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
《八佰》这部电影是依据真实的历史事务改编的,讲解并描述了
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闻名的历史故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爱!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一
八月份,电影大作《八佰》即将上映的消息纷纷刷爆挚友圈,可
以看出各位观众们还是对这部电影充溢期盼的。有人预料,《八佰》
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会超过20某某年的票房冠军《战狼2》。
《八佰》这部电影讲解并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
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
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斗争;为壮声势,
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
运用IMA某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本应当于20某某年7月5日全
国上映,最终却搁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很清晰,《八佰》这部电影是依据真实的历
史事务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务,便是抗日斗争时期闻名的淞沪会战。
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斗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
提出了三个月的安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
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解并描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
闻名的历史故事。
2/6
18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
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
日军占据,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据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
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
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
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保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
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
共存亡,剩最终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后来,谢晋元与全体官兵一起同心协力,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歼灭敌兵80余名,伤敌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
中国人民的严厉惩处,皇军不行战胜的神话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实,
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
四行孤军》一文具体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
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卒连,一个迫击炮排。
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
之说。
八佰
八佰的历史背景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以后,中国军队第88师是最先进入战场抗
击日军的中国部队。最初谢晋元是作
为第262旅参谋主任,在宝山路商务印书馆对面的楼上在最前线
指挥战斗。战斗到9月中旬,第524团团附
3/6
黄永淮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第262旅旅长便任命谢晋元为新任
团附,指挥该团负责正面阵地的防守任务。
因战况激烈,该团先后补充了4次兵员,原来的老兵在战火中不
断牺牲,补充人员主要来自地方保安团。战斗至10月下旬,面对日
军的不断增兵,中国军队发觉假如死守闸北,将有被包围歼灭的危急,
于是下令中国军队撤退到苏州河南岸防守。但为了协作外交,给世人
留下中国军队仍坚守苏州河北岸抗战
的印象,于是确定让第88师留下一部分部队,作为中国最终的
军队坚守。
对于留下来最终坚守的军队,师长孙元良很清晰他们将面临的结
果,曾表示留置闸北守备最终阵地
的部队,最多是牺牲,最少也是牺牲。”最终孙元良确定以中校
团附谢晋元率第262旅524团固守原第
88师师部所在的四行仓库为据点,作为中国在闸北的最终一支
部队坚守苏州河北岸。这便是坚守四行仓
库的谢晋元及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四行孤军的缘由。
孙元良亲自向谢晋元在四行仓库下达了率第一营死守上海最终
阵地的吩咐。之所以将最终两支中国军队死守的阵地设在四行仓库基
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四行仓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实易于防守,
并简单驾驭部队。四行仓库作为原第88师师部,粮食和弹药都储存
了许多,而且为了防止自来水管被日军截断,还有大量的饮用水储存。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二
4/6
也许五六年前,在纪念中国抗日斗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成功
70周年之际,几个纪录片界的好友曾经花大力气重走抗战路,其中
也包括寻访正面战场的遗迹,而淞沪会战作为整个抗日斗争中规模最
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正面战场的拍摄安排搁置,但是筹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壮故
事却深深印刻在好友们的心中,即使是聚会时间或谈及,也让闻者泪
目,感佩那些曾经付出过巨大牺牲的人们,为我们民族曾在世界反法
西斯斗争正面战场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备受激励。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中国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中所
作出的贡献以及所经验的牺牲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但是,在相当长
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是被低估的。至今,国际公
认的二战起始日期还沿用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而不是1937
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所以,从年初听闻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有机会在年内上映起,
我和挚友们就始终在亲密关注。从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对于为
淞沪会战收尾的这场闻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理
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没有采纳史学界惯用的“八百壮士”一词。“五人
为伍,百人为卒”,管虎用一个“佰”字,克制地体现了中国人都懂的
中国内涵。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三
实不相瞒,作为一名军迷、史迷,笔者对《八佰》有着剧烈地期
盼(从笔者发的最早的预报片就能看出管虎新作《八佰》首曝预报孤
5/6
军誓死护国燃到爆)。《八佰》是自20某某年《百团大战》这么长时
间以来的又一部以抗日斗争为背景的大制作的历史斗争片(20某某年
的《捍卫者》虽然也是抗战片,但是投资少,知名度也小的多)。
不同于许多抗战剧,《八佰》是有着真实的史实背景的。详细的
笔者就不多说了,自行百度或看网上多如牛毛的科普贴,也可以回顾
初中学历史书内容。
笔者的人教版中学历史书抗日斗争单元讲正面战场给淞沪会战
不少笔墨,并着重提到了姚子青营长600壮士(500余人)守宝山县城
和谢晋元副团长“八百壮士”守四行(háng)仓库的事(现在教科
书对正面战场的篇幅和范围比对岸多不少)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四
6月初,我有幸参与了《八佰》的一场内部沟通观影。160分钟
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别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
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
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
位还原,解决了斗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冲突。这
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
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
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意,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
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
角度谛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谛视让战役更加
6/6
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起先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
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
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
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
下来的青年和孩子,原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
送进四行仓库;也有主动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
的一员。这些原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验这
场特别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9:1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790201248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影八佰观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影八佰观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