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焦作绞胎艺术瓷鉴赏
一、序
二、绞胎瓷的历史价值
三、绞胎艺术瓷的绞胎技法
四、绞胎瓷特色及在艺术瓷装饰中的运用
五、绞胎、绞釉、剔花技法的综合装饰
六、绞胎艺术瓷的文化价值
七、焦作市绞胎艺术瓷的欣赏与收藏
八、焦作绞胎艺术瓷名家名作鉴赏
2
一、序
古之山阳城,因“焦家的陶瓷作坊”而得名焦作,是唐宋时期负有盛名
的瓷都之一,当阳峪宋代瓷窑遗址现存有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候百
灵翁之庙记碑》,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繁荣的盛况,特别是焦作当阳峪窑系
用绞胎、绞釉、剔花技法装饰的瓷器,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其风格独树
一帜闻名于世界。宋“靖康之变”烧制中断,绞胎瓷技艺失传。目前,因内
外博物馆中当阳峪绞胎瓷器存世量仅60余件,现焦作当阳峪宋代古窑址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十年来,焦作市金谷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对绞胎瓷传统工
艺进行深入研究,承担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焦作绞胎艺术瓷的研究》
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使当阳峪绞胎艺术瓷形成了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
首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对此给于高度评价,并欣然题词:“中国绞
胎艺术瓷”。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先生考察焦作当
阳峪绞胎艺术瓷博物馆时题词:汲古创新。
绞胎瓷是利用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瓷器的艺术瓷品种,绞胎艺术瓷的
各种纹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内外相通,一胎一面,不可复制。其纹理与
瓷质浑为一体,自然和谐,增强了绞胎瓷的艺术魅力。该瓷同时还采用局部
纹饰和名家彩绘相结合,互融互补,浑然天成,充分显示绞胎艺术瓷名瓷加
名家名作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利用绞胎技法这一自然纹理,创作山水、花鸟、人物等形象生动、神韵
独具,赋予其更加深远的意蕴。这是绞胎瓷艺术创新的突破。
绞胎纹饰是创作绞胎艺术瓷的基本技法,不同的纹饰有着不同的美学效
果,对绞胎技法的研究,创造丰富多彩的绞胎纹饰,是创作绞胎艺术瓷的基
本技能和表现手法,纹饰的多样性,表现的艺术主题就更灵活多变,其艺术
性、工艺性越强,越富于变化,它的收藏价值也就越高。绞胎技法十六种基
本纹饰(自然纹、方格纹、V字型纹、风车形纹、圆柱体纹、十字形纹、三
3
角柱纹、点状纹、大理石纹、羽毛纹、编织纹、条形纹、菊花纹、绕条纹、
卷状纹、扭转摺叠纹)的研究成果,这是绞胎艺术瓷技法创新的又一重大突
破。
将绞胎、绞釉、剔花装饰运用到艺术陶瓷创作,丰富了我国艺术陶瓷装
饰的种类,焦作的艺术陶瓷尤以绞胎、绞釉、剔花综合装饰见长,在艺术陶
瓷装饰中独树一帜。
我们深信:中国绞胎艺术瓷,它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风光无限。焦作
绞胎艺术瓷有着辉煌的明天。金谷斋这一创作群体将用自己的智慧向世人奉
献出不朽的传世佳作。
二、绞胎瓷的历史价值
陶瓷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是华夏民族从原始时期走向文明的重要
标志。
绞胎瓷是我国陶瓷领域中的独特陶瓷之一。有确切纪年的唐代绞胎瓷,
出土过两件,一件是唐神龙二年(704年)懿德太子墓出土的绞胎骑马俑另
一件是唐开元二年(714年)扬谏臣墓出土的绞胎钵。还有一件绞胎青瓷花枕,
出土于宁波市和义路唐末遗址内,初步确定为唐代。还有部分唐朝时期较完
整的绞胎瓷珍品在国内各大博物馆珍藏,其品种有绞胎枕、钵炉、孟、碗、
盘、球、高足杯等。
古代绞胎瓷现存的器件中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唐代。盛唐时期,是我国历
史上文化、政治、经济繁荣的朝代,称为“天朝”。人们求新、求美、求华贵,
对陶瓷工艺的欣赏和追求及审美情趣的延伸,使人们对陶瓷工艺的欣赏和认
识不断提高。当时的越窑仿玉器,长沙窑仿金银器,当阳峪窑的绞胎瓷就是
仿漆器当中的一个独特品种(仿犀皮漆器)。当时这种工艺广为流传犀皮花纹
由不同颜色的类漆层构成,绞胎纹理如云片、团花、鱼鳞等自然流畅,引人
入胜。
尽管唐代陶瓷业已经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但在社会中上层人士,及贵族
王室生活中陶瓷器的地位并不高,时人以华贵为美,崇尚金银饰品及玉器、
4
漆器制品。在我国唐代出土的壁画及敦煌石窟的大量唐代壁画中,陶瓷器很
少出现,直至宋代,随着饮酒斗茶的社会风气兴盛,瓷器开始大量外贸出口,
陶瓷业倍受重视,人们的审美意识由华贵转向对高档瓷艺制品的欣赏和使用,
最终形成五大官窑和六大窑系。当时绞胎瓷工艺以焦作当阳峪窑品质最高,
品种最全,以当阳峪绞胎瓷产业规模最大,并形成了焦作当阳峪、陕西耀州、
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四大瓷都鼎立的繁荣局面。
焦作当阳峪瓷业全盛于我国北宋时期,其中绞胎技法品种最全,品质最
高,具有其独特风格。北方民间把绞胎瓷也称为“透花瓷”,是用两种以上不
同颜色的瓷泥交替迭摞,互相揉和,经过盘卷、切割、滚压而成,工艺难度
大,其纹饰入胎质,有黑白或褐白色相间,而成各种图案纹饰如羽毛纹、编
织纹、孔雀纹、水波纹、类木纹、流沙纹等,器形有盘形、碗形、碟形、钵
形、盒形及方枕等。当阳峪地处太行山之阳、南临黄河,所特有丰富的土资
源及水源、木材等烧造条件,又有黄河水路,交通便利,同时距都城汴京遥
遥想望。有利的社会基础和地利条件,以及丰富的天然资源,这都是宋代当
阳峪绞胎瓷得以兴旺的重要原因。1933年英国人司瓦克及瑞典人卡尔贝克
曾来焦作当阳峪调查,收集了大量的绞胎瓷残器,并述说当时尚能看到窑址
有四百余座之多。1951年,陈万里先生到当阳峪实地考查,并在《陈万里
陶瓷考古文集》中论述了当阳峪窑:“……当阳峪窑的古瓷器向来是不为人们
所重视的,因此一个重要窑场被忽略了。我以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
