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300字
《儒林外史》为清代作家吴敬梓所作!想了解这部作品的亲们,不
妨赶紧和店铺一起来阅读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300字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全书故事
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映科举制
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
的社会风习。加上他那准确、生动、简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
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
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
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儒林外史》不仅直
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世界文学也有深远的影响。
儒林外史的结构形式
《儒林外史》是有着思想家气质的文化小说,有着高雅品位的艺
术精品。它与通俗小说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因而其叙事方法也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
中国乃至世界近代长篇小说传统的结构方式是由少数主要人物和
基本情节为轴心而构成一个首尾连贯的故事格局。《儒林外史》是对
百年知识分子厄运进行反思和探索的小说,很难设想它还有可能以一
个家庭、或几个主要人物构成首尾连贯的故事,完成作者的审美命题。
如果那样,就有可能把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种种行为集中在几个人
身上,造成某种箭垛式的笑料集锦。《儒林外史》把几代知识分子放
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背景中去描写,以心理的流动串联生活经验,创造
了一种“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
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的独特形式。它冲破了传统通俗小
说靠紧张的情节互相勾连、前后推进的通常模式,按生活的原貌描绘
生活,写出生活本身的自然形态,写出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
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对百年知识分子的厄运进行思考,
以此为线索把“片断的叙述”贯穿在一起,构成了《儒林外史》的整
体结构。第一回通过“楔子”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然后
又以最后一回“幽榜”回映“楔子”,首尾呼应,浑然一体。除“楔
子”和结尾外,全书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第二回起至三
十回止,主要描写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以二进(周进、范进)、二王
(王德、王仁)、二严(严贡生、严监生)等人为代表,以莺ㄕ湖、西子湖、
莫愁湖聚会为中心,暴露科举制度下文士的痴迷、愚昧和攀附权贵、
附庸风雅,同时,展现了社会的腐败和堕落。第二部分,自三十一回
起到四十六回止,是理想文士的探求。作者着重写三个中心:修祭泰
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围绕这三个中心,塑造了杜少卿、
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等真儒名贤的形象。第三部分,自
四十七回至五十五回止,描写真儒名贤理想的破灭,社会风气更加恶
劣,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陈木南与汤由、汤实二公子在妓院谈论科
场和名士风流了。但是,作者没有绝望,仍在探索,写了“四大奇
人”,用文人化的自食其力者来展示他对未来的呼唤。
中国古代小说多以传奇故事为题材,可以说都是“传奇型”的。
到了明代中叶,从《金瓶梅》开始,才以凡人为主角,描写世俗生活。
而真正完成这种转变的,则是《儒林外史》。它既没有惊心动魄的传
奇色彩,也没有情意绵绵的动人故事,而是当时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
和人的精神世界。全书写了二百七十多人,除士林中各色人物外,还
把高人隐士、医卜星相,娼妓狎客、吏役里胥等三教九流的人物推上
舞台,从而展示了一幅幅社会风俗画,致使有人感到“慎毋读《儒林
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
第三回末总评)。
《儒林外史》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也不靠
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尊重客观再现,用寻常细事,通过
精细的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人物。马二先生游西湖,没有惊奇的情
节,没有矛盾冲突,只是按照马二先生游西湖的路线,所见所闻,淡
淡地写去。写他对湖光山色全无领略;肚子饿了,没有选择地“每样买
了几个钱,不论好歹,吃了一饱”;见到书店就问自己的八股文选本的
销路如何;看到御书楼连忙把扇子当笏板,扬尘舞蹈,拜了五拜;遇到丁
仙祠里扶乩,就想问功名富贵;洪憨仙引他抄近路,他以为神仙有缩地
腾云之法。这平淡无奇的描写却把这个八股选家的愚昧、迂腐的性格
写活了。写匡超人回家,“他娘捏一捏他身上,见他穿着极厚的棉袄,
方才放心”。通过这样平常的细节,把母亲对他的爱以“摹神之笔”
