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文及制定目的
全民健身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直接关系到
大家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各级政府需要关注的民生问题。以下
是xx整理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文及其他相关知识,欢迎
阅读参考!
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
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面临的形势
(一)建国4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
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
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多彩,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体育在提高
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
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
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还不能适
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
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的人数还不够多,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向社会开放、满足群
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全民健身工作的
科学技术和监测管理还比较落后,有关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完
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和运行
机制还在探索之中。这些问题,应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
展,逐步加以解决。
(三)为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发展群众体育。
二、目标和任务
(四)全民健身计划到20XX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
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
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
系。
(五)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
要求,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到本世纪末,经济、社会和
体育发展程度不同的各类地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都
应有所增长,人民体质明显增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体育消费额等逐步加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
较大的改善。
(六)依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体育
改革。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满发展
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
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对象和重点
(七)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
儿童为重点。
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
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
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
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
推开。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
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
等问题。
(八)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
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
活动。
(九)积极发展社区体育。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体育工作
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
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十)提高农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
项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各级农民体育协会的作
用,并与文化站协同配合,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继续开展评
选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十一)实施《体育锻炼标准》,进一步发展部队体
育,增强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部队体育骨干。部队
在搞好自身体育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和帮助驻地附近的
居民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十二)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
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十三)重视妇女和老年人的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支持
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做好劳动强度较大、余暇时间
较少的女职工的体育工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
学指导。
(十四)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
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
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十五)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体育健身条件,倡导和推广
适合其工作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重视对中高级知识分子进
行健康检查和体质测定工作。
四、对策和措施
(十六)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总体规划,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以
普遍增强人民体质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抓出
成效。
(十七)加强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增强
全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全
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
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
个重要标志。
(十八)加强群众体育的法制建设,认真执行现有体育法
规,有计划地制定并实施社会体育督导、群众体育工作、体
育社团、场地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度。
逐步完善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制度,加强对工人、农民、
少数民族、残疾人以及各类学生运动会等的组织和管理。突
出群众体育运动会和竞赛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民族性、
趣味性和科学性。
(十九)充分发挥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开展群众性
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业、系统体育协会和其
他群众体育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二十)体育部门要改善资金支出结构,逐步增加群众体
育事业费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
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
资,引导群众进行体育消费,拓宽体育消费领域,开发适应
我国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
(二十一)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制定体质测定标准,定期
公布全民体质状况。
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
骨干队伍建设。
(二十二)推广简便易行和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
点与体质状况的体育健身方法。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
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
育。
(二十三)加强人民体质与健康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要发挥体育科技队伍的作用,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
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要增加对群众体育
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向群众体育健身实践的转
化。
(二十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落实
国家关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体育场地设施或挪作他
用。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
高使用效率,并且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
动提供便利条件。
五、实施步骤
(二十五)本纲要采取整体规划,逐步实施的方式。从现
在起到20XX年分为两期工程。第一期工程自1995-20XX年,
分为三个阶段:1995-1996年为第一阶段,进行宣传发动和
改革试点,初步掀起一个全民健身活动热潮。1997-1998年
为第二阶段,通过重点实施、逐步推进,形成崇尚健身、参
与健身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1999-20XX年为第三阶段,
全面展开全民健身计划的各项工作并普遍取得成效,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期工程自20XX-20XX年,经过十年的努力,把全民
健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
民健身体系。
(二十六)本纲要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体委会同有关
部门、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国家体委负责组织
实施。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体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当地具体
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各部门、各系统也应
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根据本纲要的
要求,结合部队实际参照执行。
一、制定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
下简称《纲要》),提出全民健身工作到20XX年的奋斗目标
和任务,确定了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
重点,系统地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对策和措施。《纲要》实
施15年来,“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常参
加体育活动人数逐步增加,人民体质逐步增强,全民健身运
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改善,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
本形成。实践证明,“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已经成为发
展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成功经验与宝贵模式。
当前,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工作
和业余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不断减少,肥胖、高血压、血脂异
常、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常见的健康问题,亚健康群体不
断扩大,各种心理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人口健康问题令人
担忧。改善健康状况,关键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最经济、最简便易行、最有效的办法是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
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全民健身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直接关系到
大家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各级政府需要关注的民生问题。高素
质的人是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
塔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全民健
身活动还有助于人际交往、发展社会关系,排解不良情绪,
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的发展,拉
动内需,引导消费,增加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
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从体育大
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
20XX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即将结束,需要
制定新的全民健身计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
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民健身
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服务。
二、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依据
《体育法》第二条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
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
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
调发展。第十一条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全民健身条例》第八条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
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民族
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
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
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
作的意见》(中发8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的意见》(中发7号)
三、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把
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提高全
民族身体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为目标;从国