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能与当阳峪相媲美”。由此可见,当阳峪窑
及当阳峪绞胎瓷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极高的品质。
“薄如纸、明如镜、声如馨、白如玉”这是我国举世闻名景德镇陶瓷器
精美程度的形容和高度赞誉。而在北宋时期就有达到:白如雪、红如朱、绿
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花似锦、凝如脂、润如玉,精美绝伦的陶
瓷艺术器。这就是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的中国历史名瓷――当阳峪绞胎瓷
的综合评价。
1962年,我国著名陶瓷考古学家冯先铭先生和叶喆民先生在调查当阳
5
峪窑,对当阳峪窑及当阳峪绞胎瓷工艺,著文进行了精辟论述。同时把绞胎
瓷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宋代绞胎装饰瓷器除当阳峪外,河南宝丰、
新安及山东淄博三处窑址也有发现,但都不如当阳峪精致……
1997,焦作文物考古专家杨贵金先生,通过对焦作当阳峪窑二十多年的
全面调查研究,在《文物春秋》上发表了《当阳峪窑新探》,并首次提出了当
阳峪窑系的精辟论证,是当阳峪窑考古的重大突破。对当阳峪窑系的烧造时
间,范围及周边窑口绞胎瓷残片的出土进行了考证:“在店后窑、定和窑和月
山窑均采集到了一些土黄釉饼形底和白釉玉壁形底碗,罐瓷片,说明其年代
在唐和五代,证明当阳峪窑系在唐代已开始烧造了。在我们调查的31个窑
址中,烧宋金瓷器的有28个……延续到元代的有10个,单独烧元代瓷器的
有3个,这说明当阳峪窑系的兴盛时期在宋金之际,终烧于元代。……”同
时对当阳峪窑系的绞胎瓷品质也有证明:“其它如一些大型的绞胎器,也有可
能是贡品。绞胎瓷器全国其它地方不多,集中在当阳峪窑系生产,本身就很
能说明问题。我认为当阳峪窑系是既烧民间用品也烧宫廷用瓷的重要窑
系……”这充分说明当阳峪绞胎瓷在历史上重要地位和当阳峪绞胎瓷技艺之
精湛。
当阳峪宋代瓷窑遗址现存有宋崇宁四年(1105)《德应候百灵翁之庙记
碑》,碑文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繁荣的盛况,“世利兹器,埏埴者百余家,
资养者万余口……。”碑文详述了当时当阳峪瓷业之兴旺,巧匠百余家,从业
者万余人。并请耀地(今陕西耀县)窑神德应候――百灵翁,立庙至此。“……
遂蠲日发徒,远迈耀地,观其位貌,绘其神仪,而立庙像于兹焉。”碑文论述
了当年的立庙原因。江南提举程筠为百灵庙作歌序,全诗34句(七言)。当
时,程筠是宋时景德镇管理烧瓷的地方官员,因见当阳峪瓷器,百味玩赏,
大加赞叹,并以长歌盛赞当阳峪瓷器,精美绝伦:“当阳铜药真奇器,巧原陶
均尤精致”。
“……在红炉,三日不余方可热,开时光彩奇异,铜色如朱白如玉”,可
见当年当阳峪瓷艺精巧、品质之高。碑文自古作为历史佐证之凭,树立着华
6
夏民族不同时期的历史辉煌。目前我国现存的古代窑神碑有三块,陕西耀州,
江西景德镇,再就是焦作当阳峪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在研究,当阳峪绞
胎瓷在历史上消失的真正原因还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北宋
“靖康之变”后,逐渐衰败,至元烧制中断以至绝迹,胶胎瓷技艺失传。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两件当阳峪宋代绞胎瓷,1981年引起了中央工艺美
术学院梅健鹰教授的极大兴趣。他到焦作当阳峪瓷窑遗址考察,并亲自试制,
对传统绞胶瓷工艺进行恢复性开发,使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技艺得以复苏。
我国陶瓷第一代考古专家陈万里先生在当阳峪考察时说:“碎片而能卖
钱,我国北方除当阳峪外,还未曾见过呢?”可见,当阳峪陶瓷以剔花著称,
以绞胎取胜,其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倍受世人注目,现存代完整绞胎器更是
稀有难得。河南省人民政府对当阳峪陶瓷文化遗址高度重视,1963年被列
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河南省科技厅,焦作市科技局对当阳
峪绞胎瓷工艺,进行开发研制工作,列为省、市科技攻关项目。焦作市金谷
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承担了这一重要课题,由柴战柱先生负责,组织全
国各地一大批当代陶艺家、工艺美术大师及陶瓷工程技术及科研人员组建科
技小组,对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绞胎瓷工艺潜心研究、论证,调查当阳峪绞胎
瓷的质地成份,工艺原材料,制做技法,进行试制。由于绞胎工艺难度大,
不易掌握,两种颜色的泥土不易完美结合,其开裂程度严重,成功率极低。
采用目前世界各地先进的陶瓷材料,运用现代高科技配方,通过不断试验,
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使失传已久的绞胎瓷工艺得以全面开发,如羽毛纹、
编织纹、水波纹、流沙纹、团花纹、凤尾纹、类木理纹及各种动植物图案、
图形,在保持其传统工艺特点、技法、性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高科技陶瓷材
料,在其质地、色泽、光泽造型以及镶接、彩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汲
古创新,力求工艺和艺术更加完美的结合,全面提高绞胎瓷工艺品味。利用
自然绞胎的特殊陶瓷技法,把自然纹理的千变万化之态运用到绞胎艺术作品
的创作中,使这一文化遗产――中国历史名瓷绞胎瓷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的当代陶瓷艺术珍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观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7
和肯定,并欣然题词“中国绞胎艺术瓷”。肯定了中国焦作绞胎艺术瓷是融历
史性、时代性、艺术性、独创性于一体的当代艺术名瓷地位。绞胎艺术瓷已
成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所创作的中国绞胎艺术珍品,名瓷加名家名作有着
其独特的全新风貌。从原料、技术到艺术形成、精神内涵都有着其独创的一
面,其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当阳峪绞胎瓷艺术文化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息息相通。绞胎艺术瓷文化,
