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送灵澈上人_古诗大全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⑴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集》卷一。灵辙上人,唐代着名僧人,本姓杨,
字源澄,会稽人,后为云门诗僧。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深青色。
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杳:深远的样子。
⑸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译文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
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
你背着斗笠披着斜阳,
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赏析
瞑色苍苍的竹林寺,晚钟阵阵,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
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
灵澈上人大概是中唐时期一位着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人,出家的本
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
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
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3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
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
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
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
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
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
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
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间。刘长卿于公元761
年从贬谪南巴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着,云游江南,心
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
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
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
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
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
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
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方回评
其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方东树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
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从这首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动、
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
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3/3
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这就获得了很好的艺术
效果。
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全诗四句,句句写景,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乍
看好像是写郊野向晚的景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荷笠带斜阳”一句,最
易误解为纯属自然景物的描写,无甚用意。其实不然。作者写斜阳经天,不是光照
山峦火树,而是映现于荷笠者一身,是为了突出“荷笠”这一人物形象和整个画面
构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感情的专注。画面上的光束、景物,是和送别之情
紧密相连的,这就不仅是景物的烘染,时序的变换或感情的陪衬,而是对全诗的立
意、构图、设色和抒情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首诗正是既写景,又抒发胸臆,注意景
物选择和人思想感情的协调统一,使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和谐合拍,故能把感情表
达得更含蓄、更贴切、更完美。
这种诗能给人留下欣赏的余地和珍视友谊的启示。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3:3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94487125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送灵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送灵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