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风亭

更新时间:2023-03-06 17:17:00 阅读: 评论:0

洗洁精是酸性还是碱性-ip配置

地铁风亭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早安暖心话短句)

轨道车站风亭布置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手法探讨

康雷

【摘要】TakingShenzhencityasanexample,thethesisintroducesthe

functionsoftrackbooth,summarizescommonsubwayboothdistribution

problemsincludingtakingupsidewalk,beingclotobuildings,andheavy

architectureandsoon,andputsforwardvariousboothdistribution

methods,processingmethodsandtheiradaptabilities,withaviewto

providesomeguidancefortrackboothplanninginfuture.%以深圳市为例,

对轨道车站风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总结出地铁风亭布置存在的常见问题包括占用

人行道、与建筑物距离较近、建筑体量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亭的不同

布置方式、处理手法及其适用性,以期为今后的轨道车站风亭规划布置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4(000)023

【总页数】3页(P32-34)

【关键词】轨道;合建;集中式;临时风亭

【作者】康雷

【作者单位】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21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运量、快速、准点、低碳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解

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选择,轨道交通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有效缓解

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但是地铁在为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其风亭以

及冷却塔的设置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据统计,国内城市已建成的地铁,

接收到市民最多投诉的就是有关风亭的排风,冷却塔的噪声、余热等问题,在地铁

建设过程中,与周边单位最难协调的也是关于风亭、冷却塔的设置问题。目前,国

内有不少关于地铁风亭的研究文献,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对风亭的合理布置提出建议,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深圳市地铁为切入点,在规划层面系统梳理了深圳已建成地铁

中风亭布置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总结好的布置形式及处理手法,以期为今后地铁风

亭的合理规划布置提供参考。

1轨道车站风亭的作用

按使用功能划分,地铁风亭可分为新风亭、排风亭和活塞风亭。新风亭是通过风机

为地铁车站输送新鲜空气;排风亭则是通过推力风机向外界排放地铁车站内的空气;

活塞风亭适用于地铁区间,当列车在区间运行时起到活塞作用,形成正(负)压,通

过活塞风亭向外排气或吸气,从而达到空气交换和排除列车运行产生的余湿余热效

果。

地下敷设的地铁车站和区间线路,除了其车站出入口等极少部位与外界相连通外,

基本上与外界隔绝,只有用人工气候环境才能满足乘客的要求。地铁车站内部空气

的质量、温度、湿度、气流组织、气流速度和噪声等,均要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条

件要求和正常的设备运转需要,必须在车站不同要求的环境中通过强制通风进行散

热、除湿和空气调节。风亭就是地下车站和区间空调通风设备集中对外的通风口,

其作为地铁车站与地面进行空气交流的通道,是地铁车站、区间与外界进行空气交

换的端口,也是地铁通风环控系统中唯一的地面构筑物。

2轨道车站风亭的一般做法

一般来说,单个地铁车站设置2组8个风亭,其中每组风亭包括新风亭、排风亭

各1个,区间活塞风亭2个。2组风亭分别布置于车站的两端,通常将每组4个

风亭集中布置成方形或一字形,伸出地面,四面侧出风。典型的车站风亭布置图见

图1。

图1典型的车站风亭布置图

3轨道车站风亭布置的常见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深圳已建成的风亭中,存在不少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占用人行道

调查发现,可能因为用地条件限制或规划设计阶段与道路衔接不好等原因,不少风

亭直接布置在人行道上,不仅占用大量步行空间,阻断了行人空间的连续性,甚至

导致行人在机动车道通行,对步行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见图2)。

图2地铁风亭占用人行道布置图

3.2与建筑物距离较近

《地铁设计规范》中规定,一般风亭口部距建筑物的直线距离应不小于5m。实

际调查中,风亭的布置基本都满足规范要求,但由于风亭产生的噪声、排风等问题,

部分风亭还是对周边建筑、行人影响较大(见图3)。

3.3建筑体量大,无景观处理

为了节约利用土地,部分车站风亭和冷却塔集中布置或将冷却塔布置在风亭上方。

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也导致建筑体量过大,并且未有任何景观处理,直接暴

露在人们视线中,也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对行人的视觉及城市景观都产生

较大冲击(见图4)。

4轨道车站风亭布置的常见处理手法及其适用性

4.1与建筑合建

图3地铁风亭靠近建筑物布置图

图4建筑体量较大的地铁风亭(购物公园站)

与建筑合建的风亭对城市景观影响最小,利用建筑来提高风亭出风口的高度,使排

风及活塞风能够迅速在周围空气中自由扩散,避免隧道风井进、出口污浊的热湿气

流对行人造成不适的吹风影响;并且风亭不单独占地,还可以节约利用土地。但是,

其通风效果因合建建筑的约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对建筑周围局部范围内的

空气品质影响较大。合建风亭具体又可分为与既有建筑合建、同步合建、预留合建

条件三类。其中,同步合建相对最为简单,只需在工序上二者周密配合;与既有建

筑合建需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论证,还要变更既有建筑部分面积的使用功能,协

调难度较大;预留合建条件应落实后建建筑的工期,两者实施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否则对城市景观影响较大。合建风亭能够有效解决车站附近用地紧张的问题,对已

