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大料与功效
1.砂仁
概述: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
一味芳香性药材。
品类: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
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
归经与性味:归脾经、胃经、肾经;味辛,性温
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2.肉豆蔻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及巴西。我国
广东、云南等省有引种栽培。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用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
呕吐;宿食不消。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辛香。供制酱肉之用,亦
为喼汁的原料之一。豆蔻瓣粉末多用作制甜品,如布丁和巧克力等。
注意:该品含有肉豆蔻醚,对大脑有兴奋及致幻作用。如服用过
量,可产生瞳孔放大及昏迷等现象。人服肉豆蔻粉7.5克,可引起眩晕,
甚至谵语、昏睡,大量可致死亡。
3.草蔻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又名草果、草豆蔻、土砂仁、假砂仁
性味归经:性质温和,味辛辣芳香,涩。
功效:草寇在中医中有燥温祛寒,除痰截疟,健脾暖胃的功效。
可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胀满、痰间断积滞、消化不良、呕吐腹泻。也
常做调料用,有开胃作用。
4.白蔻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果皮及花
也可药用,主产于越南、泰国、缅甸等地,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
省区也有栽培,秋季果实成熟时采下,除去枝梗,晒干或用硫磺熏过,
用时去果皮或连皮打碎生用。
性味:味辛;性温。
功效:行气开胃。主胃脘疼痛;消化不良。
5.白芷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地,白芷适应性
很强,耐寒、喜温和湿润气候,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喜向阳、光照充
足的环境。
归经与性味:归肺,脾,胃经;味辛,性温。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
风止痒。
6.八角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八角果为著名的调味香料,也供药用。果皮、种子、叶都
含芳香油,是制造化妆品、甜香酒、啤酒和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功效:八角为著名的调味香料,味香甜。八角果实在日常调味中
可直接使用,如炖、煮、腌、卤、泡等,祛风理气、和胃调中的功能,
用于中寒呕逆、腹部冷痛、胃部胀闷等。但多食会损目发疮。
注意:阴虚火旺的眼病患者和干燥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活动
性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痛风、糖尿病、热盛者少食甚至忌食。
7.花椒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中国分布由北起东北南部,南至五岭北坡,东南至江苏、
浙江沿海地带,西南至西藏东南部;台湾、海南及广东不产。见于平
原至海拔较高的山地,在青海,见于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种。
耐旱,喜阳光,各地多栽种。
功效:花椒用作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杀虫等功效。
治胃腹冷痛、呕吐、泄泻、血吸虫、蛔虫等症。又作表皮麻醉剂。温
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
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
蛲虫病,阴痒,疮疥。
8.桂皮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学名:柴桂,又称:香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阴
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
功效:桂皮性热,味甘辛、气芳香、无毒,具有暖胃祛寒活血舒
筋、通脉止痛和止泻的功能。主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
跌损瘀滞、血痢肠风等疾病。
注意:受潮发霉的桂皮不可食用。用量不宜太多,香味过重反而
会影响菜肴本身的味道。桂皮香气浓郁,含有可以致癌的黄樟素,所
以食用量越少越好,且不宜长期食用。桂皮性热,所以夏季应忌食。
桂皮有活血的作用,孕妇少食。
9.良姜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等地区。
归经与性味:辛、热、归脾、胃经
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10.山奈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概述:别名:沙姜、三柰、山辣,多年生宿根草本,为姜科山奈属
植物山奈的根茎,根茎块状,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
香;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区,栽培。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山奈根茎为芳香健胃剂,温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胸腹
冷痛,寒湿吐泻,骨鲠喉,牙痛,跌打肿痛等。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4:14: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968491252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沙姜的功效与作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沙姜的功效与作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