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么时候

更新时间:2023-03-05 11:35:10 阅读: 评论:0

古镇周庄-牛奶蛋

冬至是什么时候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汽车玻璃)

冬至日是什么意思

冬至日是什么意思

节气定义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前是大雪(12

月7-9日交节),冬至后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节),冬至是12月21日至

12月23日交节。

名称释义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

之至,故曰“冬至”。

节气时间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2日或12月23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

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昼夜极值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

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

转移。

农历参照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

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同时,闰月

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

月)。

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

多,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

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

我国大部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冬至传说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

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

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

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

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

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

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

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

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

疫鬼,防灾祛病。

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

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

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古代纪念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

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

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

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

“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

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

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

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

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

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

以取九九消寒之意。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

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

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

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

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

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

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

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

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

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

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

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

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现代民俗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

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俗语

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

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

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

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传统饮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

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

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

选用高钙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

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

大葱炒豆腐。

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

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

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

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

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饺子团圆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

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

下的。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

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

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

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

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

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

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

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

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

年有一个好兆头。

红豆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

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

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

防灾祛病。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

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

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

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

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

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苏州冬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

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

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

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

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相关诗词

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

——乔金龙《冬至到》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杜甫《冬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香烛鲜花纸钱银,八果八素并八珍。合家召开追思会,缅怀英烈祭先人。

——张志真《冬至祭》

针灸通穴

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个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神阙穴是激发身体

阳气上升的最佳时间。

在冬至前后四天,加上冬至这一天共九天中,可以通过用艾条灸神阙穴的

方法养生。把艾条点着后以肚脐为中心,熏灼肚脐周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烫到

皮肤,有温热的感觉即可。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

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

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甚至会使人第二年都少生病。

起居宜忌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

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

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

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

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

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

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

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

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这类病人

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

温随即降至30℃以下。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

发硬、皮肤出现凉感。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1:3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87309124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冬至是什么时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冬至是什么时候.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