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一般键角是109°28‘,但是白磷(P4)
不是,因为它是空心四面体,键角应为60°。
2、一般的物质中都含化学键,但是稀有气体中却不含任何化学
键,只存在范德华力。
3、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是铵盐
却是离子化合物;
一般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属于非金属,但是AlO2-、MnO4-等却
是金属元素。
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共价键的化合
物则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还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非金属
单质。
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
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极性键,还可能含有
非极性键(如H2O2)。
7、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还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
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含极性键(如甲烷),也可能只含非极性键
(如氧气),也可能两者都有(如乙烯)。
8、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AlO2-、MnO4-等都
是阴离子。
9、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就是极性分子。
二、晶体结构
1、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由上而下逐渐增大,但
NH3、H2O、HF却例外,其熔沸点比下面的PH3、H2S、HCl大,原因
是氢键的存在。
2、一般非金属氢化物常温下是气体(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
但水例外,常温下为液体。
3、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分子晶体的高,例如水银和硫。
4、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却
小于钠的密度。
5、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金属晶体;
但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6、一般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但也有例外,如氧化
镁是离子晶体,但其熔点却高于原子晶体二氧化硅。
7、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晶体,而共价化合物却不一定是分
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
8、含有分子的晶体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是离子晶体,但却含有水分子。
1、难失电子的物质,得电子不一定就容易。比如:稀有气体原
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是指其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多少
(如Na能失一个电子,Al能失三个电子,但Na比Al还原性强)。
3、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
被还原。
4、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变成金属单质(如Fe3+被还原可生
成Fe2+)。
5、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O2与
O3的相互转化。
6、一般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但是有些物
质却不一定,如HClO4中氯为+7价,高于HClO中的+1价,但
HClO4的氧化性却弱于HClO。因为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不仅与化合价
高低有关,而且与物质本身的稳定性有关。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
虽高,但其分子结构稳定,所以氧化性较弱。
1、重视教材,紧抓基础
没有基础就根本谈不上能力;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扎扎实实,切勿盲目攀高,以免眼高手低。复
习主要以教材为准,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形成点与面
的知识网,使知识更加全面而又精准。同时,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回
顾还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2、掌握化学原理,注重其解题思路
考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应该注意到了,化学具有非常多的化学原理
及规律。化学同物理一样是自然学科,他们一定会遵从自然规律。
所以考生不要在庞大的化学方程式及原理面前怯步,只要找到其内
在规律,不断的深入总结,舍弃表面追究其根本,其实也没有那么
多东西需要记忆,做题时,不要做完题就没事了,应注重解题的思
路。
3、注重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和物理都是自然学科,都会注重其实验,化学更为优胜,近
几年化学高考化学中,以实验为主线来命题的数量明显增多,所占
的分数也越来越重。考生想要取得高分,一定不能放松对实验能力
的培养。
4、加强解题训练,培养实战能力
在第一轮复习当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重点就是加强经典题型的
训练,训练的知识点应结合近几年的高考知识点来,深刻理解知识
点,打好基础,适当的时候做下模拟试题或者真题。
在解题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质量还要注重速度。选好适合的
题目类型及数量,有助于加强思维的训练,减少再次做题的时间。
做完题后,应注意归纳总结,反思解题的过程及技巧,长期坚持训
练,解题能力一定会加强的。
5、把握重点做好时时纠错
由于复习的时间有限,且高三要复习的可门和知识点非常庞大,
怎样在少量的时间里面做好复习,是考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主
要方法,就是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的突击。同时要对考试中出错率
高的地方要即使做好反思,对此地段也要强化训练。每一次考试的
错误点及练习的错误点,一定要做好详细的分析,分析其原因。
1、列举特例、速排选项
高考选择题往往考查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情况,这就要求考生熟悉
特例,对于一些概念判断、命题式判断正误类题目,如果从正面不
能直接作出判断,可以列举反例、特例,迅速判断选项正误。
2、抓住结构、类推性质
有机物性质主要由其所含官能团类别决定,同类官能团使有机物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处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中,可以借助
教材介绍的典型有机物进行类推。有机物结构包括官能团、碳链、
官能团位置之间关系以及氢原子种类数,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3、巧用假设,以静制动
在解答有关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
动问题时,有时会出现多因素(如温度、水解平衡、浓度或压强)
的影响,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先假设其他因素不变,
判断第一个因素变化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判断第二个因素变
化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而得出正确答案。
4、识别图像、紧抓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一直高中化学的是重点和难点,解
这类题的关键是准确认识图像,抓住原理与图像关系解题。图像主
要包括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浓度与时间,浓度(或转化率)与温
度、线、纵坐标表示含义),然后抓住点、压强、图像,首先看清
楚图像表示什么(横坐标、面之间的关系,如果有数据,一定要看
清楚数据与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再根据图像分析解答。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22:0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24864132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化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化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