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字号

更新时间:2023-03-06 00:50:39 阅读: 评论:0

上幼儿园需要准备什么-后勤部门

古人的字号
2023年3月6日发(作者:校长寄语简短)

(一)姓氏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先秦时期,姓与氏是不同的。“姓以别婚姻,氏以

明贵贱。”便是对姓氏关系的较好阐释,姓是产生于母系社会时期的氏族符号,用以分别各

氏族,所以许多古老几十个的姓都是带有“女”字的,比如上古八姓,即姬、姚、妫、姒、

姜、嬴、姞、妘,都是带有“女”的,后来的大多数姓都是由他们演变而来的,这些最原始

的姓经过复杂的演变,最终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姓比如黄帝的姬姓,黄帝住姬水之滨,所

以以姬为姓,《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四语》中

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

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

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农神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

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姬姓位于《百家姓》

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

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根据传统,同姓是不能结婚的,这在古代一

直是被遵守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

会制度所替代,人员越来越多且组成复杂,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是姓的分支,男子把自己的封地作为自己的氏,比如用我们熟悉的项羽,就是因为他的祖

父项燕被封于项地所以才以项为氏的。当然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官职、职位、居住地、职

业等。例如,孔子的孔就是从其祖先孔父嘉的字而来的,有一部分屠姓是由于其从事屠宰职

业而以之为氏的。这种例子很多,不一而足。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在古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由氏可以看出他的地位,由姓可以看出他的家族。现

在,一些人直接称呼先秦的人他们的姓名,这是不太对的。在东周以后,奴隶制逐渐瓦解,

礼坏乐崩,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姓和氏逐渐融为一体,我们在《史记》中经常可以看到,

某某某,姓某氏,姓某等,从这些表达中可以看出在当时姓氏已经融合了。

(二)字号除了姓氏以外,古人还经常用字。字产生比较晚,在一些较早的史籍里,只有

名没有字。在古代,男子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取名,到二十岁(古人岁数都指的是虚岁)成年

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但这个时间不固定,各个时期的成年时间也有例

外,比如明朝爱国将领夏完淳只活了十七岁,但是他有字号。古人起名取字方式虽多种多

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其方法很多,其一,也是最常见的便是字解

释补充名,比如,屈平字原,《尔雅·释地》中解释“广平曰原”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意思

相近;其二,名与字所取文字的含义正好相反相对的,比如韩愈字退之,愈的意思是“痊愈、

越来越好”之意;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就是意义相反;再如宋朝著名理学家

朱熹,其名熹,字元晦,“熹”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其三。其三:由此及彼,

于联想中识雅趣。如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毛连想到天空的浮云。贾岛,字浪仙,由岛

想到浪花的洁白自由。陆龙,字在田,钱谦,字受益,高明,字则诚,李宗仁,字德邻,这

一种又是根据某一成语而来:此类成语分别是:“见龙在田”,“谦受益”,“明则诚”,“德不孤,

必有邻”。还有一部分由于词义的变迁,现在已经很难看出他们的名和字之间的联系了,但

如果我们深入的去了解,还是可以找到其中的奥秘。例如:孟子,名轲,字子舆《说文·车

部》中解释:轲“接轴车”,舆“古代马车车厢”,由此可见孟子的名和字的关系应属于上面

所说的第一中情况。再如:苏轼,名轼。字子瞻。轼: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左传·僖公二

十八年》中有“君冯(凭)轼而观之”的句子,而“瞻”就有“向前看”的意思。从这里来看苏

轼的名和字的关系应属第三中情况。在古代,名用于长辈称呼和自称,字用于同辈之间称

呼与敬称,如果直接称呼某人的名,就等于骂他,马超与曹操有杀父的不共戴天之仇,但是

还称他为孟德,这是有素质的人的基本礼仪。自己称名以表示谦逊,尤其是对长辈与君上,

在名字之前还要加上其他的谦词。司马迁比如在《报任安书》第一句便是:“太史公牛马走

司马迁再拜言”。

再后来,名与字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号。号,亦称别号,这是古人

除名与字以外的一种特殊称谓。古人的名与字一般都有意义上的联系,而取号却要自由得多,

不受名、字的约束。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是因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古人取号有

许多情况,一是以住地为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蒲松龄号柳泉居士,吴

承恩号射阳山人等等;二是以室名、斋名为号。如辛弃疾居江西上饶时,曾筑带湖新居,内

有一室叫稼轩,故自号稼轩居士;三是用号来表白志趣,抒发灵性。如欧阳修晚年曾自号六

一居士,这是指的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

他本人一个老翁;四是暗寓深意,示人不测。如南宋画家郑思肖在南宋亡后自号木穴国人,

表示自己不忘故国。也有的号来自诗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说郑燮的“板桥”系出自

刘禹锡的《杨柳枝》诗:“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

到今朝”。此诗写的是男女离别相思之苦,与郑燮毫不搭界。事情是:郑幼贫,习画屡被亲

邻嗤笑。至成名,众人则一反常态,纷纷乞求书画,以至将郑早年弃之的画稿作至宝。郑有

感于此,刻了一方“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印章,以刺世风。后来他就干脆自号郑板桥了。号

的字数多少不一,有二字的,有二字以上的。比如李商隐的号就是“玉溪生”三字,字数多

的号也可用二字相称,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大家都叫他苏东坡。古人的号多少不一,一般只

有一个,也有的有好几个。比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三)皇帝称号除了姓名字号,在社会上层还有谥号,对于帝王,不仅有谥号,还有

庙号、尊号、年号(开始不用于称呼皇帝,但由于明清的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故以年号

称之)等称呼。谥号,为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

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

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有固定的字,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美称、怜悯称呼、

贬称,美称很多,比如汉文帝、梁武帝,贬称比较少,一般用于亡国之君或经卵之主,比如

周厉王、隋炀帝,还有对一些年幼亡国着同情的,比如晋愍帝、汉殇帝等。先秦的某某王以

及秦以后的某某帝一般都是谥号。

庙号,意思就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最

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

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

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

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后来逐渐发展,每

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一般来说,某某祖某某宗都是庙号,而且一般“祖”是打天下的,

“宗”是守天下的。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名成祖清圣祖等。

谥号庙号都是在帝王去世后的称号,一些作品中在生前称呼的现象是不对的。但是在生

前也有尊号,在史前时期有皇帝、炎帝、有巢氏、燧人氏、天皇、帝皇、人皇等称号,在此

后,有些皇帝也给自己加上尊号(当然是在大臣再三请求之下才答应的),比如唐高宗李治

尊号天皇,武则天尊号天后,后来又号称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今天,我们习惯称呼唐朝以前的皇帝他们的谥号,因为开始谥号只有一两个字,后来谥

号越来越长,人们称呼唐朝以后的皇帝他们的庙号,庙号比较简短,后来,人们称呼明清的

皇帝他们的年号,因为他们往往只有一个年号,比如大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

所以我们经常用康熙或者康熙帝代指他。

(四)自辛亥革命以后,字便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现在,偶尔还有人用号,作家有时候

用笔名,那个人们字号繁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曾经的辉煌文化还会再回来吗?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0:5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35039126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人的字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人的字号.pdf

上一篇:蚁群算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古人的字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