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3-03-05 23:25:45 阅读: 评论:0

宝宝牙齿-就业率高的专业

大学毕业论文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莲花城)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页共20页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2篇

ModelthesisofCollegeStudents

编订:JinTaiCollege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2页共20页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2篇

前言:毕业论文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

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

作业、撰写的论文。本文档根据毕业论文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

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

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2、篇章2: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篇章1: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

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以其才智、幽默与追求真理的

敏锐目光探索着美利坚的灵魂,他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

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为脍

炙人口的不朽名著,而后者尤为其伟大的代表作。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3页共20页

关键词:马克·吐温《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

恩历险记》

1引言

马克·吐温的两部儿童历险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

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美国通常被直接称为“boy

novels”(“男孩小说”)。在《汤姆·索耶历险记》小引子

中马克·吐温这样说道:“我写这本小说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

们,可是我希望成年人并不因此而不看它,此外,我还试图想让

那些成年人从书中想起当年的他们,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

以及他们有时候干些什么稀奇古怪的冒险事情。”两部小说

自诞生以来,在美国既受到孩子们又受到成年人的喜爱,并且一

直被看作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家自己对《汤姆·沙耶历险记》比较偏爱,认为它比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伟大。但一般的评论和看法却和作家

不一样,例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只是说《汤姆》一书

“为他赢得了持久的声誉”,而《哈克》一书乃是“他名垂青

史之作”。要想知道评论界与作者之间的矛盾就应该先从两部

著作本身着手。

2《汤姆》与《哈克》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4页共20页

《汤姆·索耶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马克·吐温所有

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

之一。它描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汤姆和哈克怎样冲破家庭、宗

教和陈腐刻板的教育制度的束缚,从游戏和冒险中寻找他们在

生活中找不到的自由和浪漫的故事。主人公汤姆在很多方面带

有作者童年的影子。马克·吐温以丰富深厚的激情,把少年儿

童的内心世界和一举一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此外,作

者还运用幽默手法巧妙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陋俗、社会机构和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鞭挞了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作者讽

刺与幽默的语言特色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通过黑人奴隶吉姆为摆脱

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从奴隶主那里逃跑出来流浪的故事,表

现了作者对于处在奴隶地位的黑人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生活的

无限同情,同时,也谴责了白人奴隶主的灭绝人性的凶残和罪恶

的种族歧视。

主人公哈克贝利是个天真浪漫的白种男孩,他纯朴,善良,

勇敢而富有心计。由于讨厌资产阶级的虚伪客套和假仁假义,

经常遭到酒鬼父亲的暴力毒打。为此,他逃了出来,想去过一种

浪漫自由的冒险生活。在路上,他遇到从奴隶主那里逃跑出来

的黑人奴隶吉姆,按照当时美国宪法规定,白人发现逃跑的黑人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5页共20页

奴隶,应该告发,哈克没有告发吉姆。但是他内心还是十分矛盾,

经常像其他白人那样歧视、戏弄对方。后来在与吉姆相处的过

程中他发现了吉姆诚挚忠厚、勇敢地追求自由生活,于是他同

吉姆成了知心朋友,还主动帮助吉姆逃跑。在哈克与吉姆身上

体现了一种真诚的友谊,哈克经过思想斗争,最终成为一个具有

“健康心灵”的不论种族、肤色,主张人人平等的有民主思想

的人。

另一个重要人物吉姆也是一个勤劳善良、纯朴忠厚的黑

人奴隶。他不安于被奴役的命运,逃出了奴隶主的桎梏;他不畏

艰险,勇敢而坚强,他向往自由,始终保持独立自由的思想。当

然由于作者看不到种族压迫的阶级本质,所以在小说中对黑人

奴隶的解放采取了道德感化的阶级调和的态度。

3小说内容的共同点——作者儿时生活的复活

从内容看,这两部儿童小说具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是以

作者熟悉的环境为背景,许多情节都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而

创作的。作者在《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序言中写道:“这本

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多都实有其事,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

亲身经历,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们的故事”。《哈克贝利·费

恩历险记》是《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延伸,延续了《汤

姆·索耶历险记》的故事及其写实风格。作者在本书一开始就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6页共20页

