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24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课同一首歌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
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及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
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
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课时一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言: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
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
《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
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
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
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分组思考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2/24
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
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教师点评、板书: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友谊、友情、真情
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
1、唱曲调。(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注意的音准。、
曲工结构分析。(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
板书:(主歌)(副歌)
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
学生随琴词曲结合。
教师有表情的范唱
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段节奏疏缓,
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
跳。)
教师在演唱过程中,段及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
口吻演唱的,波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
教师点评、归纳。
主歌:领唱或同声唱
副歌:男声齐唱或合唱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3/24
深情、叙述
尽情、呼唤
3.依据处理建议,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提示:句尾长音,时值要足;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演
唱时要真诚投入。
三、创作表现
1、分组酝酿用不同的方式体验歌曲的情绪起伏及内涵。(如:用彩带挥出旋律线,
为歌曲即兴编配恰当的节奏或舞蹈,为B段配置简单的二声部,伴着旋律朗诵歌
词等等。)
2各组进行交流表演。
3教师点评。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孤独失意的时候,所以相互的理解、沟通,家人、朋友、
同学的友谊、真情、帮助都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歌中告诉我们:人类及大自
然同是地球母亲的儿女,大地知道你我心中的每个角落,何况我们共同拥有同一
片蓝天、同一个太阳、同一轮明月的人类自己呢?想念人类自己一定会相亲相爱
的。我跟同学们一样被作者这样恢弘、大气的歌词所深深感动了,我想由衷地说:
“人间真情”这个主题,是崇高的、永恒的。只有真正关爱人类自己的作者,才
能写出这样真挚、动人的歌词。
课时二
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室、纸片、道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二、欣赏《我的祖国》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4/24
A、学习领唱、合唱。
师:刚才唱歌的演唱形式属于:独唱
全班同学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国》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的非常火的一
个节目。叫―――《同一首歌》。
a)欣赏彭丽媛在《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上演唱的《我的祖国》。
A:完整听赏全曲。
师:听的时候请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听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听《我的祖国》。
c)提问:词、曲作者是谁?
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
荡起双浆》会唱吗?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
唱?
师: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d)讨论:听后想到什么?(小组讨论、自由想象)
B:简介电影《上甘岭》
a)故事《上甘岭》。
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我军某
部七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敌人疯狂的一
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为彻底消灭敌人,我
军进入坑道将及敌人展开全面的战争。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
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的战士,
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
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5/24
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
首歌。我们来听听。(放一段)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
神?
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师: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这是正确的。
师: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
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
C:分析歌曲:
1、给歌曲分乐段。
师: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指名:两个乐段。
师: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乐段――抒情性的。
第二乐段――开放性的,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师:“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书中还有
没这样的情况。在哪里?(小组讨论)
师:作曲家这样处理的歌曲,效果怎么样。(可以交流)
D: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感受.体会抒情歌曲及赞颂歌曲的有机结合。
E:表演情景。师生同唱《我的祖国》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6/24
师: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的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
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的战士包扎。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
乐扮演选择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共同体会歌曲的情感。
F:新时代的《我的祖国》
师: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祖国是
怎么样的?
生:申奥成功、AP会议、加入WPO。祖国更强大。
现在我们的祖国及原来的祖国一样吗?(讨论)
师:我们来听听正走红的实力歌手彭丽媛的MTV《我的祖国》。感受现在的《我
的祖国》。
师:现在的祖国及过去的祖国一样吗?
四、总结
1、学生讨论
师: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师:对,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的
生活。
第二课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
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
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
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7/24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都是怎么过的呀?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它是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
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
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关节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演唱《银杯》,结束新课。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8/24
第二课时
一、复习《银杯》
二、对比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天堂》。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及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
处。
3、对比聆听《天堂》,请学生思考,及上一首歌曲在风格、情绪上有什么
不一样的地方。
4、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第一、二乐句划旋律线再次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三、边播放录音,边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一、开课:
1、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2、谈话: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及短调
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及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
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二、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9/24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三、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及《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二、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
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
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
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
快的特点。
三、跟着音乐,学动作。
四、随音乐舞蹈。
五、分组展示。
六、小结。
第三课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0/24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
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
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
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及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竞猜游戏开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
示:
——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
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1/24
——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有感情朗读歌词。
——学习歌曲。
——纠错。
——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再次分部分聆听。
——举行化装舞会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
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
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
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
(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
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
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
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
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2/24
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
人感慨啊!
