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网络教育
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乐府诗中丰富的女性形象
办学学院
校外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年月日
浅析乐府诗中丰富的女性形象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指导教师:□□□
摘要
汉乐府是在《诗经》和《楚辞》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奇葩瑰宝,汉乐
府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不仅仅是活画出当时社会女子的群体表象,更加鲜明生
动的展现出中华民族女子们独具魅力的性格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诗体,汉乐府
以其自身异彩纷呈的姿态展现其独具特色的魅力,两汉乐府诗中最为引人注目的
部分就是和女性有关的诗,这些关于女性的诗中,不仅生动活画出当时女性的典
型群体象征,更加鲜明的展现出中华民族女子们可歌可泣的典型性格特点。这些
诗从不同的关照角度,以相同幽怨的情感对每个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看法以及自
己面对爱情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做了生动的刻画和细致的描
绘,让我们洞悉了汉朝女子对于爱情的热情、企盼、哀叹和幽怨。从她们对待爱
情婚姻等各种情感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上,我们大致可以把她们分为忠贞型、相思
型、决绝型、幽怨型、智慧型等这样几种。
关键词:汉乐府女性情感形象
目录
一、女性形象的多元化................................................4
二、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7
(一)语言描写:......................................................7
1.对话描写...........................................................8
2.独白描写...........................................................8
(二)侧面烘托.......................................................8
(三)细节描写.......................................................9
(四)修辞手法.......................................................9
三、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9
(一)女性形象的节操之美.............................................9
(二)女性形象的修养之美............................................10
(三)对女性形象的推崇之美..........................................10
结语............................................................10
参考文献:..........................................................11
浅析乐府诗中丰富的女性形象
汉乐府是在《诗经》和《楚辞》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奇葩瑰宝,汉乐
府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不仅仅是活画出当时社会女子的群体表象,更加鲜明生
动的展现出中华民族女子们独具魅力的性格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诗体,汉乐府
以其自身异彩纷呈的姿态展现其独具特色的魅力,两汉乐府诗中最为引人注目的
部分就是和女性有关的诗,这些关于女性的诗中,不仅生动活画出当时女性的典
型群体象征,更加鲜明的展现出中华民族女子们可歌可泣的典型性格特点。任何
一段的人类历史都缺少不了对爱情的歌唱和礼赞,两汉乐府诗也不例外。其中,
不乏吟咏怨叹爱情之诗,占据了女性诗中较大的部分。这些诗从不同的关照角度,
以相同幽怨的情感对每个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看法以及自己面对爱情所出现的种
种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性格特点做了生动的刻画和细致的描绘,让我们洞悉了汉朝
女子对于爱情的热情、企盼、哀叹和幽怨。从她们对待爱情婚姻等各种情感的态
度和处理方式上,我们大致可以把她们分为忠贞型、相思型、决绝型、幽怨型、
智慧型等这样几种。
一、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一)忠贞型:《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羽林郎》
对爱情忠贞不渝和至死不渝,特别鲜明的体现在《孔雀东南飞》中女主人公
刘兰芝的身上,刘兰芝作为是我国温柔贤惠的传统典型代表,刘兰芝温婉美丽,
细腻其多情,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刘兰芝和丈夫夫唱妇随,情深意笃,即便是
这样刘兰芝和丈夫也难逃被谴的命运,在回家之后更加不可以面对再嫁的状况,
可是刘兰芝对于爱情的忠贞最终让她无法选择,无奈之下选择跳池自尽,以此来