谈到了这一点:“如果你没有读过《汤姆·索耶历险记》,就不

会知道我是谁,不过那也无关紧要,这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写

的,他说的基本都是实事,也有些事情是他杜撰的,但大部分还

是真事”。实际上,这两部小说复活了作者儿时的生活。两部

小说的主人公在两部作品里交叉出现:汤姆在《哈克贝利·芬

历险记》的开头和结尾处出现过,而哈克也在《汤姆·索耶历

险记》中露过面。

4不同的主题——“最受欢迎”与“不朽”之别

然而从小说创作的主题来看,两部小说有很大的不同,

《汤姆·索耶历险记》是一部完全为孩子们写的小说,它充分

表现了儿童时期所特有的欢乐、恐惧、追求刺激的特点,对儿

童天真、活泼、自由的性格作了非常细致的描写,语言生动,惟

妙惟肖,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纯儿童小说,没有多少单调的道德

说教,寓意过于简单,所以创作主题不够鲜明,缺乏深度,它的娱

乐性要强于思想性。另外,这部小说从头到尾几乎完全是叙事,

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故事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在结

构上显得不够连贯,没有什么贯穿整部小说的情节。从艺术上

看这是它的缺点,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它的优点,因为这种结

构十分适合孩子们阅读,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汤姆·索

耶历险记》自出版后一直是儿童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作品。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7页共20页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创作主题上有着质的不同。

虽说前者是后者的姐妹篇,但它有着自己鲜明的主题——反对

蓄奴制,赞美为自由而斗争。小说通过哈克与吉姆深厚友谊的

描写,旨在阐明为自由而斗争,并不单是黑奴的事,也是一切被

压迫人民共同的目标。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既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

说,也是一部出色的儿童小说。它主题深刻,不回避社会的阴暗

面,如它描写了罗宾逊医生被谋杀、强盗船船沉人亡等血腥场

面。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也是十分成功的。哈克与汤姆完全不同:

汤姆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天真、活泼、顽皮但可爱的孩子,可是

哈克则是一个全新的形象,他很少有传统的浪漫色彩,身上总是

脏兮兮的,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不受文明社会的束缚,说话直来

直去,满口脏话,但做事精明,注重实际。如果说汤姆是一个不

切实际的浪漫主义者,那么哈克却是一个精明的现实主义者。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把现实主义的

真实描写与浪漫主义的抒情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细微的

儿童心理分析、诙谐的讽刺和犀利的政论有机地结合并统一起

来,使艺术与说理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在叙事手法上,小

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通过“我(哈克)”来讲述故事,给人亲

切感;同时,他在讲述故事时巧妙地运用大量方言口语和成语,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8页共20页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美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为美国小说的语言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奠定了美国文学口

语化风格的基础。它文笔清新,不事雕琢,词汇和句法简单朴素,

语言直接、准确、简明,颇有浑然天成的意味;长句极其少见,

句子多为简单句或并列复合句,有时甚至不合语法规则。而且

字句和结构重复出现,使文字生动活泼,获得回旋复沓、蕴涵幽

深的效果。“他是美国第一位以创意运用方言,故意破坏英语

幽雅的文学风格的作家。此书中同时使用了几种美国南方方言,

黑人吉姆的话则是使用黑人口语。”马克·吐温的风格开创

了美国小说语言口语化的先河,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著名小说家如舍伍德·安德森、欧内斯特·海明威、威廉·福

克纳和杰·大·塞林杰等,都是马克·吐温的后继人。t.s.

埃略特与埃兹拉·庞德等人的诗歌语言也表现出明显的口语化

特点,不能说同马克·吐温的文风无关。

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学传统以温柔敦厚见长,现代则以热情

抒发见长,因而中国读者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活泼

泼的幽默,由于审美习惯反差的原因,感受反倒会特别敏锐,也

能得到特别强烈的审美享受。书一打开,就读到哈克、汤姆等

这些孩子结成“强盗帮”,写了血书,效法罗宾汉这类英雄好汉,

敢于“拦路抢劫”,敢于“杀人”。可是最终“既没有抢人,也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9页共20页

没有杀人,只是当作那样罢了。”可这“当作那样”的幽默,既

是孩子们的心态的真实写照,又闪耀着当年开拓者的孩子们粗

犷、豪迈的心灵世界,多么使人神往。

马克·吐温对历史真实的描绘通过一幅精彩的画面而表

现了出来,其对于时代生活的细节的极端重视使人惊叹,跟我们

心目中的杰克逊时代的美国非常吻合。哈克是放在现实主义的

天地中加以描绘的,这个天地充满历史感,是历史真实的现实主

义描写,写的是十九世纪第二个二十五年的美国。那个时代的

美国人的理想,他们的希望及其潜在的梦想,可以从我们传统的

英雄哈克的性格中窥见一般。

因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所以“不朽”,正因

为它通过对14岁孩子的描写,在幽默逗笑声中酣畅淋漓地写出

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与灵魂。马克·吐温说得好:“一个外国人

可以复制一个民族的外貌……任何一个外国人都不能理解它的

内在内容——它的灵魂、生活、语言、思想……只有一个专门

家,他具有足以理解人民的灵魂与生活,并把它原原本本地描述

出来的资格——这就是民族小说家。”

