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05 21:43:39 阅读: 评论:0

教育博客-凉拌莴笋的做法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语文五年级)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3则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坦诚相见

明朝时,县令吴大人是个十足的贪官。但吴大人处事小心谨慎,

从未被人抓住把柄,所以在官场上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这天,吴大人的“生意”又来了。县里的主干堤被大雨冲毁,

直接影响到农田水利与百姓安居,必须重建一座“堵龙坝”。吴大人

将此事上报朝廷后,拨付的银钱很快便到位了。

吴大人盘算了一下,用于兴修的银钱只多不少。构造图出来后,

吴大人却未惊动当地百姓,而是高悬榜文,欲将此工程承包给有实力

的工匠。榜文三天未揭,本县的工匠都望而却步,他们心知肚明,吴

大人此招高明,既能做得利渔翁,又能落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终于有人揭榜了,揭榜之人是外地的工头。这工头信誓旦旦,

依榜文条件,如期保质完工。不仅如此,此人还登门拜访吴大人。见

过吴大人后,工头自称姓胡,是特地来感谢吴大人,略表心意的。

吴大人宽心地一笑,这人真懂事,省去了很多口舌麻烦。吴大

人说:“这‘堵龙坝’可是个大活儿,胡师傅可得好好把握啊。”

这话里有话,胡工头岂能听不出其中的内涵,说:“小人仔细

盘算过了,贵县开出的价码赚头不大,若是在稳固方面能放开尺度,

则另当别论。”吴大人脸一沉:“本县令一向不以乌纱作为赌注!”

胡工头一笑:“那事情明朗了,就这个数。”说罢,他扬起巴

掌张开五指晃了晃。这是本地及周边通用的暗语,手心对人,代表黄

金,手背对人,代表白银。胡工头的孝敬,指的是五根金条。

吴大人摇了摇头,胡工头立即缩回手指,吴大人见状,犹豫再

三后,只好点了点头。接着,胡工头往怀里一掏,将五根金条恭敬地

递了上去。谁知,吴大人摆手道:“别来这套,本官消受不了。”吴

大人一边说,一边抖了抖袖子。

胡工头愕然,看到吴大人抖袖子那个小动作后才恍然大悟,看

来传言不虚,吴大人的确小心谨慎。想到此,他将捏着金条的手缩回

袖子,朝吴大人伸了过去,这行话叫“拢袖”,此等“外财”是见不

得光的,在袖子里完成“交易”,天知地知两人知,免得夜长梦多。

事已办妥,皆大欢喜,就在胡工头起身告辞的时候,吴大人突

然说:“胡师傅,本官与你坦诚相见,你却留了一手,很不地道啊!”

胡工头坦然道:“吴大人言重了,胡某办事一向光明磊落,毫无保留,

您多心了。”

只听吴大人冷哼了一声,对胡工头说:“若真是这样才好,夜

深了,外头黑灯瞎火,胡师傅初来乍到,还是由本官亲自护送胡师傅

返程吧。”胡工头连忙推辞,吴大人却执意挑着灯笼陪行。

两人前脚刚走,吴大人府上的家丁后脚便出了门,他们穿着夜

行服,朝着另一个方向奔去。

原来在两人“交易”时,吴大人无意中一抬头,发觉屋顶上竟

有一道缝隙。不用说,当时吴大人家的屋顶上,正趴着一个人,于是,

他暗中向家丁做了吩咐。

吴大人判断得没错,家丁们一路追赶,果然追到了一个精瘦的

汉子。将那汉子团团围住后,家丁们恶声道:“把怀里的东西交出

来!”

那汉子心里有鬼,欲先发制人,无奈双拳难敌四手,很快,便

被家丁们打趴在地。几个人从他怀里搜出了一个长长的纸筒。

等家丁们赶回吴府,吴大人已等候多时了。退下家丁后,吴大

人打开那个纸筒,不由得张大了嘴。没想到胡工头请来捉画的丹青高

手境界已炉火纯青,将两人交易的场景描绘得活灵活现,甚至能捕捉

到吴大人面部的细节。稍有经验的画师便可鉴定出,此画是现场绘制,

绝非凭空臆想,完全可作呈堂证供。

将画付之一炬后,吴大人安心多了,再与胡工头谋面时,他对

此事绝口不提,只是冷笑。不料,胡工头却不以为意,表情自若。吴

大人不免狐疑起来,胡工头手里失了王牌,居然还能坦然应对,于情

于理都说不通。见胡工头似乎胸有成竹,吴大人抽了一口凉气。

晚上,吴大人关门闭户,仔细查验起金条。这一查却发现,胡

工头竟在金条上也动了手脚,刻着“永清胡”三个小字。有刻着“永

清胡”记号的金条,再加以胡工头指证,岂容吴大人抵赖?

