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史铁生作品

更新时间:2023-03-05 13:39:21 阅读: 评论:0

周记怎么写-圣芭芭拉

史铁生作品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表白情话英文)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史铁生经典哲理散文:秋天的怀念3篇

史铁生的作品中洋溢着深厚的宗教文化精神,尤其是对基督教文

化的言说成为他作品中的一大亮点;下面是有史铁生经典哲理散

文,欢迎参阅。

史铁生经典哲理散文: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

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

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

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

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

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

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

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

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

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

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

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

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

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

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

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

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

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

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

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

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

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

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

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经典哲理散文:没有生活很久很久以前并且忘记

了是在哪儿,在我开始梦想写小说的时候我就听见有人说过:“作

家应该经常到生活中去。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得有生活。没有

生活是写不出好作品的。”那时我年少幼稚不大听得懂这句话,心

想可有人不是在生活中吗?“没有生活”是不是说没有出生或者已

经谢世?那样的话当然是没法儿写作,可这还用说么?然而很多年

过去了,这句近乎金科玉律的话我还是不大听得懂,到底什么叫

“没有生活”?“没有生活”到底是指什么?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也许是,有些生活叫生活或叫“有生活”,有些生活不叫生活

或者叫“没有生活”?如果是这样,如果生活已经划分成两类,那

么当不当得成作家和写不写得出好作品,不是就跟出身一样全凭

运气了么?要是你的生活恰恰属于“没有生活”的一类,那你就死

了写作这条心吧。不是么?总归得有人生活在“没有生活”之中呀?

否则怎样证实那条金科玉律的前提呢?

为了挽救那条金科玉律不至与宿命论等同,必得为生活在“没

有生活”中而又想从事写作的人找个出路。(生活在“没有生活”

中的人想写作,这已经滑稽,本身已构成对那金科玉律的不恭。

先顾不得了。)唯一的办法是指引他们到“有生活”的生活中去。

然后只要到了那地方,当作家就比较地容易了,就像运输总归比

勘探容易一样,到了那儿把煤把矿砂或者把好作品一筐一车地运

回来就行了。但关键是,“有生活”的生活在哪儿?就是说在作家

和作品产生之前,必要先判断出“有生活”所在之方位。正如在

采掘队或运输队进军之前,必要有勘探队的指引。

真正的麻烦来了:由谁来判断它的方位?由作家吗?显然不合

逻辑——在“有生活”所在之方位尚未确认之前,哪儿来的作家?

那么,由非作家?却又缺乏说服力——在作家和作品出现之前,根

据什么来判断“有生活”所在之方位呢?而且这时候胡说白道极易

盛行,公说在东,婆说在西,小叔子说在南,大姑子说在北,可

叫儿媳妇听谁的?要是没有一条经过验证的根据,那岂不是说任何

人都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寻找所谓“有生活”么?岂不就等于说,任

何生活都可能是“有生活”也都可能是“没有生活”么?但这是那

条金科玉律万难忍受的屈辱。光景看来挺绝望。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万般无奈也许好吧就先退一步:就让第一批作家和作品在未

经划分“有生活”和“没有生活”的生活中自行产生吧,暂时忍

受一下生活等于生活的屈辱,待第一批作家和作品出现之后就好

办了就有理由划分“有生活”和“没有生活”的区域。可这岂止

是危险这是覆巢之祸啊!这一步退让必使以后的作家找到不甘就

范的理由,跟着非导致那条金科玉律的全线崩溃而不可——此中

逻辑毫不艰涩。

也许是我理解错了,那条金科玉律不过是想说:麻木地终日

无所用心地活着,虽然活过了但不能说其生活过了,虽然有生命

但是不能说是“有生活”。倘若这样我以为就不如把话说得更明确

一点:无所用心地生活即所谓“没有生活”。真若是这个意思我就

终于听懂。真若是这样我们就不必为了写作而挑剔生活了,各种

各样的生活都可能是“有生活”也都可能是“没有生活”。所有的

人就都平等了,当作家就不是一种侥幸、不是一份特权、自己去

勘探也不必麻烦别人了。

我希望,“有生活”也并不是专指猎奇。

任何生活中都包含着深意和深情。任何生活中都埋藏着好作

品。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能出现好作家。但愿我这理解是对的,

否则我就仍然不能听懂那条金科玉律,不能听懂这为什么不是一

句废话。

史铁生经典哲理散文:熟练与陌生艺术要反对的,虚伪

之后,是熟练。有熟练的技术,哪有熟练的艺术?