三、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聆听一首歌曲,如果听过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
老师,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演唱。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教师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全曲,伴随竖笛吹奏激趣
——复听范唱,让学对歌曲有完整印象
——先用mu哼唱全曲
——朗读歌词
——把歌词带入乐谱
——纠错
——有感情演唱
——视唱两声部乐谱――强调歌曲弱起处整齐的进入――引导学生解决呼吸、句
法及音色问题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四、老师小结
第四课时
一、复习歌曲《红河谷》
二、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初听
——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
——复听。
——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3/24
三、进行音乐练习。
四、老师进行评价、小结。
第四课劳动的歌
歌曲《军民大生产》教案
教学内容:
歌曲《军民大生产》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2、了解速度在这首歌曲中的作用。
3、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的效果。
4、了解劳动号子。
教学重点:
速度和演唱形式不同,演唱效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和切分节奏。
教学方法:
视唱法学习曲谱和歌词,歌曲中的难点节奏,采用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的方法解决,在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不同的演唱形
式进行演唱,体验感受不同速度,不同演唱形式的不同效果。
教学用具:
录音机大歌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曲谱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4/24
1聆听:歌曲《军民大生产》
2学习曲谱
(1)学生自己初步视唱曲谱
(2)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切分音
解决方法:a自己划拍解决
B由会唱的同学教唱
(3)完整演唱曲谱
二、学习歌词
1视唱第一段歌词。
如有唱不准确的乐句,同学之间相互解决
2提示›(重音记号)
提问:›叫什么记号?怎么演唱?有什么作用呢?
3自学第二三四五段歌词。
4齐唱歌曲《军民大生产》
提问:这首歌是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演唱的?
5你都知道哪些演唱形式?你觉得这首歌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6我们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唱一唱,感受一下。
独唱齐唱对唱领唱齐唱
7那种演唱形式更适合表现这首歌曲?
三、介绍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劳动中产生;直接为劳动服务;节奏规整,强弱鲜明的一种汉族民歌
体裁。具有协调节奏、鼓舞干劲、调节精神的作用。
第四课芬芳茉莉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5/24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
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
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
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
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四、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
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3节
教学过程:
第1节
一、导入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
将会欣赏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表《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4、进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
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6/24
的动作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
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格演
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的演唱。
三、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
第2节
一、复习歌曲《茉莉花》。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2、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
示意。
3、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4、学唱歌曲。
三、老师小结。
第3节
一、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7/24
1、阅读音乐练习。
2、聆听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3、自由讨论不同的感受。
4、完成音乐练习。
二、聆听儿童合唱版的《茉莉花》,及民歌相比有什么不同。
三、全班演唱《茉莉花》,老师钢琴伴奏
第五课神奇的童话
]
教学内容:
一、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二、表演《洛列莱》
三、编创及活动。
教学目标:
一、乐于主动了解本课所选作品的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
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编创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
中承担任务。
教材分析:
《洛列莱》是及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铺成的一首叙
事歌。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魔法师的弟子》又译《小巫师》。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
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8/24
《黄鹤的故事》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改写的。
教具准备:
音乐教材、手风琴、电教媒体、录音机等。
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演唱《洛列莱》1、师简介歌曲背景。
2、师讲个故事。
3、播放歌曲范唱。
4、师弹琴。
5、师生小结。
1、了解歌曲背景。
2、听师讲故事。
3、聆听歌曲范唱。
4、1)随琴声有感情的读歌词。
2)轻声试唱歌谱。
3)唱词。
4)完整演唱。
5)有感情的演唱。
5、师生小结。歌曲是c大调的,带变化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的一首歌。
曲调带有很浓厚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
第二课时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19/24
导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学要点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聆听《魔法师的弟子》1、师简介乐曲背景。
2、师讲故事。
3、播放乐曲。
4、师请生谈感受。
5、再次播放乐曲,问;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每次在情绪上
有什么变化?
