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重庆吊脚楼

更新时间:2023-03-06 02:14:40 阅读: 评论:0

尿急是什么意思-如何报考在职研究生

重庆吊脚楼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蜂蜜妙用)

1

四川建筑简史

绪言

一.学习目的

1、维持建筑文化多元性。

在世界一元化的今天,地域文化形成的鲜明多元性正在消失,城市面

貌,建筑风格日趋一致,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一顶KPF的帽子可

以扣遍全世界的大厦顶上。

中国,曾经作为与欧洲建筑世界和伊斯兰建筑世界对峙的文化中心,以

中国为代表的中华建筑世界作为文明中心,有着经过长期岁月积累起来的传统建筑

文化,每一个地区的传统建筑文化都应该成为那个地区那个国家建筑智慧的源泉,

这是建筑文化多元性得以维持的生命线。建筑文化品格意指作为社会文化综合载体

的建筑,从中所透露出来的创作思想,观念意识,格局气质和精神风貌.同样中国

地大物博,建筑文化丰富多彩、中国内部每个地区因为气候、地理环境、人文传统

有都有着不同的建筑文化风格,在统一的共性中各地呈现出文化乡土主义的个性。

南北有差异,东西各不同.就气质而言,北方多王侯气,江南多书卷气,岭南多商

绅气,西北多豪侠气.那么四川是什么样的气质风格呢,希望同学们可以在以后课

程的研讨中总结出来。

这些建筑文化品格的区别可以归纳为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客观的因

素大体有:气候、地貌、生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其主观因素大体有:社会的结构

形态和经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及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流动范

围等。如气候条件,我国西北一带的传统建筑,其屋顶平缓,因为当地气候干燥,

年降雨量极少,屋顶排水防水问题考虑较少;相反雨水较多的长江以南地区,则必

须注意排水问题。特别是江南一带每年要面临三月的桃花水,六月的黄梅雨,所以

传统建筑大多用坡度较大的屋顶,屋面强调曲线,利于雨水的排放,并保护墙基。

在夏天气候炎热的南方地区,为了使室内保持阴凉,挑出屋檐,或设廊子做过渡。

地貌的差异也会影响建筑,如地形的高低,土质的好坏,地面面积的大小等等,我

们可以关注一下山区传统建筑创造的丰富空间与造型。至于生态与自然环境,生态

是指生物体的生存条件和生活习性,同时也指许多生物体共存于一个区域相互之间

的相生相克,包括人在这一区域中如何与生态圈中的其他物种共存共生,对于建

筑,这关系到生态圈为我们的建筑提供了什么传统材料,什么样的自然空间等等,

传统的干栏建筑正是在生态圈所提供的各种条件下形成的,可以躲避毒蛇猛兽,可

以与沼泽地共存。

在主观因素方面,建筑的地域性差异还包括许多人的主观因素,加上地

方族群集积起来形成的自己的社会形态、文化艺术和风俗习惯等,都影响建筑的地

域特色,这种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清代皇室对江南的风土人情与建筑

十分感兴趣,自康熙,乾隆年间在北方陆续建造起许多模仿江南的建筑和园林,结

果是明显的,这些移植的建筑依然和所生长的土壤保持着同一气质,雄健如故。

2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

(1)四川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

2

四川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在中

国建筑历史上,四川古代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自己特别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要真正看清中国建筑史,离开了地方建筑史和民族建筑史是极不完全的。

就汉代建筑史来讲,早在二千年前已经出现、四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

像石,画像砖和明器陶楼,鲜明地记载了四川建筑从院落群体组合、单体形象直

到构造做法、装饰纹样等建筑特征和地方风格,成为国内研究汉代建筑发展不可

多得的重要资料。至于四川所保存的下来的汉代建筑实物和遗址,其数量和质

量,在全国可说是首屈一指,最为集中,尤以汉阙和崖墓为多。迄今已知全国有

汉阙28处,四川即有21处.雅安的高颐阙、渠县的冯焕阙均堪称上乘之作。道教

建筑“观’的肇始,大概也出自汉代的四川。可以说离开的四川的汉代建筑考古

资料,我们无法看清汉代中国建筑的清晰面目。

(2)四川古代建筑特别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盆地,具有异常独特的自然地理特

征,世所罕见,四周山岳高耸、围合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自古即有“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喟叹。但其域内河川纵横,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土

地肥美,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其地形地貌多样,平原、丘陵、山地、高

原、草地、湖泊均兼而有之,自然景观亦名著中外。巴山蜀水精蕴纷呈,峨

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九寨天下奇,都堪称世

界一流风景大观。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远古先民生息绵延,开创了灿烂奇

异的巴蜀文化,独领风骚.自成一系。与名为正统的中原文化以及其他文化

体系的交流影响中,历代文风鼎盛,高峰迭起,俊杰辈出。秦的李冰父子治

堰,汉的文翁兴学倡教,唐的李杜诗中仙圣,宋的三苏文坛统领,直至明清

晚近,不胜枚举。自然环境要素和历史人文要素及造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四川地方乡土文化特色的优良传统.反映在建筑文化上,则表现为自成一格

的四川古代建筑风格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共性的基础上.展示着巴蜀建筑

文化品格的强烈个性、探寻发掘这些乡土文化个性,对今天的建筑现代化发

展不是没有关联和裨益的。四川古代建筑的发展源远流长,同它开化比较早

密切相关。且不说“蚕丛”、“鱼凫’,开明”等古史传说记载,在考古发

掘实物的证例中,新石器时代的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木骨泥墙”,和成

都十二桥商用于栏建筑遗址大大丰富了中国早期建筑发展的内容,为中国传

统木构体系建筑起源,力主“多源合流”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奠

定了四川建筑文化地方特色乡土主义的独立地位从体系上说,它已表现出穴

居体系和干栏体系在同一地区的综合发展,而又以干栏体系为上的特征。

秦汉时期,巴蜀建筑更有长足的进步,发展水平更为可观,当在其时

全国之前列、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载,秦时的成都修建,已“与咸阳同制’。

咸阳为民之都城.与首都同制的地方城市相信不会太多。同书又载,汉时渝州

山城“皆重国累居’。可知近代重庆吊脚楼民居据山而布的壮观景象.

唐宋时期,四川建筑亦达于鼎盛,这首先是由于四川经济文化的发

达,一直成为封建王朝的重要支柱.“扬一益二’的说法,证实其时成都(益

州)在全国经济上的地位.阆中是唐代主要天文中心,说明它在全国文化上的地

3

位。四川建筑从汉代雄浑、朴实、简练的风格.经南北朝文化的变迁,到唐宋时

代,更趋雄健,宏丽明朗,装饰手法臻于灵巧,精细多变,但并不琐碎、只是由

于木构在南方的保存不易,至今川中未留下遗构,仅江油集团山云岩寺的转轮

藏,乃为宋代小木作精品,可由此推断大木作殿宇的建筑水平一定不低。从唐宋

摩崖石刻中所表现出的建筑形制可间接证明,当时四川建筑发展已相当成熟进

步。如大足北山西方净土经变图所展示的庞大殿阁楼台飞廊相连的建筑组群,实

令人叹为观止。自南北朝佛教传扬,凿崖兴造石窟寺之风大盛,至南宋,其他地

区渐次式微,而发展重心南移至蜀中,同时营造与艺术作风发生根本转变。以大

足北山、宝顶山的石窟摩崖造像为其代表作,无论总体布局、基本形制、技艺水

平都堪与北方三大石窟比肩。更具意义的是,在外来石窟寺文化和佛教造像艺术

的中国化方面。大足百发达到典型性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一个总结性

的高峰。至于唐代乐山大佛,名震中外,世界之最,当不待言。此外,砖石结构

建筑承传两汉成就,以塔墓等为主要类型,也有相当大的成就.如有宋代第一塔

之称的南充白塔,方形13层,高近40m,历千年、多次地震而完好无损.五代前

蜀王建墓石构技术和石刻艺术的精美智巧,早已众所周知。

元明清时期,四川建筑类型普遍增多,建筑规模及数量空前扩大.独

创性更为突出,风格的趋同性进一步加强。四川元代建筑留存不多,已知有峨眉

飞来殿、阆中永庆寺大殿,前者为国内元代较大型遗物.反映较多宋代特征。四

川大量古建筑为明清时代所建,乃为巴蜀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者.其异彩纷呈,

类型多样,衙署、府邸、寺庙、宫观、会馆、民居、园林等遍及城乡各地,遗存

颇丰。知名者如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年)的平武报恩寺是全国唯一的全寺诸

殿均由楠木建造的大型寺院。其佛寺布局是宫殿寺庙混型的海内孤例。梓潼七曲

山大庙是国内少有的大体量明代木构之一。清代的忠县石宝田爬崖建筑,自贡秦

会馆牌楼组合式屋顶建筑,灌县二王庙山地园林建筑等等,都显示了巴蜀建筑自

成体系,独具一格而富于创造性的”川味”特色。

以上纵览.只不过浮光掠影之一瞥,仅仅是四川古建筑丰富遗产中的一

小部分.但已充分表现了四川古代建筑文化的风采和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贡献,及其

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显赫地位.反映了四川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才干和四川人

的地方性格特征。如同四川方言文化一样,从建筑艺术这一侧面体现了巴蜀文化的

地域特色和品格。

3.了解研究地域建筑文化的方法。以巴蜀建筑为例

我们很多同学不是四川人,学习这门课有什么作用。籍由我们在此简单

地介绍巴蜀建筑历史文化,让大家以此为案例,知道如何去了解认识其它的地域文

化。建筑是有根的,他生长在他所存在的那块土地上,彼此依存,彼此滋养,没有

根植于土地的建筑是无水之源,会因贫乏而枯竭,没有生命力。要让你的建筑与脚

下的土地相生相依,你必须了解这块土地是块什么样的土地,它的环境,它的生长

经历,它生长过些什么,孕育过什么。

学习方法通过对四川建筑的发展历史来看看一种地区建筑文化风格是怎

样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筑的发展有如任何生物体的生长一样,在生长

延续过程中它也在抛弃,继承,变体或叫革新,历史是在无休止的延续的,今天的

诸位也这建筑的历史河流中,你在工作中也会面临选择,继承。了解这个过程有助

4

于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学会剖析,学会选择,可能会使工作少走弯路,少些败

笔。

对文化了解,常使用的的符号式的提炼是今天快餐时代的捷径,有了坡

屋顶,琉璃瓦就是中国古建筑,修上拜楼,光塔就是伊斯兰建筑,对文化的浸染,

对文明的了解没有这么简单,隔靴搔痒不仅是西方人,还有当代人。我们系上开设

这门课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对地域文化有一个从肌理结构上的认识。这是门新课,没

人上过,我希望在上课的过程中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发现。

二学习方法:

了解四川建筑的途径有文献,考古等。

三教学安排及参考书目。

《四川古建筑》四川省建委编写;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建委编;

《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川住宅建筑》刘致平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川古代史》蒙默等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建筑志》《成都市建筑志》,地方志编委,四川人民出版社。

5

第一讲,四川建筑的基本特征。,

据1986年文物普查,四川全省有古遗址1032处,古墓葬12274处,古

建筑6545处,石窟寺和石刻290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286处。现代四川所存建

筑大多是清代遗物,四川建筑的发展有自己的轨迹和独特的个性,这是由于四川建

筑发展背景决定的。

一四川建筑发展的背景

建筑的风貌形制受的影响因素很多,首先从客观条件看,受到地理环

境,气候条件,从主观条件看,受到区域历史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

同构成了四川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

1.地理环境

打开中国现代地图,在中国西南部的长江、黄河之间,有一块近似横放

的等腰三角形,这就是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地区(包含今重庆市)。这个三角形的

底边接西藏自治区,顶端界湖北省,北边一腰连着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南边一

腰连也同样与三省接壤:云南、贵州、湖南。伟大的黄河从它的西北挂角而去,古

老的长江有如一条丝带,镶嵌在这块三角形的西边和南边。长江这条彩带又放射出

许许多多的丝绦绒线,网布在这块等腰三角形上。

总之四川地区的地理条件有二大特点,一是盆地地形。四川是一个大盆

地,四周全都被高山峻岭所环绕,它的北边是巴颜喀拉山、岷山、米仓山等,西北

是岷山山脉,东北是大巴山脉,正东是巫山山脉,东南是武陵山脉及娄山山脉,西

及西南是大凉山和大雪山,,山脉高度大约是一千公尺到四千五百公尺,它西面的

康藏大高原更是高广。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盆地地形使四川在农业社会中有了相对

隔绝的发展环境,因此四川建筑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中原不同的发展脉络,从而

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

四川盆地的整个地形和全国相似,也是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部是青

藏高原的边缘,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又由于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等河流的长期

