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阿布丰王创作
下丘脑-垂体-卵巢构成一个轴系(HPOA),下丘脑调节垂体功
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卵巢激素再作用于多种靶器官如子宫
等,同时卵巢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有正、负反馈调节作用。HPOA
的功能正常,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月经的正常
生理、卵子的发育成熟、受精、早期胚胎的着床发育,均是在内
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调控下进行的,有赖于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环
境。正常女性卵巢每月经历1次周期性变更。在卵泡早期,血
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逐渐升高,卵巢内一组窦状卵泡群被募
集,FSH使颗粒细胞继续增殖,激活颗粒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芳
香化酶,促进雌二醇(E2)的合成与释放。到月经周期第7天,
被募集的发育卵泡群,FSH阈值最低的卵泡优先发育成为优势卵
泡,优势卵泡生成和分泌更多的E2,反馈抑制了垂体FSH的分
泌,使其它卵泡逐渐退化。优势卵泡决定了该周期卵泡期的期
限,血清及卵泡液E2水平与优势卵泡的体积呈正相关关系。月经
周期第11~13天,优势卵泡迅速增大,分泌E2,达到300pg/ml
(1100pmol/L)左右,由于E2高峰的正反馈作用,垂体大量释放
黄体生成素(LH)及FSH,使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并发生排卵。排
卵后的优势卵泡壁细胞结构重组,颗粒细胞与卵泡内膜细胞黄素
化,约在排卵后5天内先后形成血体及黄体,黄体可生成与分泌
孕酮(P)及E2,为接纳孕卵着床及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做准备,
排卵后5~10天黄体功能最旺盛。若卵子未受精,黄体的寿命为
14?2天,黄体退化使血E2、P水平下降,FSH水平又升高,新的
卵巢周期开始;若卵子受精着床,则黄体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作用下转变成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才退化。检测
女性H-P-O-A各激素的水平,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疗效观察、
预后判断及生殖生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激素水平的
测定一般抽取外周血检验,经常使用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化
学发光法。一、性激素6项测定要求1.血清生殖激素检查前至
少1个月内未用过性激素类药物,防止影响检查结果(雌孕激素
治疗或促排卵治疗后复查除外)。月经稀发及闭经者,如尿妊娠
试验阴性、阴道B超检查双侧卵巢无>10mm卵泡,子宫内膜
(EM)厚度<5mm,也可做为基础状态。2.按临床需要检查
⑴基础性激素:月经周期2~5天测定性激素称为基础性激素测
定。基础LH、FSH、E2测定时间应选择月经周期2~5天进行,第
3天最佳;周期短于28天者,检查时间不超出第3天,周期>30
天者,检查时间最晚不超出第5天。泌乳素(PRL)、睾酮(T)
可在月经周期任一时间测定。
⑵卵泡晚期(D12~16):卵泡接近成熟时测定E2、LH、P,预测
排卵及注射HCG的时机和用量;测定P值估计子宫内膜容受力。
⑶PRL测定:可在月经周期任一时间测定,应在上午9~11时、
空腹、宁静状态下抽血。PRL显著升高者,一次检查即可确定,
轻度升高者,应进行第二次检查,不成轻易诊断高泌乳素血症
(HPRL)而滥用溴隐亭治疗。
⑷雄激素:经常使用的检测指标为血清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
氢表雄酮。单独检测睾酮意义较小,评价高雄激素血症的生化指
标主要依靠游离睾酮。
⑸P:选择黄体期测定(D21~26天),了解排卵与否及黄体功
能。
二、性激素6项测定的临床意义
㈠雌激素
育龄期妇女体内雌激素(E)主要来源于卵巢,由卵泡分泌,分泌
量多少取决于卵泡的发育和黄体功能。孕妇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
巢、胎盘发生,少量由肾上腺发生。妊娠早期E主要由黄体发
生,于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儿-胎盘单位合成。至妊娠末期,E2