正在不断为当代人们所认识,其独有品质,也与这种传统人文精神相吻合。
绞胎艺术瓷的纹饰、图象入其胎质,内外相通、相同,表里如一。绞胎艺术
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可贵的传统美德。这也是当阳峪胶
胎艺术瓷与其它瓷类不同之处,具有独到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三、绞胎艺术瓷的绞胎技法
我国的陶瓷器无论是钧瓷、汝瓷,还是景德镇瓷,都是在色釉上追求艺
术的表现形式,技法也非常成熟,它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钧瓷、汝瓷的颜色釉运用表现形式,景德镇白瓷的釉下彩、釉中彩、釉上彩,
湖南的釉下五彩,唯有焦作当阳峪的绞胎瓷是利用瓷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
瓷器,通过透明釉来充分表现胎内的变化,这在全世界千年的陶瓷器技法运
用中,绞胎瓷的绞胎技法是唯一的,别无其它瓷种。对绞胎瓷、绞胎技法国
内外都有人研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陈万里对焦作当阳峪古窑址的考察,
六十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到焦作陶瓷四厂的恢复性试制,九十
年代,焦作金谷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省科技攻关项目-绞胎艺
术瓷的研究课题,对绞胎技法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国外,日本的松
井康成先生和南韩庆熙大学徐吉龙教授都有绞胎瓷作品问世。
本文是对近十年来我们在绞胎艺术瓷创作过程中对绞胎瓷技法的系统研
究成果,它不仅吸收继承了唐、宋时代的传统技法,并结合当今科技进一步
的发展和运用。将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绞胎纹饰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我们将比较成熟的绞胎技法及瓷器胎质纹饰逐一综述。
(一)绞胎艺术陶瓷及生产工艺
8
把各种瓷用粘土等原料,经过破碎、磨细、过滤、脱磁、除铁、过筛,
制成泥浆,再经过压滤、真空抽气处理而成泥条。运用绞胎技法,使用两种
或多种不同颜色的泥块相互揉和、搅拌,再拉胎成型,形成内外纹饰相通、
自然流畅的各种器形的胎体。经修整、打磨、镶接而制成局部或全部为绞胎
效果的各类器形,然后再施釉,经高温氧化,还原釉烧制而成的绞胎艺术瓷。
绞胎艺术陶瓷的生产所用的原料是选用高档优质原料,要求铁、钛杂质
含量很低(Fe2O3<0.3%,TO2<0`1%),以充分体现其质地纯白细腻。
泥料的制造工艺和一般日用细质瓷基本相同。根据配方的要求称量,细
磨成浆,细度控制在200目全通过至250目筛筛余量0.3%。泥浆经过4次
除铁(1万高斯),4次过筛(140-160目筛),经压滤,真空脱气(真空度
在740mmHg以上),练3遍而制成泥段,陈腐备用。加入<10%重量的高
温颜料于泥段,即可制成深浅不同颜色的色泥。然后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
泥相间揉合,经拉坯成型,上釉入窑烧制而成。釉料采用石灰釉,根据制品
的形状和大小,可采用喷、蘸、荡、浸、浇、涂等一种或几种施釉法上釉,
釉浆的比重为1.38-1.65,施釉厚度根据产品的种类可由0.1-1.0mm,甚
至更厚。烧制温度为1350-1380℃,时间为8-10小时。1000℃以内用氧
化气氛烧制,1000℃以上用还原气氛烧至所需温度,还原焰烧成。所用窑炉
为液化气炉。
其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二)绞胎技法的研究
绞胎纹饰是创作绞胎艺术瓷的表现手法和基本技法,不同的纹饰有着不
同的美学效果。通过对绞胎技法的运用,创造丰富多彩的绞胎纹饰,是创作
绞胎瓷的基本技能,纹饰的多样性,表现的艺术主题就更多变,其艺术性、
工艺性越强,越富于变化,它的收藏价值也就越高。
1、自然纹:利用两种(或多种)不同颜色的色泥,多次相间叠合,然
后用力相揉合,除去泥团中的空气,利用机械转轮,拉坯成型,而形成自然
流畅、变化丰富的各种纹饰的器型,纹理入胎质,制成绞胎型坯体。经修整、
9
打磨、施釉、入窑焙烧而成的类玛瑙效果及大理石纹或美玉质感等色彩丰富
的自然纹。
2、点状纹:将不同颜色的色泥搓揉成约2-5mm直径的泥条,再切成
小粒,继而将小粒搓成小圆粒,铺贴在胎体作品上。轻轻拍打胎体表面,使
小圆粒与胎体不留痕迹地全面融成一体,即成点状纹。
3、大理石纹:将两色或三色的色泥搓揉成泥条,再将色泥条拼合搓揉,
反复搓长,再对折,揉合在一起,并适度扭转。利用机械转轮擀成大理石纹
薄片,再用美工刀将薄片整形至需要创作作品的形状,经修整、打磨成胎体,
施釉入窑焙烧即成大理石纹。
4、羽毛纹:把两种不同的色泥各切成规格大小相同,厚薄相等的色泥
饼,然后交替叠加,堆成颜色相间的体形。再运用摔、拍、压等方法制成一
定厚度色彩相间的泥饼。把绞纹泥条折叠而成再进行拼接、滚压粘合造型,
创作各类陶瓷作品,形成有规律性的羽毛状内外胎质相同的羽毛纹理。
5、编织纹:取两种色泥擀成25-6mm厚的泥片,交错叠合成块状体。
依相错图案叠合一起,将泥条紧压拉长,切成同样等长,再将之重新叠合,
则其图纹变成原有之倍数,经紧压拉长缩小图样至满意程度,切成若干薄片,
将有条纹薄片平贴组合成器形胎体,经拍、压、修胎、打磨、施釉入窑焙烧,
即成编织纹。
6、条形纹:依据创作的需要,将不同的色泥擀成需要的厚度,再进行
造型、组合,交错叠合成块状体切片成所需形状,再进行造型、组合、创作
出理想的陶瓷作品,条形纹在动物造型中运用较多,如斑马、青蛙、鱼等。
7、菊花纹:这一纹饰分三部分构成,花瓣部分:将一种色泥擀平,另
一种白泥相间叠加搓长拉细切成簿片作为辫备用;花心部分:另类色泥搓卷
出圆粒花心;花形部分:将已作好的花心花瓣组合成花形,再作六条与花形
等长的三角柱,将三角柱拼入花瓣与花瓣间成一圆柱体,挤压搓长,再搓长
拉细成不同粗细的圆泥条分别切成若干花形泥片,将花形泥片组合成所需器
型,经压、修整、打磨即成菊花纹。
10
8、绕条纹:绕条纹又可分为水平式绕条纹:搓成两种不同色的泥条,
将两条不同颜色的泥条,弯曲地平绕成形;亦可平行绕在胚体上成形。直条
麻花式绕条纹:将两种不同颜色的泥条,先相互扭绞,左手食指按住泥条一
端,右手轻轻向上搓绞,即成麻花形泥条。将麻花形泥条,切成所需的长度,
交错直铺造型。横条麻花形绕条纹:将麻花形泥打横铺造型,即成横条麻纹
绕条纹。
9、卷状纹:将两种不同色泥擀成薄片,两长方形薄片相叠合,一端稍
擀薄些,卷成圆柱体,搓长后,将四条重新组合,其圆样即成原来的数倍,
再将泥条搓长拉细,将薄片铺平造型,即成卷状纹。
10、扭转摺叠纹:将两色以上泥条相间排列,搓细,围接成圆形,由圆
形再摺成三角形,用左手指按住三角形的任两角,用右手指向内或外扭转其