切割,巍巍高山与深险峡谷是四川的地形的一大特色。往往出现一山一谷同时具有

冷暖分明的四季景色。山谷之底是滚滚热浪,大山之巅却是终年积雪。动植物的分

布也是由谷底到山巅,依次出现热带的寒带的气候条件。所以有人说中国是丰富的

世界物产种类的缩影,而四川又是中国物产种类的缩影。

二是地形复杂,平原,丘陵,高原相间,地形地貌多样,平原、丘陵、

山地、高原、草地、湖泊均兼而有之,气候差异大,建筑为适应地形气候条件在内

部也出现区域性差异,加之川内植被种类繁多,自然资源丰富,建筑材料运用广

泛。四川盆地本身的高度是北部较高南部较低,成都平原是很平坦的,其余部分都

是丘陵起伏连绵不断,但盆地又叫赤色盆地,赤色的丘陵上面覆盖着绿色的植物,

给人的感觉是很温暖热烈的,赤色砂岩很容易风化,建筑上可用的石材不多,比较

可用的有简阳一带的花岗岩,西充一带的砂石,灌县、黔江的石灰石,中江等处的

青石。至于木材倒很丰富,盆地周围多松、柏、杉、楠一类的树木,足够建筑的需

要。竹是随处皆有,是住宅建筑主要构件之一,如四川常见的编竹夹泥墙,甚至拿

它做梁柱构架;并常用竹做各种家具及用器,或作园林观赏之用。稻草用铺房顶更

6

是农村常用的盖房材料,因为土质多风化砂石不适于版筑,所以川中在早年版筑是

不发达的。用竹编制的墙壁却很盛行。四川西北山地荒野则多用乱石砌墙。

四川省境内从南到北分别有水落河、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

江、嘉陵江、黔江、大宁河等河流,对于灌溉和运输全有帮助。成都平原因为有都

江堰的便利,灌溉了十七个县市,所以“水旱从人”,“号称天府”。西川一带是

川中最富庶的地方,在岷江沿岸山峦起伏,清流荥回,风景很是佳妙,在这种美丽

殷庶的环境里很容易有优美的建筑出现。

2.气候条件。

四川气候温和,近于海洋性。夏季热度要算重庆最高;八月份达摄氏29

度,在我国各省是最高的温度,成都在八月份的温度是摄氏25度左右。在冬天,

四川盆地,因为有北方的秦岭和大巴山的障蔽,它的气温是很温和的。重庆正月温

度是摄氏8.8度,成都是5.3度,比较同纬度的长沙、汉口、九江、杭州等处的温

度高,它的季节是夏季长,约五个多月。冬季短,不过一个半月,一月半里霜期很

短,对于农作物是很有利的。这种气温对于住宅建筑是保温不如隔热重要,所以住

宅常用板壁,夹泥墙壁等经济做法,对于冬天室内保温也足够用。因为夏季长,闷

热,卧房上部则常作阁楼来防御炎热。

四川云雾日很多,要占全国第一位。至于雨量也很大,和长江中下游各

省约略相等,全年约一千公厘左右。川西、康、藏大高原,高度在四千公尺以上,

气流是终年由西向东流。温度在夜间最低,所以川中多夜雨,尤其是秋季最甚,”

巴山夜雨涨秋池”就是指这种现象而言。川西雅安也有”天漏”的俗语形容多雨。川

中住宅,常喜欢用四合头式,又叫作”四水归池”式,出檐深远,并且四面屋檐相

连。它的好处之一就是落雨天,人可以在檐下走通各室,所以天井四檐相连的做法

能继续使用到现在,是和落雨有关系的,天井小,幽静清雅。

因为四川总降雨量,大于总蒸发量,空气湿度极大,叫人常常感觉疲

倦,工作效率减低。而且霉菌繁殖,容易生病。云雾日多,日照又少,不能够充分

杀菌,所以人的健康是很受影响的。建筑因而也不易保存,所以四川元以前的木构

建筑几乎绝迹。但是农村住宅惯用小窗,可能为防盗防雨。

关于风向,在四川是西北风最多,因有山岭阻隔,所以大部属于软风,

风速通常在每秒一二公尺左右,很少到三公尺的。这对于营造上可以减轻许多荷

载,并且冬天没有大雪,屋顶没有雪的重量,也用不着厚屋顶来保温,所以四川房

架用料很薄,尤其是川西一带,房顶在椽上直接放瓦。李劼人曾对成都房地产市场

的建筑形象作过生动详细的描写:“成都——也可以说是四川大部份的地方——是

历来没有大风大雪的,每年只阴历二月半间有一阵候风,顶多三天,并不利害。

所以成都的房子,大抵都不很矮,而屋顶也不大考究。除非百年前的建筑,主人

们还有那长治久安的心情,把个屋顶弄得结实些,厚厚的瓦桷之下,钉着木板,

而又重又大的瓦片,几乎是立着堆在上面,预备百年之内,子孙三世,都无须乎叫

泥瓦匠人来检漏。但这种建筑,已是过去了,只有民国时代,一般较笨老实的教

会中的洋鬼子,他们修起教堂、医院和学校来,才那样不惜工本的,把我们不屑于

再要的老方法采了去;而且还变本加厉,摹仿到北京的宫殿方式;檐角高翘,筒瓦

隆起。我们近代的成都人,才不这样蠢!我们知道世乱荒荒,人寿几何,我们来不

7

及百年大计,我们只需要马马虎虎的享受,我们有经济的打算,会以少数的金钱做

出一件象样的东西。所以自从光绪末年以来,我们大多数的房子,都只安排着二十

年的寿命,主要柱头有品碗粗,已觉得不免奢侈,而屋顶那能再重?所以合法的屋

顶,只是在稀得不可再稀的瓦桷上,薄薄铺上一层近代化的瓦片。好在没有大风,

不致把它揭走,也没有大雪,不致把它压碎,讨厌的是猫儿脚步走重了,总不免要

时常招呼泥水匠人来检漏。”①在四川可以看出,越是晚近的年代,建筑用料越

细,同一个小镇,可以以廊柱的粗细直质量判断出街道的建设年代,如街子,西

崃,民国街道的用料比清更细更弯,这和人们的社会意识,自然环境的恶化;社会

环境的安定都有关系。

由于木料轻薄,加上空气湿度大,木材朽烂得很快。所以四川在元明末

叶即使没有兵灾,古建筑也难保存完整。至于住宅,它的用料比较祠庙会馆更差,

破坏也更甚,今天在四川看到明代建筑己不易了。

有人将四川民居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外封闭,内开敞,大出檐,小天

井,高勒脚,冷摊瓦”。

外封闭是为了安全,避风,特别是阻挡北部来的冷风,也因为四川常年

战乱使民居安全防卫意识极强,外封闭的手法主要有四周围墙,外墙不开窗,背面

靠山,或设在林盘中。

内开敞是为了在潮湿,闷热,日照少的气候条件下尽可能的排湿通风,

多吸收阳光日照,院内设盆景,扩展生活空间。虽然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却能处处

轩窗对锦屏,把周围大环境引入封闭的居住小环境中,形成人,住宅,环境的统

一。主要手法有设天井,设敞口厅,设活动格扇设望楼,绣楼等。

大出檐是为保护墙体,可创造一个较明朗的生活共享空间,四川的大出

檐不仅在院内,也在街道,店铺,园林,出檐深远,撑拱,挑头,吊墩成了特色之

一。

小天井,是四川民居善于巧妙运用天井,几乎所有建筑都有天井,四川

天井比北方小,与居住空间是一比三的比例。民居中的天井具有通风,排湿,采

光,排水,绿化,晒衣,休息,交往劳动等诸多功能。

高勒脚,指柱础也叫磉墩,因四川天气潮湿,木柱常因地下潮气而朽

烂,而穿斗式房架柱间距近,因此用高大的石柱础接连成一条,木柱放在其中防

潮,结构上也更加合理。

冷摊瓦,包括各种能透气的房面材料,包括草房顶,这是根据四川潮湿

闷热气候而行之有效的好结构,能全方位,徐徐地不断将室内湿热气抽出室外。

3.文化礼俗。

考古文化上的巴蜀文化。

早在40年代,有学者考察了在成都白马寺出土的战国晚期的具有浓郁地方

特色的青铜器后,便认为是巴蜀时期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巴蜀文化”。但四五十

年代人们所讲的巴蜀文化,下限应定在春秋战国,而今天的考古学的巴蜀文化下限

应定在西汉前期。

①李劼人:《危城追忆》,第111页,《李劼人选集》第五卷,四川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成都。

8

四川自然环境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在四川发现多,分布广,就这些

文化遗的性质而论,多为不同类型的文化,如理县建山寨遗址和汶川姜维城遗址是

属于岷山上游的文化类型,它与西北同期文化有关。西昌礼州遗址的文化与云南的

文化类型有关。而广元、新津、绵阳、广汉三星堆遗址被认为是四川盆地的土著文

化类型,与古蜀青铜文化有密切关系。嘉陵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则可能与万县

地区一样,与后来入川的巴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巫山大溪文化应该是原生地在江汉

平原的次生文化,属于长江中上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

80年代以来四川考古工作的巨大收获之一,是初步建立起了巴蜀文化的

考古学年代序列。远在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己经产生了作为巴蜀文化源头

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先在成都市新津县宝墩村发现的这处遗址的文化内涵

独特,有别于同一时期周邻地区的古文化,故命名为考古学上的宝墩文化,它是文

明孕育期的考古文化,当时作为一种具有明显功能标志的聚落形态----城,有雨后

春笋一样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正是伴随着城的出现,文明开始孕育成长。宝墩遗

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既将跨进文明门槛的

历史见证。宝墩文化的演进脉络表明,紧随着宝墩文化古城之后的遗址,依次是芒

城、郫县古城和鱼凫古城,而在鱼凫古城发现的晚期就是著名的三星堆文化。这一

时期的文化遗存以鱼凫村既三星堆早期的“小平底罐,高柄豆、鸟头形勺等器形为

代表,在川西平原是自成体系的一支新文化。”②

这之后是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繁荣的三星堆文化,它曾占据了整个四

川盆地,在三星堆遗址呈现了进入文明社会后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根据发掘出来

的城墙、类似宫殿的房址设施,大量精美的陶酒器,工艺雕塑,玉石礼器,以及青

铜神像,神树,金手杖等器物和图案,人们推测三星堆遗址可能是三千多年前的蜀

都,蜀国的政治、文化、军事、经济中心。当时在成都平原传说中的望帝杜宇,丛

帝鳖灵也属同一时期。

接下来的是1956年发现的成都羊子山士台、新繁水观音遗址,上个世

纪80年代在成都市区发现有方池街、指挥街、抚琴小区、岷山饭店、十二桥遗

址,真正将这一文化认识清楚,是通过十二桥遗址的发堀,因此,学术界将这一时

期的文化命名为十二桥文化,这一文化的年代从商到春秋,近年发掘的金沙村遗址

的年代己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即是商代晚期至春秋,也属于十二桥文化。

商代晚期至西周是最繁盛时期,那么金沙村遗址等十二桥文化与三星堆

文化是什么关系?这是许多人普遍关心的问题,这得从三星堆文化的突然衰落说

起。大约在距今32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生机勃勃的三星堆文化突然发生了变

化,就连繁荣的三星堆都城一时成了废墟,人们首先是通过陶器的变化所认识到的

变化,原来三星堆文化的那些典型风格的陶器:小平底罐,高柄豆等,此时开始消

失,代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风格器物,最有特征的是大量尖底陶器的出现,如尖底

杯、尖底盏、尖底罐等,还有圜底釜,用龟甲占卜也是以前没有的现象。造成这一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文化的创新,是社会的变革,还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人们发