没过两天,吴大人揣着一肚子还未消退的闷气,约见了胡工头:

“胡师傅的手段果然高明,不过我有句话要提醒你,你的那点花花肠

子,早就被本官参透,还是那句话,做人要坦诚相见!”胡工头矢口

否认,吴大人却吩咐道:“熔金炉……”说罢,拂袖而去。

吴大人话音一落,胡工头便心知肚明,他那些留下铁证的金条,

全被吴大人扔进火炉做了加工。

当晚,胡工头辗转反侧无法安睡,没捏住吴大人的把柄,叫他

寝食难安。若此工程出了岔子,吴大人完全可将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自那以后,胡工头对吴大人恭敬有加,经常出入吴府,二人关

系渐渐融洽,胡工头还成了吴府的座上宾。终于,堵龙坝修建完毕。

胡工头收工回乡后,长嘘了一口气,此事总算尘埃落定,白花花的银

子进了荷包。

叫人没想到的是,没过一年,堵龙坝就出事了。

待州府问责下来,吴大人不慌不忙地说:“这堵龙坝是承包给

工匠的,下官并未染指,只是监管不严,愿受朝廷处置。”

很快,衙差便将胡工头压到堂上。公堂之上,吴大人为自保,

将罪责都推到了胡工头身上。胡工头又气又急,豁出去了:“吴大人,

说好的坦诚相见呢,为了接这个工程,我可是奉上了不少孝敬……”

吴大人腾地站了起来说:“你血口喷人,你有何凭据?”

胡工头大笑了一声:“你不仁我便不义。”说罢,他对主审官

员说道,“大人,‘堵龙坝’一案,小人愿承担所有罪责,但小人同

时要揭发吴大人贪赃枉法,以转包为名从中渔利,口说无凭,如大人

不信的话,小人能说出吴大人藏匿赃财的地点,大可当场验证。”

直到胡工头指认后,吴大人才耷拉下脑袋,胡工头冷笑一声:

“想不到吧,吴大人,自从我留的后路被你看穿后,心里惶惶不安,

在贵府往来之际,我一直留心观察赃款藏匿何处,终于被我发现,你

把银两都封在了贵府院墙之内。”

此案如实报到州府后,州府大人当即下令:“封锁一切消息,

不可对外透露一丝半点,否则以罪论处……”州府大人一身冷汗,吴

县令藏匿赃财的法子与他如出一辙,他在拼命地回想自己是否酒后失

言,不小心把这秘密泄露了出去……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李清照开卦馆

李清照到了杭州以后,由于她花钱花惯了,从山东诸城临走的时

候,驴驮担挑地带了些玉石古玩、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没有几年

也就折腾光了。

过去妇道人家一不能做官,二不能改嫁。李清照又识字显文,

本来她若开个小茶馆啦,或给人家洗洗浆浆啦,又没有孩子,说实在

的一个人的口是好糊的。你可知道她是一位四品夫人呀,她的丈夫赵

明诚是个知府呀!不说她不下架子,就是能把架子放下,叫人家知道

四品夫人当了“茶铺西施”,赵明诚的脸往哪里放呀!

人都是两肩膀挑粉一个脑袋,每天总得把那个嘴填满才能过一

天日子。李清照也不是神仙,肚子常常咕咯咕噜地叫。

文人实在没咒儿念了,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卖字、卖画儿。李

清照的文才好,诗、词、文章写得都好,平日知道的都叫她“女状元”,

可听说她的字写的不大好,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看来倒也俊秀,就

是没大有力气,好象来阵风就刮跑了。再说,这个买卖也不能做,要

卖就得卖名,一署名,人家都知道了。她又是大宫儿的夫人,金兵打

过来还不先拿她开刀?画画儿吧,她的工夫不深,人是没有件件学问

都精通的。

从济南一块儿来的倒有几个朋友,可都是坐吃山空,要去借吧,

那么人家吃什么呢?又于心不忍。她晚上愁得困不着觉,她想啊想,

就见她自个儿忽然哈哈大笑,把手一拍说:“有了,天无绝人之路

啊!”

