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经历

更新时间:2023-03-06 14:27:54 阅读: 评论:0

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语言能力训练

野战经历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我快乐)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

抗日英雄萧山令的

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萧山令(1892年6月11日—1937

年12月13日),男,汉族,字铁农,湖

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四方山)

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

业,国民革命军陆军南京卫戍军宪兵副

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追授)。

南京保卫战时兼6大重职——全国

宪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厅长、战时南京

市长、代理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

渡江总指挥。1937年12月13日,南京

陷落,自杀殉国,为抗战而亡,是南京

保卫战牺牲的最高军官。

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人物经历

1892年6月11日(清光绪十八年五

月十七),萧山令出生于湖南益阳县四方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

山的一个小山村,其父亲萧敏湘是清末

秀才,萧山令自幼随父读私塾,聪颖好

学,手不释卷,深受父亲所钟爱,萧山

令幼承庭训,知书达理,16岁毕业于益

阳龙洲高等小学堂。

1904年,萧山令从师范学校毕业。

当时正值晚清,列强争相瓜分国土,

这让少年萧山令无比愤慨,决定投笔从

戎;

1909年,离别新婚3个月的妻子,

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研习军事,小小年纪

的他还受曾国藩的影响,曾立誓“兵符在

握,一扫群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湖南陆军

小学停办;

1912年,又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

备学校。

1914年8月,萧山令升入保定陆军

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三连,与后来的

陆军上将张治中是同窗,1917年以优异

成绩毕业。

1916年12月,以优异成绩从保定陆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

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

萧山令中将革命烈士证明书

业后,派往湖南陆军服务,投入湘

军,在湘军中贺耀组(保定军官学校第

一期步兵科留日生,中将加上将衔)部

下出任排长,开始了戎马生涯,先后在

湖南陆军第8守备队(司令蔡钜猷)、沅

陵镇守使署(镇守使蔡钜猷)、湖南陆军

第1师(师长贺耀组)、国民革命军独立

第2师(师长贺耀组)中中下级军官服

役,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附、

参谋长等职,代理湖南省沅江县县长。

因为富有见识,又十分英勇,不久

他就因为军功,一路升到团长,并受到

上司唐生智的赏识,1928年1月,被委

派至沅江,担任县知事。

大事年表

1926年5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

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参谋等职,

立下不少战功。

1928年,退役回乡。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4

1929年2月,出任首都卫戍司令部

(司令谷正伦)参谋处中校参谋,开始

他的宪兵军官生涯。

1929年5月,重入国民党军,任宪

兵司令部中校参谋。

1929年12月,编入南京卫戍司令

部,官职青云直上。

1932年1月,升任宪兵司令部(司

令谷正伦)总务上校处长,主管全国宪

兵的编制与训练工作。

1935年5月4日,叙任陆军步兵上

校。

1936年2月22日,由上校处长攫升

为宪兵司令部少将参谋长。

1936年2月26日,转任陆军宪兵上

校。

1936年,任国民党宪兵副司令。

1937年5月7日,晋任陆军少将。

1937年9月,被任命为南京市长、

首都卫戍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唐生智)

兼南京市警备司令,成为拱卫国民政府

首都的实际负责人。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5

1937年11月,升任宪兵司令部中将

副司令兼首都防空司令部司令、首都警

察厅厅长、南京市市长。

主要事迹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和指挥了抗

击日军的南京保卫战。

萧运春的家中的祖父遗像

1937年8月13日,淞沪战役爆发,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日军随后兵分

三路,直逼南京,民国首都危在旦夕。

国民政府西迁武汉,宪兵司令谷正

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一期炮兵科

毕业,陆军中将)前往武汉就医。萧山

令受命于危难之际,晋升宪兵副司令,

同时兼任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等谷

正伦的原兼职,成为国民党南京宪、警

的头号人物。

危难中,11月中旬,蒋介石连开3

次会议,研究南京战守问题。何应钦、

白崇禧等高级将领认为南京非决战之

地,且兵力不足,难以守卫。惟有唐生

智大声疾呼:“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6

值此大敌当前,在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

大将,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本人主张

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蒋介石决定坚守,他在日记中写道:

“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国对

民殊难为怀也。”临走前,蒋介石还对紫

金山阵地进行视察,认为“可固守两个

月”。

1937年11月中旬,中国军队为屏蔽

南京所修筑的国防第一线(福山——苏

州——嘉兴)、第二线(江阴——无锡

——宜兴——吴兴)被日军突破,南京

已成前线。中国军队为保卫南京,临急

再组两道防线:以陆军野战部队分扼外

围各据点;以宪兵和教导总队据守腹廓

要冲。萧山令指挥驻守南京宪兵共约

6400余人,协助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

智(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

陆军一级上将)组织和加强南京的防守。

萧山令以宪兵第二团、教育团、练习团

为基干,组织数万民工,赶筑雨花台一

代野战工事;又令宪兵第十团和重机关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7

枪营加紧巡警城防勤务,防止日本间谍

活动。雨花台的工事在萧山令督防下按

期完成,甚得当时南京报纸的好评。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卫戍长官

司令部成立,唐生智出任南京卫戍司令

长官。宪兵司令谷正伦退往重庆,宪兵

副司令萧山令留守南京,指挥宪兵第2

团、第5团、第10团等部。

1937年11月26日,战火迫近南京,

城郊部队进入临战状态。萧山令又奉命

兼任南京市长和警察厅长,他下令南京

所有宪兵一律做好战斗准备。其具体布

置为:以宪兵第二团、教导团以及第五

团和重机关枪营各一部守清凉山和水西

门、汉中门、清凉门、丁淮门一线;以

宪兵第十团、练习团和重机关枪营一部

守明故宫,飞机场至三十四标一带;将

雨花台一带工事交八十八师接守。

1937年12月4日,南京外围阵地

——句容,中日两军相接,南京保卫战

打响了。

唐生智下令,宪兵主力位于清凉门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8

附近,担任定淮门、汉中门和清凉门的

防守,并担负收容落伍士兵的任务。

1937年12月8日,蒋介石连续三次

紧急点令,召唐生智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在萧山令的几次催促下,唐生智登上飞

机赴重庆,国家宪兵司令一职交萧山令

全权代理。其日,同乡部属陈辑川专访

指挥部,帮萧山令分析眼下局势;“守军

装备落后,援军无望,守城部队临时拼

凑,难以指挥,将士虽英勇,但牺牲惨

重……”,劝萧山令“度势应变,以策安

全”。萧山令沉思良久,毅然答道;“授

命拱卫首都,防守无方,无以对党国,

杀敌不力,无以对金陵老小,贪生怕死,

俯首称奴,何脸见江东父老,我走,南

京的老百姓怎么办”?