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正所谓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相随,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兰
芝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千古流传的痴情女子的典型代表。
《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和《羽林郎》中的胡姬都是古代忠贞坚定的女子。秦
罗敷是一位美丽的采桑女,在实际采桑中被好色的使君看见想要将其强娶为妻,
面对强暴的使君,罗敷义正言辞的怒斥他,让其无地自容断绝非分之想,并从权
势、经历、富贵、相貌和官职以及风度上夸耀自己的丈夫,在罗敷身上展现出美
丽的外表和不俗的打扮,以及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定。《羽林郎》中的胡姬是作者辛
延年受到秦罗敷的影响创作的,面对豪奴冯子都的强暴,胡姬不仅绵里蔵针更加
直接的拒绝其,在胡姬对冯子都委婉的拒绝中展现出其刚强的性格和凛然的气势,
这都是冯子都未曾预料到的。1
秦罗敷、胡姬和刘兰芝都是我国两汉乐府诗歌中美丽、机智且对爱情忠贞不
渝的女性,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我国古代女性的优良品质,感受到汉代社会普
遍存在的豪强势族常用暴力掠取民间女子的真实情况,其都用刚强的语气拒绝,
展现出其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至死不渝。
(二)相思型:《饮马长城窟行》、《西洲曲》、《陌上桑楚诗钞》、
《艳歌何尝行》、《杂歌》、《古乐府》、《古歌》、
相聚的时候总是缠绵甜蜜的,分离是很痛苦的,面对分离不管是多么坚强的
女子都是心痛难忍的,饱受相思之苦。这不仅有《饮马长城窟行》中的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还有《西洲曲》中回忆郎君和思念郎君的君愁我亦愁,还有已婚妇女
对自己丈夫在远行的殷勤的惦念,还有相思女子对郎君的深切思念之情,有南风
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整首痛彻心扉、缠绵悱恻的相思诗歌,让人读起来感受到
深深的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苦。《饮马长城窟行》是两汉乐府中相思型诗歌的典型,
青青河边草,悠悠思远道,青青的河边草绵延到远方,令女子思念远行在外的丈
夫,女子只好在梦里和自己的丈夫相见,但是醒来之后发现这些美好不过都是一
场梦境,残酷的现实和甜美的梦境之间存在的差距给其带来了痛苦。诗歌中没有
提到思念丈夫的妇女最为关注的归期问题,深情美丽的思念丈夫的女子以后应该
怎样去生活,这让人遐想。
汉代很多的乐府诗歌中,很多一部分都是可以表达夫妇之间真挚情感的,从
中我们可以看到幸福和谐的婚姻生活及其对丈夫的深情,在《饮马长城窟行》中
无时不刻都在表现出女子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深切的思念及其内心复杂的心理。
在《上山采蘼芜》中,女主人公就是我们所说的弃妇,即便是在被丈夫抛弃之后
看见前夫,仍旧下跪恭敬且悲戚的询问新人怎么样,这样的女性完全没有自我意
识,夫纲在当时就像是一座山一样,深深的压在女子的身上,女性在婚后的全部
生活都体现在丈夫身上及其给丈夫家庭带来的贡献。
(三)决绝型:《有所思》、《上邪》、《白头吟》、
爱情始终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从古至今,世间
上的哪个女子不向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汉代乐府中的很多女性对爱情更
是敢爱敢恨的,皆展现出自己独立的人格魅力。说到汉代乐府中的爱情诗,《上邪》
是不能错过的,其短短35个字,展现出热恋中的女子对爱情的誓言喷薄出的热情,
在诗歌的开头直率的展现出自己“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接着表现出
五个绝对不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山无棱、江水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和天地
合,展现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和决绝,表示自己和对方的爱情永远不会终结。
《有所思》中,女主人公全心全意的爱着一个男子并且精心为其准备礼物,
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女子准备的礼物精细且珍贵,但是礼物还没有送出去,女
1刘安琪.深切的悲剧和热烈的追求[D].伊犁师范学院,2013.
子就听说男子有心爱之人,因此女主人公果断的将礼物烧毁,并且发誓从今之后
不会再相思男主人公,从爱生恨,决绝彻底,即便是现代的女性也不见得有如此
的果断和决绝。
《白头吟》中的女性更加的决绝,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对于这段不值
得付出的感情不再留恋,并提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理想和愿望,这
些女子爱的如此热烈,也恨得如此痛彻,展现出其自身独特的性格魅力。
(四)幽怨型(被弃):《上山采蘼芙》、《伤歌行》、《怨歌行》、
《昭君怨》
汉朝时期,随着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理论的定性和不断发展,女性在当时
的地位日趋下降,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很低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地位,
