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古诗的意思写作文300字
一、意思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
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二、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三、作者
清代袁枚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其
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空灵流利,新奇眩目。此诗也即是诗人在生
活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后停住歌声准备捕捉蝉的这一幕场
景后,诗兴大发而创作。
二、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第一
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
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
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
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
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
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
“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
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
了出来。
“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
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
淋漓尽致。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
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
寄托情思。同时此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所见
——改写所见的作文1
夏日的黄昏,夕阳西下,天边一缕缕余光不再那么刺眼,柔和的它们美丽动人。红彤
彤的太阳像小姑娘涨红的脸。天边一片片流云五彩斑斓,火红的、金黄的、银灰的,酷似
仙女的绸缎。一缕缕余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闪一闪的,像洒上了一层碎金。
田野里,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稻穗儿乐弯了腰,一阵微风吹来,它们跳起了欢
快的舞。田边的乡间小路上,小野花姹紫嫣红,红的、黄的、粉的……鲜艳无比。一棵棵
大树枝繁叶茂,可以挡住烈日的折磨。一条条小河弯弯曲曲的,河水清澈见底,一群群小
鱼活蹦乱跳,来回穿梭。炊烟袅袅,家家户户正在烧饭。
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传来,原来是一个全身黑黝黝的,悠然自得的小牧童。他头戴一
顶草帽,身穿一件红色的大衣,长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他骑在牛背上,沾了泥土的小脚
丫随意地晃着。这头老黄牛哞哞地叫着,仿佛在给小牧童伴奏呢!一阵蝉鸣传入小牧童的
耳朵,他的歌声戛然而止,轻轻地拉了拉僵绳,老黄牛停了下来,小牧童用他机灵的眼睛
四处搜索,突然一只知了出现在他的视线里。小牧童惊喜地跳下牛背,准备去捉那只知了。
诗人袁枚见到了这一幕幕有趣的情景,回到家中,他提起笔来,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古
诗《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古诗所见改写成作文2
这是一个夏日的傍晚,火红的太阳已经躲到了群山的背后,彩霞染红了天空,染红了
云彩,渔夫们都摇着船,收工回家了。
这时,一阵清脆的歌声从树丛深处传来,这歌声是多么嘹亮啊!只见一个牧童骑着一
头老黄牛走了过来。你瞧,他头戴金黄的斗笠,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圆嘟嘟的
小脸蛋儿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斜坐在牛背上,一双小脚丫欢快地晃动着,显得那么活
泼可爱。老黄牛“哞哞”地叫着,似乎在赞美牧童的歌声动听呢!
牧童正唱到高兴,一阵清脆的蝉鸣声从附近的一棵柳树上传来。蝉声打断了牧童美妙
嘹亮的歌声,他停止唱歌,侧耳仔细的聆听着。
牧童想要捉蝉的欲望油然而生,他拍拍黄牛,又指指树上的蝉,老黄牛心领神会,用
慢慢的速度,轻轻的脚步,小心翼翼地向蝉靠近。
近了,近了,离蝉只有一步之遥。但蝉还没有感受到危险的降临,仍然“知了知了”
地展示着自己美妙的歌喉。牧童慢慢地从牛背上站起来,双手轻轻地向蝉靠近。说时迟,
那时快,牧童双手向前一合,蝉“吱”地一声,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哧溜”一下跳下了牛背,将手露出一条细缝,笑着说:“哈哈哈,谁让你跟我
比试歌喉来着,现在遭殃了吧!”此时的蝉,怎么会就这样束手就擒,善罢甘休呢?它在
牧童手中不停的叫唤着,挣扎着,但就算这样,还是无济于事。
牧童笑着,他纵身跃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⑷欲:想要。
⑸捕:捉。⑹鸣:叫。
【参考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
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作者简介】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
(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
“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
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
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
《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
《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朗诵指导】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
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
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
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
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
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吧。
你好!
1.《所见》是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
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2.《所见》原文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5.赏析
6.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
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
“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
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
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
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7.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
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
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
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
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
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
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8.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
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
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
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
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
去遐想、去思考。
9.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
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
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
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
的“真性情”。
希望对你有帮助。
所见
【清】袁枚
牧童⑴骑黄牛,
歌声振⑵林樾⑶。
意欲⑷捕⑸鸣⑹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
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夏天,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小草长得更加茂盛,微风一吹,柳条摆来摆去,美丽
极了。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他身穿红色的褂子、紫色的短裤、光着小脚、背着一顶草帽、
手里拿着柳条、头上绑着两个髻角、大大的眼睛、唱着欢快的歌向走去。他的歌声清脆、
响亮、回荡在整个树林里。
蝉儿像是在比赛唱歌似的,一个劲的叫个不停。忽然,牧个不停。
忽然,牧童看见一只蝉正趴在树上,“知了知了”叫得很欢。他立刻捂上嘴巴,悄悄
的从牛背上下来,眼睛直盯盯地看着蝉,准备把它捕住。
忽然,蝉“哧”地一下飞到另一棵树上去了。牧童轻手轻脚地来到树下,刚想爬上树
去捉那只大蝉,可那只蝉好象知道了什么,又飞到了一棵树上。
这棵树又高又大,长的非常粗壮。牧童把双手举的高高的,使劲一跳,一下把蝉逮住
了,他神气极了,又唱起了欢快的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9:5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81221124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轻手轻脚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轻手轻脚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