,词清句通

(一)学习生字,扫清障碍。【出示课件】

学习“宫、侯”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义上区分“侯、候”,用组词法:“王侯”“时

候”区分形近字。

(二)播放录音,辨清节奏。【出示课件】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三)指导方法,读通诗句。

1.读诗的方法

首先读读得字正腔圆,然后读出节奏,读出韵律美。

2.跟老师朗读,感受美。

3.赛读诗句,读出韵律美。

三、再读诗句,把握诗意。【出示课件】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解释词语。然后借助注释,与小组成员说一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小组汇报:小组代表读诗句,说诗意。

四、化诗为画,体会意境。

1.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春意?看图画读诗句。【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飞”字用得好不好?【出示

课件】

3.“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的重点是什么?【出示课件】

4.闭上眼睛边读诗句边想象诗人描绘的景象。

5.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出示课件】

读诗句,自由说一说。

(课件出示: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6.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家中。你能想象一下此时这些王

侯贵族、重臣之家正点着蜡烛做什么吗?用“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的句式

说说。【出示课件】

(1)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重臣们在吃着山珍海味,饮着仙露琼浆的样子。

(2)我仿佛看到他们饮酒作乐、欢天酒地的样子。

(3)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开怀大笑的声音。

(4)……

7.而在这一天,民间的百姓又是如何度过寒食节的呢?【出示课件】

(1)他们会禁烟火,只吃冷食。

(2)他们会穿着粗布麻衣,可能会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等。

(3)还可能会在家悼念介子推。

(4)......

8.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你会

有什么感受?

(1)我会非常气愤:凭什么百姓要吃冷食,禁用火,过寒食节,而皇宫里却灯火通明?

(2)这简直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腐败政治强烈的讽刺!

9.创情境,入诗情。【出示课件】

①播放古风音乐,配乐感情朗读,感悟诗情。

②根据板书,背诵课文。

③擦掉板书,比赛背诵。

五、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1.说说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佳节?【出示课件】

2.《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出

示课件】

六、课堂总结,背诵布置【出示课件】

1.这节课,通过学习《寒食》,我们看到了:暮春的京城到处飘散着花瓣和花香,寒食节

里,强劲的东风吹斜了皇家花园的柳树。天色已晚,皇宫里传出了点燃蜡烛的信息,那袅袅

的轻烟也散入了王侯贵族家。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并默写《寒食》。

【板书设计】

寒食

飞花御柳斜

蜡烛轻烟入讽刺

【教学反思】

《寒食》是一首描写宫廷寒食节的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官,却得到皇帝的特

赐火烛,享有特权,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滥用特权现象。本节课,我紧紧围绕学诗五步法(1.

解诗题,2.读诗歌,3.品诗文,4.悟诗情,5.背诗句)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为了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由故事入手并结合图片了解寒食节的来历及习俗,然后走进作者,了解诗

文创作背景。第二个环节我重点放在了指导朗读上,由浅入深,先断句停顿,标出重读的字

词;再注意语气和语调;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再由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之后学生个读,

小组读,然后小组里推荐最好的在班里读。在过程中我们对一些词的读法做了讨论。特别是

第三、第四环节中在学生读熟练了之后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慢慢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里看到

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并用“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我还结合课后选做题,引导学生回忆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也写到了传统习俗,从而实现

“以一篇带多篇”,积累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目的。同时,我还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

朗读,比如比赛读、轮读、齐读、配乐读等,学生能逐渐熟读成诵。

但这节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品味诗文,感悟诗情时,对于情

感的挖掘刨得太深,难易程度适于中上等学生,对于学困生,学习困难较大。虽然说在品读

过程中自己也俯下身子为部分学生点拨,但仍有个别学生学得吃力。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今后在教学中首先增强时控掌握能力。教学设计中明确时控,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少讲,

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质疑、去解疑,并时时注意学生解疑后方法的总结。其次,

多研究每一个学生认识接受能力,并在教学设计时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

要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7:4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95894127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寒食古诗诗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寒食古诗诗意.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