夹边。三边即形成螺旋形花纹。三角形的三边向中心点挤压,使中空部分密
合。摺立起三个角,上下两端捏紧,轻搓圆滑,压平拼组成器形,即成扭转
摺叠纹。
11、方格纹:将两种对比色泥分别擀成泥片,交错相叠。由纵断面切开
并将其交错排列,叠合在一起,即成方格形泥块,将泥块挤压、拉长,使方
格形图样缩小,至适意程度,将薄片拼组器形即成方格纹。
12、V字型纹:将三色泥分别擀片,依序交错相叠在一起,成一方形体,
方形体倒放,条纹朝上,用棒针画出45°斜线,用美工刀依斜线切割成若干
条纹薄片,将条纹薄片依V字形图案组合,挤压成块状物,将块状物边缘修
齐成方体,将该长方体挤压拉长,切成四等分长泥条,四等分长泥条重新组
合成倍数V字型泥条。再挤压拉长搓细,使V字形图样变细至适意程度后,
再切成若干薄片。将V字型图样薄片,铺贴造型成所需器形即V字形纹。
13、风车形纹:取两种色泥分别擀成厚泥片,再切成长方形,交错相叠
成长方体(长:高=2:1),长方体倒放后,先切半成两块,再分别依对角
线对切成三角体;另作两块其他色泥的正方体,亦分别依对角线对切成三角
体,两组三角分别组合成四个正方体,四个正方体再依风车形图样拼合在一
11
起,使图案变成倍数,经挤压、搓细、拉长,至适度大小时,切成若干风车
形薄片,再将薄片组合成器形,即成风车形纹。
14、圆柱体纹:搓揉成一圆柱状色泥条,再擀另一色泥片,包住圆柱状
泥条,再以另一色泥擀片包住圆柱状泥条,利用搓长拉细,将圆柱泥条搓成
细长形,圆泥条切成六等分,组合六个圆柱泥条,使密合成一圆柱体,将圆
柱体搓长拉细后,再切成六等分长小圆泥条,再拼合六个圆柱泥条,使密合
成一圆柱体,再搓长拉细后,切成若干图样薄片,将其拼接成设计器形,即
圆柱体纹。
15、十字形纹:先作一色泥圆条,再作一色长方形泥片,将圆泥条纵断
面切开,并夹上长方形泥片后,预以密合,再将圆色泥条旋转90°对切,再
加入另一长方形泥片预以密合,便成十字形图样圆泥条。圆泥条经搓长切成
四等分,组合在一起,再经搓长拉细,切成四等分长,再将四个圆柱泥条组
合在一起,经搓长拉细后,切成若干十字形图样薄片,经拼摆造型,即成十
字形纹。
16、三角柱纹:将两种色泥用直尺作辅助工具,分别压挤成三角柱。别
选一种色泥擀片切成长方形,分别将三角柱包住,经分别拉长后,各切成四
等分。以其它两色泥依卷状法作成卷状圆柱体,以卷状形为中心,围绕着两
色三角柱间夹着色泥片,组合构成圆柱体,将圆柱体压紧搓长,拉成不同粗
细的花形圆柱条,再将圆柱条切成若干花形薄片,经拼接组合成设计器形,
即成三角柱纹。
以上综述了十六种纹饰的制作技法。在绞胎艺术瓷的创作过程中,利用
这些技法能够创作出更多的图样和表现形式:如向日葵、团花纹、象形纹和
类似的花形纹,将各类绞胎纹技法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增加了绞胎瓷的表
现空间,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绞胎技法的基本纹饰达三十多种,随着研
究创作队伍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将有更多、纹饰丰富和推动绞胎艺术瓷的
发展,使这一瓷种工艺性更强。
四、绞胎瓷特色及在艺术瓷装饰中的运用
12
焦作绞胎瓷以瓷胎内的纹饰变化装饰瓷器,是陶瓷艺术装饰中特有的表
现形式。它和颜色釉为装饰的艺术瓷(釉上、釉中、釉下彩)相比较有以下
几方面的特色:
其一、技法多样性:就是目前在绞胎艺术瓷创作中,基本的绞胎纹饰技
法就达十六种:如自然纹、点条纹、卷状纹、大理石纹、羽毛纹、编织纹、
条形纹、菊花纹、绕条纹、卷状纹、扭转摺叠纹、方格纹、V字形纹、风车
形纹、圆柱体纹、十字形纹、三角柱纹,经过组合还可创作出多样的图案,
山水、花鸟、人物都有精品问世。绞胎瓷的技法多样性在艺术瓷创作中表现
的空间非常丰富。
其二、手工特点:其它瓷器都可以通过机械制造来完成工艺流程,适合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就是装饰图样也可采用贴花、喷花、涮花等方法解决,
唯有绞胎瓷的纹式装饰和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手工来完成。
这相应地增强了绞胎瓷的工艺难度,表现在工艺性强。每个人审美观不
同,更多地增强了艺术瓷创作过程中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因此,每件作品都
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工艺性越强,人的主观影响使该作品的艺术韵味越
高,而每件作品又是不可复制的,那么它的收藏价值就可想而知了。
其三、美学价值:绞胎瓷就是利用瓷胎创作出色彩缤纷,造型图案变化
万千及珍贵艺术品的一种工艺,它的美学价值表现在胎泥和高温颜色釉组合
色彩丰富:利用绞胎技法创作出理想的装饰图案;胎质表现出的颜色深与浅,
一种透进瓷胎的立体质感美,工艺与天然的揉合之美,无不通过艺术家的灵
性表现出艺术瓷韵,并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
其四、防伪功能:工艺美术收藏品的真假、伪作,从古到今是永恒的争
议焦点,艺术陶瓷特别是名家名作的仿品,更是防不胜防。绞胎艺术瓷利用
绞胎纹饰的唯一性这一特征,通过图录、收藏证书防伪、工艺配方组合防伪
等手段,可以达到鉴别真假的作用。
其五、无毒:因颜色釉中含有铅等有毒物质,在瓷器表层施釉装饰,特
别是实用型瓷器,容易造成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采用绞胎瓷创作的
13
日用收藏瓷类,因其彩色釉用于瓷胎内,表层用透明釉覆盖,不会对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绞胎日用收藏瓷是安全的。
绞胎技法在艺术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有以个几方面:
其一、绞胎与彩绘结合:在制作器形中采用局部绞胎处理,局部白瓷加
彩绘的方法,并结合瓷胎的纹饰变化特点来构图,使绞胎纹饰和彩绘构图浑
然一体,这样的作品因绞胎瓷的介入而不可复制。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都高
的作品,其收藏价值更高。
其二、绞胎技法创作陶艺作品:越是地域性,越具有民族性。绞胎技法
做为焦作当阳峪陶瓷特有的表现形式,将其运用到陶艺作品的创作中,我们
就能独树一帜,使绞胎陶艺形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世界陶艺已呈多元
发展的趋势,众多艺术家和文人参与陶艺创作和研究,就各地风格趋向多样
化,作品更以其原创性来反映陶艺家的主体意识,绞胎陶艺通过艺术家创作
富有个性的作品,经过一个群体队伍的创作,从而为推动当代陶艺多元发展
贡献一份力量。
其三、绞胎日用收藏瓷:越具有收藏价值的瓷器,应越具稀有性,纯手