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尖底杯、圜底釜是商代早中期流行在鄂西地区,由早期巴

人使用的典型陶器,巴人还有一个文化现象就是用龟甲占卜的习俗,考古研究己注

意到三星堆文化势力占据了整个四川盆地,最强盛时期东边甚至到了鄂西地区,但

②陈世松《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10期,第14页,

9

由于其中心在成都平原,所以在川东长江沿岸和鄂西巴人地区势力很弱,此时的江

陵以东的汉东地区是强大的商王朝的势力范围,但商王朝似乎对鄂西这块贫瘠的土

地没有兴趣,因此,这给了鄂西土著民族以发展壮大的空间,很快在这片区域发展

起来一支以尖底杯,圜底釜为代表的文化,盛行占卜习俗,这就是早期的巴人。他

们发展壮大起来后,逐渐将三星堆的势力挤出了鄂西地区。就在大约殷墟文化二期

左右,三星堆文化的末期,不知何故,巴人突然放弃了鄂西这块生长繁衍的故土,

沿长江举族西迁,其主体占据了川东这块土地,这必然与三星堆王朝发生冲突,甚

至有些巴人可能进入成都平原,维持了数百年的三星堆社会,由于他们过分倚仗神

教,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这用巨额财富堆积起来的文明,国力空虚,经不住这

一外来的冲击。

地域关系上的巴蜀文化。

古巴蜀文化是一个影响范围较为宽广的地域文化,它是由一定的时空构

架组成的。它不仅有成都平原这个圆心,也还有其相应的范围和边缘。既然成都平

原的考古发现,己经为我们建立起巴蜀文化的特征识别体系,学者赵增殿以此为标

准,为我们勾画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巴蜀文化覆盖圈:“新石器晚期,以成都平

原为中心,分布在西起汉源、雅安、东到宜昌地区,北到绵阳,南到长江沿岸这样

一个东西狭长的区域内。青铜器晚期(商周时期)仍以成都平原为中心,西起汉

源,东到长江三峡两岸,向北发展到陕西汉中、宝鸡等一个南北较长的地区,汉中

城固、宝鸡茹家庄等铜器群也包括在这个范围之内、”林向在其《巴蜀文化新论》

一书,对蜀文化圈构成的观点独到,可概述为“一个中心”“四个板块”。即以三

星堆文化包括十二桥类型为中心,并由成都平原、汉中盆地、秦岭地区和岷江上游

四个部分所组成。它在江汉与二里头夏文化相遇,在陕南与商文化相遇。这个范

围,与华阳国志所载蜀的疆域“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大体

相符。也与汉书地理志所说与巴蜀同俗的区域相当。

当然在不同时间段上,不同时期文化区域的盈缩,影响力的大小,往往

是同氏族部落文化综合体的盛衰王权

关于巴蜀人口的来历,和任何区域的人口成分一样,比较复杂,涉及一

个土著和外来移民区分的问题。应该说成都平原原有一部分本地居民,他们可以称

为土著。但因为情况不详,现在,人们便把最先从西面岷山河谷进入成都平原的氐

羌系统的民族,视为早期蜀族的祖先。这样,相对于后来进入成都平原的居民,他

们又同成都平原原有居民一道,构成了本地的土著。另外在蜀国的历史中,又有溯

江而上的濮越、荆楚系统的民族,江汉流域的巴民族加入到蜀国的统治层中去。相

对于秦、汉以后进入四川的居民,他们应该视为蜀国的先民。这样,先后进入到巴

蜀国疆域内生活的居民,经过长期融合,便共同构成了蜀文化的创造者---巴蜀人。

人类文明的演进的历程表明,“文明是一件东拼西凑的百衲衣,谁也不

能夸口是他独家制造。”③古蜀文明也正是按照这一通例,经由先后进入四川的各族

人民共同制造出来的。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早就指出过:“四川是古代中

国的一个经济文化区,但它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与其他地区,尤其是与中原地区

没有联系的。”古蜀文化区不仅与北面的中原夏、商、周、秦文化有联系,而且同

东面史前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以及后来的楚文化,南面的濮、越文化有关

③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译,三联书店,1984年3页。

10

系。正是得此地利和天时之便,巴蜀文化一直吸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影响,成长壮

大。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之前,蜀和中原己发生关系,广汉在前些年也有大批

周代遗物出土。到了秦代伐蜀以后,蜀可能转入封建社会,与中原的交通贸易频

繁,同时中原入蜀,传入中原文物制度。华阳国志卷三载“惠王二十七年仪与若城

成都„若徙置少城„修整里贵,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

乃雍江作堋„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孝文帝末年以庐江

文翁为蜀守„立学遣隽„蜀学比于齐鲁,„无鼎二年立成都十八郭,于是郡县多城

观矣!”表明蜀受中原文化影响之大。以后历经三国、两晋、隋、唐、宋、元全是

尽力经营西蜀,唐玄宗李隆基和熹宗李俨的逃难入蜀,对于西川的文化很有影响。

宋在西蜀更形成文化重镇,可惜的是宋明两代末叶兵灾太甚,古迹文物受了很大破

坏,到了清初因四川人口稀少,遂大量移民入川,四川的文化于是又揉合了各省作

风,反映在建筑形态上,四川各地民间建筑仍依稀保留着移民原乡风格。如成都龙

泉驿广东东、北部移民,不仅内部说广东话,在民居上完全承袭原乡”二堂屋”的作

法。所谓二堂屋即进门间为下堂屋,正房中为上堂屋,上下堂屋间为天井,同在中

轴线上,左右厢房无门壁而开敞,正房三间,无楼,下房三间,中为下堂屋兼门

厅,俗称硬八间。四围封闭,少窗。正立面上部有一条长披檐以衔接山墙处,两山

墙处高于门厅,屋顶由高至低。至于各地会馆更是风格各异,从建筑上充分体现了

四川作为移民社会的庞杂丰富。

礼俗对于建筑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对于住宅影响重大。它的产生主要是

由于建筑社会制度,在四川盆地边缘有羌、嘉、绒、回、藏、彝、苗等少数民族居

住,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汉人不同,他们住的碉房干阑的制度,与中原完全不同。在

多民族杂居,不同民族产生不同类型文化,全省有汉苗彝壮回藏姜蒙纳西等十多个

民族,多民族多文化使建筑风格具有千姿百态的特点。各个民族受到秦楚文化不同

影响,特别是在秦代,明初和清初三次大移民后。

巴蜀人生活方式的塑造,

巴蜀文化以蜀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

期兴起,蜀文化到西周中期突然黯然失色。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东周时期,由于

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期,巴蜀文

化又逐渐融汇入中华文化之中。这一文化交流影响过程,正印证了考古学上地方文

化的发展与扩张模式:接触—冲突—交流—融合—整合。

在这些交流过程影响过程中,曾经辉煌了千余年的古蜀文明虽然己成历

史,但作为凝聚这一文明的古蜀文化却不会因此而消失。诚然,从考古类学角度来

看,在秦汉以后再难发现具有典型巴蜀文化色彩的器物和纹饰,因此巴蜀己不再具

有考古学上的文化意义。但如果从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心理

观念、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角度来考察,便可发现,蜀文化作为一种沉淀了上千年

岁月的传统文化,它的影响力决不会,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

判断一种文化能否继续流传下去,首先要看这种文化存在的环境和条件

是否改变,传承的渠道是否通畅。无论是稍后融入的的巴文化,以及秦汉以来引入

的汉文化,都是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内陆文化,它和蜀文化原有的性质与存在

方式别无二致。所以,在经过这几度涵化以后,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意识流,巴蜀

11

文化的传承渠道依旧,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心理观念、生活模式和

行为模式仍会一代代接力传下去。而

巴蜀人的性格工巧文慧,少愁苦,多逸乐,好聚会;这与其生活方式有

很大关系。《华阳国志》对先秦乃至秦汉间蜀人生活方式由简朴趋向奢侈的巨变,

作了简要的概述。它指出,在先秦时期,蜀人多斑采文章,尚滋味,好辛香,君子

精敏,小人鬼黠,多悍勇。秦汉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以及受中原

移民的影响,蜀人在衣冠、嫁娶、丧葬等各个方面开始向奢侈看齐。”故工商致结

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设太牢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徒车,送葬必高坟瓦

椁,祭典而羊豕夕牲,„„盖亦地沃土丰,奢侈不期而至也”。

正是这样的变化中,蜀人养成了一种安于闲适享乐的生活方式,这一生

活方式的形成,可以说正是中原文化与巴蜀文化互相作用的结果。古巴蜀人对乐舞

的喜爱,对娱乐艺术的热爱都很容易发展成为对于享乐生活的追求。加之土地肥

沃,水利发达,早在秦汉时期,四川就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自然条件

的优越,不愁吃穿,所以也容易成为滋生奢靡风俗的土壤。对此,《汉书》作者

云:”巴蜀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

苦,而轻易淫佚。”《隋书》作者也说:”其人„„多溺于逸乐,少从宦之士,女勤

于作业,而士多自闲„„,聚会宴饮,尤足意钱之戏。”迨入宋世,’民勤于耕作,

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其所获多为遨游之费”。大抵时代不同,俗亦微异。然其

人易于满足追求享乐,”溺于享受”的习性和传统,则古今同然。尤其是唐末五代以

来,在四川人

中产生的日益强烈的怀乡恋土,罕趋仕进的观念,以及宴安于富饶,不

求宦达,醉心于享受的生活方式,更助长了游乐之风,宋代以来四川的”地狭人

伙”,耕地面积有限,人们既不可能投入到手工业和商业之中,以扩大经营规模,

也不容易更多地投入购买大量土地,于是整个社会财富便不得不消耗于游乐消闲之

中。这也是四川一直以来游乐之风兴起的原因。

在盆地里的居民多是汉人,一切婚丧礼俗和中原相同。清初移民以后,

人民的集会最盛,就是川南荒僻的县份也会盛行集会。会的种类很多,像”同籍有

会,同业有会,妇女相聚有会,村落相接有会,情谊相接有会,有无相通有会”。

老百姓是三天两天的开会,集会的地点是会馆、祠庙、茶铺或其他公共祀神佛的地

方。我们在四川各地看到的会馆、祀庙、茶铺或其他公共祀神佛的地方。我们在四

川各地看到的会馆、祀庙数目之多,就可以知道他们聚会的频繁。成都因为是历代

的大都,所以除了集会之外还有游宴的风气,宋代张咏有《悼蜀》一文叙述当时的

风俗,即可知蜀在彼时己是浮夸之至。④”蜀国富且庶,风俗吟浮薄,奢僭极珠贝,

狂佚务娱乐,虹桥吐飞泉,柳烟闭朱阁,烛影逐影沉,歌声和月落,斗鸡破百万,

呼庐纵大噱,游女白玉铛,骄马黄金络,酒市夜不扃,花市春渐作,禾稼暮云联,

纨绮淑气错,熙熙三十年,光景倏如昨”。

元明清的战乱毁灭的不仅是四川的经济,还有明代之前积累的儒家传

统,在思想意识上改变了四川。四川轻礼教,重习俗与此不无关系。关于婚丧嫁聚

的仪制和中原大致相同,祀祖的风俗家家全有,每家全在堂屋里供祖先牌位,或是

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大家是另在后宅建祖堂,或是宗庐,或是支庐,每族还另有独

④《全蜀艺文志》宋张咏《悼蜀》

12

立的公共宗祠,至于家庭组织可以说全是小家庭,”父子异居自昔即然”。《隋书地

理志》载蜀人之风俗:”其风俗大抵与汉中不别„小人薄于情理,父子率多异居,

其边野富人多规固山泽,以财物雄役,故轻为奸藏,权倾州县,此亦其一厄也”

宋史载”太祖开宝元年六月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

财异居,二年八月丁亥诏川陕诸州察民有父母在而别籍异财者论死,太宗淳化元年

九月禁川陕民父母在出为赘婿”