情出发,坚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成功经验,学习
借鉴国际发展大众体育做法;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努力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改革,调动全
社会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
作用;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既
有宏观指导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四、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
20XX年2月,针对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将于20XX年底实施周期结束的情况,为提早谋划新时期全
民健身发展规划,体育总局启动了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
的研制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起草小组和专家咨询组。经
过材料收集、主题研讨、集中起草,于6月形成《全民健身
计划纲要(20XX—2020)》第一稿,在专家组范围征求意见。
20XX年8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对制定与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做出了专门规定。《计划》研制工作
按照《条例》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了较大调整,于
11月形成《全民健身计划(20XX—20XX)》第一稿。经过多次
讨论修改,《计划》于20XX年3月下发各省区市体育局征
求意见,并提交全国群体工作会议讨论。根据各地意见进行
多次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于7月发送国务院26个部委,
各省区市体育局、各行业体协,体育总局各司局、直属单位
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后,形成公开征求意见稿。
五、《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
未来5年,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工作重点确定为建设和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理由是:第一、2020年要
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
奋斗目标,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主体部分是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体系,将工作重点放到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上来,从而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第二、20XX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
公共体育事业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全民健身事业。最近,温家
宝总理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重
点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履行公共
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第三、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严
重短缺并且很不均衡,迫切需要通过重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
服务体系来解决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第四、我国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包括担负奥运争
光的竞技体育事业,都已经基本建成或者正在进一步完善,
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难以适应广大人
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提高城乡基层全
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我国城乡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薄
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不广,距离基本公共体育
服务均等化目标差距相当大,严重制约着城乡居民参加体育
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因此,需要着力建设城乡基层体育健
身设施、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扩大城乡基层体育健
身指导队伍,加快改变城乡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薄弱落后状
况。
六、关于目标和任务
(一)《计划》的目标体系:1、体育参与水平进一步提
高,表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增加;2、体育锻炼效果
进一步体现,表现为身体素质增强;3、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
一步完善,表现为体育锻炼的条件改善和保障水平的提高。
(二)基础数据的主要:1、20XX年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
现状调查。全国范围抽样调查,对象为16岁以上非学生中
国居民,总样本量万;2、20XX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全国
范围抽样调查,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国民,总样本量万。
3、20XX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三)主要指标说明:
1、关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大众体育发展水平
的主要指标,各国具体标准略有不同。目前,我国确定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具体标准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三
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锻炼强度中等以上。据第三次
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我国20XX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
数比例为%。按照全国平均水平年增长%计算,8年增长约4
个百分点,确定到20XX年达到32%以上。进一步细分,对在
校学生按中央7号文件要求每天体育锻炼达到一小时,16岁
以上(不含在校学生)分别城市、农村,在20XX年%、%的基
础上增加到18%、7%。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原则性提出要求。
2、关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目前评定体质的标准有两
个:一是针对在校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教
育部门组织各学校每年进行测试;二是针对城乡居民的《国
民体质测定标准》,通过日常的体质测试活动和国民体质监
测进行测定。目前,城乡居民体质测定达到合格标准的占
87%,达到优秀标准的占13%(城市%,农村9%),20XX年分别
达到90%、16%(城市20%,农村12%)。学生标准按教育部有
关要求提出。
3、关于体育场地发展指标。体育场地总数量和人均体
育场地面积是评价体育场地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20XX年全
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表明,我国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
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仅国家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据不
完全统计,已在全国农村地区新增了20多万个体育场地,
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2亿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将“继续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将组织实
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基层公共体
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体育设施数量和面积将继续有大的发
展。
4、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数。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
有两支队伍:一是志愿、无偿为群众体育健身进行服务的公
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二是在体育经营场所以体育健身指导服
务为职业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前者实行的是社会体育指
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由体
育部门组织培训并按照标准授予相应等级称号;后者执行人
力资源部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经相应
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考核认定后颁发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技
术等级制度》199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已实施16年,
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有约65万多人获得等级证书。
《计划》提出的20XX年达到100万人,是指排除不同等级
重复统计和流失人员,经过年度注册的实有人数。《社会体
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20XX年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
布,20XX年起开始启动鉴定工作,现有2万多人获得资格证
书。随着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对高危险性项目经营活动
管理工作的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将会有大的发
展。
七、关于措施
分为“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从不同角度提出对
实现所定发展目标所采取措施。
“工作措施”共10条,主要是针对全民健身工作的主
要方面,提出主要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加强对各项工作的
指导。
“政策措施”共9条,主要是从加大各级财政对全民健
身事业的投入,完善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兴办全民健身事业
的政策,健全体育健身设施体系、组织体系、技术指导体系、
科研与法规体系等基本建设提出支持和保障的措施。
八、有关名词解释
1、全民健身体系。全民健身体系是指能够不断满足全
体公民体育健身需求,改善全社会体育健身环境条件,为体
育健身提供服务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它由服务体系和保
障体系两大部分构成。包括: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组织、活
动、技术指导、信息,法规制度、资金投入、宣传、教育、
科研等内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到20XX年基
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2、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服务功能是全民健身体系最根
本、最直接的功能,体现全民健身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决定
全民健身体系的最终质量和效果。全民健身体系中的服务体
系,是全民健身体系的主体部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由体
育健身活动密切相关因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它为
群众健身全面提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组织支持、丰富多彩
的活动、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各子系统紧密联系、互为支
撑,使服务体系各要素能够充分发挥效用。由政府办与社会
办相结合。20XX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
化体育服务体系。
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指各级政府为保障人民群
众基本体育权益,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投资兴办
的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公益体育组织网络、群众性体育活
动系统、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身指导及信息服务系
统为支撑和运作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体育健身
服务体系。它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全民健身
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4、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中以
各种指导方式为健身者提供科学健身宣传、体育技能传授、
健身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服务并被确认相应资格的专门人
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体育制度,
分为公益和职业二类,1993年国家体委发布《社会体育指导
员技术等级制度》,1998年社会体育指导员被列入《中华人
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XX年劳动部正式颁布《社会体
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落实“全
民健身计划”、体现公共体育服务、推动人民群众科学健身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终身体育。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
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一是坚持在整个人生学习与参
加身体锻炼,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
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
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
活动机会。
6、《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为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
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针对3至69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
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的标准。按年龄分为幼儿、青
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4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
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同时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结合进行。
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制定的一项体育制度。
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广大青年、少年和儿童经常地、持久地
锻炼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初
称《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于1954年颁布全国试行。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1:19: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72754126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