为非妊娠妇女的100倍。
雌激素包含雌二醇(E2)、雌酮(E1)、雌三醇(E3)。E2是生物活
性最强的雌激素,是卵巢发生的主要激素之一;E3是E2和E1的
降解产品,活性最弱,其相对比为100:10:3。
雌二醇检验值系数换算:pg/ml?3.67=pmol/L
1.雌激素基础值及月经周期变更
⑴基础E2:卵泡早期E2处于低水平,约为91.75~165.15pmol/L
(25~45pg/ml)。
⑵E2排卵峰:随卵泡发育E2水平逐渐升高,理论上每个成熟卵
泡分泌雌二醇918~1101pmol/L(250~300pg/ml)。卵泡开始发
育时,E的分泌量很少,至月经第7日开始卵泡分泌的E2量逐渐
增加,排卵前1~2天迅速上升达到第1次峰值,称为排卵峰;自
然周期排卵前E2可达918~1835pmol/L(250~500pg/ml)。E2
排卵前高峰大多发生在LH峰前1天,持续约48小时于排卵后迅
速下降。排卵峰的出现预示在48小时左右可能排卵,可根据LH
值、卵泡大小及宫颈粘液评分考虑HCG用量及注射时间。
⑶E2黄体峰:排卵后E2水平下降,黄体成熟后(LH峰后的6~8
天)E2再次上升形成第2高峰,称为黄体峰,峰值459~
918pmol/L(125~250pg/ml),约为排卵峰之对折。如未妊娠E2
峰维持一段时间后与P值高峰同时下降,黄体萎缩时E水平急剧
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
2.雌二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⑴诊断女性性早熟:E2是确定青春期启动及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
标之一。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血E2升高>275pmol/L
(75pg/ml)可诊断为性早熟。
⑵E1/E2>1提示E1的外周转化增加,为睾酮(T)增加的间接证
据,如绝经后和PCOS。
⑶E2水平过高可见于颗粒细胞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肝硬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肥胖、吸烟者、正常妊娠及糖尿病孕妇。
⑷卵巢早衰隐匿期:基础E2升高、FSH正常,是界于卵巢功能衰
竭和正常者之间的中间阶段,即卵巢早衰隐匿期。随着年龄及卵
巢功能衰竭,就会出现高FSH、LH,低E2状态。
⑸卵巢功能衰竭:基础E2降低而FSH,LH升高,尤其
FSH≥40IU/L时,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⑹基础E2、FSH、LH均呈低水平,为低促性腺激素(Gn)缺乏
症,提示病变在下丘脑-垂体,如希恩综合征等。
⑺多囊卵巢综合征: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无周期性变更,是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一个内分泌特征,这包含了E2和E1
水平的升高,T及LH分泌增多,FSH分泌减少,LH/FSH>2~3。
⑻妊娠早期E主要由黄体发生,于妊娠10周后主要有胎儿-胎盘
单位合成。至妊娠末期,E2为非孕妇女的100倍。E2可作为流产
患者保胎治疗的观察指标。
⑼预测超促排卵(COH)效果及妊娠率
①基础E2<165.2pmol/L(45pg/ml)者,妊娠率明显高于
E2≥165.2pmol/L者。
②基础E2>293.6pmol/L(80pg/ml),无论年龄与FSH如何,均
提示卵泡发育过快和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在IVF周期中若基础E2
>367pmol/L(100pg/ml),COH疗效不良,因卵巢低反应或无反
应而造成的周期取消率明显增加,临床妊娠率下降。
⑽监测卵泡成熟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指标
①促排卵治疗时,当卵泡≥18mm,血E2≥1100pmol/L
(300pg/ml),停用HMG,肌肉注射HCG10000IU。
②促排卵治疗卵泡成熟时E2<3670pmol/L(1000pg/ml),一般不
会发生OHSS。
③促排卵治疗时,有较多卵泡发育,E2>
9175pmol/L(2500pg/ml)~11010pmol/L(3000pg/ml)时,为发生
OHSS的高危因素;
④超促排卵时E2>14680pmol/L(4000pg/ml)~22020pmol/L
(6000pg/ml)时,OHSS发生率近100%,并可迅速发展为重度
OHSS。
㈡孕激素
P由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分泌,在妊娠期主要来源于胎盘。
月经周期中外周血中的P主要来自排卵后所形成的黄体,其含量