熟练(或娴熟)的语言,于公文或汇报可受赞扬,于文学却是

末路。熟练中,再难有语言的创造,多半是语言的消费了。罗兰·巴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特说过:文学是语言的探险。那就是说,文学是要向着陌生之域

开路。陌生之域,并不单指陌生的空间,主要是说心魂中不曾敞

开的所在。陌生之域怎么可能轻车熟路呢?倘是探险,模仿、反映

和表现一类的意图就退到不大重要的地位,而发现成其主旨。

米兰·昆德拉说:没有发现的文学就不是好的文学。发现,

是语言的创造之源,便幼稚,也不失文学本色。在人的心魂却为

人所未察的地方,在人的处境却为人所忽略的时候,当熟练的生

活透露出陌生的消息,文学才得其使命。熟练的写作,可以制造

不坏的商品,但不会有很好的文学。

熟练的写作表明思想的僵滞和感受力的麻木,而迷恋或自赏

着熟练语言的大批繁殖,那当然不是先锋,但也并不就是传统。

如果传统就是先前已有的思想、语言以及文体、文风、章法、

句式、情趣……那其实就不必再要新的作家,只要新的印刷和新

的说书艺人就够。但传统,确是指先前已有的一些事物,看来关

键在于:我们要继承什么以及继承二字是什么意思?传统必与继承

相关,否则是废话。可是,继承的尺度一向灵活因而含混,激进

派的尺标往左推说你是墨守成规,保守者的尺标往右拉看你是丢

弃传统。含混的原因大约在于,继承是既包含了永恒不变之位置

又包含了千变万化之前途的。然而一切事物都要变,可有哪样东

西是永恒不变的和需要永恒不变的吗?若没有,传统(尤其是几千

年的传统)究竟是在指示什么?

或单说变迁就好,继承又是在强调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是有

的,那就是陌生之域,陌生的围困是人的永恒处境,不必担心它

的消灭。然而,这似乎又像日月山川一样是不可能丢弃的,强调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继承真是多余。但是!面对陌生,自古就有不同的态度:走去探险,

和逃回到熟练。所以我想,传统强调的就是这前一种态度——对

陌生的惊奇、盼念、甚至是尊敬和爱慕,唯这一种态度需要永恒

不变地继承。这一种态度之下的路途,当然是变化莫测无边无际,

因而好的文学,其实每一步都在继承传统,每一步也都不在熟练

中滞留因而成为探险的先锋。传统是其不变的神领,先锋是其万

变之前途中的探问。

也许先锋二字是特指一派风格,但那就要说明:此“先锋”

只是一种流派的姓名,不等于文学的前途。一向被认为是先锋派

的余华先生说,他并不是先锋派,因为没有哪个真正的作家是为

了流派而写作。这话说得我们心明眼亮。

那,为什么而写作呢?我想,就因为那片无边无际的陌生之域

的存在。那不是凭熟练可以进入的地方,那儿的陌生与危险向人

要求着新的思想和语言。如果你想写作,这个“想”是由什么引

诱的呢?三种可能:市场,流派,心魂。市场,人们已经说得够多

了。流派,余华也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而心魂,却在市场和流

派的热浪中被忽视,但也就在这样被忽视的时候它发出陌生的呢

喃或呼唤。离开熟练,去谛听去领悟去跟随那一片混沌无边的陌

生吧。

在心魂的下去写作,有一个问题:是者是我呢,还

是被者是我?这大约恰恰证明了心魂和大脑是两回事——引

诱者是我的心魂,被者是我的大脑。心魂,你并不全都熟悉,

它带着世界全部的消息,使生命之树常青,使崭新的语言生长,

是所有的流派、理论、主义都想要接近却总遥遥不可接近的神明。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任何时候,如果文学停滞或萎靡,诸多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就

是:大脑离开了心魂,越离越远以至听不见它也看不见它,单剩

下大脑自作聪明其实闭目塞听地操作。就像电脑前并没有人,电

脑自己在花里胡哨地演示,虽然熟练。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3:3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947611251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史铁生作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史铁生作品.pdf

上一篇:送灵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史铁生作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