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简介

更新时间:2023-03-05 13:35:31 阅读: 评论:0

越南鱼露-整理床铺

个园简介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双眼皮贴怎么用)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整理

---------------------------------------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园林概述

第一节认识园林

一.定义: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域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

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二.园林的形式:

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

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举例:孔祥熙宅园,常熟城西尚湖(江南最大的牡丹园),杭州西湖(雷锋夕照,花港观鱼

景点),北京植物园,张家界森林公园,浙江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点,

中国中央国家公园核心旅游区——太白山

三、园林的功能:

园林不仅作游憩之用,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四.园林的开发形式:

I、自然式园林

a.山林别墅:多为私家别墅

b.自然风景区: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

c.风景名胜区:泰山,黄山等

II、人工园林

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

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五.认识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原始社会时期——园林的萌芽。

2、第二阶段(古典园林)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从成长渐于成熟。

特点:

①直接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其所有;

②封闭、内向;

③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为主要目的。

3、第三阶段

18世纪中叶——“公园”名词的出现。

特点:

?除私家园林外,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向群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规划设计封闭——开放;

?造园不仅为了获得景观之美,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

往活动的场地。

4.第四阶段

特点:

①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

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

②园林绿化以创造城市生态系统为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学及各种

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伸到郊外,向着更广阔的国土发展,使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

③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中外造园活动简介

一、中国园林发展概况

1、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朝的囿

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周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初期造园阶段,最初的形式为囿。

2、春秋战国的囿苑与文化:春秋、战国文化、艺术比较发达,表现在建筑

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

3.秦汉时期:

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物质、经济、思想制度等方面做了不少统一的工作。大量兴建宫殿,

比较著名的有信宫和阿房宫。

汉朝时期:

在汉代的宫室建筑中,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都较大,另外还有长杨宫,甘泉宫等。但在汉代

众多的宫殿建筑中,上林苑应该是汉代皇家禁苑的代表作。——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

一池三山,秦汉典范:

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

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

建岛、山石点缀手法,

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4、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

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代表作有“华林园”。

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佛寺园林的出现: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建筑兴起,佛寺特多。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近水源;二是要靠树林;

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

皇家园林的发展:

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

——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

5、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

隋朝:

隋炀帝大业元年(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

林。

唐代宫苑(公元618~907年):

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此时期的宫苑除华清宫、长生殿外,还有朝元阁、集灵台、宜

春亭、芙蓉园、斗鸡殿等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官苑。

别业的出现: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

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称别墅时,

则是突出其园林气氛以区别于一般住宅。

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代表之一:王维的辋川别业

宋代园林:

唐、宋的写意山水园以汴京西北角的著名园林“寿山艮岳”(也称“华阳宫”)为代表。“寿山

艮岳”是北宋有名的皇家园林,它具有很多园林艺术的特点。

总结:总之,唐、宋打下了非常厚实的造园艺术基础,使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

炉火纯青的地步。——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6、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

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这一

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

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

总结: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

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举例:无锡寄畅园,扬州个园(四季叠石),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环秀山庄,苏州

网师园(“渔隐”)

中国古代园林知识点总结

1、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a、皇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

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著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

b、私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

色彩淡雅素静;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

园等。

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

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服务对象不同;

(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

(3)气候条件不同。

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

2)按园林年处地理位置分:

a、北方类型

b、江南类型

c、岭南类型

3、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1)山

a、秦、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e、明清时期

2)水

理水方法:

a、掩

b、隔

c、破

3)植物

树木选择标准:姿美、色美、味香。

植物的象征意义:

竹子: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

松柏:坚强和长寿。

兰花:幽居隐士。

莲花:洁净无瑕。

玉兰、牡丹、桂花:荣华富贵。

石榴:多子多孙。

紫薇:高官厚禄。

4)动物

主要有:鹤、鸳鸯、金鱼、鹿等。

5)建筑

主要有:厅堂;楼阁;书房馆斋;榭;轩;舫;亭;廊;桥;园墙等。6)匾额:

包括匾额;楹联;刻石。

其作用为: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点景,为景点增加诗意,提升品位。

第三节国外造园活动简介

国外代表园林:有东方的日本园林;15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包括意大利、

法国和英国园林等;此外,近代又出现了苏联和美国的园林绿化。

一、日本园林——缩景园

发展过程: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公元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

日本园林的特点和种类:

特点:顺应自然、精致小巧

种类:日本庭园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

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洗手钵和石灯笼是其特色陈设品。

★枯山水又叫假山水,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是日本特

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沙,缀以石组或适

量树木,实质是以沙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

一个突出特点是:

★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

景植物。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

鸢尾代表纯洁等等。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

背景: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这里夏季在各地

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

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

?台地园依地势而建,以浓密的森林为背景,自上而下摆布园林景观。主建筑建在最高处,

向下形成多层台地,按左右对称的格局,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在台地园中轴

线的两边,种植着高耸的杉、松类树木。其下种植花卉,形成欧式图案,春、夏、秋三季繁

花似锦。两侧为开阔的疏林草地。

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

?另外中轴线的设置也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

?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台地园也少用几何式的修剪,很注意规则式园林与大自然风景的

过渡。植物以常绿树为主,有石楠、黄杨、珊瑚树等,配置方式采用整形式树坛,绿色为基

调,鲜有色彩艳丽花卉。

三、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

17世纪下半叶,法国庭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

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当时号称“太

阳王”的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成为法国规则式园林

的巅峰之作。

四、英国自然风景园

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大国,国貌大为改观,

人们更为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园中有形状自然的河流、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

的树木,弯曲的小径。出现了“自然风景学派”,自然风景园相继出现。它们对自然风景有高

度的艺术表现力,对造园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典型代表:邱园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之一,它在提高人们对植物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认识过程中

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

总结:

?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

?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

?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

典型人物:

奥姆斯特德——景观设计之父,现代园林之父,美国第一景园大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

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

★奥姆斯特德设计原则:

1、保护自然景观,在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

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

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

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边缘的稠密的栽植林带;

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

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

★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及前景

1、走向生态的设计

2、走向文化的设计

3、走向区域的设计

4、走向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设计

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1.图板规格:

图板规格

代号A0A1A2

图板尺寸

(宽/mmx

长/mm)

900x1200600x900450x600

2.比例尺定义:

①图样的比例: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它是线段之比而不是面积之比。

②比例的大与小,是指比值的大与小。

③比值大于1的比例,称为放大的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称为缩小的比例。

3,图纸规格:

4.图纸内容:会签栏,标题栏

5.规范:文字说明长仿宋字,图纸中表示数量的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字高应不小于2.5mm。

6.不同线型的绘制要求:

*虚线线段长度约4-6mm,间距为0.5-1.5mm;

*点划线线段长度约为10-20mm,间距为1.0-3.0mm,点划线线段的端点不应是点。

*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

0.7mm。

*直线相交或相接应该明确、肯定。实线与实线应相交于一点,或略微有点出头。

*点划线和点划线交接或点划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

*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为实线的延长时,不得

与实线连接。

*弧线相交时,交点要光滑,避免相交部位线条变粗。

*直线与弧线相交时,应该沿切点方向。交接处应光滑,线条粗细应该一致,先画曲线,后

接直线。

7.工具线条图的作图步骤:(参照课本)

8.线段的标注:图样上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组成。

9.坡度标注:坡度用%、比例或比值表示。

10.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①轮廓线、中心线可用作尺寸界线,但不能用作尺寸线,不能用尺寸界线作尺寸线。

②应将大尺寸标在外侧,小尺寸标在内侧。

③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尺寸注写。

④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

⑤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

⑥尽量避免在如图所示的30°角阴影范围中标注尺寸。

⑦任何图线不能穿交尺寸数字。无法避免时,需将图线断开,如图所示。

⑧尺寸界线相距很近时,尺寸数字可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近旁,或上下错开,或用引出

线引出后再行标注,如图所示。

⑨同一张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数字字号应大小统一,通常选用3.5号字,如图所示。

第四章平面构成

1.构成的含义: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

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

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

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

成。

2.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和实用元素。

3.点、线、面称为“构成三要素”。

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a)对称与均衡

b)对比与调和

c)节奏与韵律

d)和谐

5.单位形概念:也叫基本形,指在平面构成中,一组相同或相近的形象

组成,其每组单位称为单位形。

6.基本形的建立方式:

a、分离:单形与单形之间不接触。

b、接触:单形与单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

c、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

系。

d、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

关系。

e、减缺:单形与单形相互覆盖,覆盖的形部分被减掉。

f、差叠(添加):两个单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一个新的形。

g、联合:一个单形与另一个单形相交部分面积较大,经联合形成的

图形。

7.平面构成的形式

a)重复构成形式

b)近似构成形式

c)渐变构成形式

d)发射构成形式

e)空间构成形式

f)特异构成形式

g)分割构成形式

h)肌理形态构成

第五章色彩构成

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原色相混合而成白光。

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红+绿+蓝=白。

2.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

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

3.色彩三原色:红、黄、蓝。色彩的三种原色等量混合即产生黑色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3:35: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9453112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个园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个园简介.pdf

上一篇:读昆虫记有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个园简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