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王忠华马方张鸽子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6年第09期
摘要:基础教育均衡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课题,面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大问题,湖北省
咸安市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同搭建了“政府—大学—企业—中小学校”协同创新平台。其中专递课
堂是解决农村教学点师资短缺以及“开不齐课,开不好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对专递课
堂的教学环境、构成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咸安区浮山中小学连线大坪小学和星星教学点的专
递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实践效果以及存在
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出将微课应用于专递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基础教育;专递课堂;教学模式;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8-0030-04
一、引言
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师资水平的不均衡。专递课堂就
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跨时空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使得优质教师资源得到共享,从根本上消除
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教育水平差距,有效地解决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
开不好课”的问题,将教育公平的阳光撒向农村。
专递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近几年正在逐步加强建设,比如2014年青岛市有26所
学校开展“专递课堂”教学实践,[1]2014年湖南省龙山县针对14所教学点和8所农村薄弱小学
的22个班级启动“县域薄弱学校整体推进同步专递课堂试点工程”,[2]并且专递课堂建设还在
继续加强,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却甚少。
二、专递课堂教学模式
1.专递课堂教学模式框架
“专递课堂”是指由拥有相对丰富教育资源的城里或乡镇中心学校安排专职教师,通过先进
的远程教育媒体,同时给几个教学点学生进行异地网络授课,让全区所有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
源。
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实验区开展的专递课堂教学实践是专门为教学点学生开设的,目标是
帮教学点薄弱学校开齐课、开好课。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沟通是知识构建的中心,知识是学生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动过程
中能动构建,强调社会历史文化与环境对认识的影响。[3]由于几个教学点不同地区各个学校
龙源期刊网
的学生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各不相同,专递课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为依据,注意尊重、协调和融合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实现课堂多元化互动。
专递课堂主要有四个要素构成:中心校教师、教学点教师、教学点学生和设备管理人员。
图1是专递课堂教学模式框架。
2.专递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互动
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是实现互动多元化,由图1可以看出,互动主要划分为师生
互动、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
(1)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是指中心校主讲教师与两个教学点学生之间的跨课堂互动,互动方式有教师与学
生问答互动、教师与学生示范模仿互动、教师与学生指导实践互动、教师与学生鼓励发言互动
等。通过组织教学活动进行师生互动,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2)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指本地学生(同一个教学点)之间互动和异地学生(两个教学点)之间互动。
本地学生间互动是面对面互动,互动方式有讨论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异地学生互动有小组
竞赛、成果分享、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和表现力。
(3)师师互动
师师互动是指中心校主讲老师与教学点辅导老师之间的交流、协作。互动形式有课前沟通
交流、共同设计教案,课中互动协作、保证上课质量,课后交流反馈、反思教学过程。师师互
动是课堂质量的有效保障,只有老师们通力合作才能保证课堂正常有序地进行。
三、咸安区专递课堂应用现状
自2014年9月以来,咸安区浮山中小学连线大坪小学和星星教学点的专递课堂已开设了
5个学期,共设置3门课程,分别是英语、音乐、美术,每周各两节课,教学对象是一、二年
级。
根据访谈结果,教学点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接受这种授课方式,并希望能够继续加强建
设。说明专递课堂开设得比较成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点师资短缺的问题,让教学点的
学生们感受到教育公平的阳光,初步解决了“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但由于技术不够成
熟、教学模式不够完善等原因,专递课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专递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措施
龙源期刊网
(1)教学环境
专递课堂是异地实时交互的教学形式,需要实现课堂上不同学校间信息传输、屏幕共享、
提问回答、交流互动、资源分享等操作。
专递课堂需要建立优良的视音频采集、编码、传输、解码和播放一体化系统以及优质的网
络宽带,主讲教师配备多媒体授课讲台、电子白板、投影仪、音箱、麦克风、教师摄像机(采
集教师教学的画面)显示屏(显示教学点学生画面)。教学点教室配备电子白板、投影仪、麦
克风、学生摄像机(采集教学点学生画面)。
(2)教师选派
基于专递课堂的教学环境下,主讲老师要选派中心学校中信息技术好、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强、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的优秀学科教师。
具体对主讲教师的要求体现在:主讲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与教研精神,积极参与到专
递课堂教学实践;主讲教师要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教学改革与创新意识;
主讲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善于制作电子课件以及能够熟悉操作计算机和各种多媒体设
备。[4]
对应教学点或薄弱学校要选派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教师工作量可
按专递课堂教学每课时计1.2个正常课时,也可直接采取课时补贴形式发放补助。
(3)课程设置
咸安区开设专递课堂主要针对教学点和农村小学“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现象,现阶段连
线中心校主要设置一、二年级的美术、音乐、英语三门课程,高年级的学生并没有开设专递课
堂,但高年级的学生们也表示很想上专递课堂,能了解中心校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
2.专递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专递课堂教学环境下,中心校老师与教学点学生是异地网络教学。中心校老师与教学点
学生接触较少,因此,老师在师生关系、教学氛围、课堂组织管理与协调等方面都面临挑战。
通过对咸安实验区专递课堂实施现状的长期跟踪调查,发现虽然专递课堂的开设比较成
功,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技术问题
专递课堂是依靠信息技术平台实现异地网络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技术因素在专递课