清张澍《蜀典卷六风俗类》蜀俗载”:„今川中诸郡其家饶裕者,早分

金诸子,其父母分食诸子按月计日,不肯稍逾期”现在川中别居异财,幼年析居的

事仍然很多,时常一宅有几家同住各自烧饭,在旧礼教下,实行小家庭制度,那四

合头的宅院是有很大的伸缩性的,也便于分配。四川土地的肥沃,相对于中原易于

生存,也是小家庭制度存在的客观原因。同时,穿斗式住房易于搭建,材料便宜,

适于小家庭制度,成为四川农村住宅的优先选择。

巴蜀之文风

巴蜀素好文雅,其来久远。在学术上,蒙文通等人认为,词赋、黄老、

天文,这就是巴蜀文化的特征,其代表人物和著作,如上所述,远在秦就己有了,

后来的司马相如、严君平等人的出现。史称武王伐纣,得巴蜀之兵,载歌载舞,可

知早在西周,巴歌、巴舞就引人注目了。常《志》说”阆中有渝水,民多居水左

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

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此种巴渝之歌,后被选入汉宫乐府。从一些史籍记

载,巴蜀不少古帝文学素养都很好。蔡邕《琴操》说:”秦惠王以美女迎蜀王。

死,葬之石镜。王追思之,作《幽魄之典》。”又《书钞》引扬雄《蜀王本纪》

说:”蜀王纳武都女子为妃,不习水土,欲归。蜀王心爱其女,留之,乃作《东平

之歌》,以乐之。及其物故,蜀王乃作《臾邪歌》、《龙归曲》,以哀之。”这些

歌辞未流传下来,亦说明诗歌远在先秦,就是巴蜀文化特色之一。

秦汉以后,统一的中原(中华)文化逐步占主导地位。随着新的文化输

入,本籍古巴、蜀文化为一种考古学文化,似乎告一段落。但从无数墓葬发掘的文

物,人们发现西汉前期,这里仍以巴、蜀式器物为主,与汉典型器物并存。反映

巴、蜀遗民,仍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到汉武帝以后,蜀地尽管汉化,但巴

蜀文化仍在许多方面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汉代四川也有文翁兴学,确实推动了蜀中

文教事业的进步。但文翁引进以儒、墨为主的齐鲁之学的同时,司马、王、扬所代

表的辞赋,则仍保持着以《庄子》《楚辞》为主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从渊源上来

说,很大程度上受江汉楚文化的影响。苏轼《谢范舍人书》说:”文章之风,惟汉

为盛,而贵显暴著者,蜀人为多。盖相如唱其前,而王褒继其后,峨冠佩,大车驷

马,徜徉乎乡闾之中,而蜀人始有好文之意,弦歌之声,比于邹鲁。”自秦汉之

起,蜀的文风一直长盛不衰,诗人雅士,踵相承接。全省除两晋、宋元、明清之

间,因战乱、灾荒等浩劫,人烟几乎绝灭,是文化的三个低谷之外,曾先后出现

汉、唐、前后蜀、两宋和明、清这五个高峰。

当然,这些文人名士大多是外地来蜀落户的,如扬雄祖籍实为山西人,

陈子昂其先出于中原陈国,应为河南人,唐李白陇西成纪人,五岁随父由安西都护

府碎叶城,迁蜀彰明县落户。北宋三苏父子祖籍为河北赵郡滦城。另外家族环境也

起到作用,陈子昂先在蜀汉任尚书令。蜀被晋灭后,居涪南,广占山泽土地,与当

13

地唐、胡、白、赵五姓豪强相结,私置新城郡,剖制两县,五姓轮流,世为郡长,

历齐、梁、隋各朝。这样的家庭,聚书是很多的。许多家族,不仅父子、兄弟能言

文能诗,就是妻妾和姐妹等也是诗文能手。一个家族、一个寺庙、一个州县形成一

个文学群体或学术派别,是累见不鲜的。如眉山苏氏三父子,新都杨廷和、杨慎父

子,阆中陈氏等等。

许多文章、诗歌高手,不出之于官学,而是由家学、私塾、书院造就

的。除了一些象眉山苏氏等家族家学渊源之外,多数均习于延聘名师讲学。早在西

汉,西蜀私人讲学、授徒及游学之风,就很盛行。东汉初,资中杜抚治五经,授门

徒三千。从四川广汉出土的汉砖《讲学图》,至今我们还可概见当时的盛况。这种

风气发展到宋代,就兴起了办书院的制度,这种书院,自唐贞观间遂宁创办的张九

宗书院始,多为文化名人创办。如盐亭东台书院是宋代文同等读书处,蒲江魏了翁

的鹤山书院,李焘的巽岩书院等。类此的书院,高于启蒙的私塾,聚徒讲授;讨论

切磋,不似作为科举附庸的州县官学那样,束缚较多。创办与主持讲学者,多为乡

党之贤士大夫留意于斯文者,以作育真才为目的,这种私人讲学机构,有其民间的

独立性,山长办学精神较开明,内部学风严谨、自由,蜀中不少杰出文士皆由书院

培养的。

另外,聚书印书的优良传统促进了文化进步,和洒脱自由的文风。从文

翁置书室,蜀人就有聚书的传统。四川产麻纸,历来造纸业都较发达。唐代又两次

把成都定为陪都,印刷业开始发展起来。到宋代,不仅蜀刻甲天下,不仅文集巨细

皆备,而且校刊精细。⑤

信仰方式的传承

古代蜀人有独立的鬼神思想系统。在《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中,记载的蜀王

蚕丛、柏灌、鱼凫都变成了神仙,其民亦随王变成了仙。与古中原说人死后魂魄归

泰山不同,蜀族则有魂魄归岷山之说,反映出蜀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原是有区别的。

三星堆祭祀坑和金沙村祭祀坑的发掘都表明,当时巴蜀人对自然、神灵己有一个较

为系统的认识,存在着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对天、地、山、河的崇拜,并且有了

巫术思想。这些巫术主题有占卜、泛灵信仰、主神信仰、祖先崇拜、大石崇拜等,

其中,大石崇拜的遗迹保存下来的形式比较多,可分为墓石、独石、列石三类。墓

石遗迹集中分布在川西南安宁河流域,年代约在东周至西汉。独石遗迹集中分布于

成都市,主要有石笋、石镜、天涯石、地角石、支矶石、五块石等,可能多为远

古冰川洪水活动遗存,后人以人力所不能及而神祭之。

古代巴蜀祭祀的特征之一是野祭(即设祭神于野外,或认某自然物为神,随地祭

祀)为主,基本不庙祀。金沙遗址可能洪水泛滥的河边的祭祀坑。李冰任蜀守时,

用氐人巫师杨磨,领族人开凿羊磨江,在岷江边立祀三所,分祀江、山、人(望

帝),这是巴蜀庙祀的开始。秦统一全国后,祭江水祠、渎山(汶山、岷山)祠得

到秦朝廷认可,颁布了统一的祭祀级别与祭礼。在政府的推动之下,巴蜀地区的庙

祀之风迅速普及,为秦汉巴蜀文化一大特征。

战国时,道家思想传进巴蜀,开始与蜀地原有的巫术思想结合起来,构成为一种讲

灾祥、律历、占卜和神仙学的学派、西汉时成都人严君平著《老子指归》,影响及

于东汉,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所吸收,把《老子》一学从人学变为神学,为道教正

⑤廖永祥《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巴蜀文化论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7月,成都。

14

一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至于正一道用作解除、压胜、镇邪等方术的符录,其形

式、构成、用法、意义,甚至方术仪式,也都是在巴蜀符号,巴蜀符号印章的基础

上形成的。由引可见,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滥觞于巴蜀大地,正是中原

的道教思想与蜀人的信仰方式及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果。⑥

佛教在汉代就传入了四川,南北朝时,四川就是中国佛教南北两大系统的接触点。

南朝重义理,多习经论;北朝重修行,多习禅定。四川处于南北之间,归属多次变

化,时南时北,这就使四川佛教兼具南北。就禅学而言,四川也是重要的传布区

域。

二四川建筑的基本形制

1、平面布局。

在施工及布置上多标准化—一在平面布置上小宅多以“间架”作标

准。间架的大小高低宽窄以及梁枋椽柱等结构都有一定的做法比例.这样一来

施工备料等就非常经济简便了。较大人家即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单位,人口多

则院落多,所以建筑的时候非常便当、这种标准化的构造显然是历史上年期累

积的结果。

制度的礼制化——礼仪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一向即最为重视的。四

川住宅建筑也很注意这点.如一家三合院或四合院等布置是很注意“长幼尊

卑”,“宾、主、从”等的部位,主要房间老是居中,厅堂常在全宅中部,每

家中轴线上常有祖堂,或在宅后,或在堂屋内,中轴线上的厅堂常是很高大精

丽的。

在庭院的空间组合上有以下几种:“一”字型,一列三间横向排列,四川

各地可见,中间一间作堂屋,供奉祖先,接人待客,左右布置居室,两端山墙可搭

偏屋,作厨房或猪栏。川北一带农村常将平面三开间中的中间间前墙后退一米半,

局部扩大檐廊,形似燕子窝,故有燕窝之称,或称风雨廊。檐廊的存在也是因川北

地区风大阳光灼热,一字形房屋布局无法遮阳蔽飘雨,所以檐廊这一过渡空间成为

农民起居生活,加工农产品,放农具,晾晒的场地,

一横一竖式,平面形如曲尺,称尺子拐,常见于川北农村,一横三间正

房加两间耳房沿院布置,正房明间作堂屋,紧邻为居室,左侧转角为厨房,靠外檐

为猪圈,顺两间靠院坝的内侧作居室,都各出檐廊,因各地气候深浅大小不一。

三合院式,又称三合头,平面形似撮箕,称撮箕口,多见于川中,川

西,三合院三面围合形成院坝,开敞的一面川西坝子用版筑土墙作院墙,设朝门出

入。在川北,川南三合院多不设院墙,有时因地形限制,地墙不能在同一标高,常

将正房设在高台上,耳房在低地作两层,上层用挑廊与正房相联系,下层低矮空间

用作牲畜栏或杂物间,三合院前庭开阔,空间紧凑完整。

四合院,又称四合头,或四水归堂。围绕院坝四周建房,一般有16间

房的空间组合,正房五间,下房五间,两厢各三间,两厢从正房梢间接出,正房露

明三开间,正房露明三开间,故又称明三暗四厢六间,四合头房有四间暗房,常

⑥陈世松《巴蜀文化与蜀文化的认识发现过程综述》《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巴蜀文化论集,四

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7月,成都。

15

在四角作漏角天井,解决暗房采光通风。四角天井为星,中间庭院为月,又叫这种

形式四星抱月。

这些布局随着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变化。如秦陇到巴蜀一带,自古秦陇到

巴蜀以川北金牛道为出川要道,广元地区经剑阁、江油、绵阳到成都的一条中原文

化影响最便捷的通道。其辐射面所及的地区构成了一条狭长的影响面,在这条面上

民居布局的就化呈现从北到南的渐变状态。

广元到绵阳一带的民居,平面布局以一字形和曲尺形为多,形制稳定,

造型雅致。广元一带多为一字形,由于愈向南经济愈发达,渐有曲尺形发展成三合

院的现象,到成都四合院增多。而檐廊也是越向南越深,北部的土夯墙砖墙也被木

板墙夹泥竹墙取代,屋顶在广元还有四川少见的悬山以抵御当地的冷空气,到剑阁

南部开始变成硬山屋顶。这说明,一是往南秦陇间一些固有的气候原因形成的结构

影响逐渐变弱,因为气候逐渐变热。二是形制影响相反地越来越完善,住宅需要经

济基础,川北地区多为山区,土地贫恶,往成都平原靠近则越渐富庶,所以建筑型

制,体量,材料,装饰上与经济,气候,地理变化同构,呈现出上述递次渐变之

状,因此也就形成了秦陇巴蜀之间的一条狭长的民居变化带。

四合头单位在使用上有很大的伸缩性——这也可以说是优点,也可

以说是弱点,一座四合院一家人住也可以,三几家人住也可以.祖上可以住,

几代儿孙也可以住,乃至改作别用也可以。这种种伸缩性(也可以叫灵活性)

它能使建筑物使用方面达很长的时间,可应付多种不同的需要,这不是很好的

优点吗?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一条规律即是平面愈呆板则使用上的伸缩性愈大、

这也是我国四合院长期的,广泛的使用原因之一,当然它的弱点就是有时不大

合用。

四合院除了结构标准化,制度礼制化,使用的伸缩性等外,我们如

果由经济方面来看四合院住宅或三合院住宅等是很经济地皮的.因为天井居

中。四面房间可以利用共同天井,这当然可以节省许多地面的,在结构上还有

很经济的地方即是善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这不但给建筑省了很多

钱同时又创造出当地的独特的建筑风貌。它充分地证实了艺术与经济的一致

性;艺术的基础是科学是经济(省钱)(当然对人关怀也是必要的条件I)。

四川住宅建筑因为自然条件及社会生活等需要不同产生了较他处显为

特殊的形式,这种形式要与国内其它的宅制一比较就可以更清楚些.

四川的四合头房是四转角连做,平面外形很方正,象颗印似的,所以

叫它做一颗印式,与云南等处之为楼房的不同,与北方使用分散式平面更不同。

尤其是东北院内开敞明亮,可走大车,房屋彼此距离很远.因之住宅外形与四川

迥异。四川云南的一颗印房及四川西北部的碉房可以说是属于同一体制的,不过

碉房顶平,近于喇嘛庙式样,并且因为它是用乱石堆砌的,所以外观很是雄壮坚

强,四川住宅一颗印房外墙有很多是用土墙.墙面简洁光平,再配上那深远的出

檐确是显得相当明快的,它的屋顶在转角相接的地方还作各种花样,如老鹰头等

彼此穿插得极其生动,这在北方住宅上是绝看不见的.这种趣味只有丽江民居尽

可以媲美.丽江在云南西部。它的宅制也是属于一颗印式,有的与昆明住宅也很

相近,四川住宅虽然屋顶转角处变化很多,但是因为平房关系因而趣味与云南的

16

相异,它的编竹夹泥的白粉墙配着青灰色板瓦雄大的出檐以及绿树碧水那种轻灵

明快的感觉,是云南等高原所无的,它若与北方住宅比起来也是趣味悬殊了.