工制作的绞胎瓷更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促使我们在收藏瓷上做文章,强化
设计能力的个性扩展,让每一位工艺师创作出自己的风格。将日用瓷中茶具、
酒具、餐具、文房用具做为重点,限量创作、组套创作,体现物以稀为贵的
收藏理念,将绞胎日用收藏瓷推向收藏品市场。
其四、绞胎瓷雕:瓷雕作品随着陶瓷烧造工艺的发展,技艺也不断提高,
品种逐渐丰富,地域特色更趋明显。广东石湾的人物陶塑以形神兼备、古朴
典雅著称:景德镇瓷塑多以彩绘装饰见多,镂雕、捏塑精工细致,多姿多彩;
德化瓷塑莹润如玉,精巧秀雅,保持着传统风格;枫溪瓷塑、宜兴紫砂陶塑
也各具特色。而焦作的绞胎瓷雕更以绞胎纹饰的表现手法提升作品的艺术感
染力和视觉的冲击力。
其五、绞胎瓷板画的创作:继承传统的最终目的是创新,鲁迅先生曾经
说过:“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的一条路……,我
14
们不单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者,而且是开拓者和建设者”。绞胎瓷板画在历史上
是没有过的,它利用了自然纹和大理石纹在瓷板中局部运用,经过烧制的过
程,出窑后富有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效果,创作了人物、花鸟、山水作品。
天下陶瓷,多有装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
饰形式,大体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大类,而绞胎瓷
板画利用多种绞胎技法来装饰创作,增加了陶瓷的装饰表达类型。
其六、绞胎工艺瓷饰品:一般饰品的种类与款式繁多,包罗万象,大略
可包括项链、耳环、发夹、胸花、手珠、匙圈,绞胎瓷编结艺术及各种配饰
等等;目前市面上的饰品,更是不胜枚举,但能展现其饰品设计特色与高品
质者,尚属不多;由于绞胎瓷本身材质细致,均可清晰显现其曲线纹路的美
感,同时它能随心所欲地创作出各式各样色彩丰富、纹路复杂的图样,且可
与其他材质如木、金属、亮片、宝石等相结合使用,最能展现饰品精致细腻
的独特风格,运用自如的最佳饰品素材,非其他材质可比拟的。
五、绞胎、绞釉、剔花技法的综合装饰
焦作当阳峪创作的艺术陶瓷,唐宋以来就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
而在中国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利用绞胎、绞釉、剔花技法创作的艺
术陶瓷作品更加突出了焦作地域性的特色,经过几年来在国内外的作品展览
和报刊、杂志上推介,反响强烈,一批艺术陶瓷名家的作品也得到了社会的
认可,相继培养一批工艺美术大师级的创作队伍。焦作的艺术陶瓷创作在全
国异军突起。
(一)艺术陶瓷的装饰类型
焦作的瓷器生产于初唐,据当阳峪古窑址考古发现证明,外地有的瓷器
类别这里出土有,外地没有的瓷器品种这里也有。特别是绞胎、绞釉、剔花
来装饰的瓷器,应属唐代当阳峪窑系成就,它们为后来的陶瓷装饰开辟了新
路。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
饰形式,应有九大类型:
15
1、刻镂装饰,利用器形坯体刻画,点戳镌镂纹饰,也有在釉表进行刻
饰的,如刻瓷;
2、模印装饰,器物成型时靠模具将纹饰印在坯体上;
3、堆贴装饰,用泥在坯体上堆塑,或用泥片预制成形再贴在坯体上的
浮雕式纹饰;
4、釉色装饰,以各种有色或无色,透明或半透明,高温或低温,有光
或无光的釉子直接为饰,亦有以色釉绘出纹饰的;
5、化妆土装饰,用细陶土或细瓷土制浆挂在坯体上,以掩饰胎面,并
减少坯胎对外表的玻璃渗吸;
6、彩绘装饰,这一类装饰技法最多,有釉下彩的青花、釉里红、釉下
五彩等,有先施釉烧成胎器后再在釉表彩绘并低温烧烤的釉上彩,如古彩、
粉彩、新彩、珐琅彩等,也有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结合的斗彩;
7、剔花装饰,在器物胚体表面施多层色泥,不同颜色的纹饰刻剔到不
同的色泥层,这样装饰的层次感强;
8、绞釉装饰,这类装饰有以不同颜色釉的表层施釉方法,也有用不同
颜色的色泥施于胚体表面并绞出纹饰,再施釉的方法,也称为绞泥;
9、绞胎装饰,是利用瓷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瓷器的方法多种色泥,
采用多种绞胎技法使胎体色彩缤纷,纹饰变化万千的表现手法。
传统的绞胎纹饰有:自然纹、编织纹、羽毛纹。现绞胎纹饰有多种,基
本的绞胎技法达十六种:自然纹、点状纹、大理石纹、羽毛纹、编织纹、条
形纹、菊花纹、绕条纹、卷状纹、扭转摺叠纹、方格纹、V字形纹、风车形
纹、圆柱体纹、十字形纹、三角柱纹等,经过组合还可以创作出多样的图案。
焦作的艺术陶瓷,这九大类装饰中都有运用,尤以绞胎、绞釉、剔花综
合装饰见长,而在全国艺术陶瓷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二)、绞胎、绞釉、剔花的技法特点
焦作的艺术陶瓷在创作中多运用绞胎、绞釉、剔花的技法特点,更具有
地方特色,其他技法类型的运用也多以绞胎、绞釉、剔花相结合,充分表现
16
艺术陶瓷的工艺性和艺术性,提高焦作艺术陶瓷的视觉冲击力和收藏的价值。
现将绞胎、绞釉、剔花在陶瓷艺术创作中技法特点综述如下:
1、绞胎技法的特点:绞胎瓷表现形式主要是在瓷胎中求变化,起到由
内及表的装饰效果,利用绞胎的基本技法可组合创作出不计其数的装饰图案,
所以说表现空间很大。从胎质透出的色釉变化更是创作过程的一种期盼,一
胎一面,由表及里,表里如一,瓷质美和人品性的感悟,偶然和必然的协调
艺术和工艺的融合,尽在作品的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绞胎技法又是手工的,
不可机械代替,这一人文特点表现形式,更体现在思想性、实践性和艺术性
的悟性中。每件作品不可复制,一胎一面,在当今艺术品市场化的情况下,
经过图录收藏证等技术措施,有利于保证不受赝品的冲击。特别是绞胎瓷的
工艺难度大,有的胎质纹饰技法只有创作者本人掌握,这又是实践性很强的
艺术,就是传授给你全部的技法,因创作的作者不同绞胎的纹饰也会不尽相
同,所以绞胎工艺非常微妙。绞胎工艺装饰性丰富纹饰变化无穷,可用到多
种艺术陶瓷的创作中。绞胎技法特点可归结为:瓷胎中求变化,工艺性强,
装饰性丰富。
2、绞釉技法的特点:绞釉是采用多种颜色釉作用于胚体表面,经高温
浇制后呈现的釉层多彩的装饰效果。也有采用多种颜色泥浆于胚体表面,再
施已透明釉经高温烧制呈现釉下多彩的装饰效果,这被称为绞泥,我们也通
称为绞釉技法。绞釉的装饰效果体现在瓷釉表层求变化,这种五颜十彩的变
化效果只有器物出窑后才呈现在创作者眼前,也就是说绞釉的色釉变化常带
有偶然性,理想的装饰效果要创作者去发现,去开拓,去完善,去提高才能
实现。绞釉技法必须手工操作,更不可复制,更有绞釉作品不配对的说法。
绞釉技法装饰非常丰富,在艺术陶瓷创作中主要借用色彩丰富的效果来渲染