随着黄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加。
卵泡期P一直在低水平,平均0.6~1.9nmol/L,一般<
3.18nmol/L(1ng/ml);排卵前出现LH峰时,成熟卵泡的颗粒细
胞在LH排卵高峰的作用下黄素化,分泌少量P,血P浓度可达
6.36nmol/L(2ng/ml),P的初始上升为即将排卵的重要提示。
排卵后黄体形成,发生P浓度迅速上升;黄体成熟时(LH峰后的
6~8天),血P浓度达高峰,可达47.7~102.4nmol/L(15~
32.2ng/ml)或更高。若未妊娠排卵后9~11天黄体开始萎缩,P
分泌浓度骤减,于月经前4天降至卵泡期水平。整个黄体期血P
含量变更呈抛物线状。
孕酮检验值系数换算:ng/ml?3.18=nmol/L
P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基础值在整个卵泡期P值应维持在<1ng/ml,0.9ng/ml
是子宫内膜分泌期变更的最低限度。P值随LH峰出现开始上升,
排卵后大量增加。
2.卵泡早期P>1ng/ml预示促排卵疗效不良。
3.判断排卵黄体中期P>16nmol/L(5ng/ml)提示本周期有排卵
(LUFS除外);<16nmol/L(5ng/ml)提示本周期无排卵。
4.诊断黄体功能不全(LPD)黄体中期P<
32nmol/L(10ng/ml)、或排卵后第6、8、10天3次测P总和<
95.4nmol/L(30ng/ml)为LPD;反之,黄体功能正常。
5.黄体萎缩不全月经4~5天P仍高于生理水平,提示黄体萎缩
不全。
6.判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预后
⑴肌注HCG日P≥3.18nmol/L(1.0ng/ml)应视为升高,可导致
内膜容受下降,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下降。P>4.77nmol/L
(1.5ng/ml)有可能过早黄素化。
⑵在IVF-ET长方案促排卵中,肌注HCG日即使无LH浓度的升
高,若P(ng/ml)?1000/E2(pg/ml)>1,提示可能卵泡过早黄素
化,或卵巢功能不良,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
7.妊娠监护
⑴P在妊娠期的变更:妊娠早期P由卵巢妊娠黄体发生,自妊娠
8~10周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是发生P的主要来源。随妊娠进
展,母血中P值逐渐升高,妊娠7~8周血P值约79.5~
89.2nmol/L(25~28.6ng/ml),妊娠9~12周血P值约
120nmol/L(38ng/ml),妊娠13~16周血P值约144.7nmol/L
(45.5ng/ml),妊,21~24周血P值约346nmol/L
(110.9ng/ml),至妊娠末期P可达312~624nmol/L(98~
196ng/ml),分娩结束后24小时内P迅速减退至微量。P是用于
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重要观察指标。
⑵P在监护胚胎发育中的应用:早期妊娠测定血清P浓度,评价
黄体功能和监测外源性P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妊娠预后。
妊娠早期P水平在79.25~92.76nmol/L(25~30ng/ml)范围
内,提示宫内妊娠存活,其敏感性为97.5%,而且随着孕周的增
长,孕激素水平缓慢增长。早期妊娠P浓度降低提示黄体功能不
全或胚胎发育异常,或两者兼而有之,但有10%的正常妊娠妇女
血清孕酮值低于79.25nmol/L。
妊娠期P<47.7nmol/L(15ng/ml),提示宫内妊娠发育不良或异
位妊娠。
妊娠期P水平低于15.85nmol/L(5ng/ml)提示妊娠物已死亡,
无论是宫内孕或宫外孕。
8.鉴别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血P水平偏低,多数患者P<47.7nmol/L(15ng/ml),
仅有1.5%的患者≥79.5nmol/L(25ng/ml)。正常宫内妊娠者的
孕酮90%>79.5nmol/L,10%<47.6nmol/L。血P水平在宫内与宫
外孕的鉴别诊断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㈢FSH和LH的测定
FSH和LH均是由腺垂体嗜碱性Gn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
素,受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雌孕激素共同调
节。FSH作用于卵泡颗粒细胞上受体,刺激卵泡生长发育和成
熟、并促进雌激素分泌。LH的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排卵和黄体生
成,并促进黄体分泌P和E。
在生育年龄,FSH和LH的分泌随月经周期而出现周期性变更,