你道怎么回来?她是念过四书五经的人,当然是念过“易经”

的,懂得阴阳五行,会占卦。会这个本事的,老百姓都把他当圣人、

活神仙看待,从没有笑话的。

当天晚上喜得她不能睡眠了,就拿起笔来有意地写了四个梅花

篆子:“安易卦馆”。临时使块黑布缝了个道帽,把头发盘到头顶上,

穿上一件青褂子,虽说四十来岁了,看来真象个仙风道骨的女道士。

她把她平日看书的小方桌,往小房正中一搁,坐东朝西,又做

上了一个白桌围,幸起笔来画上了一个八卦图。她又一端详,觉得这

么块大白布画上这个小圈圈儿,不大好看,又在四个角上按她自己的

意思,

标上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大略变化。等她画完天也就明了,就洗

洗脸,嗽嗽口,吃了一张小饼饼儿。门一开,往座位上一坐,正好脸

朝门口儿,门口临街,过往行人要占占卦,倒是很方便的。

俗话说:人要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从早到晚这个卦馆没

开张,眼看就要日落西山,李清照坐了一天,腰也痛、腿也酸、眼也

花,正要起身关门,就见身影儿一闪,一个俊俏的姑娘。

这姑娘头插玉簪,身穿粉纱,站在门口儿。李清照一愣,仔细

地看粉那姑娘的一举一动,就见那姑娘朝东南望了望,恨得她瞪瞪眼。

又向西北望了望,酸得她泪汪汪,又望望天,看看地,满脸挂粉愁云。

李清照眼尖,她看得一清二楚,心里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正在

琢磨,那姑娘进门来,李清照欠了欠身,让姑娘在对面椅子上坐下。

李清照开口就说:“姑娘如今十八岁。”姑娘一惊,心想:她

怎么知道我十八岁?莫不是真碰到女神仙啦!就轻轻点点头。

你知道是为何?其实算卦并不灵,懂“易经”的不过是推理,

不懂的就胡诌八扯,主要是靠察颜观色。

这里有句俗话:“穷家祸日十五六,富家闺女十七八。”穷人

养不起大闺女,就得早出嫁——在十五六岁儿。富家不在乎一张口,

就多住两年——在十七八岁儿。李清照看这闺女的穿戴,知道她虽不

是豪富之家,可也是吃不愁穿不愁的茬儿,所以才这么说。

可万一姑娘是十七岁,怎么办?占卦先生就会说:“我说的是

虚岁呀!”若姑娘是十九岁,占卦先生就会说:“我说的是实岁呀!”

所以这么一蒙就蒙准了。

李清照见姑娘一点头,知道是说对了。开口又是一句:“为婚

姻事。不如意的亲家在东南!”

姑娘大惊:“真是神仙哪!”

李清照接着又说:“真心的人儿在西北!”

姑娘一听,张大了口,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清照一看,嘴里就嘀咕起来:“金克木,水克火,爹娘又没

法儿。哎呀姑娘,你有克没生呀,你有大灾临头!”姑娘一听,“咕

咚”一声就跪下了。

其实,李清照说的金克木,水克火,这都是占卦的家常呱儿,

锥子钻木头当然能钻进去,起了火用水救,这是常理,都是阴阳五行

的口头禅啊!

李清照一看姑娘跪在眼前,心想:占卦为糊口,悉心察看,凡

有难事求我,给指条明路,没有大本事的也可给人开开心,倒是一桩

好事!就说:“姑娘,不要着急,还有个天乙贵人扶你哪。”姑娘急

说:“在哪?我去求求。”李清照说:“如不嫌弃,我可以指条明路,

可你要对我说实话。”

姑娘一听,眼泪汪汪:“从小爹娘把我许配赵家,亲上加亲,

从小同盖一床被,同骑一匹马,哥哥大了就回到西北赵各庄家。半月

前,东南钱家铺的钱老官儿扩仗着有钱有势,逼我和他那又疤又麻的

儿子成婚,爹娘叫人家逼的没法,收了采礼。请大娘活佛爷指我明路

一条!”

