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抽样调查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及全然概念
一、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那么从总体中抽取一局部单位进行瞧瞧,并运用数理统计
的原理,以被抽取的那局部单位的数量特征为代表,对总体作出数量上的推断分析。
二、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抽样调查方法是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查方法上的必定选择,和普查相比,它具有正确度高、
本钞票低、速度快、应用面广等优点。
一般适用于以下范围:
1.实际工作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瞧瞧,而又需要了解其全面资料的事物;
2.虽可进行全面调查瞧瞧,但比立困难或并不必要;
3.对普查或全面调查统计资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
4.抽样方法适用于对大量现象的瞧瞧,即组成事物总体的单位数量较多的情况;
5.利用抽样推断的方法,能够关于某种总体的假设进行检验,判定这种假设的真伪,以决
定取舍。
三、抽样调查的全然概念
(一)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总体和样本)
全及总体:所要调查瞧瞧的全部事物。
总体单位数用N表示。
抽样总体:抽取出来调查瞧瞧的单位。
抽样总体的单位数用n表示。
n≥30大样本
n<30小样本
(二)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
全及指标:全及总体的那些指标。
抽样指标:抽样总体的那些指标。
第二节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通常有以下四种组织形式:
一、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即从总体单位中不加任何分组、排队,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随机抽选可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做法,如:
1.直截了当抽选法;
2.抽签法;
3.随机数码表法;
二、类型抽样(分类抽样)
先对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加以分类(层),然后再从各类(层)中按随机原那么抽取样本,组
成一个总的样本。
类型的划分:
一是必须有清楚的划类界限;
二是必须明白各类中的单位数目和比例;
三是分类型的数目不宜太多。
类型抽样的好处是:
样本代表性高、抽样误差小、抽样调查本钞票较低。要是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的话那么
抽样数目能够减少。
两种类型:
1.等比例类型抽样(类型比例抽样);
2.不等比例类型抽样(类型适宜抽样)。
三、机械抽样(等距抽样)
先将全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抽取样本单位。
排列次序用的标志有两种:
1.选择标志与抽样调查所研究内容无关,称无关标志排队。
例:研究工人的平均收进水平常,按工号排队。
2.选择标志与抽样调查所研究的内容有关,称有关标志排队。
例:研究工人的生活水平,按工人月工资额上下排队。
机械抽样按样本单位抽选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种:
1.随机起点等距抽样
2.半距起点等距抽样
3.对称等距抽样
机械抽样的好处:
1.能够使抽样过程大大简化,减轻抽样的工作量;
2.要是用有关标志排队,还能够缩小抽样误差,提高抽样推断效果。
机械抽样,实际上是一种特不的类型抽样。因为,要是在类型抽样中,把总体划分为假设
干相等局部,每个局部只抽一个样本,在这种情况下,那么类型抽样就成了机械抽样。
四、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即从全及总体中成群地抽取样本单位,对抽中的群内的所有单位都进行瞧瞧。
整群抽样的好处:组织工作比立简单方便,适用于一些特不的研究对象。其缺乏之处是,
一般比其它抽样方式的抽样误差大。
五、多时期抽样
即把抽样本单位的过程分为两个或几个时期来进行。
〔要是一次就直截了当抽选出具体样本单位,这喊单时期抽样〕具体讲:①先抽大单位(能
够用类型抽样或机械抽样),②再在大单位中抽小单位(可用整群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③
小单位中再抽更小的单位;而不是一次就直截了当抽取基层的调查单位。
六、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以上每一种组织方式又有不同的抽取样本方法(机械抽样和整群抽样没有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又称有放回抽样
不重复抽样:又称不放回抽样。
第三节抽样平均误差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及其碍事程度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资料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两者的偏离称为统计误差。
抽样误差即指随机误差,这种误差是抽样调查固有的误差,是无法防止的。
抽样误差的碍事因素:
1.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正比关系
2.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反比关系
3.不同的抽样方式。
4.不同的抽样组织形式。
抽样误差的作用:
1.在于讲明样本指标的代表性大小。
误差大,那么样本指标代表性低;
误差小,那么样本指标代表性高;
误差等于0,那么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一样大。
2.讲明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相差的一般范围。
二、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实际上是样本指标的标准差。通常用μ表示。在N中抽出n样本,从排列组
合中能够有各种各样的样本组:
1.要是是重复抽样:
2.要是是不重复抽样:
⑴考虑顺序的不重复抽样:
⑵不考虑顺序的不重复抽样:
三、纯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一)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1.重复抽样
取得σ的途径有:
1.用过往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的资料,假设同时有n个σ的资料,应选用数值较大的那个;
2.用样本标准差S代替全及标准差σ;
3.在大规模调查前,先搞个小规模的试验性的调查来确定S,代替σ;
4.用估量的方法。
例:某灯泡厂从一天所生产的产品10,000个中抽取100个检查其寿命,得平均寿命为2000
小时(一般为重复抽样),依据以往资料:σ=20小时,
依据以往资料,产品质量不太稳定,假设σ=200小时,
2.不重复抽样:
(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已证实得:成数的方差为p(1-p)
某玻璃器皿厂某日生产15000只印花玻璃杯,现按重复抽样方式从中抽取150只进行质量
检验,结果有147只合格,其余3只为不合格品,试求这批印花玻璃杯合格率(成数)的抽样
平均误差。
四、类型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在重复抽样情况下:
2
i
xn
;
2
2
ii
i
N
N
五、机械抽样(等距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1.假设按无关标志排队
公式用以上纯随机抽样的公式,一般采纳不重复抽样公式:
2.假设按有关标志排队
公式用类型抽样的公式:
六、整群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整群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受三个因素碍事:
(1)抽出的群数(r)多少(反比关系)
(2)群间方差(
)(正比关系)
(3)抽样方法
七、多时期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以两时期抽样为例
设总体分R组,每组包含个单位,假设各组相等,那么RMN
在抽样第一时期,从R组中抽出r组;
在抽样第二时期,在中选的r组中随机抽选个
单位,假设各组m相等,那么n=rm
那么:在重复抽样下
在不重复抽样下
设某大学在学期初对学生进行体重抽样调查,先从全校80个班以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
8个班,然后再从抽取的班中再分不抽取10个人作为第二时期抽样单位。计算所得的抽样
平均体重为千克,抽样各班内方差平均数2为50,各班之间体重方差2
x
为22。
假设全校各班均为40人。试以94.45%〔t=2〕的概率,推断该校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
:
第四节全及指标的推断
一、点估量和区间估量
(一)点估量
100x1002p98%
X1002P98%
例:在全部产品中,抽取件进行仔细检查,得到平均重量克,合格率,我们直接推
断全部产品的平均重量克,合格率。
只要在样本代表性大,且对全及指标精确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采纳点估量法。如能满
足以下三个准那么: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就会得到合理的估量
(二)区间估量
是依据样本指标和抽样误差往推断全及指标的可能范围,它能讲清楚估量的正确程度和把
握程度。
依据中心极限定理,得知当n足够大时,抽样总体为正态分布,依据正态分布规律可知,
样本指标是以一定的概率落在某一特定的区间内,统计上把那个给定的区间喊抽样极限误
差,也称置信区间,即在概率F(t)的保证下:
抽样极限误差△=tμ,〔t为概率度〕
可见,抽样极限误差,即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
抽样误差范围的实际意义是要求被估量的全及指标X或P落在抽样指标一定范围内,
即落在
p
x
xp或的范围内。
例:当F(t)=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的1倍(t=1);当F(t)=95.45%时,抽样
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的2倍(t=2);当F(t)=99.73%时,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的3倍(t=3);
二、全及平均数和全及成数的推断
例1:某农场进行小麦产量的抽样调查,该农场小麦播种面积为10000亩,采纳不重复的简
单随机抽样从中选100亩作为样本,进行实割实测,得到样本的平均亩产量为400千克,样
本标准差为12千克。
那么:
例2:某机械厂日产某种产品8000件,现采纳纯随机不重复抽样方式(按重复抽样公式计算),
从中抽取400件进行瞧瞧,其中有380件为一级品,试以概率95.45%的可靠程度推断全部
产品的一级品率及一级品数量的范围。
那么:抽样一级品率:
三、全及总体总量指标的推断
(一)直截了当推断法
抽样平均数(成数)×总体单位数=总体标志总量
1.要是采纳点估量方法:上例1中:400×10000=400(万千克)
要是用区间估量方法:上例1中该农场小麦总产量的范围为:
t=2:(397.62~402.38)×10000=397.62~402.38(万千克)
t=3:(396.43~403.57)×10000=396.43~403.57(万千克)
2.上例2中,全部一级品数量的范围为:
(92.82%~97.18%)×8000=7425.6~7774.4(件)
例2:某市房地局,年报工资总额万元。现抽查14个单位:年报:万元多报:万元少报:
万元抵冲后1.47-0.44=1.03(万元)
第五节必要抽样数目确实定
一、碍事必要抽样数目的因素
二、必要抽样数目的计算公式
(一)简单随机抽样
(二)类型抽样
重复抽样:
22
2
x
t
n
2
2
(1)
p
tpp
n
不重复抽样:
22
222
x
tN
n
Nt
2
22
(1)
(1)
p
tppN
n
Ntpp
(三)机械抽样
在有总体差异程度和比重的全面资料时,可采纳类型抽样的公式;
没有总体的全面资料时,可采纳简单随机抽样的公式。
(四)整群抽样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1:1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861831165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抽样调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抽样调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