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医改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6 10:29:11 阅读: 评论:0

5月活动-材料学专业

医改方案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什么东西清肺润肺)

解读“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

方案

解读“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方案

2012-03-2608:00编辑:梁恒来源:半月谈网

3月22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

施方案》,规划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

和主要任务,是未来四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规划中最大的

亮点:到2015年,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将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

实现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做到有效缓解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

规划从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建立强有力

的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了未来四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

医改“指挥棒”之下,改革的路径更加清晰,如何踏踏实实走好这条医改之路

更加引人关注。

国务院医改办负责人谈医改“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

方案的通知。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医改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问:为什么要制定医改规划?医改规划与医改意见和三年实施方案怎样衔

接?

答:医改关系到十几亿人民的健康福祉,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的系统改

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的意见》,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实现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医改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持

续深入推进。

医改启动实施前三年,也就是2009-2011年,是医改的起步阶段,着眼于

保基本,从基层入手推进改革。尤其是在基层成效更加明显,人民群众看病就

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较大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

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也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但医改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改革的难点进一步聚焦,只有持续深入推

进,才能不断扩大改革成效。因此,制定医改规划,对于巩固扩大前一阶段改

革成果,实现2020年医改长远目标至关重要。只有明确了2012-2015年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才能进一步凝聚共识、找准突

破口,推动医改持续有效深入。

问:为什么说“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改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

答:“十二五”时期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承前启后,这一阶段

的改革能否取得成效,既关系到前期改革的成果能否巩固扩大,也直接决定着

医改长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通过前三年五项重点改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

度的政策框架已经成形,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了城乡全体居民,基本药物制

度在基层初步建立起来,基层服务体系薄弱的现状明显改善。

从改革推进的角度看,医改采取了自下到上、由外到内逐步深入、持续攻

坚的推进策略。前三年改革的重点在基层,到了“十二五”时期,改革的重心

逐步从基层上移到公立医院,涉及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更多更复杂。

这是利益格局调整的深水区,医药卫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在这一

时期集中暴露,需要逐一破解。因此,“十二五”时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

度的关键时期。

问: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路是怎样的?将采取什么步骤推进?

答: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通

过近三年的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路径逐步清晰,“十二五”时期要坚持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按照“四个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

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

品供应、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

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一是要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综合性

手段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二是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

落实公立医院的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同时,要以病人为中心、

服务为导向,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统筹推进管理体制、

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加强以人才、

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

实现大病不出县。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问:“十二五”期间在鼓励和促进社会办医方面有什么目标?会采取哪些

措施?

答:医改规划提出,到2015年,实现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

分别达到医疗机构总数和服务总量的20%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将进一步加大

鼓励和促进社会办医的力度。

一是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要落实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社会资本优

先的原则,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

立医院规模。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

社会力量以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

台地区)依法开办私人诊所。

二是进一步改善执业环境。要全面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在税收、价格、医

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大型设备配置、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鼓励和优惠

政策,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创造公平发展环境。

三是坚持扶优扶强。要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这契合

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也是国际上通行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和发展具有一定

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发展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半月

谈网/记者王茜余晓洁罗沙)

全民医保体系如何健全?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

案》指出,要充分发挥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

质量。在继续提高基本医保参保率基础上,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着力

加强管理服务能力,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保障问题。

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三个百分点。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

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

业职工参保工作。

规划要求,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

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

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

之间的差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支付比例提

高到50%以上。

同时,完善基本医保管理体制,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

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提高医保服务水平完善医保支付制度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和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使

患者看病只需支付自负部分费用,其余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直接结

算。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2015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

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同时,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

与院长职责。建立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提

高医务人员待遇。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规划指出,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

服务质量。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等流程,方便群众就医。全面

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大力推广优质护理,优化服务模式和服务流程,开展“先

诊疗、后结算”和志愿者服务。积极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普遍实

行预约诊疗,改善就医环境,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边

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

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规划指出,县级公立医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十二五”

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

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同时,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公立医

院改革试点,拓展深化试点内容。鼓励社会资本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多种形式

的公益性投入。(半月谈网/记者罗沙王茜)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10:29: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69751126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医改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医改方案.pdf

上一篇:手的成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医改方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