从内容上看,两本书是姊妹篇。看得出《哈克贝利·费恩

历险记》是《汤姆·索耶历险记》的续。从情节上看《汤

姆·索耶历险记》一书更为轻松活泼,结局两个小男孩大发横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0页共20页

财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收笔。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

中的哈克显然对“死”这一话题极为敏感。哈克在寡妇家时睡

觉前感到“只觉得寂寞孤单,真是恨不得死去的好”。全书中

多次描写到肃杀荒凉的景象(如密西西比河两岸的荒原),以

及惨无人道的场面(如两家绅士射杀私奔子女)。都让人觉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超越了孩子的故事,也不光是给孩

子看的书了。它是密西西比河上的《奥德修记》,还塑造了一

个机智勇敢的逃亡“黑奴”形象。作家视他为一个真正的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将《汤姆·索耶历险记》一书中的

反种族歧视观念进一步加强深化了。因此《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比《汤姆·索耶历险记》更加伟大。

5结语

马克·吐温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明显倾注了他对

童年的深情怀念。就像哈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开头

就说:“你要是没有看过一本叫做《汤姆·索耶历险记》的书,

你就不会知道我这个人。不过这没有什么。那本书是马克·吐

温先生写的,他大体上讲的是实话。有些事是他生发开来的,不

过大体上,他讲的是实话。不过,实话不实话算不了什么。我没

有见过从来没有撒过一回谎的人……”如果马克·吐温先生的

初衷是写一部童年回忆录的话,他一定不希望自己童年纪事中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1页共20页

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残酷情节。这也许就是马

克·吐温先生偏爱《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原因之一吧。如果

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浪漫主义,《哈

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浪漫与现实,交相生辉。

参考文献:

马克·吐温,张友松译.汤姆·索耶历险记.福建:福建少

年儿童出版社,1998.1.

刘尊棋主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1992.736.

杨政.200部世界名著展评.xxx大学出版社,1994.241.

马克·吐温.马克·吐温自传.南京:译林出版社,330-331.

霍夫曼.吐温的主人公与吐温的天地.滨州:xxx大学出版

社,1988.55,77-78.

马克·吐温,吴继梅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浙江:浙

江少年儿童出版社,xx.1.

篇章2: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下文是毕业论文经典范文参考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2页共20页

1引言

马克·吐温的两部儿童历险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

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美国通常被直接称为“boy

novels”(“男孩小说”)。在《汤姆·索耶历险记》小引子

中马克·吐温这样说道:“我写这本小说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

们,可是我希望成年人并不因此而不看它,此外,我还试图想让

那些成年人从书中想起当年的他们,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

以及他们有时候干些什么稀奇古怪的冒险事情。”两部小说

自诞生以来,在美国既受到孩子们又受到成年人的喜爱,并且一

直被看作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作家自己对《汤姆·沙耶历险记》比较偏爱,认为它比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伟大。但一般的评论和看法却和作家

不一样,例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只是说《汤姆》一书

“为他赢得了持久的声誉”,而《哈克》一书乃是“他名垂青

史之作”。要想知道评论界与作者之间的矛盾就应该先从两部

著作本身着手。

2《汤姆》与《哈克》

《汤姆·索耶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马克·吐温所有

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3页共20页

之一。它描写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汤姆和哈克怎样冲破家庭、宗

教和陈腐刻板的教育制度的束缚,从游戏和冒险中寻找他们在

生活中找不到的自由和浪漫的故事。主人公汤姆在很多方面带

有作者童年的影子。马克·吐温以丰富深厚的激情,把少年儿

童的内心世界和一举一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此外,作

者还运用幽默手法巧妙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陋俗、社会机构和

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鞭挞了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作者讽