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抛弃,被抛弃的女性无依无靠,心理受到很大的伤害,由此便
产生了弃妇这种特殊的群体,于是在汉乐府诗中有很多描写弃妇形象的诗歌。当
时受到“三纲五常”、“夫为妻纲”思想的影响,条理化、制度化的制度导致女性
被塞进了封建礼教的条框中,致使女性人格和自由受到严重的压迫和摧残。
幽怨型的诗歌在我国诗歌源头《诗经》中有所表现,在《汉乐府》中更有所
描写。自古多怨妇,那是一段又一段痛彻心扉的幽怨凄苦的情感,使得我们体会
到其情感和生活上的哀怨和悲苦。《汉乐府》中的弃妇,抒发的悲苦遭遇是不一样
的,有《上山采蘼芙》中上山采蘼芙,下山逢故夫,遭人遗弃且还怀有留恋旧情
的悲哀,还有看到孤独的鸟儿哀鸣心中的伤感时,触景生情哀怨自己的婚姻不能
自主的苦闷。也有《伤歌行》中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还有《怨歌行》中恨帝始终
不能相见,和亲大漠、思念故土,于是创作怨思之歌的王昭君,这些情感都是让
人同情的,增添了对幽怨女子的怜悯。
在爱情和婚姻当中,他们恪守本分逆来顺受甚至是委曲求全,比如《上山采
蘼芜》中独自上山采蘼芜的女子遇到了前夫,蘼芜属于一种香草,古代人相信蘼
芜会让人多子,尽管在诗歌中我们没有看到女子的状况,但是通过蘼芜我们可以
猜测到女子似乎无子,所以才会要去才蘼芜,我们从诗歌中可以看到女子在婚姻
悲剧中的悲惨境地,她长跪在地上,纵使心中百感交集,甚至在爱情中这名可怜
的女子不奢求回报,但小心翼翼的问到“你的新妻子怎么样”,男子似乎明白有些
悔意,说容貌与其相当,手艺相比你较差,男子从相貌和手艺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的出了新人不如旧人的结论。汉乐府中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被奴性的女子,她们满
腔的愁怨但是不敢言语,心中有怨恨但是不敢怒,始终恪守自己的本分,不断压
抑自己正当情感诉求,在当时的封建礼教是不可以质疑的,很多的女子没有强烈
的女性意识,也没有可以反抗的资本2。
(五)智慧型:《陌上桑》
《陌上桑》作为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其是东汉时期民间广为传唱的诗歌,
2胡璇.建安七子诗歌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与发展[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48-51.
其塑造出了美丽女子罗敷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塑造了坚贞、美丽且聪慧的
女性形象。“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
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
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
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
夫婿殊。”这段话是罗敷巧妙拒绝使君求爱的话语,通过对其描写展现其勇敢、机
智和聪慧的品格。又从其巧妙且调皮嘲弄的答语中展现其能言善辩。
罗敷面对使君的调戏不悲不不亢,直言使君一何愚,如果罗敷在拒绝使君时
仅仅是义正言辞的呵斥和拒绝,那么使君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于是罗敷从权势、
富贵以及经历、相貌和风度等诸多方面赞美自己的夫君,表明自己的心意,嘲讽
斥责使君的好色和愚蠢,从气势上压倒使君,藐视使君,从而让其在心里产生比
较,最终无地自容断绝其邪念。
(六)恶毒型:《孔雀东南飞》、《孤儿行》
在整个汉代,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是很低的,这就是封建宗法制带来的恶果,
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成为压迫着和悲剧的制造者,成为封建宗法的帮凶和刽子
手。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母亲,其本身是寡妇,其
含辛茹苦养大两个儿女,可在儿子成亲后,无视儿子和儿媳之间的深情和儿媳的
美德,一意孤行的逼迫儿子休妻,拆散儿媳和儿子,最终迫使自己的儿子在听到
刘兰芝投身清池后,自挂东南枝,自此其成为孤苦伶仃的老人。对于她来说,也
是生活的不幸者,其在中年或者是更早的时候就失去丈夫,晚年自己的儿子自杀,
自己一人承担所有的家庭责任,这是人生的不幸。从古至今有很多像焦母一样的
人,既是受害者,也是迫害者。焦母是在乐府诗歌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一个。
《孤儿行》中的嫂子属于另外一种类型的恶妇,在整首诗歌中并没有正面的
描述搜嫂子的狠心和苛刻,但是我们可以从孤儿的遭遇中看到,哥哥和嫂子已经
丧尽天良,把弟弟当做奴仆,父母早逝,兄长应当承担其父亲的责任,但弟弟被
嫂子看做是不花钱的奴仆3。
二、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
(一)语言描写:
1.对话描写
通过中心人物的对话来反映其自身的性格特点,从而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
象和性格,人物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汉代乐府中塑造出了很多
可亲可敬的女性形象,也很好的运用对话描写展现女性形象。比如《陌上桑》中
罗敷通过对话“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严辞拒绝使君的调戏和
3李凌志.民间立场和现代视角:庐剧《逼儿休妻》与《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2017(03):79-82.