姑娘才要磕头,李清照伸手把她拉了起来,拿起笔在她手心写

了个“逃”字,姑娘不解,瞪眼看她。李清照知道闺女的心,又说:“逃

字就是一走准有好兆头儿,这叫走一走,万事休。”“往哪走?”“西

北呀!”

这下子把姑娘点醒了,就见她连磕三个头,站起来从腰里掏出

几钱银子,放在李清照的卦桌上。李清照一看,笑嘻嘻站起来,把银

子放在姑娘的手心说:“你拿着做盘缠,趁夜快走!”

这一下可来事儿了。过了三天,一男一女手拉手,笑嘻嘻地跑

到李清照的卦馆,“噗通”一声双双跪下,开口就是“活菩萨”。李

清照一看不觉笑了,原来还是那个占卦姑娘,领来一个小伙子,双双

跪着说:“俺是来投奔你的,还有二老爹娘。”李清照一听忙问:“两

位老人在哪?”说着,两位老人也进门来了,又“噗通”一个,“噗

通”一个,都跪下了。

这可难坏了李清照,一下子又添了四口,这可怎么办呵?

李清照很为难,姑娘她爹看出来了:“不用愁,这几天折腾了

家底儿,手头还有几十两银子,我从小干过水食买卖,再拿起老行当,

将就过了这一辈子吧!”又指指女儿:“菊英是个女孩儿家,就算是

你的闺女,也好伺候你这个救命恩人。”

李清照一看这个情景,也觉满心欢喜,就又写了,块梅花篆字

的牌子挂到门口,上面也有意地写着:“安易饭铺”,这个饭铺就由

两个老人和菊英的丈夫照管。后来,听说买卖做得也怪不错,饭铺的

小后院里又盖了间小耳房,是李清照教菊英念书的场儿。往后,吃穿

也就不用愁了。

听说又过了几年,李清照临死以前,菊英真舍不得她,让她留

下几句教育自己的话,李清照只说了五个字:“救人如救己”。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苏小小魂断西泠桥

南齐时,钱塘西泠桥畔一户姓苏的人家生下一女,取名小小。女

孩长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父亲吟诗诵文,她一听就会,亲戚朋友

都夸她长大后必成为才女。

小小六岁时,父亲不幸病故。为了生计,小小的母亲忍辱为妓。

小小十岁时,母亲竟一病不起。临终时,她把小小托付给贾姨妈:“我

的心是干净的,但愿小小莫负我!”

几年过去了,小小已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小小从小喜爱读书,

虽不曾从师受学,却知书识礼,尤精诗词,信口吐辞,皆成佳句。小

小还酷爱西湖山水,她将自己住屋布置得幽雅别致,迎湖开一圆窗,

题名“镜阁”,两旁对联写道:“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

西泠桥畔山路曲折,她便请人制作了一辆小巧灵便的油壁香

车。车子灵巧,人儿娇美,穿行于烟云之间,恍如神女下凡。沿路行

人议论纷纷;啧啧称奇。苏小小旁若无人,一路行一路朗声吟道:

燕引莺招柳夹途,

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访,

家住西泠妾姓苏。

苏小小的名声传开了。豪华公子、科甲乡绅慕名而来。僻静的

西泠桥畔顿时热闹起来。小小原想以诗会友,交几个酷爱山水的知己,

不想来访者多是些衣冠楚楚的蠢材,十有八九被她奚落出门。钱塘城

内巨富钱万才数次登门,愿以千金娶小小为侍妾,也被小小拒绝。钱

万才失了面子,发狠道:“你有才貌,我有财势,惹恼了我可要小心!”

贾姨妈劝她:“不妨寻个富贵人家,终身也有了依靠。”

小小道:“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岂在财貌?!”

贾姨妈担心小小母亲留下的积蓄用尽,将来生计无着。小小说:

“宁以歌妓谋生,身自由,心干净,也不愿闷死在侯门内。”

贾姨妈叹息道,“姑娘以青楼为净土,把人情世故倒也看得透

彻!”