对于一间四合院来说,分为正房,正厅,耳房,有时还有转角房。

正房—一间四合院的正前方用房。农民常用的正房间架是三间五

架,檐柱高约十尺—三米多,普通正房常五间七架或九架,明代规定”庶民庐

舍不过三间”,不许造九五间数,清代则破规,渐多五间七架的正房,正房堂

屋多祀祖先,所以又叫祖堂,顶部露出桷子(板状椽子),不用天花板,堂屋

两侧则全有天花板,上面就是阁楼,搁置什物,主要是隔热,天花板也叫楼

板,去地面八尺。正房的构架用穿斗式,即每檩下立柱一根,但中间堂屋处用

抬梁,两边则无边梁,所谓的”房屋有中柱,厅房无中柱”就是指的这种正房

的结构。正房有的带前廊,还有的正房前面做双步廊,就是三架的廊子,很是

宽大舒适,是户外起居绝佳的地方。

在设计构造上四川住宅正房的堂屋如果有天井,常用敞口厅的做

法,这是北方所无手工艺,敞口厅不用门窗整个开敞着面向天井,它常在柱旁

加些落地罩,或是在次间用花栏杆---上悬竹帘,这种将室内室外打成一片的手

法是多么畅快淋漓,南方住宅是常用这种手法的。北方风大天冷,只好割爱

了,但是在夏季仍然可以设法将它应用。不过在院子太大的地方仍觉不甚相

宜。

正厅,是大宅常有正厅是大地主、官僚、豪富们会宾客,隔内外宅

的地方,间架和正房相同,也有不太一样的,构架用架梁式列子,也叫招担列

子,中堂间无中柱,常做敞三间式,敞三间就是外面是三间,里面是通敞作一

间。一般住宅正厅的中堂间面宽大,左右间小,只有中堂间的一半大,这是常

见做法。正厅不用天花,全为彻上露明造。

耳房,在正厅正房的两旁,也可称厢房,它的前檐常与正厅的后檐

齐平而较正房的前檐略低。这种做法叫作”天井三檐平”,也有的耳房前檐与

正厅正房全部齐平的做法,由做”天井四檐平”,这种做法比较原始而少见。

天井小的耳房便作一间,大的可作二三间,构架常用五檩抬担式列子,因为它

常用客厅书房或饭厅的用处,所以用厅房的制度。普通住宅耳房多用平房,但

是官宦富绅的宅第的内耳房常作楼房,这因为耳房进深较浅,举高较低,若是

遇着特别高大的正房或祖堂,那只有将耳房改作两层才能够和正房齐高。

转角房,又称抹角房,檐偏子,转间过棚等等。这种房是在正房和

耳房转角的地方的空白处搭建的房间,用以把正房与耳房连接在一起,不致缺

一角,保持住宅地盘外形的方正严密,同时利于雨天在住宅内的活动。在屋脊

接头处也有许多花样做法。当然将各房连在一起也有弊端,如不利防火。

2、大木作。

大木作是指房屋的承重结构部分构件,我们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房屋梁

架结构,屋顶,翼角与出檐部分来分析四川古建筑的特色。

(1)梁架结构。

列子与穿

17

每檩下立柱一颗,所以不用梁,柱子一般在间与间交接地方立柱架梁,

叫作列子。柱与柱间用彼此联系用穿枋三数道贯穿柱身,叫穿,便于装

板壁和夹泥,也可出檐变为挑枋承托檐端。屋顶坡度越平缓,穿与穿的

距离越近,所以早年多用横板,近代用竖板。还有一个识别年代的钥

匙,在柱穿相交的地方或楼枕在堂屋出头的地方,近代常用木钉约一寸

见方,叫栓子将它们钉牢。

四川房屋梁架结构基本可分为两大类,穿斗式和抬梁式。

穿斗式列子,也叫硬列子,它的特点是每檩下立柱一颗,所以不用

梁,柱子一般在间与间交接地方立柱架梁,叫作列子。近代成都地区常改良为

隔一檩立柱一颗,即每隔一柱偷下一柱,因为川西地区气候温和,房架尤其单

薄,柱架承重轻。而在川南至川北常用柱柱落地的做法,较为古拙。一般柱与

柱中相距三尺多,可以开窗开门或做墙壁,如果隔檩立柱,则两柱可相间六七

尺,开窗隔断更为随意一些。

柱脚下用连续的长石条承托叫作连磉,连磉高约一尺宽或六七寸不

等。它是穿斗式列子所特有的东西。在连磉的上面的柱脚下,贯穿一条叫地脚

枋,地脚枋高约四五寸。

穿斗式列子是很节约木材又合理的一种结构,没有过梁,也没有梁

柱接头接榫的麻烦,用料经济,柱穿可作编壁或装板的骨干,别有风味,利用

穿枋出檐也比斗拱经济合理,更为简单大方。

抬担式列子。

即梁柱式结构,它不用中柱,常在相距五檩的前后金柱或檐柱上横

以过担,即梁,用以承托上部的檩挂枋欠,这种列子通常是用于厅房上,因为

厅房内需要宽敞无阻,所以用抬担来减掉中柱的阻碍。”堂屋有中柱,厅房无

中柱”是四川常用的制度。

抬担式作法与北方的抬梁式的区别在于,四川是用柱承檩,梁头扣

入柱卯口外,出檐仍用挑穿。北方的梁柱接头则是用柱承梁,再用梁承檩。

过担一般用五架,也有用七架,不过最下面的过担不承重量,叫耍

担,上面是二过担(即五架梁),两头扣入金柱卯口内,上落云墩承三过担

(三架梁),三过担上立中瓜童,童上承脊檩。

檩挂枋欠

列子与列子之间的横材,在顶上承桷子的是檩挂,在柱中部或下部

牵扯列子的是欠子,上部的叫天欠,下部有时也装欠子,承托地板,叫地欠。

托承楼板的欠子也叫楼枕。檩挂概用圆料,很少用方料。圆挂的上段向上弯

拱,所以它两端入柱的地方,不与圆檩接触,但柱头开口过长有点脆弱。檩挂

之间一般不用垫板,檩垫枋在宋代叫襻间。

(2)举折

举折是宋代营造法式上的名词,本地匠人将房屋坡度叫几分水,所

谓分水,就是按房坡的水平长度分为十分,而将坡度举高了几分,就为几分

水。如房顶由檐檩到中柱的水平距离每十尺举高一尺叫一分水,举高五尺叫五

分水,如此类推。现在所见的四川旧式房宅瓦屋多为五分水到六分水,清初的

房屋坡度比较平缓,有的宅高不过2.8分水,这样平缓的屋顶坡度与唐代木构

18

南禅寺及佛光寺大殿相似。清中叶以后多半是六七分水,如果是房架单薄的房

屋则要七八分水才能不漏雨,象草房顶常是十分水。

房顶坡度定了以后,还有几种不同的作法。首先是屋面力量微有点

凹曲线,其次正房前檐柱较后檐柱略高二三寸,前檐步架较后几个步架略微缩

短。其三无论正房厅房到两山约加高二寸多,房右山生起的高度不能高过左

山,右耳房高度不得超过左耳房。一般的忌讳是不怕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

头。

(3)出檐及翼角屋顶作法

出檐的做法是用挑由檐柱挑出,挑头上承托挑檩挑挂,檩上钉桷

子,桷子是用楼板杀成,桷子轻薄,不能承担挑檐重量,所以必须用挑枋来承

托。屋顶轻,挑枋可穿过柱心,如屋顶重,则挑枋必厚,无法穿过柱心。

单挑出檐,分为硬挑头,软挑头。

硬挑头是一根穿枋穿过前后柱的柱心,然后伸头来挑承檐檩。在祠

庙中有时搁在柱头而不是柱心。软挑头是只穿过一根檐柱或廊柱柱心,前端头

部承挑檩枋,后尾压以梁枋,类似华拱的作用。

在四川的单挑出檐,年代愈早的挑,又小又薄又短,柱特别粗大,

年代愈近,则挑愈宽大深长而上,挑大而柱细。挑头上有加吊墩,就是垂下立

柱一枚头上刻花蓝,即北方的垂花柱,有的吊墩做得更为精美,如成都平安桥

天主教堂的吊墩在天井周围一圈刻成莲花,花瓣随太阳一天照射进天井的方向

随一绽放,心思十分精巧。还有立在挑头上的瓜童,叫坐墩。挑头底下有的用

一木材斜撑到柱身,和挑及柱成一三角形构架,房架可以更固定一些,这个斜

材叫撑拱,它应用较晚,花样很多,常或刻或雕。

双挑出檐。

就是用二层挑枋,上挑约两步架,下挑长约一步架,用来承托挑檩挑

挂。在四川的许多大第宅,寺庙院内常用双挑吊墩作大门,或用双挑出檐代替出

廊,下挑底皮常用三角形替木。从挑檩到柱处常用卷棚顶,很是素雅可取。

三挑出檐。

在住宅上三挑出檐较少用,在铺面上用的较多,很明显挑是与插拱同

类,挑与跳同音也是这个道理。

翼角的作法,在宋画上常可以看到转角处老角梁刚刚露出转角铺作外,

其上即斜坐着子角梁,但后世很难在北方官式建筑中看到,这种做法在四川许多会

馆寺庙都可以看到,翼角高高地起翘,老角梁的头刚刚露出转角的挑檐檩之上,而

子角梁则是用许多枋子拼成坐在老角梁背上。这种子角梁特别高起与北方唐辽明清

的翼角大异其趣。四川地区将子角梁叫爪,老角梁叫爪把子。翼角的出椽方式也与

众不同,不是常见的斜出椽,而是平行出椽,再用虾须固定。

3.小木作。

小木作指房屋中不起承重结构作用的构件,如一些装饰隔断,如门窗

等。

四川霜期很短,冬天不太冷,所以房舍的堂屋用敞口厅的很多,敞口厅

就是在前檐下不安门窗,内外通成一片。有时冬天希望安上门窗,夏天则全部去

掉,因此门窗也大多玲珑有致,便于灵活安置。门屏板壁喜欢用面上光平如镜的做

19

法,这做法叫镜面,外面看不出缝纹痕迹;也喜欢雕凿窗棂花板,这些都可看出川

中气侯温和,川人雅致多逸志的性格。

首先看一下门。大门在四川叫龙门,川南也叫朝门,四川话中的摆龙门

阵即有此意。有做法有:双挑出檐式,这种门多宽一间,或左右各加做砖照壁各一

间,大门用双挑出檐,有时做三挑出檐,在挑梁上置坐礅,或下置吊瓜,吊瓜上是

莲花或风摆柳纹,很像北京的垂花门。不同的的是北方的垂花门是四合院中前院通

向中心院落的大门,位于两个院子中间的墙中央。在门的前檐有悬梁挑出,梁头有

一立柱,柱不落地,纯为装饰,柱下端加一木雕花饰。在北方,常说的”内外有

别”,和旧时女眷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中的”二门”,都指的是这里,主人一般

在这时接客,送客,所以垂花门吊柱占天不占地的设立空间作用十分适用。而在四

川这种龙门并不放在院内,而是作为临街的大门,在整齐雅洁的街巷内露出一道道

的垂花门,绮丽可爱,很适合四川人的性格。

另一种大门是牌坊式大门,在清代中叶以后,一些积蓄了财富的地主希

望表示身份的高贵,开始这种做法,牌坊门是庙观会馆上常用的东西,就是祠堂在

清初也不能随意用牌坊门,但在清中叶以后的大宅门常用砖砌成四柱三檐的牌坊

门,也有的光平无柱,背后常作一坡水式屋顶,在后檐柱下有屏门,这种门很神

气。

还有一种门叫八字朝门,在川南或乡间也常使用。不同于双挑式龙门,

在下厅房中部开辟大门一间,门屋顶和下厅房屋顶连成一体,不另加高,门枋至檐

柱成四十五度斜距,在此空内装板,或代以砖墙,这种门叫八字朝门,朴素适用。

二道龙门,在富豪之家作二重大门的制度。临街大门叫头道龙门,在宅

里面还有二道龙门,二道龙门常作三间,中有双扇大门,左右二间是雕花的砖墙,

气势雄伟。

门的样式又分为板门、格门、三关六扇门、屏门等式样。板门有单扇及

双扇两种,单扇板门用楼板拼成,双扇大门多用在大门上,每扇宽约三尺多,用楼

板或松枋做成,正面光平如镜,背面露门框约五路,这种门叫五路锦一面镜式,门

上门下有门槛二寸。

三关六扇门用在房屋的中堂间,将面宽分成三部,中间是双扇板门,左

右是两对格门,板门与格门中间安门枋,平时出入经板门,不用格门,格门只是采

光和必要时开敞,宴会时则全部取掉,这种门制在,《营造法式》与清《工程做

法》里都未提到,但在川中是常见做法。

格门多用在中堂间的三关六扇门的两侧门,或在厅房或耳房上,它用门

边及门档装成五路锦式,上部做窗心,下部做格板,窗心格板两端是腰板,格门高

随上下落檐间的净高。宽按间宽,每间分作四扇或六扇,格门高宽比例约4:1或

5:1,窗心高与格板高的比例约1.4:1,格门窗心常用拐子纹,三码箭等,格板上

有平素花纹,也有雕刻人物花卉,但北方常用的如意头式绦环,很少见。

还有一种叫落地帐,也叫落地罩,用于敞口厅。

窗有风窗、开扇窗、提窗副窗、卡卡窗等。

风窗用在正房或正厅上落檐即照面枋的上面,檐枋的下面,位置同北方

的清式横披窗,不过窗条子粗大,花样多固定不开。

20

开扇窗,即清式槛窗,多用在耳房左右间上,正房是很少用的,它的做

法同格门相似,上半段窗心,下半段装平盘与裙板,裙板可以取下,又叫提裙。因

为提裙和格窗可同时取下,所以室内可以与室外连成一片,做敞口厅。

提窗副窗,西南几省都喜欢用这种窗,式样同北方的支摘窗,不过上段

提窗很高,下段副窗不能摘下,提窗是副窗的四五倍,副窗高一尺许。

卡卡窗,常用在正房或厅房左右间外间的板壁上,板壁的中上部常做窗

卡中枋的中间,普通的这种窗不能开关,所以叫卡卡窗,也有可以开启的,在窗两

