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言文意思

更新时间:2023-03-06 07:54:10 阅读: 评论:0

理科综合-证明范本

以文言文意思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事业单位职务)

文言文中“以”字常见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

“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以”字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以”字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以”字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登泰山记》)

(五)“以”字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

领”“带领”。

例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

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以”字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以”字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四)“以”字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以”字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7:54: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60450126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以文言文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以文言文意思.pdf

上一篇:征文6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