有周边建筑的布局影响较小。这种风亭主要适用于地面建筑物较密集、没有条件设

置独立风亭的情况下,如城市老城区、繁华地段及人流密集的商业区等。与建筑物

合建的地铁风亭见图5。

图5与建筑合建的地铁风亭(福民站)

4.2集中式布置

一般是将一组风亭(1个新风亭、1个排风亭、2个活塞风亭)集中布置。集中布置

的高风亭必定要向空中发展,而规范又规定各风口之间的距离必须要保证在5m

以上,风口的断面尺寸还得满足通风空调的要求,使得风亭组的体量非常庞大,就

如同一栋小型建筑物。由于风亭组庞大的体量和大面积的风口对城市景观和人的视

觉、心理造成影响,需要对其造型和立面进行美化设计。集中式布置的风亭可减小

风道和风亭的基坑维护边长,节约工程投资。集中式布置的风亭组相对来说也是比

较节约用地的,一般在用地宽敞的地方如道路绿化带、广场公园、山体周边,风亭

可集中布置;在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地段,景观要求不高时,风亭宜集中布置,但

仍需对其进行景观处理。香港地铁的风亭大多采用集中式布置,符合香港土地资源

有限、寸土寸金的城市特征(见图6)。

图6集中式布置的地铁风亭组

4.3分散式布置

分散式布置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同功能的风亭分散布置。一般来说这种风亭建筑体量

较小,对周边环境和景观的视觉影响小,建筑形式也比较简洁。但这种布置比较不

节约用地,一般占地是集中高风亭的3倍~5倍。分散式布置的风亭又有高矮之分,

矮风亭进、出风口向上,需满足防洪防淹的最低高度要求;高风亭和集中式布置的

风亭相似,也是四面侧出风,只是建筑体量相对较小(见图7)。敞口矮风亭由于进、

出风口较少,需要设置多个,一般适用于地面空间较大并且对城市景观要求较高的

地方,如中心区建筑前小广场、人流较大的商业繁华区或城郊地带等。敞口矮风亭

征地手续协调相对容易、拆迁量少、地面风亭形式与周边环境相对容易协调,是规

划国土部门比较愿意选择的风亭形式;高风亭的建筑体量适中,对行人的视觉冲击

相对较小,一般适用于用地条件较好,对环境景观有一定要求的地区。

图7分散式布置的地铁矮风亭(市民中心站)

4.4临时风亭

轨道车站风亭在规划布置时,规划师应该熟悉周边的用地规划情况,对风亭的设计、

施工提出要求,如车站周边近期有旧改计划,或者现状为空地,规划为建设区时,

可设置临时风亭,也可预留与周边建筑的合建条件。临时风亭在通风条件满足规范

的前提下,其建筑形式可更加简洁,节约投资。待旧改启动或用地开发时,再结合

用地或建筑方案进行布设。

4.5绿化遮挡

虽然TOD理念正逐步应用于地铁规划建设,但目前大部分轨道线路走向还是根据

需求决定,线路一般经过城市高度建成区,建筑密度高,用地较为紧张,风亭大多

只能占用人行道或道路绿化带布置,靠近行人活动空间或周边建筑。虽然满足《地

铁设计规范》中风亭口部距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不小于5m的规定,但是无论从

视觉还是感官上,都有影响,不仅降低了步行空间的舒适性,对城市景观还是一种

破坏。采用绿化遮挡的处理方式,则很好的解决了对周边环境和行人的影响问题。

但是也应满足风亭最基本的通风要求,在此前提下,做到对行人及建筑的影响降到

最低。地铁风亭的绿化遮挡处理见图8。

图8地铁风亭的绿化遮挡处理

4.6其他布置形式

地下车站站厅层位于地面时,可将风亭布置于站厅上方(见图9),这样既能减少占

地,并且风亭位于建筑之上,远离行人活动空间,对行人影响也较小。这种做法适

用于用地紧张地区,并且车站站厅层位于地面,或者车站周边有合适建筑时,也可

将风亭布置在其他建筑之上。

图9布置于车站站厅之上的地铁风亭(上梅林站)

5结语

风亭形式应因地制宜,结合周边用地情况、建筑形式合理布置,在不影响通风效果

的前提下,对行人及景观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具体根据车站的位置、地面现有建

筑物的状况,综合考虑地面未来建筑及道路的规划等来确定风亭的位置,尽量避免

过长的风井,以免影响通风效果。地铁风亭也应该融入城市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

构成部分,可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韩云,赵蕾,朱常琳.关于西安地铁风亭建设和后期管理的几点建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5):37-38.

[2]宋永超.关于地铁车站风亭及冷却塔设置问题的探讨[J].地铁勘察与设计,2008(6):79-80.

[3]肖锡斌.广州地铁风亭建筑设计[J].广州土木与建筑,2006(10):21-23.

[4]牟忠霞,周凌.地铁风亭对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J].四川建筑,2009(6):55-56.

[5]曾瑜,陈丽华.对广州地铁风亭设计的总结与思考[J].广州建筑,2010(2):11-12.

[6]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7:1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942201274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铁风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铁风亭.pdf

上一篇:运动会感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地铁风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