侧安横轴,上下翻动,叫翻天印。

至于小木作门窗花样的灵巧精美,提裙的使用、花栏杆的拼斗.石磉礅

的雕镂,„等很多是精美动人的这部足以说明四川的富庶。木栏杆中常见的有木

签子,就是栅栏,四川将常用的清式栏杆中的宝瓶叫掐腰。

磉墩的作法,磉墩即柱础,长条状的叫连磉,连磉用在穿斗式列子柱脚

下,因为柱与柱的距离很近,通常不过三四尺,所以用了长条石的连续地脚,由前

檐直到后檐,它的两端露在房外部分有的作方形,有的则做成一般柱础状,

三.四川建筑的地方特色。

1、谐合环境,融于自然

不论平原、丘陵、山地等自然条件如何变化,一切因地、因时、因

材、因人制宜,选择环境,适应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协同融合,是

四川古建筑优秀传统之一。它体现了人与环境互为依存、“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和环境观,体现了“法自然”的道家精神。这一点本也是中国建筑传统的一个重

要特征,但对于四川建筑则表现更为突出.这大概和道教萌发于四川,长期受道

家思想浸润较深有关.注重环境绿化和园林化是一大特色、寺庙宫观的人工环境

自然化与周围自然环境人工化相结合,成为浑然天趣的寺观园林。许多古建筑的

内环境不但有大量绿化种植,而且相沿数代精心维护,殿堂朗朗,古柏参天;

庭院深深,花木扶疏。其外环境绿荫竹丛环绕,亦与周遭山林相接,融为一

片。有的寺院并无围墙或明显分界。在山地者.常常伸出若干山门、牌楼作为

前导序列,寺庙空间深远绵长,韵味十足、建筑群隐落于群山林木葱茏的自然环

境中,而为整个山体森林大环境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峨眉山诸寺庙,青城

山众宫观,无不如此,正因为这样.构成了范围更为广大的山水风景寺观园林长

卷。青城山一牌坊匾额题为“天然图画’,确是一语遭破天机,从而使这两山盛

名远播,自古以来,朝山览景,游人如织。

城镇里的寺观园林和文人园林,也深受这种规划思想影响,布局自

由,不拘一格,充满山林野趣,并同城镇环境的河道、溪流、地势、绿化相配

合,而非围墙高筑.画地为牢.封闭自守。川西平原散布大小十数个历史文化名

人纪念园林,如成都望江楼,杜甫草堂,武侯词,眉山三苏祠,新都桂湖,崇庆

罨画池,都是极富特色的巴蜀名园.

曲轴运用是第二个特色。中国传统建筑布局,讲究中轴对称,均衡有

序,谨严规整,北方地区最为典型.四川成都平原的一些寺庙建筑在这一点上

与北方十分相似,但在其他山地条件下这个原则运用得相当变通灵活,井有创

21

造性发展.最主要的便是曲轴手法。这条建筑轴线之曲,宛如游龙,不仅在平

面上展开,而且在空间上拓升。不少古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宜

左右斯左右,宜上下斯上下,庞大的建筑组群紧紧围绕一条统蜒的曲轴,令其

作为建筑的脊梁骨,犹如龙脉,随山势自然伸展,建筑各抱地势,空间变幻无

常.既主从相随,又连环有情。因此,山地寺庙建筑规划,要十分注重曲线控

制设计、它必须是精心研究环境特征,自然而然地得出,而非人为主观的臆

造。灌县二王庙建筑群就是这样的艺术杰作。从山门到后股,主轴线沿山势而

上,转折变换达八次之多,并不时因地衍生出若干弯曲的副轴线,气势宏大,

变化万千,空间生机勃勃。云阳张飞庙傍山临水,以横轴为主,自由展开,别

开生面。建筑形态有机附着于环境形态,井强化了地形特征,可以认为这是一

种“形态一体化设计”方法.

巧用地形、智取空间是第三个特色、四川古代匠师积累了历代劳动人

民山地营建的丰富实践经验,表现了强烈的山地意识.结合地势,适应地貌,

利用地形,匠心独运,无所不巧。手法则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根据实例,笔

者概括了四川山地营建十八法,诸如台、挑、吊;坡、拖、梭;靠、跨、架;

跌、爬、转;退、钻让;错、分、联。事实上还不见于此。每一种利用地形的

手法,必伴随着使用空间的争取.相应地经济性也得到了提高,而空间环境的

自由变化,景观造型的生动表现,无不尽在其中.这方面,四川民居的创造性

尤为出色。沿川内江河两岸的吊脚楼.有着取之不尽的可资借鉴的建筑经

验.忠县石宝寨,利用江边孤石玉印山之“绝空四面壁’,营建“江楼十二

翼”造成“玉宇落天梯’名胜,真可谓巧用地形达于极致。

讲求风水、注重相地,是第四个特色、中国传统风水术向称“山水之

术”,假言于迷信,实质于环境生态美学。它追求一种仁山智水美人的住居境

景,反映了古人的择居环境观.这种观念在四川十分流行。农谚云,“房盖弯,

坟造尖”,意思说,阳宅应选在山弯避风处.阴宅应选在丘岗避湿处.因此,相

地作为营建房第一步.就是考虑谐合于环境。小至民宅村落,大至场镇城市.规

划建设无不以风水为本。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天心十道穴位

均衡,正面临水环抱多情,前有朝案呼应相随,南向而立富贵大吉。这些原则也

可以说是生活实践和审美经验的总结。四川不少古城镇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受着这

些原则的支配。如阆中、大足、眉山、巴中、达县等几乎都是风水模式之不同表

现的典型例证.它们都基本上形成于风水盛行的唐代。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的风水

被大诗人杜甫誉为,”阆中城南天下稀”,其南郊的砂山尤为称著。古城大足,

城中十字街口的天心十道,北对龙岗山白塔和佛教石刻,南对南山道教石刻主

峰,形成以儒学(城镇)为轴心,儒、释、道三教同轴的民以大环境,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典型的空间图解模式。而达县则以气势雄壮的龙脉大帐和精巧的气口、

水口为其风水特色。巴中则以明堂佳丽为其风水特色。寺庙风水有名的例子则有

遂宁的广德寺,三台的云台观等。只要留心观察,川内大多数古建筑几乎无不与

周围山水的环境有着微妙的构图关系。应该说.风水环境观是“法自然”原则的

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工环境自然化与自然环境人工化相结合的大手笔。

2、植根民间质朴率真

22

封建社会时代.四川省远离北方统治中心,加之山川阻隔,环境封

闭,北方正统建筑法式影响力所不逮,而以民居为代表的民间建筑受封建专

制思想的限制和束缚较少,不拘法式,活泼自然.质朴率真.组合丰富、善于

适应复杂地形地貌灵活多变而又用料精省。如前述利用地形十八法多为民居

采用,这些经验深刻影响到官家建筑和宗教建筑.因此,四川古建筑与民间建

筑关系尤深,有的甚至就是民居风貌。四川住宅建筑善于就地取材,造成经

济的结构及艺术的面貌.实例是很多的,已见前章。如墙壁方面值得注意的就

是夹泥墙的使用,我们在四川出土的汉明器上或画像砖上就可以看到用夹泥墙

的建筑物、此墙产生的主要原因即是四川天气冬天不太冷,当地产竹又多,所

以正好加以利用,遂出现了编竹夹泥墙壁。北方建筑上使用夹泥墙即很少,但

是较古老建筑如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也用夹泥做法,不过是不用竹子编墙壁而

是用秫秸,苇摺等物代替,编好后再两面抹灰,在唐彩画上也常有夹泥墙的做

法。但是四川住宅建筑方仍然盛行这种古法—一很美观的古法。在普通开间里

再用立枋两根将壁体隔成三段,然后在空档里用竹片横钉几道,再用竹片竖立

着织成壁体。这种编竹壁表面空隙很多,很容易挂灰泥。干后收缩小,无裂

缝,竹片坚硬,响动大,防鼠防盗。

夹泥墙的经济合用而又相当坚固,同时又可以大量利用南方盛产的

竹子作建筑材料这对于我国经济方面有很大的时处我们在今后建设期间应该

将此种结构予以发展。

此外如空斗子砖墙也是很合用很经济的做法,而且经久耐用,乃至

炸弹都震不倒。它的墙上砌出横线条也很美观。

在土墙方面如桩土墙是我国很早就用的做法,即板筑。它是就地

取材筑成最经济耐用

而又很美观的墙。如果用较好的材料如三合土之类筑成的墙可当荷载

墙用、可耐久百几十年这种墙在四川在明清以来是常用的。

至于土砖(即土坯)即是不用烧的日晒砖也是很经济的砌墙材料,

四川也在使用,

这些种墙壁(及木板壁)是构成住宅美丽外观的重要材料之一.在这

种墙上加上雄大出檐的瓦顶,就是四川住宅常见的形态,是很美丽的形态.

至于木构架以穿斗架等以及瓦顶草顶等做法,都是很经济而又美观的

东西(不过穿斗架在有钱人家常用很粗大的柱子,是比较浪费的).

总之结构及用料对建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愈能经济用料及结构

愈可以产生民族的艺术的形式。四川的编竹夹泥墙,土坯墙,桩土墙等全可耐

久至三五十年,如加以科学试验改进即可至百余年不坏.更如斗子砖墙有时也

可大量使用,四川建筑中这种物美价廉的土产办法数不胜数,

有四川民度对联曰;“一条石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这可谓

是四川传统民间建筑朴实民风乡俗的真实写照,是四川城乡随处可见的建筑景

象。四川民居结构方式大致有穿斗式、捆绑式和土石墙搁柃式。木构穿斗用料细

巧,捆绑多用竹木,以竹篾、棕绳扎牢。围护结构多为竹编夹泥墙套白,与深色

木构架呈强烈而有趣的对比.这种墙壁,通气性能好.重湿季节室内地坪不会结

23

露。有人称之为“可呼吸的墙’。屋面薄薄的小青瓦加通花漏空屋脊,轻盈明快

风格,油然而生。山地寺庙也常常取民居构造方式,与周围民居风格相互呼应。

如峨眉山古建筑亦庙亦居.具山庄风格,亲切宜人。朝山拜佛与住宿休养两相

便。为游人香客称道。至于成渝官道上若干同乡会馆建筑.与大型宅院几无二

致,唯尺寸略大而已。

民居中常见的一些构造造型手法多因适应四川盆地炎热多雨气候特点

而形成,如大出檐,多层挑,斜撑弓,宽街沿,山面喜加眉檐等,这些手法增添

了建筑通透空灵,潇洒风趣的生动性。特别是有一种别致的建筑形制,俗称“凉

厅子”,即所谓廊坊式.多见于群体组合,如一些场镇,整条街两侧形成大通

廊,街景独具风采。如键为的罗城,广安的肖溪,涪陵的龙潭,丰都的包鸾等。

甚至一些庄严宏大的十方丛林也乐取此式,如成都文殊院两厕厢房,均以这种宽

大檐廊前后贯通。还有一种“抱厅’处理手法.即天井或院落上空,高架突出四

周屋面的敞顶.通风采光挡雨遮阳一举四得.室内空间也极富变化。目前创作中

流行的类似香山饭店“四季厅”的手法,其实四川民居中早有巧用。

此外在建筑装修、色彩的格调上,不祟尚过分的雕梁画栋,彩画亦轻

淡雅致,图案及用色均较节制、砖、石、木三雕及泥、灰、陶三塑,虽工艺精

湛.但不事铺张。漆作喜黑、红二色,或以熟桐油罩面,保持材质本色。还有一

种“瓷片贴’的装饰手法,即用各式各色的碎瓷片断贴于装饰物表面,有的拼组

成种种图案花纹,尤其多用于脊饰部位,格外独出心裁,成为一种少见的装饰风

格,既经济实惠而又美观大方。此种废物利用,足见其川人朴实的民俗民风和率

真的审美趣味。

川内各地民居因地理气候因素和天文因素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风格,如

川东俊俏轻灵,川南通透开敞,川西平和素雅.川北敦实粗犷,川中精巧秀丽、

这些不同也会影响和反映到其他建筑类型上,形成一地区统一的风格。因此,可

以说,与北方宫殿、府邸建筑影响力较大相比,在四川则是民居的影响力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