堂的实施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龙源期刊网
通过实地课堂观察和相关教师的反映,设备和网络并不是十分成熟,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
出现问题。比如在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彩色的中国”授课过程中,出现断网一次导致声音和画
面不能传递,并且在老师弹电子琴让学生们跟着节奏合唱歌曲时,声音会有延时导致学生们跟
不上钢琴的节奏。
另外,老师们还反映在授课过程中存在教学点学生看不清PPT上面的内容;传输的声音
小、有杂音;教学点的话筒较少,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要辅导老师传递话筒浪费上课时间等
问题。
(2)师师、师生、生生缺乏互动
由于专递课堂是跨时空授课,而且同时连线两个教学点。由于异地课堂的限制导致师师、
师生、生生之间缺少互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中心校主讲教师与教学点辅助老师之间在备课时缺乏交
流、协作。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是教学点严重缺少老师,导致老师教学任务过重,一个老师
往往肩负着几个年级的教学,没有时间和精力与主讲老师共同设计教案。
其次,许多主讲老师不清楚教学点学生的姓名、性格特征、认知风格等,而由于师生不能
近距离接触,教学点学生会感觉教师不是身边真实存在的老师,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第三,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课堂中主要以老师讲授新课为主,师生互动较少,生生互动
几乎没有。
因此,专递课堂教学应该如何组织与实施以缓解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探
究的问题。
四、微课在专递课堂中的应用模式
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新的教学资源形式,既可以作为学习的辅助教学资源,又可以作为学
生的自主学习资源,[5]对解决专递课堂存在的问题有着巨大的帮助和应用前景。
要将微课应用于专递课堂教学当中,首先就是要培训老师们设计与制作微课的能力。微课
的实质是微型网络课程,因此在设计制作时可以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网络课程开发的步
骤。微课设计、制作流程如图2所示。
根据微课的特点以及专递课堂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应用到专
递课堂的教学模式:一是作为专递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二是转变原来的教学
模式,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
1.微课作为补充资源
龙源期刊网
将微课作为课堂的备用资源,主讲老师选取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课,在制作微课时
要注意遵循通道原则和冗余原则,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添加教师头像和背景音乐等。
当设备或者网络出现问题,比如学生们看不清主讲老师的画面和声音时,教学点辅导老师
可以在本地播放主讲老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带领学生们按照教学设计继续上课,保障课堂有
序进行,不影响同学们正常上课。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网络、设备等技术层面的问题。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
将微课应用到专递课堂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其教学模式如图3。课前,主讲老师和
辅导老师通过教师集体备课网络平台制作教学设计,主讲老师根据教案设计制作微课,并将制
作好的微课发送给教学点辅导教师,学生在教学点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观看学习微课内
容;课上,学生通过主讲老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实现本地学生间互动和本异地学生间互动,在
老师的指导和学生间讨论交流下,完成知识的掌握内化。
通过微课在专递课堂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专递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根据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
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学
生能否学习要学的内容和学习的好坏,而只能决定学生花费多少时间才能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掌
握程度。[6]
因此,老师们提前录制好微课作为拓展资源,在上课之前将微课发送给两个教学点的辅导
老师,由教学点老师带领同学们提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也可让同学们自行观看学习。这样的话
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化学习,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风格进行学习,可以有足够的
时间来掌握知识。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缓解两个教学点学生之间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氛围的差距。
其次,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将课堂大部分时
间交给学生,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从而
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们可以设计课堂活动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比如基于问题的学习、小组协
作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五、总结
专递课堂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优质资源共享、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缓解农村薄弱
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短缺而导致的“开不齐课,开不好课”问题,让农村教学点的孩子们受益匪
浅,共享城镇优秀教师的课堂资源,真实体验到了英语、美术、音乐课堂的魅力。
龙源期刊网
微课在专递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缓解技术不够成熟带来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师
生、生生互动环节;有利于个性化学习,能够有效解决不同学习群体间学习基础、学习风格的
差异。
因此将微课应用于专递课堂,对于完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专递课堂建设,提高农村
教学点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淼.青岛力推智能化教学[N].青岛日报,2014-11-13(002).
[2]李发斌.专递课堂:推进县域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
(9):4-7.
[3]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
(8):12-18.
[4]雷励华,左明章.面向农村教学点的同步互动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5(11):38-43.
[5]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
(6):24-32.
[6]王帅.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42-45.
(编辑:李晓萍)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9:18: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8015107125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专递课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专递课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