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地理单元

更新时间:2023-03-05 10:17:21 阅读: 评论:0

电风吹-孔伋

地理单元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家常酸辣汤)

1/5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分析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例外区域的描述,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例外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

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例外尺度、例外

级别的区域。能够正确运用区域的概念。

2、通过尝试划分区域的活动,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的划分的

方法。

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

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重难点内容介绍及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的难点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认识例外的地理区域”,其

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本节教材对应课标中地理差异部分的标准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

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

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重点落在北

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和彼此之间的界

线上。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

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大凡特征的基础上,开始

进一步阐述我国例外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

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

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

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

2/5

免在详尽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本章教材的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

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目标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所包

含的要素,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差异的比较,进一步学

会用归纳的方法,了解区域的各自特征。明确地理事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人

文属性,初步形成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

4、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应特别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

法解决相关的学习问题。

重难点内容介绍及教学建议

1、本节教学内容难点在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

西部地区有明明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地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通过用比较的方法,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

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

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

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与地理课程标准是相对应的重点在: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

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区域

的特征。从这一节开始,在“总论”知识基础上,留意对比分析了各个地区突出

的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凡到个别的变

化。本节的内容涉及了“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的地形的分布和

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3/5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和盆地

为主的地形。

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

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

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

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4、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

“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它地理特征。

5、明确西北和青藏地区分布了我国主要的牧区。

重难点内容介绍及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内容与第二节并列,难点在于中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

藏地区做进一步的描述,它们同属西部非季风区,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活、生

产方面有相似的地方。

西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明的差异,它地

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漠,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

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

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最

突出的自然特征,在标题中明确了“干旱的西北地区”。

抓住“高”和“寒”两个特征,是研究青藏地区的关键。在这样分外的环境中,

气候、水文、生物、资源也都具有独特性,并且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极

深刻的影响。因而青藏地区不仅在我国,同时在世界上也是一个严重地区。认

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性,对于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发展生产具有严重

意义。

4/5

2、本节教材与地理课程标准是相对应的重点内容落点在:运用地图指出西

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

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首先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的主要的牧区,然后又从自然条件

的差异,谈到牧业生产的差异。

由于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气候越来越干旱,草原植被的分布也由东向西逐渐

变化,反映在牧场的特点就表现为内蒙古高原东部主要是草原牧场,如呼伦贝

尔草原牧场和锡林郭勒草原牧场;到了贺兰山以西,荒漠植被占据了主导地

位,牧场便局限于地下水出露的绿洲上了,而新疆的高山牧场,由于受地形影

响,则形成了森林带以上的夏季牧场和森林带以下的冬季牧场垂直分布的特

点。教材通过活动课文用两张景观图对比了内蒙古的温带草原牧场和青藏地区

的高寒牧场。放牧的方式由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逐渐走向定居放牧

方式。广漠的温带草原使这里成为全国严重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牧场主要分布

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其产品不仅供应本地需要,而且还支援外省市

并出口国外,参与国际市场。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

青藏地区主要是高寒牧场,牧场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优良畜种主要是

牦牛、藏绵羊。

除了牧业生产,例外区域的农业生产各具特色:

西北地区夏季气温相当高,日照时间长,但天然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

生长的需要,农耕必须依靠灌溉,因此,在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

地区,农作物都生长优良,形成许多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都是引黄河

水自流灌溉而形成的灌溉农业区;甘肃的河西走廊是利用祁连山地的冰雪融水

灌溉农田;新疆各盆地边缘的绿洲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进行灌溉

而形成绿洲农业。

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是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自然特色是地势高、气

候寒,自然条件阴恶,高原上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

区,水热条件组合相对较好的地区能够发展种植业生产,因此在雅鲁藏布江谷

地、湟水谷地形成了河谷农业生产特色。

5/5

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教材通过阅读材料进一步说明气候对农作物的

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10:1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82641124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理单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理单元.pdf

上一篇:服务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地理单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