刺与幽默的语言特色在这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通过黑人奴隶吉姆为摆脱

被奴役,被出卖的命运,从奴隶主那里逃跑出来流浪的故事,表

现了作者对于处在奴隶地位的黑人们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生活的

无限同情,同时,也谴责了白人奴隶主的灭绝人性的凶残和罪恶

的种族歧视。

主人公哈克贝利是个天真浪漫的白种男孩,他纯朴,善良,

勇敢而富有心计。由于讨厌资产阶级的虚伪客套和假仁假义,

经常遭到酒鬼父亲的暴力毒打。为此,他逃了出来,想去过一种

浪漫自由的冒险生活。在路上,他遇到从奴隶主那里逃跑出来

的黑人奴隶吉姆,按照当时美国宪法规定,白人发现逃跑的黑人

奴隶,应该告发,哈克没有告发吉姆。但是他内心还是十分矛盾,

经常像其他白人那样歧视、戏弄对方。后来在与吉姆相处的过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4页共20页

程中他发现了吉姆诚挚忠厚、勇敢地追求自由生活,于是他同

吉姆成了知心朋友,还主动帮助吉姆逃跑。在哈克与吉姆身上

体现了一种真诚的友谊,哈克经过思想斗争,最终成为一个具有

“健康心灵”的不论种族、肤色,主张人人平等的有民主思想

的人。

另一个重要人物吉姆也是一个勤劳善良、纯朴忠厚的黑

人奴隶。他不安于被奴役的命运,逃出了奴隶主的桎梏;他不畏

艰险,勇敢而坚强,他向往自由,始终保持独立自由的思想。当

然由于作者看不到种族压迫的阶级本质,所以在小说中对黑人

奴隶的解放采取了道德感化的阶级调和的态度。

3小说内容的共同点——作者儿时生活的复活

从内容看,这两部儿童小说具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是以

作者熟悉的环境为背景,许多情节都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而

创作的。作者在《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序言中写道:“这本

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多都实有其事,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

亲身经历,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们的故事”。《哈克贝利·费

恩历险记》是《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延伸,延续了《汤

姆·索耶历险记》的故事及其写实风格。作者在本书一开始就

谈到了这一点:“如果你没有读过《汤姆·索耶历险记》,就不

会知道我是谁,不过那也无关紧要,这本书是马克·吐温先生写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5页共20页

的,他说的基本都是实事,也有些事情是他杜撰的,但大部分还

是真事”。实际上,这两部小说复活了作者儿时的生活。两部

小说的主人公在两部作品里交叉出现:汤姆在《哈克贝利·芬

历险记》的开头和结尾处出现过,而哈克也在《汤姆·索耶历

险记》中露过面。

4不同的主题——“最受欢迎”与“不朽”之别

然而从小说创作的主题来看,两部小说有很大的不同,

《汤姆·索耶历险记》是一部完全为孩子们写的小说,它充分

表现了儿童时期所特有的欢乐、恐惧、追求刺激的特点,对儿

童天真、活泼、自由的性格作了非常细致的描写,语言生动,惟

妙惟肖,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纯儿童小说,没有多少单调的道德

说教,寓意过于简单,所以创作主题不够鲜明,缺乏深度,它的娱

乐性要强于思想性。另外,这部小说从头到尾几乎完全是叙事,

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故事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在结

构上显得不够连贯,没有什么贯穿整部小说的情节。从艺术上

看这是它的缺点,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它的优点,因为这种结

构十分适合孩子们阅读,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汤姆·索

耶历险记》自出版后一直是儿童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作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创作主题上有着质的不同。

虽说前者是后者的姐妹篇,但它有着自己鲜明的主题——反对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6页共20页

蓄奴制,赞美为自由而斗争。小说通过哈克与吉姆深厚友谊的

描写,旨在阐明为自由而斗争,并不单是黑奴的事,也是一切被

压迫人民共同的目标。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既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

说,也是一部出色的儿童小说。它主题深刻,不回避社会的阴暗

面,如它描写了罗宾逊医生被谋杀、强盗船船沉人亡等血腥场

面。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也是十分成功的。哈克与汤姆完全不同:

汤姆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天真、活泼、顽皮但可爱的孩子,可是

哈克则是一个全新的形象,他很少有传统的浪漫色彩,身上总是

脏兮兮的,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不受文明社会的束缚,说话直来

直去,满口脏话,但做事精明,注重实际。如果说汤姆是一个不

切实际的浪漫主义者,那么哈克却是一个精明的现实主义者。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把现实主义的

真实描写与浪漫主义的抒情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细微的

儿童心理分析、诙谐的讽刺和犀利的政论有机地结合并统一起

来,使艺术与说理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在叙事手法上,小

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通过“我(哈克)”来讲述故事,给人亲

切感;同时,他在讲述故事时巧妙地运用大量方言口语和成语,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美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为美国小说的语言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奠定了美国文学口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7页共20页