3、古风遣意独创鼎新

四川古建筑在建筑形制、建筑形象和一些构造做法上,一方面表现出

古风犹存的遗意,给人以古朴之感,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奇智巧思,富于独创的

作风,给人以鼎新求异的深刻印象。

中国木构技术体系受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影响.虽北方中原的官方做

法给各地以束缚,但它确是有效地集中全国技术精华,推动了整个木构技术的发

展、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水平。但由于各地建筑技术发展的不平

衡性和传播辐射的时间差,地处偏远的四川建筑在技术发展上总比中原地区落后

一个节拍。在中原地区某种构造技术特征流行后已经消失,而四川地区可能正处

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这种现象也许是建筑文化发展的一个规律、因此,在一些稍

滞后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古今之法交织并行的有趣的建筑现象。

四川明清时期的建筑有不少还保持着前代较古老的一些建筑特点。如

翼角做法.北方古建筑用放射式布椽,四川则多为平行椽,而这是中国早期建筑

的特征之一,常见之于汉代建筑中。老角梁承托,下做角神.载于宋《营造法

式》.但在北方的明清建筑中早已消失,此种宋代建筑特征在四川明清建筑中并

24

不少见。如明代中叶建造的平武报恩寺,清初重修的大足圣寿寺.普遍有此角神

做法。元代建筑峨眉飞来殿、有显著侧脚生起,整体形象酷似宋代建筑,与山西

永乐宫等元代建筑相比.风格大相径庭。正因为如此,四川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

研究上具有难能可贵的学术价值,一些在后期建筑发展中失传或消亡的建筑特点

可能在这里找到实证。这一点,也就构成了四川古建筑一大特色。

上述建筑现象并非意味四川建筑保守守旧.而是表明,四川古建筑在

发展演进中,善于继承先人传统中实用、经济、合理之部分。并经筛选留用有效

之法.与后来的新的技术发展融于一体,进行更富于想像力的创造。师承古法并

非泥古不化。这种创造性诸多表现是构成地方特色的要旨,是四川古建筑的精

蕴、列举二三,可窥一斑。

屋顶形式特殊,造型手法泼辣,明清建筑是四川古建筑发展的一个特殊

时期,由于移民活动带来了全国各地建筑技术的交流融合,创造出不少前所未有

的建筑艺术形式.尤以屋顶造型特别引人注目、有一种牌楼式组合屋顶,即是把

牌楼形式与常见的歇山、悬山屋顶形式相结合,利用重构手法,形成一种丰富多

彩、高低错落、轮廓变化的组合式屋顶。如峨眉山报国寺山门.大足圣寿寺山门

及帝释殿,自贡西秦会馆山门,荥经太湖寺大殿等,类似例证通市川内,其造型

之别致.组合之巧妙,结构之复杂,技艺之高超,实属海内罕见。

翼角虾须构造、蜀中寺庙殿亭翼角起翘,飘逸高举,但适可而止,其上

扬幅度介于北方、江南之间、构造做法也大不相同、它是采用爪把子(老角梁)

头上升立爪尖子(号角梁),而二侧夹以虾须木.形成强有力的支抽,既稳

固.又别致。斗拱形态丰富浪漫。四川斗拱极富特色.具有强烈地方性,早在汉

代就有令人惊异的表现.成为一种建筑传统、在存留的石阙或画像砖上可以清晰

地看到斗拱形态的变化,喜用P型S型等曲线形斗拱,十分浪漫自由,令人不可思

议。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喜剧手法,犹如“巴师勇锐,歌舞以凌’,协武王伐纣

的战法。这大概也是川人乐生好奇的品格传统。江油云岩寺的宋代飞天藏表现出

如意斗拱之滥觞,在明清则大为普及,并远播川外。这种斗拱连环往复.漫铺如

网,装饰性极强。是对斗拱形制的一大创造发明,平武报恩寺各殿斗拱达50余

种,极尽巧变之能享,象鼻卷昂斗拱,犬牙交错,令人眼花缭乱,又别具一格。

该寺的溜金斗拱,和潼南大佛寺的挑金斗拱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特点.这些创造

性贡献应该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4.兼收并蓄、多元融合

巴蜀建筑文化在发展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北方中原建筑文化和周围

地区建筑文化在历史上不断交流融汇,相互影响促进。自秦汉以来四川文化代有

演变,并不断有新的外来因素加人.这与历代移民活动关系极大.秦举巴蜀,大

量移民人川,三国时代刘备主蜀,唐代玄宗、僖宗避乱蜀中,尤其明清之际,先

后两次大规模移民,有所谓“湖广填四川之说”,大量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以及陕西、江西乃至浙江、福建等地移民人川定居。这使四川地方文化掺入了各

地文化成分,增加了活力生机。一方面兼收并蓄,综合提炼,发展更进一步,另

一方面又各种文化元多因素并存,使省内不同移民地区呈现出各个不同的风格。

据清嘉庆《江安县志》所封其时“五方来处.俗尚各从其乡”.来自五

湖四海的“客户”带来了原住地的建房技术和形式。因此,在同乡聚集的地区和

25

场所,以谋求固有建筑文化形态以慰思乡之情,如清代四川的外地同乡会馆建筑

兴极一时,这种特点表现尤为鲜明.江西会馆.称万寿宫,建筑形式强调封火马

头墙做法。两广会馆,称南华宫,装饰风格则较豪华气派,色彩艳丽。两湖会

馆.称禹王宫,牌楼高大,雕饰丰富造型生动、川内不同地区民居各具风采,除

了自然因素外.人文历史因素颇具影响。如川北阆中一带同汉中、渭南联系密

切,陕人入川从商者不少。古城间中至今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居片区这些民居多以

厚实的房屋土地围合院落,而房屋山面突出于土墙之上,暴露出穿斗木构架和小

青瓦屋顶,既稳重又活跃、兼具川陕民居风格特征.在川东南和川南一带的廊坊

式场镇和抱厅式天井院,与川北民民大不一样。廊坊式街有的发展成两层檐廊,

类似广东的‘骑楼”,具很好的防晒避雨功能.形成独特场镇风貌。究其源.这

种形式,也许就同广东骑楼有某种承传关系、因为.据查川南一带移民成分,

“客户"两广籍者亦不少见。而川南气候特点也恰与两广类似,因此,外来建筑

形式并不需要多大改造,便自然地因袭下来,但在用材上同四川的穿斗架、夹泥

墙、小青瓦、大出挑等地方原有特色相结合而呈现出另一番气质来.

四川地方派与北方中原主流派的多元结合是巴国建筑文化重要特征之

一.在封建社会末期,四川建筑虽受来自南方建筑的影响较大,但在整体发展

中。自始至终没有断绝与中原文化的联系而受到北方官式建筑的影响.大足北山

晚唐时期的摩崖石刻西方净土经变图,表现了当时的建筑形制,在布局组合上,

楼堂殿阁主体居其中,周绕以飞廊亭台,组成主从有序、高低错落、气象万千、

开朗宏阔的庞大建筑群,与其他有关资料比较.可知这也是北方宫殿建筑群的写

照.但不同的是,这种群体组合是结合了四川的地形特点,充分运用了分层统合

的手法,因此错落的对比,竖向空间的变化更为突出,层次更为丰富.在经变图

中.主体建筑造型多以歇山抱厦式为主。这种造型特征见之于多处摩崖石刻中,

反映出这是四川古代建筑常用的造型手法.但在中原,仅见于宋代正定隆兴寺摩

尼殿。这种活泼美观独特的造型风格,是否最先流行于四川和南方,然后进而影

响到北方建筑.也未可知。

从遍存的清代实例中,可以看出,北方建筑影响四川建筑,强烈表现北

方建筑文化品格的,大多是在北方做官,告老还乡后作为地方乡绅势力而修建的

一些大宅民居.如巴中恩阳镇某清代翰林学士宅第,前后院间的垂花门即仿北方

风格,而殊于川内较普遍的形式。此外的特例如平武报恩寺,据传是其地土司招

用京师工匠,仿宫制私造王府,后被发觉急改府为寺,以答谢免“僭越”的皇

恩,因此宫殿寺庙特色兼而有之,但风格更多表现了北方建筑特征。

多元融合发展还表现在宗教建筑中。特别是清代以来,儒、释、道三教

合流的思想文化趋势,反映在建筑文化上也至为明显。在四川遗留的众多佛寺、

道观、文庙、祠堂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如峨眉山报国寺乃峨眉山第一大佛门

净地,但在七佛殿的石栏雕刻中居然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道家头面人物的偶

像。大足宝顶山石窟寺乃宋代密宗道场,佛教造像万躯以上,但老君骑青牛的大

型雕刻也赫然品列其中。至于利用佛教艺术形式反映儒家孝道、农家生活、田园

牧歌等世俗场景的连环画式摩崖造像,成为大足石刻艺术一大特色,更为人们熟

悉、阆中的巴巴寺,为清初来华传教的伊斯兰麦加圣者祖师之墓,布局形制中外

26

合壁,以中为主,砖雕精美为川内代表作,整体风格是“伊斯兰川味”,是国内

少见的古建精品。

此外,四川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历史上民族融合演变也必然会将影响

投射到建筑文化上.特别川西三州地区的氏、羌、藏、彝、回各族.以及川南的

苗、土家等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住居文化,如藏族的碉房,羌族的“邛笼’,彝

族的木板房,苗族和土家族的吊脚楼等,是各民族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建筑技术

和建筑形式都不同程度地相互影响,形成民族建筑多元融合并存的局面.

还值得一提的是,清未及近代,西方列强势力人侵,其欧洲古典建筑文

化亦乘虚而入,首以天主教的教堂从西式到中西结合式,在川内直至边远腹地到

处泛滥,甚至连民居建筑乡村场镇也深受其影响.典型例子,如四川大竹清河场

一条街,全长半里余,均为连续拱廊柱式转接风格.但其柱式的柱头都不用西

式,而革新为灰塑大白菜、南瓜等乡土题材形象,虽令人忍俊不禁,但造型比例

式样却也恰如其分,别具一格.这些既反映了川民之幽默、风趣和乐观的地方性

格,也同时反映出巴蜀传统文化的宽容度与融合力。

南多飘逸气.李白有诗云“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飘逸气大概与

仙山有关.而道家亦崇尚飘逸,即所谓仙风道骨者。道家精神则多潜藏于民间,

美化于艺术领域之中,并发挥着影响官方懦学的作用和改造佛教文化的作用。

“川味”,大概也含有飘逸、洒脱、质朴的道家精神在内,用“飘逸’二字来形

象表达巴蜀文化包括建筑文化的品格,虽不尽全面,但多少可以代表某种精神。

四川建筑的体系性、自然性、地方性、创造性和多元性在长期发展中自育了独具

一格的巴蜀建筑文化,愿能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光大发扬,精神永在。

27

汉阙,岩墓及梁以来的摩岩造像在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砖

塔、牌坊对各民族居住建筑也有较大影响。在木构建筑方面,既有地方特色,又保

存了若干古代官式构造做法。由于近山多雨,住房空间处理开敞,庭院天井密如峰

房,庭院内常种树木花草,形成有院必有园的格局,具有苔痕上阶绿,阶前柳色青

的诗情画意,沿山而建,傍水而居的五凤溪小镇,融建筑于山水中,吊脚,悬挑巧

妙用法丰富了空间形式。

四川城镇在给居民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街市生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宽屋檐就是突出的一个实例,它是根据四川多阴雨天气而设置

的多功能集中活动空间。既是交易市场的延伸,也是人际交往的中心日常生活的重

要场所,人们这里纳凉,谈心,散步悠闲自在,大小院落内的天井更是家人和来客

喜欢的室外空间,天井有大有小长方高低各不相同,其大小随屋的檐高而异。比例

得当,功能因所处位置而有所不同,通风,换气,采光,排水,防火,绿化,休

息,娱乐,乘凉,家务劳动,人员交际,用途极广。天井在封闭型四合院中有着极

重要的作用。场口,桥头,河边,井旁,或设小亭子,或植大树,丰富的街市生

活,浓阴蔽日,

巴中恩阳小镇背负形如笔架的义阳山,顶中修建文治寨,以为全镇之控

制点和观景点,小镇周围的低山区建有各类寺庙,白塔。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建

筑,改变了环境,增加了景观,。依山就势,沿山而行,弯曲自然,起伏有致的城

镇体型和街道网络。

古镇主要街道梯道与平道相结合,街道空间丰富多变,跌落起伏,蜿蜒

曲折,建筑群体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收放自如。古朴典雅小尺度空间的民居风

格。小尺度街道,街宽一丈二尺,檐高一丈八尺,高宽比例得体。赶场以街为市,

以檐为店。房屋面窄进深大,由于地形起伏,采取台挑拖吊等处理手法建筑随地形

或筑台,让人想起杨慎的《留能南沙》不看街中花,要饮小市酒。

李劼人曾对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建筑形象作过生动详细的描写:“成都—

—也可以说是四川大部份的地方——是历来没有大风大雪的,每年只阴历二月半

间有一阵候风,顶多三天,并不利害。所以成都的房子,大抵都不很矮,而屋顶也

不大考究。除非百年前的建筑,主人们还有那长治久安的心情,把个屋顶弄得结

实些,厚厚的瓦桷之下,钉着木板,而又重又大的瓦片,几乎是立着堆在上面,

预备百年之内,子孙三世,都无须乎叫泥瓦匠人来检漏。但这种建筑,已是过去

了,只有民国时代,一般较笨老实的教会中的洋鬼子,他们修起教堂、医院和学

28

校来,才那样不惜工本的,把我们不屑于再要的老方法采了去;而且还变本加厉,

摹仿到北京的宫殿方式;檐角高翘,筒瓦隆起。我们近代的成都人,才不这样蠢!