无理要求,并进而赞美自己的夫婿“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
马从骊驹。”这一系列巧妙的对话中,不仅保护了自己还拒绝了使君,同时还让使
君尝到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滋味,无奈之下使君只好悻悻离场,这表现出罗敷的
勇敢和机智。
比如在《上山采蘼芜》中,弃妇遇到旧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通
过这句话将女子被抛弃后挂念旧夫和顾念旧情的情绪表现出来,还表现出女子想
要看看自己被抛弃之后旧夫续娶的新人究竟哪里比自己好,究竟比自己好在哪里
的心态,从而使人有感于女子的悲戚,同情其自身的遭遇。
2.独白描写
在汉代乐府诗中很多作品采用的都是主人公第一人称独白形式,直接向读者
倾诉,这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雀东南飞》,“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从刘兰芝的这些自白中,反映出在当时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下青年那女幸福生
活的摧残,从这段话表现出当时女性地位对物质价值的影响,揭露了当时社会生
活得世态炎凉4。
(二)侧面烘托
在汉代乐府诗中很多作品采用的都是侧面烘托的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侧面烘托描写手法具有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其中《陌上桑》最具代表性,
其阐述了不畏权贵的女子秦罗敷反抗强暴的故事。作品描述了一个采桑女不爱慕
权贵,反抗强暴的故事,罗敷的名词从此流传了几千年,在诗人的笔触下罗敷是
一个相貌端正且活泼机敏的妙龄女郎,在诗歌中并没有一个字正面提及到秦罗敷
的绝色天姿,但通过侧面描写其服饰打扮,看出其与众不同。通过描摹路人的表
情、神态和动作鲜明且生动的衬托罗敷的眉毛,这种侧面烘托的方式比正面描写
更加具有情趣,且人物形象也塑造的更加生动鲜活。从侧面入手,烘托体现确实
是比正面描写更能起到对人物性格的展现效果。汉乐府诗中来人物时善于运用周
围环境和景物来进行烘托,由此来进行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抒发。《伤歌行》中借
助周围环境和景物的衬托,实现情景交融、亦情亦景的效果,将女主人公本就悲
戚的心情更加突出的展现出来。环境和景物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渲染烘
托的作用,使人读起来更加生动鲜活,且栩栩如生,也将汉乐府中女子的幽怨、
悲戚、凄苦的情感表达的缠绵哀怨、感染肺腑。
(三)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艺术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最为常用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对于
4高萍萍.《诗经》与汉乐府诗中女性形象的不同点[J].文学界(理论版),2010(06):50.
表现人物的容貌及服饰、神态,突出作品中想要着重表现的情节和人物来说具有
明显效果。汉代乐府诗歌中对女性形象的细节描写是很到位很生动的。比如《羽
林郎》中对胡姬的外貌肖像描写,胡姬头上的两个发髻,价值百万且世间罕见,
诗人在此用夸张和白描的方式对胡姬的年龄及服装和发饰等进行生动的刻画,为
后续的情节发展做好铺垫。面对冯子都的调戏和重金讨好,既委婉又柔中带刚的
拒绝。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多处使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比如文中对刘兰芝
离开丈夫的家之前梳妆打扮进行细致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
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这些细节描写充分展现出刘兰芝
离开夫家时的心情以及刘兰芝要走也要走的有尊严的决心5。
(四)修辞手法
汉代乐府诗歌中,修辞手法得到广泛的运用,比如比喻、拟人等,其在表现
感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都是很明显的。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向焦仲
卿表达自己至死不渝的情感时,将蒲苇自比发誓永不变心“君当作磐石、妾当作
蒲苇”。在描写刘兰芝的外貌时用到了“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将刘兰芝优雅
迷人的容貌表现出来。在《孔雀东南飞》中借助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刘兰芝勤
劳勇敢和能干时,“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逐字逐
句铿锵有力,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三、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一)女性形象的节操之美
说的汉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的节操美,我们应该提到就是木兰,木兰的对立
面是发动不义战争的侵略者,木兰的坚守和反抗是出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维
护,木兰用横枪跃马的方式来和敌人进行抗争,最后取得了胜利,受到更好的重
视。诗中的木兰阿姊、小弟的行为以及伙伴和同行者的反映,都反映出一种戏剧
化的气氛,但是木兰的英雄行为表现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
节。
我们再说到刘兰芝,其面对将焦母作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其反抗是出于对
爱情的执着和忠贞不渝,其反抗是一个形成不断发展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受不了
婆婆的刁难、压迫,刚烈的性格促使其自愿要求遣归,其通过严妆来预示其后期
的反抗,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表达自己的清白和无辜,这也是正是一种满是污
浊不是泥,清高的气节。
面对社会的复杂现实,具有反抗精神和反抗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正确的
抗争方式,这就展现出汉乐府中女性不屈机智的人格魅力,这就我们就要说到罗
敷,面对使君调戏不卑不亢,直言斥责并表达自己对夫婿的赞美,表明自己的心
意,嘲讽使君的好色和愚蠢。这些女性的地位不同,境遇也不同,但是都临场不
5李凌志.民间立场和现代视角:庐剧《逼儿休妻》与《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之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2017(03):79-82.