主题,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绞釉技法的特点:在瓷釉表层求变化,色釉
变化偶然性强,装饰色彩丰富。
3、剔花技法的特点:剔花技法是在胚体表层施以不同颜色的釉层,根
据装饰图案的要求借用工具,剔出线条和颜色表现层,呈现出装饰效果。剔
17
花技法的特点表现在对瓷釉立体求变化,立体感与层次感表现强,它的工艺
性强,但容易控制,有利于创作出自己理想的装饰效果,要求工艺创作人员
设计水平高才能创作出融思想性、民族性、艺术性及艺术家的个性为一体的
作品。剔花工艺性强,还表现在追求色彩的层次越多,工艺难度越高,现在
的剔花作品多做两色或三色,三层色釉以上的剔花作品较少见,所以色釉层
次越多,工艺难度越大,现在焦作的艺术陶瓷剔花作品多在三至六层色釉,
表现作品色感丰富,装饰效果好。剔花技法的特点:追求瓷釉色立体上的变
化;工艺性强要求创作设计水平高;增加色彩层次越多,工艺难度越大。
(三)绞胎、绞釉、剔花技法的综合装饰
绞胎、绞釉、剔花技法在艺术陶瓷综合装饰中的运用,我们从三个方面
考虑:
1、绞胎、绞釉、剔花的装饰
通常我们是按某一种技法,在作品创作中所占的比例,以一种技法来完
成作品的创作,称为全装饰,目前多数艺术陶瓷作品均是一种技法来完成,
绞胎全装饰的瓷瓶、瓷板画、绞釉、剔花创作的各类作品,作品多以技法命
名。在焦作的艺术陶瓷创作中,多以绞胎为主要技法的装饰,再配合绞釉、
剔花技法或彩绘等,我们称为绞胎主装饰。也有以绞釉技法为主装饰或剔花
技法为主装饰,其他技法的配合装饰来创作艺术陶瓷作品。为了突出地域特
色,更多地将绞胎、绞釉、剔花做局部地装饰,我们称为局部装饰,这类作
品也较多。
2、绞胎、绞釉、剔花技法运用到艺术陶瓷创作的种类
在艺术陶瓷创作的实践中,绞胎、绞釉、剔花技法依据作品表现的主题
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运用到器型中的美术瓷瓶;创作陶艺作品,制
作日用收藏瓷,如:茶具、酒具、餐具、文房用具类等。具有焦作地域特色
的瓷雕作品;瓷板画创作,工艺瓷饰品,使这三种技法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应该说,绞胎、绞釉、剔花不仅丰富了我国艺术陶瓷装饰的种类也成就了焦
作地方特色显明的陶瓷艺术,焦作的陶瓷文化从历史中走来,又以艺术陶瓷
18
作为载体,将焦作的陶瓷文化以新的面貌推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艺术大家庭。
3、各类技法结合的综合装饰
各地艺术陶瓷的创作发展中其技法各有所长,但都在互相影响,各类技
法的互相融合形成的综合装饰,就是这一发展、渗透、影响的产物。
绞胎、绞釉、剔花技法,不仅丰富了我国艺术陶瓷创作的种类,在创作
中也融入了其他技法的表现语言和形式,形成了具有绞胎、绞釉、剔花技法
特色的综合装饰,并将彩绘装饰、化妆土装饰、釉色装饰、堆贴装饰、模印
装饰、刻镂装饰得到了不同形式的结合和运用,丰富了艺术陶瓷表现语言,
提高了艺术陶瓷的工艺性和艺术性,收藏价值得到更大的提升,也把艺术陶
瓷的综合装饰推到了新的高度。将绞胎、绞釉、剔花装饰运用到艺术陶瓷创
作,丰富了我国艺术陶瓷装饰的种类,焦作的艺术陶瓷尤以绞胎、绞釉、剔
花综合装饰见长,在艺术陶瓷创作中独树一帜。
六、纹胎艺术瓷的文化价值
陶文化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种类之一,其悠久的中国特色渊源可溯至
远古时代。中国古代传说中人类始祖“女娲”,以泥土为人形,注入气息而有
灵性,于是,人类有了世代生息,脉脉相承。用火炼石以为五彩而补苍穹,
使之通融,园满。天地之中,五行运转,以水和土为泥,以利金修琢成器,
以木取火冶炼至化境而为陶瓷。此天地造化、人之功也。天、地、人有机结
合,同体、同根,有了不解之缘。泥土最初的“陶化”,意味着人类对火的创
造契机的第一次把握:粘土从表层形态到微观结构的质变,标志着人工合成
材料的最初创造。火,从此成为人类创造力的延伸,谈论陶瓷烧造,人们因
此爱说“火的洗礼”。所谓“火的洗礼”是由火候、火焰作用于泥料来兑现的。
中国古代把天、地、人列为“三才”。这种思想早在商代《尚书·秦誓》中就
记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地、人互为生化,互为
依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远源文化开启了人类文明智慧之门,成为人类
文明的承启点,演化出了华夏历史文明,陶瓷文化的漫漫长河。
陶文化是天、地、人的造化之作,陶瓷艺术是土与火的艺术,人类在土
19
与火的锤炼中,铸就了美妙绝伦的天工造化之作,陶瓷文化也便是土与火的
结晶。土者,玄黄之物,取之于地,属阴,谓有形之体。火者,赤色为阳,
天之生化,无形至虚。这是有形无形的巧妙作合,使人类对泥土与火的巧妙
运用中溶之化境,化生通灵而成。从中国古代人类朴素自然的浅性生活意识
中,萌生审美情趣,其创造能力和审美观念不断溶入着人的精神内涵。在文
明意识的觉醒中赋予了陶瓷艺术的深层文化底蕴。于是,陶瓷文化在无穷的
历史长河中,自由流淌,自由宣泄。
陶是世界性的,而瓷器则独属中国。在很大程度上,瓷器的发明和发展,
是对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的一个绝妙象征物的感性追摹;以至于其本身,
也成了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的一个象征体。那个被追摹的绝妙象征物就
是玉,或准确些说是“玉的精神”,即附于玉的感性品质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理
想。唐宋时的越窑仿玉器,长沙窑仿金银器,宋代焦作当阳峪窑的绞胎瓷就
是仿漆器当中的一个独特品种(仿犀皮漆器)。当时这种工艺广为流传,犀皮
花纹由不同颜色的类漆层构成,绞胎纹理如云片、团花、鱼鳞等自然流畅,
引人入胜。
宇宙的运动,天体的规律运行,在中国古代人们真正对人体,生命的宇
宙观认识。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体系,深深影响着中国各种文化艺术及人类文
明的传承,黑格尔早有指出:“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
中国当阳峪绞胎艺术瓷文化也同样有着其深层文化根源的贯穿因素,在华夏
大地孕育而生,白泥与黑泥两种颜色的瓷土,互相揉合,互为生化,在机轮
运转带动下,在无穷无尽的运动运行之中,产生各种生动形象的山水、花卉、
人物、鸟兽、虫鱼及日、月、星、辰等万物,其神韵自然,无雕琢迹象,无
造作而浑然天成,谓“造化”。这种艺术思想境界,贯穿了中国道家文化思想
的太极之理,黑白二泥,阴阳二气,互为互动不断演化,产生了万事万物。
有意无意之间,造化着万物的生趣。创作中求自然、求真趣,返璞归真的道
家思想境界,即在此充分得以体现。也是艺术家不断追求完美人格,净化心