1937年12月9日,陈辑川再次找到

新街口的临时指挥所,劝其早作退计,

萧山令凛然答道;“现形势已乱,各自只

顾逃命,满城游勇散兵,不听指挥,军

心民心无法稳定,守土为国是的职

责,我应尽忠报国,笑卧沙场,死守南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9

京,我意早决!”其视死如归之浩然气,

令陈为之震慑。

1937年12月12日下午3时,唐生

智与蒋介石电令;“全线突围撤退”。命

令萧山令为渡江总指挥,各军团按指定

地点突围。

突围命令下达后,除83军,66军按

军令绕栖霞山突围外,其余74军、72

军、71军、87师、88师全部夺路涌向下

关,数十万军民争相抢渡,乱成一团。

萧山令镇定如铁铸,果断的命令宪

兵队长罗友胜带大部宪兵到蛇山、龙蟠

山阻击日军,自己则率部拆屋扎筏,掩

护军民渡江。在整个夜晚里,萧山令数

次被部下推到筏上,但他几次都挣脱上

岸指挥掩护扎筏抢渡,直到12月13日

晨,下关仍有三分之二的军民无法渡江。

1937年12月9日上午7时,日军数

百名在坦克配合下进占光华门外防空学

校,并向通济门发起进攻。萧山令派守

备清凉山的宪兵一营增援教导总队,与

日军战斗数时,将其击退。同时,守备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0

明故宫的宪兵也与由中山门进犯的日军

发生激战,因敌我众寡悬殊,萧山令令

其退守逸仙桥至竺桥之线。

1937年12月10日,萧山令督率宪

兵继续与日军激战。由清凉山派往上新

河棉花堤的宪兵同日军骑兵、便衣队等

相战甚久,保住了阵地。但防守逸仙桥

等处的宪兵、以力不能支再次退往古林

寺、五台山一带。

1937年12月11日拂晓,日军步、

骑、炮联合进攻棉花堤宪兵阵地,来势

凶猛。宪兵们前仆后继,坚守阵地。日

军改攻江东门,从侧面压迫宪兵。萧山

令下令宪兵撤出棉花堤阵地。宪兵的其

他阵地也遍遭日军飞机轰炸、死伤甚众。

1937年12日拂晓,数路日军同时猛

攻南京城。上午8时许,日军炮轰水西

门、清凉山一带宪兵阵地,宪兵伤亡惨

重,但仍然坚守不退。11时,萧山令命

令宪兵增筑南京城内街垒工事,准备巷

战,并激励宪兵与南京共存亡。午后4

时,日本地面部队在空军配合下突破南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1

京城南门,纷纷拥入城内。南京卫戍司

令长官唐生智决定放弃南京,命令各路

守军自行突围。萧山令当即派宪兵教导

团占领龙蟠里、五台山一带阵地,掩护

宪兵主力撤退。他命令宪兵主力循中山

路出挹江门,移往下关,准备北渡长江。

当时的南京城一片混乱,道途堵塞,行

动十分滞缓。萧山令督队殿后,等他赶

到江边时天已经黑了。江边船只极少,

大量的撤退部队壅挤一地,争先抢渡,

自相践踏和火拼。日军水路夹击而来。

萧山令指挥未渡宪兵,辗转冲杀,终以

弹尽援绝,力竭阵亡。同时牺牲的宪兵

达数百人之多。

1937年12月13日,带领将士在下

关与日军展开肉搏血战,激战5小时,

终因众寡悬殊,背水无援,数千将士壮

烈牺牲。萧山令也大义凛然,举枪殉国,

血染金陵,以自己的义举,实现了“誓与

南京共存亡”的诺言,时年45岁。

人物家庭

烈士后代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2

肖山令将军的孙儿家

孙儿60多岁了,现在外地打工,孙

媳妇在家操持[3]

家庭成员

在当地,萧家是书香门第,一家三

代连中秀才,远近闻名。在他们家门口

的对联曾写着当年的荣耀:秀才本

烈士后代

微末功名,却喜叔伯兄弟父子公孙

三代蝉联不绝;寒家无丰盛筵席,幸叨

宗族乡邻亲朋戚友八回燕贺都来。

萧山令,字铁侬。1892年6月出生

于湖南益阳。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家教,

他的父亲肖毓湘为清末廪贡生“文名甚

著,宦游湘鄂间,与清太常寺博士诰授

奉政大夫张麓仙相交甚善”。1911年,在

他刚满19岁时,父亲为她择张麓仙的女

儿张惠兰为妻子。

萧山令共四子二女。长子振军、次

子恢廓为原配张氏所生,第三子雨山、

第四子时若为二房姚氏所生。二女是文

青、丹青。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3

人物评价

“虽习军事,实温文儒雅,无疾色厉

言,每讷讷不能出口,而条理缜密,处

事忠勤,严而不慢,宽而有威,为部属

所钦慕”。

遗照上所题:“敦诗笃礼,义胆忠肝,

气吞暴日,名并钟山。”(遗照题词)

后代纪念

萧山令牺牲后,国民政府为表彰萧

山令将军壮烈殉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特

追赠萧山令将军为陆军中将。

1937年12月中旬,重庆《中央日报》

头版刊登了“国民政府追赠萧山令为中

将”的命令和对其遗属以十万元抚恤的

决定。蒋介石训导手下军官时,常称“抗

倭之战,能与城共存亡者,实以萧副司

令为巨擘”。

1945年底,南京收复,萧山令的名

字刻在了雨花台抗日纪念碑上。

1984年7月,纪念抗战40周年前夕,

萧山令将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

认为抗日革命烈士。并在《人民日报》《团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4

结报》用史料介绍了萧山令将军以身殉

国、血洒南京的爱国主义英雄业绩。

198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

命烈士。

烈士墓地

灌木丛中惊现抗日英雄、革命烈士、

国民党将军肖山令的墓地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石仑村

的一片灌木丛中

萧山令墓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4:2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84074146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野战经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野战经历.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野战经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宿舍管理
    牛排腌制-室内加湿小妙招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怎么买国外的东西)学生宿舍管理方案学生宿舍管理是关乎学生人身平安的,所以我们万不能懈怠。下面请看学生宿舍管理方案的详细内容吧!我校全校搬迁进入大学城,使得我校的学生公寓无论是宿舍外观还是住宿条件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同时对我们的学生宿舍管理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在经过调研的根底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入物业效劳体系,使学生公寓管理由过去的单纯
  • 2℃跟单员岗位职责
  • 2℃立于礼
  • 2℃小学数学内容
  • 2℃乡情结尾
  • 2℃真诚待人
  • 1℃坚持的例子
  • 1℃黑戈壁
  • 1℃又是一年梨花开
  • 1℃启开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