如此又过了几年,母亲的积蓄终于用完。小小二话不说,操琴

谋生,顿时成了钱塘有名的歌妓。

一日,苏小小乘油壁车去游春,断桥弯角处迎面遇着一人骑马

过来,那青骢马受惊,颠下一位少年郎君。

小小也吃了一惊,正待下车探视,那少年郎君已起身施礼。小

小过意不去,报以歉然一笑。

这郎君名叫阮郁,是当朝宰相阮道之子,奉命到浙东办事,顺

路来游西湖。他见小小端坐香车之中,宛如仙子,一时竟看呆了。直

到小小驱车而去,阮郁才回过神来,赶紧向路人打听。当他得知小小

出身于妓家时,不禁叹一声“可惜”。

阮郁回到住处,小小的身影总是浮现在眼前,茶食无味,辗转

难眠。

第二天一早,阮郁骑着青骢马,叫人挑着厚礼,径直来到西泠

桥畔。

恰好贾姨妈出来,阮郁道:“晚辈昨日惊了小小姑娘,容我当

面谢罪。”贾姨妈见他不似一般王孙公子气盛无理,便进去通报。

小小因游湖劳累,今日一概谢客。她倚在床边,不知怎的,总

想着昨日遇见的那少年郎君。忽听说此人到来,心中一喜,说:“请。”

阮郁斜穿竹径,曲绕松柳,转入堂内。小小从绣帘中婷婷走出,

四目相视,双方都暗含情意。阮郁英俊潇洒,举止文雅,言谈中对西

湖山水赞不绝口。小小道:“你既爱湖山,请到楼上镜阁眺望。”

镜阁墙壁上贴着小小书写的诗,阮郁念到“水痕不动秋容净,

花影斜垂春色拖”时,不禁叫好,对小小更添了几分爱慕之心。

阮郁沉吟片刻,依韵和了一首。小小知他是有才之士,便叫侍

女摆开酒肴,两人对饮起来。

阮郁本是风流才子,此刻面对美景,趁着酒意,随口吟出不少

佳句。小小更是喜欢,停杯抚琴,曲调悠扬缠绵,传递着眷恋之情。

此后一连几天,小小和阮郁都在断桥相会。一个驱车前往,一

个骑马相随,沿湖堤、傍山路缓缓而游,好不快活。

贾姨妈见小小和阮郁一见钟情,很是高兴,夸他们是天造地设

的一对。小小说:“他是相国公子,我是青楼歌妓,知人知面难知心

啊!”

等阮郁又来时,心直口快的贾姨妈当着小小的面,问阮郁会不

会变心。阮郁紧执小小的手,指着门前的松柏:“青松作证,阮郁愿

与小小同生死。”

小小与阮郁来到西泠桥头,正当夕阳西下,飞鸟归巢之时,周

围一片静谧,小小激动地轻声吟道: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当夜,由贾姨妈作主,两人定下终身。之后,选了个黄道吉日,

张灯结彩,备筵设席,办了婚事。

阮郁成婚的书信送到家中,阮道气得差点昏倒:堂堂宰相之子

娶了歌妓,岂不被天下人耻笑!但山高水远,一时又奈何不得。

阮道老谋深算,强按怒火,写了封信,连同一份厚礼,派人送

至钱塘,交给阮郁。信中写道:小小既是品貌双全的才女,他并不反

对这门婚事。还提醒阮郁不可贪欢于夫妻之情而荒了学业。阮郁、小

小见阮道说得通情达理,才放下心来。

过了些时日,阮郁又接到家书,说阮道因受风寒卧床不起。小

小急忙打点行装,催阮郁回去探亲。

阮郁赶回家中,见父亲安然无恙,不由奇怪,阮道怒骂道:“你

被贱女迷住心窍,我不略施计,你如何能回来?”不由阮郁分说,命

家人将他关进书房。阮道又作主,为阮郁另择名门闺秀。

阮母道:“等你完了婚事,取了功名,再娶几个侍妾,也非难

事,想那姑娘也不会怪你失信薄情吧?”阮郁低头不语。

小小自阮郁去后,整日足不出户,左等右等不见阮郁的信息,

只能吟诗解愁。

春去夏至,小小才接到阮郁的信。只见她脸色苍白,双手微颤,

眼里噙着两滴泪花,良久,才吐出一句:“原来如此!”

