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2023-03-05 23:30:09 阅读: 评论:0

耳机有电流声-冬天钓鲫鱼

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衣分)

经期出虚汗的原因

有很多女性会在月经期出虚汗,在月经期出虚汗会严重的影响着

我们的正常生活,今天店铺为大家介绍经期出虚汗的原因,希望能够

帮到大家。

经期出虚汗的原因

①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

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减。

药物:人参9g,黄芪、茯苓、白术、山药各12g,莲肉、砂仁、

沉香、檀香、甘草各6g。

②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心烦失眠,多梦易惊,健忘头昏,面色不华,

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安神。

选方:四物汤合茸砂丹加减。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2g,鹿茸、朱砂各6g,炒枣

仁18g。

③心阴不足

症状: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少津,

脉细数。

治法:养阴补心安神。

选方:益气安神汤加减。

药物:当归、茯神、麦冬、生地各12g,黄连、远志、竹叶、人

参、黄芪、胆星、莲子心各6g,酸枣仁18g,朱砂3g。

④心肾不交

症状:心烦,失眠,多梦,遗精,腰酸腿软,潮热盗汗,舌红无

苔,脉细数。治法:交通心肾。

选方:黄连阿胶汤加减。

药物:黄连、黄芩、白芍、阿胶各9g,鸡子黄1枚,龙骨12g。

⑤心胆气虚

症状: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夜寐多梦,胸闷气短,舌质淡,苔

薄白,脉细弦无力。

治法:养心益气,壮胆镇惊。

选方:平补镇心丹。

药物:酸枣仁、龙齿各12g,车前子、茯苓、麦冬、茯神、天冬、

熟地、山药各9g,五味子,远志、人参各6g,肉桂、朱砂、甘草各

3g。

⑥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健忘,少寐多梦,气短神疲,面色萎黄,食少倦怠,

腹胀便溏,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选方:归脾汤。

药物:人参、远志、木香各6g,黄芪、白术、当归、茯神、酸枣

仁、龙眼肉各9g,炙甘草3g。

⑦痰火内扰

症状:梦扰纷纭,头晕心悸,急躁易怒,痰多胸闷,舌质红,苔

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

选方:黄连温胆肠加减。

药物:黄连6g,半夏、陈皮、茯神、竹茹、枳实各9g,甘草、生

姜各3g,大枣5枚,珍珠母12g

通过对经期出虚汗是怎么回事的了解之后,我们知道出现这样的

症状大多都是由于身体虚弱或者是气虚亏血导致的,在月经期间也要

做好身体身体的调整,平时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不要吃辛辣

刺激性的食物,平时也可以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比如红枣。

女性虚汗食疗方

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药、

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不宜吃生冷瓜果及蔬菜

还要适当节制房事。每天多饮水,维持体内正常液体量。

以盗汗(睡着出汗、惊醒立止)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脚心,

并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两颧红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午后

低热等症者为阴虚,治宜清热养阴敛汗,选用生地、白芍、五味子、

地骨皮、麦冬、知母各10~15克,水煎服。

盗汗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

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

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

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

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

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

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

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

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

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

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

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

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

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

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

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即小便色白、量多)、周身

无力、手脚冰冷等症者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

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

可单服浮小麦炒熟,泡水代茶饮用。

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治疗上宜滋阴降火。如果患者夜寐盗汗,

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中成药可用知柏地黄丸治疗。还有

一些老出虚汗的病人,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这属于气

阴两虚,治宜补气固表、养阴敛汗,选用太子参、生黄芪、白芍、五

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各15~30克,水煎服。

另外,可以吃点六味地黄丸,可以买点百合、莲子心、麦冬、沙

参、枸杞泡水喝。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23:3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30209133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出虚汗是怎么回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出虚汗是怎么回事.pdf

上一篇:房屋裂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