灵,达到一种纯真自然超脱的艺术境界。这种脱俗飘逸的人格美,也是人们
20
寄托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以及对人生真谛不断探索。启悟先天之灵性而大智
大慧,先觉于天地万物之理。世界万物,天地之间是一个非常繁荣丰富多彩
的美妙图画,多彩的世界。绞胎艺术瓷黑与白为两极色,除此之外,更高层
次的认识,有着更大范围的运动规律。红、黄、兰三原色不断融合,生化而
成赤、橙、黄、绿、青、兰、紫,七彩色调。然后再不断融合,不断生化,
赋予万物以更加绚丽的色彩。绞胎艺术瓷,除了用两种色泥相间揉合生化之
外,同样可以用多彩的色泥,互相揉合、谐调、运动中而呈现出各种图画、
形象、自然生动,天然无琢。其妙趣旨在天真,意境深运,深得中国传统书
画之妙意。绞胎艺术瓷的这种迁想妙得,师法自然之灵机,造就了当代当阳
峪绞胎瓷艺术的稀世珍品,堪称国宝。这种黑与白、红黄兰等多彩溶会,加
之土火的有机结合,熔炼冶化至纯青之境,而后至化境,化生而成的山川、
河流、人物、鸟兽,这便是当阳峪绞胎艺术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陶冶情操”之言,是千古以来人们不断探索人生追求至高,至美而常
谈到的。人们从古代浅意识中的实用陶瓷制作,上升至对陶瓷艺术的审美情
趣。审美观念的形成,带来这一陶瓷文化历史文明的根本变化和升华,是世
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人们把脚下的泥土,升华为稀世珍品,这种本质变
化的绝妙,便是这种智慧的集中体现。陶冶的过程中,由此引伸的奥妙,已
为世人所认知。从陶瓷冶炼的过程启悟先觉,获取人生超脱的途径,便是人
生境界升华之妙藏。当阳峪绞胎艺术瓷运用泥土原料经过加工,除去杂质,
运动中初成坯胎。然后以利金之器修整成型,经打磨而至光滑,上釉焙烧。
在火之妙造之境中,由初始的黑而成暗红,.而后不断升温,炉内呈赤色、橙
色、黄色。真正冶炼,便是从白色至青色的至高境界,“炉火纯青”也由
此而来。这种陶冶过程启悟了人们认识人生真蒂,高境界的追求,也是锤炼,
净化的过程。所以,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才能使人的境界真正提高。走过
炉火纯青便至化境也,一个全新的诞生过程,完成了一件器物(或一个生命)
的本质真正超脱,带来其根本上的质变。
七、焦作市绞胎艺术瓷的欣赏与收藏
21
绞胎瓷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在瓷胎中求变化,达到由内及表的纹饰效果。
它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决定了对绞胎瓷的欣赏的不同角度,应该如何去欣
赏?在绞胎艺术瓷的收藏过程中应注重哪几个方面?这些都是需要与陶瓷艺
术瓷爱好者经常交换看法的话题。
一、绞胎艺术将瓷的欣赏
绞胎艺术瓷在审美上具有鲜明的个性,有以下几种科学的表述:
①纹饰美——欣赏绞胎瓷首先要观看瓷胎上的纹饰装饰效果。绞胎瓷是
利用胎内的纹饰变化来装饰的瓷器,只有纹饰的美才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
艺术的表现力。自然的纹饰如行云流水,山水、花鸟、人物尽显其中,五颜
十色,是一种韵律的美、意景的美,似写意画,似挑花源。利用绞胎技法规
范的纹饰又给人巧夺天工、技超一绝的陶瓷技艺,表现出至高无上的美。
②瓷韵美——绞胎瓷的纹装饰效果最能体现瓷韵美。经过火的洗礼,颜
色变化之丰富,纹理由内而生的立体厚重美,绞胎瓷追求动感、节奏,有一
种张力,给人一种高亢奋进、自然天成的美感。
③景幻美——绞胎瓷以胎变成形,追求一种写意性审美,让欣赏者“仁
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景随意到的境界。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自然,
自然中求意境。
④独特美——绞胎瓷多以手工创作,作品主题讲究,立意深远。体现名
瓷、名家、名作的个性风范,使之更具有高境界的审美内涵。把绞胎艺术瓷
的艺术价值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使其在当代名瓷中脱颖而出,确立了自己的
名瓷收藏地位。
⑤融合美——各地艺术陶瓷的创作发展中技法各有所长,但都在互相影
响。各类技法的互相融合形成的综合装饰,就是这一发展渗透、影响的产物。
将绞胎、绞釉、剔花装饰运用到艺术陶瓷创作,丰富了我国艺术陶瓷的种类,
焦作的艺术陶瓷尤以绞胎、绞釉、剔花综合装饰见长,表现出了独特的地方
性特色,综合装饰的融合之美,在艺术陶瓷创作中独树一帜。
⑥质朴美——由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用性,光滑、细腻、工整、功能
22
需要等不再重要,使一切造型手段和装饰之法都成为可能。它追求自然、质
朴,粗犷而不拘小节,是对机械化大生产的光滑、细腻、规整的反叛,使整
个作品看起来自然随意,给欣赏者以轻松、自由的情感释放机会。从审美意
义上说,不完美的造型给艺术欣赏者以更大的欣赏空间。在欣赏的过程中,
用自身的修养去参与、补充、完美艺术品。根据每个人欣赏层次和角度的不
同,将会得到适合于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
二、绞胎艺术瓷的收藏。
收藏意识的兴起是一个民族物质生活丰富了之后,同时要求精神境界提
高的表现。当人们开始关注绞胎艺术瓷收藏时,且不知该如何进行选择收藏。
我认为收藏绞胎艺术瓷应考虑六个字:名、妙、绝、韵、特。
①名——收藏绞胎瓷作品一定要讲究名家名作,同样一件大小规格作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在2-3万元,省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有万元左右,
而高级工艺师的价格在1000-5000元之间,如果收藏到名家的精品,日后
升值空间无限,这就是收藏艺术品的魅力所在,收藏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就
是精品的艺术价值万寿无疆,经济价值稳中有升。
②妙——奥妙的纹饰是绞胎瓷收藏要特别注意的,手工制作的纹饰,特
别是一些新的纹饰,装饰效果好,要及时收藏,纹饰的组合有很强的偶然性,
一旦失去将留下终生遗憾。
③绝——天人合一,自然天成。有些原作经过火的烧成变化,就创作者
而言,也出不来第二件作品,我们称为绝品,如出自名家之手,称得上艺术
精品,其收藏价值不可估量,当然要收藏到该作品需要经济上较大的投入。
④奇——设计出新,以奇制胜。绞胎瓷的造型设计,靠的是创意和灵感,
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受到影响的因素太多,主观的、客观的、偶然的,都是
一种缘分,可遇不可求。
⑤韵——绞胎瓷以色彩绚丽、纹饰奇特、聚色成趣开创了我国陶瓷史上