语化风格的基础。它文笔清新,不事雕琢,词汇和句法简单朴素,

语言直接、准确、简明,颇有浑然天成的意味;长句极其少见,

句子多为简单句或并列复合句,有时甚至不合语法规则。而且

字句和结构重复出现,使文字生动活泼,获得回旋复沓、蕴涵幽

深的效果。“他是美国第一位以创意运用方言,故意破坏英语

幽雅的文学风格的作家。此书中同时使用了几种美国南方方言,

黑人吉姆的话则是使用黑人口语。”马克·吐温的风格开创

了美国小说语言口语化的先河,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著名小说家如舍伍德·安德森、欧内斯特·海明威、威廉·福

克纳和杰·大·塞林杰等,都是马克·吐温的后继人。t.s.

埃略特与埃兹拉·庞德等人的诗歌语言也表现出明显的口语化

特点,不能说同马克·吐温的文风无关。

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学传统以温柔敦厚见长,现代则以热情

抒发见长,因而中国读者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活泼

泼的幽默,由于审美习惯反差的原因,感受反倒会特别敏锐,也

能得到特别强烈的审美享受。书一打开,就读到哈克、汤姆等

这些孩子结成“强盗帮”,写了血书,效法罗宾汉这类英雄好汉,

敢于“拦路抢劫”,敢于“杀人”。可是最终“既没有抢人,也

没有杀人,只是当作那样罢了。”可这“当作那样”的幽默,既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8页共20页

是孩子们的心态的真实写照,又闪耀着当年开拓者的孩子们粗

犷、豪迈的心灵世界,多么使人神往。

马克·吐温对历史真实的描绘通过一幅精彩的画面而表

现了出来,其对于时代生活的细节的极端重视使人惊叹,跟我们

心目中的杰克逊时代的美国非常吻合。哈克是放在现实主义的

天地中加以描绘的,这个天地充满历史感,是历史真实的现实主

义描写,写的是十九世纪第二个二十五年的美国。那个时代的

美国人的理想,他们的希望及其潜在的梦想,可以从我们传统的

英雄哈克的性格中窥见一般。

因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之所以“不朽”,正因

为它通过对14岁孩子的描写,在幽默逗笑声中酣畅淋漓地写出

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与灵魂。马克·吐温说得好:“一个外国人

可以复制一个民族的外貌……任何一个外国人都不能理解它的

内在内容——它的灵魂、生活、语言、思想……只有一个专门

家,他具有足以理解人民的灵魂与生活,并把它原原本本地描述

出来的资格——这就是民族小说家。”

从内容上看,两本书是姊妹篇。看得出《哈克贝利·费恩

历险记》是《汤姆·索耶历险记》的续。从情节上看《汤

姆·索耶历险记》一书更为轻松活泼,结局两个小男孩大发横

财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收笔。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19页共20页

中的哈克显然对“死”这一话题极为敏感。哈克在寡妇家时睡

觉前感到“只觉得寂寞孤单,真是恨不得死去的好”。全书中

多次描写到肃杀荒凉的景象(如密西西比河两岸的荒原),以

及惨无人道的场面(如两家绅士射杀私奔子女)。都让人觉得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超越了孩子的故事,也不光是给孩

子看的书了。它是密西西比河上的《奥德修记》,还塑造了一

个机智勇敢的逃亡“黑奴”形象。作家视他为一个真正的人。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将《汤姆·索耶历险记》一书中的

反种族歧视观念进一步加强深化了。因此《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比《汤姆·索耶历险记》更加伟大。

5结语

马克·吐温在《汤姆·索耶历险记》中明显倾注了他对

童年的深情怀念。就像哈克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开头

就说:“你要是没有看过一本叫做《汤姆·索耶历险记》的书,

你就不会知道我这个人。不过这没有什么。那本书是马克·吐

温先生写的,他大体上讲的是实话。有些事是他生发开来的,不

过大体上,他讲的是实话。不过,实话不实话算不了什么。我没

有见过从来没有撒过一回谎的人……”如果马克·吐温先生的

初衷是写一部童年回忆录的话,他一定不希望自己童年纪事中

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残酷情节。这也许就是马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第20页共20页

克·吐温先生偏爱《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原因之一吧。如果

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浪漫主义,《哈

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浪漫与现实,交相生辉。

上文是毕业论文经典范文参考

--------DesignedByJinTaiCollege---------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23:2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29945133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学毕业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学毕业论文.pdf

上一篇:笔试题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