我们知道世乱荒荒,人寿几何,我们来不及百年大计,我们只需要马马虎虎的享

受,我们有经济的打算,会以少数的金钱做出一件象样的东西。所以自从光绪末年

以来,我们大多数的房子,都只安排着二十年的寿命,主要柱头有品碗粗,已觉得

不免奢侈,而屋顶那能再重?所以合法的屋顶,只是在稀得不可再稀的瓦桷上,薄

薄铺上一层近代化的瓦片。好在没有大风,不致把它揭走,也没有大雪,不致把它

压碎,讨厌的是猫儿脚步走重了,总不免要时常招呼泥水匠人来检漏。”⑦

巴蜀地区的人文蕴藏。

从汉代开始,扬雄,司马相如,李白,苏轼,以至当代的郭沫若,巴

金。西汉末年蜀郡成都人扬雄的文名满天下,与扬雄同时代的司马相如,不仅以其

文学成就影响带动了蜀中文学创作的繁荣,他与卓文君的爱情传说也是传为佳话。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中度过20年的青春岁月,他对巴山蜀水的记忆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

山月歌》。诗圣杜甫避乱入蜀,在四川生活了9年,写诗900余首,是他诗作创作

的高峰时期。杜甫的故居成都草堂。

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和卢照邻都曾客居蜀中。王勃在四川云游了两年,

《山中》一诗就是在公元617年秋天离开川北时所作,“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

归。况复高风晚,山山红叶飞”。

幽州范阳人卢照邻曾在蜀中生活了十多年,曾任新都县尉。

边塞诗人高适,在安史之乱后来到巴蜀,先后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

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为蜀中局势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岑参晚年出任嘉州刺

史,乐山,“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佛去旆。”

世居太原的白居易,一生游历颇多,在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曾满怀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的兴历之情,沿九江西上,来到四川出任忠

州刺史。

写过陋室铭的刘禹锡在白居易离开忠州之后,在821年入川担任夔州刺

史三年。他爱上了四川的竹枝词,爱听,爱唱,写下了杨柳青青江水平一类的竹枝

词。

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在贬为今达县的通州刺史,

苦吟派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两泪流”一生最后的时光在蜀中度

过,先后任长江,蓬溪县主簿,普州既安岳参军后老死普州,至今留墓在安岳城南

的安泉山上。

还有唐诗中的怪杰李商隐,两度入蜀,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描绘巴蜀胜地

的诗篇《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夜雨时。”

唐五代词人韦庄在成都生活了近十年,曾任前蜀王建的宰相。

宋代,由外地入蜀的有黄庭坚,陆游和范成大。黄庭坚,江西修水人。

在四川各地有留有手书,北宋新旧两党争中,两次被贬,贬后入蜀,先后在涪州,

⑦李劼人:《危城追忆》,第111页,《李劼人选集》第五卷,四川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成都。

29

黔州既彭水安置,后转到宜宾,在宜宾留下了风雅的流杯池。宜宾有纪念他的涪翁

亭,涪翁楼等。

陆游绍兴人,宋孝宗1169年被任命夔州通判,入蜀后先后辗转于南

郑,成都,蜀州,嘉州,荣州为官。在蜀中生活了整整八年。写下了大量描写蜀地

风光的诗文《梅花绝句》中“当年走马锦官城,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

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有花即入门,莫问主人谁”,,“贪看不辞持夜烛,市

人唤作海棠颠”,“放翁五十犹豪纵,锦城一觉繁华梦”,“风雨春残杜鹃哭,夜

夜寒衾梦还蜀”。陆游旧居祟庆罨画池和陆游祠至今保留。

与陆游并为南宋四大诗人的范成大是吴郡人,苏州人,于在宋孝宗淳熙

元年任成都府,四川置制使,在成都住了三年。“岭梅蜀柳笑人忙,岁岁椒盘各异

方。耳畔逢人无鲁语,鬓旁伴我是吴霜。新年后饮屠苏酒,故事先然罕堵香。石笋

新街好行乐,与民同处且逢场”。注鲁语,蜀人乡音极难解,其为京洛音,辄谓之

虏语,或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

巴蜀建筑文化精神。

一中国建筑文化精神。

中国人泛神论的世界观有时会融化在一种与飞鸟鱼虫接触时产生的极端

欢乐之中,如宋代诗人叶采《暮春即事》中所写的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从他们充盈的心灵流露到文学上去了。这种热爱

使中国人对田园生活的祟尚渲染了整个中国文化,今天的官员和学者谈及归田,都

认为是生活中所有可能性中最为风雅,最为老练之举。作为一个中国人,他知道生

活的价值,每当深夜,他推窗凝望满天星斗之时,幼时学过的诗句便会涌上心头: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二巴蜀建筑文化精神。

以成都为例,开明九世南迁时建立的北少城,没有正南其北的中轴线,

而是一条北偏东约30度的主轴来定位。这也不符合西周营国制度,春秋末期的诸

国城邑建设中,曾有过不少违背礼制的情况,但类似开明王城这样,毅然采用偏轴

而不择中定位建城,实属罕见。开明王没有拘泥于择中规整的筑城约束,而是从地

理条件分析,按管子“因天才,就地利”的原则选址定线。事实上在开明王朝成都

建城以前,古蜀地己存在从陕西汉中入蜀去西南的商旅过往的交通干线,这条线路

在平原段是从今德阳广汉新都,郫江的赤里街渡口,经双流到新津,彭山县江口

的,他们的连线正好在一条偏东30度的直线上。

另一个需要是,四川日照时间短,尤其在整个冬日,阳光集中在下午,

只有西南方向才能晒到太阳,因此巴蜀地区与中国北方建筑的大多东南朝向不同,

向西南朝向,因此垂直偏东,轴线布置建筑更有利,所以开明王朝依势筑路,可以

说顺理成章。

30

巴蜀历史的特点,

一、移民的历史。

四川的历史是一部移民史,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

外,从先秦时期,这块富饶而封闭的乐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乡人的接纳融合。

1、1先秦古代时期。巴蜀先民虽然活动在巴山蜀水这样一个具有

封闭性的自然环境中,但是他们并没有与世隔绝。就是作为一个民族或部落,

他们在繁衍生息上也不是近亲繁殖,其血统或族源早己包含多源融合的成分。

巴蜀先民中有不少都是由境外迁入,巴族中有的是从长江中游迁入的,蜀族中

的鱼凫氏也是从长江中游迁入的,杜宇氏的一支是从今云南北部迁入并与川西

土著结合的,开明氏也是从荆楚地区迁入的。秦统一巴蜀以后,境外移民入川

不断,其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1、2秦汉时期。秦灭蜀后,“移秦民万家以实之”,以一家五口人计,

万家就是5万人,这是最早的一次有组织的移民入川活动,移民活动在秦灭六国后

陆续进行,“然秦惠王、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为巴蜀带

来的巨大变化。直到汉代,外地向四川的移民还在不断进行。这时期的大规模的移

民有三种途径:一是西汉初期,全国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

子,就食蜀汉”《汉书,食货志》一些老百姓避荒入蜀。秦灭六国后,二是还有一

批贵族、富豪、商贾迁来蜀地。西汉临邛大商人卓王孙来自赵国,以冶铁致富,还

有和郑等也是“山东迁虏”“贾椎髻之民”。这就是扬雄后来在《蜀都赋》中所谓

“秦汉之徙,元以山东”的含义;此外,迁蜀的还有罪犯,如秦始皇九年LAOAI

之乱平,其舍人“迁蜀四千余家”《史记,秦始皇本记》。秦王朝移民的主要目的

是加强统治,充实和强化巴蜀地区,抑制戎伯即土著民族和地方势力的反抗,也有

分散六国豪右,惩罚罪人的意图。从其深远影响来看,这几万移民不仅带来了中原

地区的先进的生产技能,促进了巴蜀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且带来了中原地

区的语言文化,推动了巴蜀地区的发展。另外,秦并巴蜀后,还有很多楚人迁徒到

川东地区,所以《华阳国志,巴志》里说,“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

如此众多的楚人必然带来荆楚文化。

1、3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全国经历了近百年的战乱,四川亦不

例外,汉灵帝188年,刘焉避世乱入蜀为益州物,“焉既到州,移治绵竹,抚

纳离叛,务行小惠。时南阳、三辅民数万家辟地入蜀,焉恣饶之,引为党与,

号东州士”。这些人当然也成为巴蜀地区的居民。

西晋大饥馑,关东七万人入川,上书求寄食巴蜀,益州刺史罗尚遵旨遣

送流民,引起流民反抗,李特建成汉。晋这时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在洛阳陷落

后,中原士民大批南迁,李雄“勤恤百姓于内,招流民于外,”到李寿之时,因郊

甸未实,都邑空虚,从云南,贵引入僚人十余万家。

2、4黄巢起义,金兵南侵之时,又引起了大规模入川。在政治,经济

上,巴蜀地区是唐王朝濒临危亡的支持,所以非上将贤相殊勋的人物不能出领剑南

节度使。在这150年的战乱中,中唐时在全国仅存的富庶地方中,四川仅次于江

南,到了晚唐,扬州也残破了,四川便成为全国唯一富庶的地方。王建称帝时,史

称“是时,唐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蜀主礼而用之,使修举故事,故其典章文物有

31

唐之遗风”《资治通鉴》。四川由于前蜀后蜀政权中四川没有被破坏,经济继续发

展。

南宋之时,金兵南下,大举进攻陕西,陕西一度成为抗金战争的主战

场,在黄巢起事时亦然,所以大批陕甘居民迁入四川,对南宋时期四川人口首次突

破600万有直接影响。

2、5元末明初的移民入川。蒙胧元从南宋统治下争夺四川,在四

川境内造成了长达50年的战乱。

二、通过移民和文化人流寓的途径引入而后再生的蜀文化。

从汉时起“就食于蜀汉”的关中饥民,商人、手工业者迁入的异地移民

对蜀文化包括建筑有巨大影响,除此以外,则是唐宋时期众多文化人的流寓成都。

唐代早期的诗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都来过成都。以后的陈子昂、

王维、孟浩然、杜甫、李白、高适、岑参、元稹、白居易、薛涛、贾岛、李商隐、

宋代的苏澈、苏轼、陆游、黄庭坚、范成大都曾游历或寓居成都,留下大量的诗

作,中国第一部诗集《花间集》就产生于成都。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把宫廷音

乐舞蹈带入成都,此时成都管弦舞盛甚至超过扬州。五代时大批文人避中原战乱入

蜀,其中不少画家,其中精英曾一度集中在成都,以至后人评说“举天下之言唐画

者,莫如成都之多”。

这些文人为成都增添了文化气氛,蜀中文人又有着他们的共同特点,从

汉赋奠基的先驱,蜀中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王褒、严遵。唐代的李白,杜

甫,白居易,薛涛;宋代的苏东坡、陆游、范成大;明清时期的杨升庵、李调元;

近代的李颉人、郭沫若、巴金、流沙河等等。这些文化不受异地文化的左右,也不

受制于正统思想的约束,汉时的汉赋家不走传统经学的旧路轻蔑独尊儒术的正统思

想,也不赶时髦,却着眼于文字上的雕虫小技,开成浪漫主义的倾向,富于文采和

想象力,善于夸张,语言富丽,用字新奇,他们这些艺术主张和思维方式,对后世

巴蜀文化的富于激情,奇幻的文化心理有一定启迪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2:14: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400801262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庆吊脚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庆吊脚楼.pdf

上一篇:被遗忘的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重庆吊脚楼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