入夜,小小独自关在房中,饮一阵酒,抚一阵琴,间或抽泣几

声,直到深夜才没了声响。贾姨妈放心不下,破门而入,小小已醉倒

在床上,泪水湿透了枕巾。

此后,小小脸上少有笑容,性情变得更为冷峻孤傲,不想,倒

反而传出个“冷美人”的名声。

深秋的一日,小小来到红叶满山的烟霞岩畔。忽然,前面传来

“叮当”凿石之声,她正要避开,那边有人喊骂争闹起来。小小循声

寻去,迎面是一个形如石屋的大石洞,一群凶神恶煞的家丁挥着皮鞭,

正在殴打几个石匠。

小小心中不忍,喊道:“光天化日之下,为何打人?”家丁停

手道:“小人奉我家老爷之命,在此督促石匠完工!”原来,富豪钱

万才为了讨他老娘欢心,在这石屋洞壁上凿刻石罗汉三百六十五尊,

以示他老娘敬佛之意。老娘七十寿辰将临,而石罗汉尚未完工,所以

赶来催促。小小见石匠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便向家丁求情。

钱万才正巧赶到,他冷言道:“苏小小,你过去不卖我的面子,

今天倒要我赏脸!”小小道:“敬佛,心诚则灵,何苦难为这些匠人

呢?”

钱万才好笑道:“你便是我的佛,你若肯跟着我,我便依你,

如何?”说着,来搂小小。小小怒极,顺手给他一个巴掌:“佛面兽

心的无耻之徒!”

钱万才暴跳如雷,一边喝令家丁动手鞭打匠人:一边抓过一条

皮鞭扑向小小:“身为妓女,才是无耻,今天我非要叫你尝尝我的厉

害!”

“住手!”突然山坡上跳下一个人来:“以势欺人,你眼中还

有王法吗?”钱万才定睛一看,来者是一贫寒书生。手一挥说:“我

的鞭子就是王法,给我打!”家丁们一拥而上,鞭子劈头盖脸地向那

书生飞去,却不料家丁们手臂一阵酸麻,落下的鞭子纷纷向四周甩出。

还没等家丁弄清是怎么回事,脚底被什么一绊,一个个都跌倒在地,

他们翻身爬起,又向书生扑去。那书生身形一矮,双拳齐出,一阵风

似地又把一群家丁打得瘫倒在地。家丁们这才领教,那书生的武功好

生了得!钱万才的气焰顿时减了大半,但他还扬着鞭子,“哇哇”乱

嚷。书生一纵身,跃到钱万才身边,伸手捉住他的手臂,钱万才痛叫

一声跌倒在地,连喊:“英雄饶命!”

书生微微一笑:“命,你只管向你的佛去要’,我只要你不难

为匠人,让他们安心凿完,如数付给工钱!”“遵命!遵命!”钱万才

连连点头应允。“还有,你也不许难为那姑娘!”书生的手握了一下,

钱万才杀猪般叫了起来:“一定!一定!”书生这才放手。钱万才带着

家丁,抱头鼠窜而去。

石匠们向书生拜谢,书生道:“你们雕刻出如此精细的石罗汉,

为湖山增色,我能饱此眼福,倒该谢你们呢!”

小小大为敬慕,忍不住上前道:“钱塘苏小小,拜谢先生相

助。”

书生回礼道:“学生鲍仁,久闻姑娘芳名,今日相识,果然名

不虚传。”

小小道:“如无不便,请到寒舍一叙。”鲍仁爽快地答应了。

小小亲自斟酒道:“先生文武双全,心胸磊落,为何不去报效

国家呢?”

鲍仁道:“动乱之际,有力难效!”小小道:“有为民作主之

心,则有用武之地。倘不能如愿,再复归山林,浪迹江湖为时未晚!”