6、师生小结。1、了解乐曲背景。
2、生听故事。
3、初听乐曲。
4、生谈感受。
5、再次聆听乐曲,并答问。
6、师生小结。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速度较慢,
谐谑曲主题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的念咒语,结尾表示魔法师回
来了。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
第六单元冬之韵
教学目标
1通过诗歌朗诵《梅花》,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梅花精神。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20/24
2能用轻松、欢快的声音学唱《踏雪寻梅》并能用清新、明快、和谐的声音唱歌
曲的第二声部。
3能用各种方式探索音响效果为歌曲配伴奏,创设歌曲意境。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
《踏雪寻梅》第二声部的演唱和用探索的音响为歌曲作表演唱。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自制课件多媒体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示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A组织学生听《铃
儿响叮当》进教室,
并坐成“u”形。
A随音乐的节
奏和欢快的情
绪进教室,并坐
下后随音乐律
动或跟唱。
在学生进教
室前,多媒
体播放《铃
儿响叮当》,
到上课铃声
响音乐即
停。
《铃儿响叮
当》是一首描
写冬天意境的
歌曲,大家都
能哼唱,而且
较欢快,给他
们创设“美丽
的冬天”的意
境,感受到冬
天的气息,体
验到冬之韵的
意境。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21/24
二、
诗歌朗诵
A师导语:大家知
道,梅花总是挑选
在最严寒的冬天开
放,这种敢于困难
做斗争的精神是大
家值得学习的,首
先让我们来朗诵古
诗《梅花》
B即兴创作,为古
诗配旋律,要求用
12356五个音。
A
1、鼓励个别同
学有感情的朗
诵诗歌。
2、集体朗诵
b思考、即兴创
作,并能唱给大
家听。
多媒体展示
古诗及及诗
歌意境相应
的图片。
展示思考即
兴创作旋律
要求。
通过诗歌朗
诵,充分感受
冬天里梅花争
艳斗丽的的画
面,并体会到
梅花精神。
通过即兴创作
演唱,能提高
学生的积极
性,把课堂提
高到第一个小
高潮,并能充
分发挥学生的
想象力,和歌
曲的即兴创作
能力。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展
示
设计意图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22/24
三、
欣赏、学唱
歌曲
A初听歌曲《踏
雪寻梅》。
设疑:1、说说音
乐给你的感受。
2、音乐把你带入
了怎样的画面。
B解决设疑。
C学唱歌曲第一
声部。
D第一、二声部
合唱。
A闭上眼睛,带着问
题用心聆听歌曲,可
随音乐晃动身体。
B学生自由发表自
己的意见,讨论音乐
情绪及意境。
C1、用“啦”哼唱
歌曲第一声部。
2、朗诵歌词。
3、用歌词演唱到熟
练。
D1、跟琴声哼唱第
二声部。
2、分声部合唱。
展示冬
景图,显
示问题,
并播放
音乐。
多媒体
展示曲
谱,并播
放。
带着问题去聆
听,可以给聆
听以指向性,
并可检测,培
养他们良好的
欣赏习惯。
循序渐进,使
合唱变的较易
掌握,培养学
生合作意识和
协作精神。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23/24
四、
创编、表演
A探究音响,要
求用各种方式表
现:
1、人歌声
2、铃声
3、驴蹄声
4、雪花飘落声
5、舞蹈方式表现
歌曲
B利用新年音
乐会这样一个背
景下一起表演。
A分五小组讨论,讨
论的内容各自分配,
每组一种表现方式。
1、演唱歌曲
2、用人声或用打
击乐表现
3、用人生或用打
击乐表现
4、用纸张飘动的
声音或用人声
5、可用舞蹈的方式
或用哑剧的方式
B分五组:
1、演唱歌曲
2、加入铃声
3、加入驴走的声音
4、雪花飘落的声音
5、几个同学表演踏
雪寻梅的情景。
展示图
片:唱
歌、跳
舞、铃
铛、飘
雪、驴
跑。并设
疑。
多媒体
播放表
演背景,
并播放
伴奏。
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给学生
以空间和时间
去主动探索,
体现以生为本
的理念。“声
音的探究”这
一环节较能体
现愉悦性和趣
味性,一齐表
演把课堂气氛
推向第二高
潮。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
24/24
五、
课堂小结
A说说冬天带来
的乐趣
B听《铃儿响叮
当》英文版出教
室。
A生自由发言、回忆
讨论自己在冬天的
乐趣如:
堆雪人、打雪仗、溜
冰等。
B迈着轻快步伐、
听音乐出教室。
展示画
面、讨论
的问题。
播放音
乐
通过非常热的
场面,大家都
很兴奋,此时
谈谈冬天的乐
趣,一定都有
说不完的话
题,能够另他
们感受到冬天
带来的欢乐。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4:5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9947712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六年级音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六年级音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