惧,果断决绝,这些女性成为乐府诗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女性形象的修养之美
汉乐府诗作中对于女性在生活中知书达理,大方有修养的一面也多有表现。如
《上山采蘼芜》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被丈夫抛弃了的女子,却与休弃了自己而另
结新欢的前夫相遇,女子有礼貌的跪在前夫面前,并询问新人是否安好,弃妇旧
情难了关怀前夫,以退为进的卑谦中展现出强大的气势。
(三)对女性形象的推崇之美
在《上山采蘼芜》中诗中的女主人公是被丈夫抛弃的女子,却和休弃了自己
另结新欢的前夫在山脚上不期而遇,女子很有礼貌的长跪在前夫面前,在下跪的
时刻,很多委屈和辛酸涌上心头,但其仍旧对那个抛弃自己的前夫下跪。女子难
以忘却旧情关怀前夫,终于等到一个寻求答案的机会。
我们纵观汉乐府诗歌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其中贯穿着一种时代性的积极和
刚健和大气,这和汉代崇尚的文化特征是相符合的,这是汉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
给人们精神面貌带来的一种新的变化和鼓舞,汉代女性所崇尚所推崇的自然健康
和内外合一以及端庄温良的女性之美,到今天也是很有意义的6。
结语
汉乐府诗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诗歌题材,其更多的是对情感的描写,其对女
性的关注,其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汉代女性对汉代社会的发
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在汉乐府诗歌中有十分明显的展现和反映,诗歌中对不同
女性形象的描写,折射出汉代特有的文化内涵,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广阔层面。汉
代正是由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封建礼教歧视女性的思想十分民新概念,汉代乐府
诗本着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再现汉代不同阶层女性的生活遭遇,并深入挖掘其内
在品质和节操。
汉乐府诗中塑造的女子形象,充满了自身独特的美丽,促使其永远鲜活的留
在我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汉乐府诗中每一篇作品都情采飘扬、文辞飞动,也正是
因为塑造出了很多可亲可敬、可喜可爱的女性形象,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女性生
存状况,展现当时女性的群像,更加给他们故事感染和启发。生动地活画出当时
社会女子们的典型群像汉乐府女性题材诗歌中蕴涵着的这些丰富的审美意蕴,既
表达了女性在与男性现实相处关系下的丰富情感体验和特定心理,又散发着汉代
女性在隐忍中勃发出的一种强健生命力。通过相同的情感勾连古今,对现代女子
的情感生活起到砥砺和激发作用,这些诗篇在中国文学历史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
6田思阳.汉乐府女性题材审美论[D].西北大学,2008.
光芒。
参考文献:
[1]刘安琪.深切的悲剧和热烈的追求[D].伊犁师范学院,2013.
[2]陆丽丽.汉乐府诗中女性形象解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2(22):116-118.
[3]王翼荼.《诗经》与汉乐府言情诗歌比较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
[4]高萍萍.《诗经》与汉乐府诗中女性形象的不同点[J].文学界(理论版),2010(06):50.
[5]田思阳.汉乐府女性题材审美论[D].西北大学,2008.
[6]魏鸿雁.《焦仲卿妻》与汉乐府诗女性形象辨析[J].美与时代,2005(07):72-74.
[7]杜梦珂.汉乐府生死观研究[J].文教资料,2018(15):1-3.
[8]胡璇.建安七子诗歌对汉乐府民歌的继承与发展[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8,17(02):48-51.
[8]李凌志.民间立场和现代视角:庐剧《逼儿休妻》与《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之比较[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3):79-82.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8:2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621911267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冯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冯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