鲍仁道:“我恃才反愚,经姑娘轻轻点拨,茅塞顿开。只是我饥寒尚

且不能自主,功名二字从何说起?”“先生如不嫌弃,我愿助你赴京

都应试。”小小取出百两银钱交给鲍仁,鲍仁慨然收下,深深一揖告

辞:“姑娘之情,深于潭水,我鲍仁永生不忘。”“小小在此静候佳

音!”说罢,小小亲自送鲍仁出门。

鲍仁去后,钱万才放出流言蜚语,百般诋毁小小。小小对贾姨

妈说:“任他倒尽污水,不伤我一根毫毛!”贾姨妈道:“总要防着

点才好。”

转眼到了雪花纷飞之时。上江观察使孟浪途经钱塘,他久闻苏

小小盛名,便叫了一只楼船,派人去唤小小来陪饮助兴。

过了一会儿,差人禀报,小小被人请去西溪赏梅了。孟浪十分

扫兴。

连续两日,差人来苏家等到深夜,小小喝得酩酊大醉,醉卧未

起。

孟浪闻讯,勃然大怒,便与县官商量。这县官老爷是钱万才的

舅舅,对苏小小早已怀恨在心。县官派差人传唤小小,速到孟观察使

船上赔罪,而且必须是青衣蓬首,不准梳妆打扮。贾姨妈怕小小惹祸

吃亏,劝她屈就应付。小小坦然道:“也罢,我去走一趟,省得家中

不安宁。”临行前,她从容地梳妆打扮了一番。

孟浪邀了府县宾客在船上饮酒赏梅,忽听苏小小来了,盘算着

给小小来个下马威。随着一阵麝兰香味,小小如仙女飘来。满船人都

被小小美丽的容貌、冷峻的神态震慑住了。静寂了好久,孟浪才干咳

一声道:“苏小小,你知罪么?”“我是烟花中人,如何酿成大罪?”

孟浪无言以对,只得威吓道:“你要求生,还是求死?”

小小调侃道:“爱之则欲其生,恶之则欲其死,全在老爷手中,

我怎能自定?”孟浪性子虽烈,倒还有几分惜才之心,他息了怒气,

搀过小小,邀她入席。县官在一旁冷笑,他受钱万才之托,早就想加

害于小小。

酒宴直到天明才散,孟浪启程。县官立即派人在归途中将小小

截住,并以藐视朝官罪、殴打唆使罪判小小入狱。小小体质本弱,加

上气愤,关了数月,便生起病来。

这一日,牢房内进来一人。小小抬头一看竟是阮郁。阮郁途经

钱塘,闻讯赶来营救,小小转身不睬。当阮郁说到愿娶她为妾时,小

小再也忍受不了,鄙视地说:“这里可没有青松为你作证。”阮郁脸

色涨得通红,长叹一声,怏怏地走了。

半年后,小小出狱回家。她来到石屋洞,望着石罗汉,勾起了

与鲍仁相识的往事。

转眼又到了夏荷盛开的季节。夜幕垂窗,娇艳的荷花在月光下

显得格外纯净可爱,小小不禁轻轻吟道:“满身月露清凉气,并作映

日一喷香。”

贾姨妈见小小病情垂危,问她:“你交广甚多,不知可有什么

未了的事?”小小感慨道:“小小别无所求,只愿埋骨于西泠,不负

我对山水的一片痴情。”小小说罢,含恨逝去。

安葬时日将到,几个差人飞马来到小小家,问道:“苏姑娘在

家么?滑州刺史前来面拜。”贾姨妈哭道:“苏姑娘在家,只可惜睡

在棺木之中。”差人大惊失色,飞马而去。不多时,只见一人穿白衣,

戴白冠,骑着白马而来,到西泠桥边下马,步行至小小家门前,一路

哭将进来:“苏姑娘,为何不等我鲍仁来谢知己,就辞世而去?老天

不公,为何容不得你这个有才有德有情的奇女子!”直哭得声息全无。

贾姨妈含泪相劝,鲍仁道:“人之相知,贵乎知心,知我心者,

唯有小小。”贾姨妈说了小小的临终遗愿。鲍仁强压悲哀,请人在西

泠桥侧选地筑墓修亭。出殡下葬之日,鲍仁一身丧服,亲送小小灵柩,

葬于西泠桥畔。

从此以后,苏小小的芳名与西湖并传,天下游人每到西泠桥畔,

都会发出多少感慨!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21:43: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23819125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古代历史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古代历史故事.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