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辅导1
一、重点难点问题
1。传统社区管理模式的局限
2。“万米网格”的概念和应用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1。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不少原来由政府和企业包办的事务被推给了社会。由于社会组织
发育相对滞后,其承接从政府、企业剥离出来事务的能力十分有
限,大量社会事务最终都沉淀到了社区。然而,政府部门自顶向
下的运行模式,使得社区的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基于有限的权利
和资源,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
需求。
2。“万米网格”是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从城市管理角度
引入的全新理念。它是以大约一万平方米为一个基本单位,对社
区空间进行细化,将城市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络状单元。以“万
米网格”为基础,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数字城市管理体系可以
通过空间定位系统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各方资源得以
有效整合,在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实
现了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
章节辅导2
一、重点难点问题
1.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概念
2。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1。网格化管理是一种数字城市技术与管理方法创新相结合
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它按照一定标准,将社区内的管理对象划
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并通过构建网格单元间的统一协调机制,为
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服务。其核心目标
包括:责任网格化、平台信息化、管理精细化和服务人性化。
2.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人、物、事三个方面。其
中,主要关注三类人群(重点人群、弱势人群、特殊人群)、四
类物体(文体设施、宣传设施、环境设施、楼门设施)和四类事
件(生活事务、公共事务、调处事务、突发事件)。
章节辅导3
一、重点难点问题
1。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的组成
2.系统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1。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在功能组成上主要包含7大功能模
块。其中,2个为基础支撑平台,即基础数据平台和系统管理平
台;5个管理应用平台,即社情民意平台、服务办公平台、指挥中
心平台、手持终端平台和GIS监管平台。
2。基础数据平台主要用于对社区网格化管理所需的各类相
关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系统管理平台主要用于对信息系统
的各方面参数(运行参数、人员权限)进行设置,保证系统的稳
定运行。
社情民意平台主要用于对社区、网格内发生的各类调处事务
进行详细记录,并依据规定督办、督察;服务办公平台主要用于
社区与政府及其它部门间的信息通信和事务办理;指挥中心平台
是社区网格化日常管理的中枢,负责人、事、物的实时监控和管
理员的指挥、调度;手持智能终端是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神经末
梢”,负责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数字化工作,是网格员与社区沟通
的主要工具;GIS监管平台是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各类应用
的载体,通过对各类信息进行管理和可视化展示,详细了解社区
情况,实现网格管理员的动态调度.
章节辅导4
一、重点难点问题
1.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要素
2。社区网格划分标准
3.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1.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核心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科学设置网格,
责任落实到人;服务载体进社区,健全服务队伍;建立信息平台,
实现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管理服务经常化。
2.社区网格划分既要满足社区内部管理的需求,也要考虑与
政府各部门间的合作.常见的参考标准包括:物业管区、人口数目、
人口结构、楼群分布、驻区所属单位等。
3。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日常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发现
问题、协调处理问题、反馈记录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采取工
作会议的方式,定期对了解到的社情民意及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
进行汇总,按所归条口进行分拣,交由社区志愿者协会,或上报
街办事处,或整合资源共同解决。
章节辅导5
一、重点难点问题
1.社区网格员的基本职责
2。社区网格员的责任分工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1.进行各类信息收集,做到“四知四清四掌握”;进行管理
服务,做到“管百家事,解百家难”。
2。社区网格成员对各项工作的落实和为居民服务负有责任,
主要在网格范围内巡查,并参加本网格成员碰头会,商讨即发事
件处理方案;严格执行社区网格长问责制,网格长对本网格工作及
服务的落实要起到带头作用,对网格内其他成员的工作要随时监
督和指导,并对本网格所收集上来的信息加以归类整理;社区党
委和居委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各网格工作的贯彻落实,并对社区工
作者有教育、培训责任,主要工作包括召开社区网格管理分析会,
对社区事件加以分析和整理,及时排解难题.
章节辅导6
一、重点难点问题
1。“一格四员”与“4+6”运作模式
2.“舟山模式”
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
1。“一格四员”是指每个网格配备管理员(由社区工作站专
职工作人员担任)、协管员(由机关包片干部担任)、督导员(由
老党员、4050人员、人大代表等担任)、警务员(由社区警务室
民警担任),对群众的诉求、社区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行“格内”
处理,形成“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
好局面.
“4+6”模式通过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激励奖励机
制,实现人员分层管理,形成以4名网格管理员队伍(街道干部、
社区工作者、下派干部、社区警员)为主体,6名其他志愿服务队
伍和互助服务团队(社区老党员、4050人员、低保户、公益事
业人员)为补充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2。“舟山模式"是通过构建网状化的基层社会管理结构,对
各方面基础数据进行整合,在进一步拓展信息录入渠道的基础
上,形成政务资源联动机制,实现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
服务”。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3:57: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46261126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社区网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社区网格.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