FSH在卵泡早期水平略升高,随卵泡发育至晚期,雌激素水平升
高,FSH略下降,至排卵前24小时达最低,随即迅速升高,排卵
后24小时又下降,黄体期维持低水平。LH在卵泡早期处于较低
水平,以后逐渐上升,至排卵前24小时左右达高峰,24小时后
迅速下降,黄体后期逐渐下降。
FSH和LH的基础值均为5~10IU/L,排卵前达到高峰,LH峰值可
以达到40~200IU/L。随着晚卵泡期分泌的E2呈指数上升,在
2~3天LH水平增高10倍,FSH水平增高2倍,排卵通常发生在
LH峰值后的24~36小时。
测定卵泡早期的FSH、LH水平,可以初步判断性腺轴功能。FSH
在判断卵巢潜能方面比LH更有价值。
FSH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基础值月经周期第1~3天检测FSH,了解卵巢的储备功
能及基础状态。FSH在卵泡期坚持平稳低值,达5~10IU/L。基础
FSH与促排卵过程中卵子质量和数量有关,相同的促排卵方案,
基础FSH越高,得到的卵子数目越少,IVF-ET的妊娠率越低。
2.排卵期FSH约为基础值的2倍,不超出30IU/L,排卵后迅速下
降至卵泡期水平。
3.基础FSH和LH均<5IU/L为低Gn闭经,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
能减退,而二者的区别需借助GnRH兴奋试验。也可见于高泌乳素
血症、口服避孕药后、药物性垂体调节后等。
4.基础FSH值连续两个周期>12~15IU/L,提示卵巢功能不良,
促排卵疗效欠安。结合CC兴奋试验、GnRHa兴奋试验可以更准确
地判断卵巢储备功能,预测在IVF-ET中COH效果和妊娠率。
5.基础FSH值连续两个周期>20IU/L,提示卵巢早衰隐匿期,预
示1年后可能闭经。
6.基础FSH值连续两个周期>40IU/L、LH升高,为高Gn闭经,
即卵巢功能衰竭;如发生于40岁以前,为卵巢早衰(POF)或卵
巢不敏感综合征(ROS)。
LH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基础值5~10IU/L,略低于FSH,卵泡期坚持平稳低值。
2.预测排卵排卵前LH≥40IU/L时,提示LH峰出现。LH峰发生
在E2峰之后突然迅速升高,可达基础值的3~10倍,持续16~
24小时后迅速下降至早卵泡期水平。排卵多发生在血LH峰后
24~36h,由于LH峰上升及下降均极快,有时检测的所谓峰值并
不是LH的最高值,需4~6h检测1次。尿LH峰一般较血LH峰晚
3~6h。LH结合B超、宫颈评分等预测排卵更准确。
3.E2峰后LH<10IU/L,卵泡>18mm,是注射HCG的最佳时机。
4.卵泡期如E2峰未达标而LH>10IU/L,预示LUF、LUFS。
5.基础LH<3IU/L提示下丘脑或垂体功能减退。
6.基础LH水平升高(>10IU/L即为升高)或维持正常水平,而
基础FSH相对低水平,就形成了LH与FSH比值升高,LH/FSH>
2~3,提示PCOS。
/LH>2~3.6提示卵巢储备功能缺乏,患者可能对COH反应
欠安。
升高在临床上往往造成不孕和流产。这主要是由于卵泡期高
LH水平(>10IU/L)对卵子胚胎和着床前EM均有损害,特别是
LH诱导卵母细胞过早成熟,造成受精能力下降和着床困难。
㈣泌乳素
PRL是由腺垂体嗜酸性的PRL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多肽蛋白激
素,受下丘脑催乳激素抑制激素和催乳激素释放激素的双重调
节。PRL在血循环中具有3种形式:
单节型:相对分子质量为22000,称为小分子泌乳素,在血循环
中占80%~90%。
双节型:由2个单节型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占8~
20%,称为大分子PRL。
多节型:有多个单节合成,相对分子量可大于100000,占1%~
5%,称为大大分子PRL。
小分子PRL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大分子PRL与PRL受体结合能力
较低,但免疫活性不受影响,临床测定的PRL是各种形态的PRL
的总和,因此,在临床上有些患者的血清PRL升高,但生殖功能
未受影响,主要因为血循环中多节型PRL所占比例高所致。
垂体分泌PRL是呈脉冲式的,分泌不稳定,情绪、运动、乳头刺
激、性交、手术、胸部创伤、带状疱疹、饥饿及进食均可影响其
分泌状态,而且随月经周期有较小的动摇;具有与睡眠有关的节
律性,入睡后PRL分泌增加,晨醒后分泌逐渐下降,上午9~11
时最低。因此,根据这种节律分泌特点,测定PRL应在上午9~
11时空腹、宁静状态下抽血。
对闭经、不孕及月经失调者无论有无泌乳均应测PRL,以除外高
泌乳素血症(HPRL)。PRL显著升高者,一次检查即可确定;首
次检查PRL轻度升高者,应进行第2次检查。对已确诊的HPRL,
应测定甲状腺功能,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
泌乳素检验值系数换算:ng/ml?44.4=nmol/L
PRL测定的临床意义:
1.非妊娠期PRL正常值5~25ng/ml(222~1110nmol/ml)。
2.妊娠期PRL变更妊娠后PRL开始升高,并随妊娠月份逐渐增
加,孕早期PRL升高约为非孕期的4倍,中期可升高12倍,孕晚
期最高可达20倍,约200ng/ml以上。未哺乳者产后4~6周降到
非孕期水平,哺乳者PRL的分泌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升高与脑垂体瘤
PRL≥25ng/ml为HPRL。
PRL>50ng/ml,约20%有泌乳素瘤。
PRL>100ng/ml,约50%有泌乳素瘤,可选择性做垂体CT或核磁
共振。
PRL>200ng/ml,常存在微腺瘤,必须做垂体CT或核磁共振。
多数患者PRL水平与有无泌乳素瘤及其大小成正比。血清PRL水
平虽然>150~200ng/ml,但月经规则时要除外。
升高与PCOS约30%PCOS患者伴随PRL升高.
升高与甲状腺功能部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TSH升
高,导致PRL增加。
升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PRL
升高。
升高与药物某些药物如氯丙嗪、抗组胺药、甲基多巴、
利血平等可引起PRL水平升高,但多<100ng/ml.
升高与闭经
PRL101~300ng/ml时86.7%闭经。
PRL>300ng/ml时95.6%闭经。
垂体腺瘤患者94%闭经。
某些患者PRL水平升高>150~200ng/ml,而没有相关临床症状或
者其症状不克不及解释升高程度,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大分子PRL
和大大分子PRL。
降低希恩综合征、使用抗PRL药物如溴隐亭、左旋多
巴、VitB6等,泌乳素有分歧程度降低。
㈤睾酮
女性的雄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少量来自卵巢。卵巢的主要雄激
素产品是雄烯二酮和睾酮。雄烯二酮主要由卵泡膜细胞合成和分
泌;睾酮主要由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合成与分泌。排卵前循环
中的雄激素升高,一方面促进非优势卵泡闭锁,另一方面提高性
欲。女性血循环中主要有4种雄激素,即睾酮(T)、雄烯二酮
(A)、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T主要由A
转化而来,A50%来自卵巢,50%来自肾上腺。女性的DHEA主要由
肾上腺皮质发生。生物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T、A和DHEA。T的雄
激素活性约为A的5~10倍,为DHEA的20倍。在绝经前,直接
和间接来自卵巢的T占总循环总量的2/3,间接来自肾上肾的T
占总量的1/3,因此血T是卵巢雄激素来源的标记。绝经后的肾
上腺是发生雄激素的主要部位。
在生育期,T无明显节律性变更,总T的98%~99%以结合体的形
式存在,仅1%~2%游离而具有活性。因此,测定游离T比总T能
更准确地反映体内雄激素活性。
睾酮检验值系数换算:ng/ml?3.47=nmol/L
睾酮测定的临床意义:
1.正常基础值女性总T1.04~2.1nmol/L(0.3~0.6ng/ml),生
理上限2.8nmol/L(0.8ng/ml);游离T<8.3nmol。T在35岁以后
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但在绝经期变更不明显,甚至轻微上
升;绝经后T水平<1.2nmol/L。
2.性早熟阴毛和腋毛过早出现,伴DHEAS>
1.1umol/L(42.3ug/dl),提示肾上腺功能初现。
可能正常,也可能呈轻度到中度升高,但一般<
5.2nmol/L(1.5ng/ml)。A可有升高,部分患者有DHEAS升高。
若治疗前雄激素升高,治疗后下降,可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之
一。
4.迟发型21-羟化酶缺陷T升高并DHEAS升高,同时观察血17-
羟孕酮(17-OHP)及ACTH激惹试验的DHEAS反应。
5.间质-卵泡膜细胞增殖症T升高,但DHEAS正常。
6.发生雄激素的肿瘤短期内进行性加重的雄激素过多症状,T
水平>5.2nmol/L(1.5ng/ml),DHEAS水平>
18.9umol/L(726.92ug/dl),A>21nmol/L(600ng/dl)时,提示卵
巢或肾上腺可能有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7.多毛症40%~50%总T升高,游离T几乎均升高。女性多毛症
若T水平正常时,多考虑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所致。
是反映肾上腺雄激素分泌的最好指标,>18.2umol/L
(700ug/dl)为过多。
9.T<0.02ng/ml,预示卵巢功能低下。