刻骨铭心地写了出来。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吴敬梓怀着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但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
狂狷而豁达的性格,使他睥睨群丑,轻蔑流俗。“先生豁达人,哺糟
而啜ㄤ,小事聊糊涂,大度乃滑稽”。(金兆燕《甲戌仲冬送吴文木先
生旅榇于扬州城外登舟归金陵》,《棕亭诗钞》卷五)这样的气质和禀
赋,使他采用了讽刺的手法去抨击现实。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简括地论述了中国讽刺小说的渊源和
发展:“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
然而多数作品或“大不近情”,类似插科打诨;或非出公心,“私怀怨
毒,乃逞恶言”;或“词意浅露,已同谩骂”。《儒林外史》将讽刺艺
术发展到新的境界,“秉持公心,指レ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
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儒林外史》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
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事的矛盾、不和谐,显示其蕴含
的意义。例如严贡生正在范进和张静斋面前吹嘘:“小弟只是一个为
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言犹未了,一
个小厮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通
过言行的不一,揭示严贡生欺诈无赖的行径。又如汤知县请正在居丧
的范进吃饭,范进先是“退前缩后”地坚决不肯用银镶杯箸。汤知县
赶忙叫人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他还是不肯,直到换了一双白颜
色竹箸来,“方才罢了”。汤知县见他居丧如此尽礼,正着急“倘或
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忽然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
元子送在嘴里”,心才安下来。真是“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儒林外史》通过不和谐的人和事进行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五
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张灯结彩,鼓乐喧天,满街是仕宦人家
的牌仗,满堂有知县、学师等官员设祭,庄严肃穆。但盐商方老六却
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执事,“权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
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把崇高、庄严与滑稽、
轻佻组合在一起,化崇高、庄严为滑稽可笑。
《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吴敬梓能够真实地展示
出讽刺对象中戚谐组合、悲喜交织的二重结构,显示出滑稽的现实背
后隐藏着的悲剧性内蕴,从而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周进撞号板,
范进中举发疯,马二先生对御书楼顶礼膜拜,王玉辉劝女殉夫的大
笑……这瞬间的行为是以他们的全部生命为潜台词的,所以这瞬间的可
笑又蕴含着深沉的悲哀,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内在悲剧性最强
烈的地方。作者敏锐地捕捉人物瞬间行为,把对百年知识分子命运的
反思和他们瞬间的行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讽刺具有巨大的文化容
量和社会意义。
由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讽刺当时的八股分子和官僚及封建
社会,添加了一些正反面人物进行对比。正面人物的划分线主要在于
保持着应有的道德品格,而反面人物则是那些整天凭着官位欺压百姓,
并且不学无术的官僚以及那些只知钻研儒学、推行正道其实却把道德
品质封存的儒士。
正反人物还分多种,书中理想人物就是第一回出现的王冕。而其
他的正面人物,如虞育德、庄少光、迟衡山、杜少卿等,虽然要比那
些反派人物高尚得多,但心里仍有儒家思想,例如杜少卿,虽然讨厌
虚伪的孝道,但却因为提倡真孝而进行的“豪举”也不过就是被那些
市井之流欺骗夺产,最后落了个贫穷一世的结局。沈琼枝作为一个敢
于反抗、自强自立的女性在书中独具光彩。
再如儒士“马二先生”马纯上(原型是作者吴敬梓的一位姓冯的朋
友),虽然在儒学方面有些封建思想,并且做事天真(见西湖庙里被假神
仙骗),不过结果是好人有好报的类型。并且在仗义疏财事件中,也不
乏看出他是一个君子,所以他主要还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但有些反面
人物,如范进、潘三等,确实全是讽刺了。
其实,从正面人物也有很大的儒学思想中可以看出,吴敬梓本人
还是有一定的“崇奉孔孟”的道德观。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9:06: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78379124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儒林外史内容概括.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儒林外史内容概括.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