T(雄激素):雄激素升高见于真性或假性性早熟、多囊卵巢综合征
(因高LH刺激)、柯兴氏综合征、特发多毛症、雄激素不该征;
雄激素降低见于原发男性性机能减低(无睾、隐睾)、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男性Turner综合症(染色体病),高PRL血症。临床
上除了测定总雄激素值,还可对其分类测定。雄激素分类包含硫
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GB)、雄烯二酮
(Androstenedione)、游离睾酮(Free_Testosterone)以及雌酮
_(Estrone)、17α-OH孕酮(17α-OHP).1.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脱氢表雄酮大部分都以硫酸盐形式(DHEA-S)存在,由
DHEA在肾上腺经过酶作用转化而来,是合成睾酮和雌激素的前体
物质。DHEA-S在胎儿和新生儿时期血清水平较高,儿童期降低,
青春期又增高。30岁以后DHEA-S的水平进行性降低,DHEA-S是
肾上腺合成雄激素功能的标记物。DHEA-S升高:女性男性化、肾
上腺腺瘤腺癌、21-羟化酶缺乏症、3β-羟内固醇脱氢酶缺乏症、
女性多毛症、肾上腺增生、多囊卵巢综合征。DHEA-S降低:肾上
腺功能减退、妊娠。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正常参考值平均值
(ng/ml)浓度范围(ng/ml)男性192163-4586女性1174
32-5871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GB)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又名类固
醇结合球蛋白,是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类固醇高特异性结
合,包含睾酮、二轻睾酮以及雌二醇。这些激素与性激素结合蛋
白结合后失去生物活性,因为性激素结合蛋白对于调节血中这些
类固醇激素的活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性激素结合蛋白在肝脏中合
成,其合成和释放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甲状腺激素、雌激
素、应激状态、苯妥英钠、过多的摄入碳水化合物等起促进其合
成作用,肥胖、睾酮、泌乳素、生长激素、女性更年期、孕酮、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则起抑制作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正常值60-
80nmol/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升高见于甲亢、肝脏疾病(肝硬
化、慢性肝炎、脂肪肝)、男性性腺机能减退等;性激素结合蛋
白降低见于:肥胖、甲低、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多毛症及男性
化。3.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雄烯二酮是一种雄激素,雄
激素还包含了睾酮和脱氢表雄酮。睾酮是最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
的雄激素,由雄烯二酮在外周转化而来。雄烯二酮和睾酮每日的
浓度变更很大,早晨的浓度最高。在女性,雄烯二酮生长过多是
由卵巢功能不良或肾上腺疾病造成的,一般见于多毛症,同时还
伴随其他雄激素如睾酮、DHEA-S浓度的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
21-羟化酶缺乏症、3β-羟内固醇脱氢酶缺乏症、女性男性化也可
引起循环雄烯二酮的浓度升高。雄烯二酮的浓度显著降低见于绝
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样增生、男性假两性畸形
等。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正常参考值正常值(ng/ml)
男性0.91-3.0女性0.57-2.63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0:5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713801269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激素六项检查时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激素六项检查时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