胎变装饰先河。绞胎瓷的纹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莹玉生辉的
审美效果。纹饰鲜明是绞胎瓷的显著特色,构成了绞胎瓷的特有韵律,好的
纹饰才是绞胎瓷的上乘之作,也表现在特有的瓷韵审美中。
⑥特——独特个性、身怀绝技。特技才有特色,作品如见人,作品个性
23
显明,采用特殊的技法创作,主题突出,就容易创作出传世珍品,这一类作
品的收藏价值就高。
绞胎瓷收藏的关键是要在收藏的过程中提高欣赏水平,才能够收藏到货
真价实的好作品,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20世纪未预言:“未来艺
术投资将取代股票、房地产投资,成为人类主要的投资方式和内容”。我祝愿
绞胎艺术瓷收藏队伍发展壮大,我坚信绞胎艺术瓷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增
值无限。
焦作市工艺美术学会杨峡
八、焦作绞胎艺术瓷名家名作鉴赏
(一)焦作绞胎艺术瓷名家
杨峡,1956年生,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
理事,焦作市工艺美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副研究员,高级工艺师,河南省工
艺美术大师;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焦作绞胎艺术瓷研究课题。曾荣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博览会铜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焦作绞
胎瓷的历史价值》、《绞胎艺术瓷的绞胎技法研究》、《绞胎瓷特色及在艺术瓷
装饰中的运用研究》、《绞胎、绞釉、剔花技法的综合装饰研究》分别发表于
“工艺美术”、“焦作大学学报”等刊物,出版专著二十三部,发表论文三十
余篇,获四项发明专利。
杨峡的陶艺作品,以绞胎装饰见长,他以其深厚的科研和理论素养,审
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深入研究绞胎纹饰的规律变化,是绞胎
技法的开拓和创新者,从而也确立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他的作品汲古创新,
贯通中外,造型质朴大度,纹饰自然求变,格调脱俗。创作的作品有:绞胎
瓷纹饰系列,绞胎瓷韵系列,绞胎瓷艺魂系列,绞胎瓷甲骨文系列,他的艺
术创作之路走的极为生动和独特。
张文涛,字鹏浩,别署大璞,一九六八年十月生于河南省新密市。现任
焦作市金谷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焦作当阳峪绞胎
艺术瓷博物馆馆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24
焦作市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
鹏浩先生,幼喜书画,秉承师教,有着深厚的传统书画艺术底蕴,造诣
颇高。一九九五年八月主创了(高三十米、宽八米)巨幅牡丹图《增艳》,捐赠
给北京·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组委会。近年来,从事中国绞胎艺术瓷的
研究与创作。在具有绞胎自然纹理的各种绞胎瓷器上,进行彩绘创作,工写
兼取,相得益彰而浑然一体,达到了工艺与艺术、形象与神韵的完美统一。
现创作的各类绞胎艺术瓷作品,独运匠心,妙趣盎然。同时,运用绞胎这一
绝妙的工艺技法进行艺术创作,有意无意,千般造化,形成色泽丰富的山水、
人物、花鸟及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之风、骨、神、
韵,谓之绞胎瓷画,堪称中华一绝。
程利民,一九八二年生于河南省焦作市。现任焦作市金谷斋文化艺术传
播有限责任公司工艺美师,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
会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2000年毕业于河南黄河美术学院国画系。2000年创作的“晚霞”国画
作品入选河南省第九届花鸟画展,并获三等奖。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绞胎艺
术瓷的彩绘创作研究,其作品构图巧妙,设色雅致,笔墨遒劲,使美术与绞
胎纹理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有着鲜明的陶瓷艺术风格,深受陶瓷艺术界专
家学者的好评。
田彦文。宇境清,一九七七年生于河南省焦作市。现任焦作市金谷斋文
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艺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焦作当阳
峪绞胎艺术瓷博物馆陶艺创作室主任。
一九九八年在焦作陶瓷厂从事陶瓷工艺研究工作。二00一年从事绞胎
艺术瓷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为失传千年的绞胎瓷工艺得到长足的发展做出了
重大贡献。创作的绞胎陶艺作品,朴实自然,充分运用绞胎这一自然流畅、
千变万化之纹理进行陶艺造型创作,寓意深厚.拙趣盎然,其独特的艺术风
韵,深受各界人士及陶艺专家的高度评价,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
价值。
25
史传承,男,焦作市修武县人。现任焦作市金谷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
任公司高级工艺师,焦作市当阳峪绞胎艺术瓷博物馆陶艺创作室副主任,河
南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近年来,致力于绞胎艺术瓷的研究开发,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特别对
绞胎瓷艺的创作日渐成熟,运用朴素自然的绞胎纹理进行创作,注重传统与
现代相结合,并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当代瓷艺风格的优秀作品。
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喜爱。
耿翠,字旭华,一九六八年三月生于河南省盂州市。现任焦作市金谷斋
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
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焦作市当阳峪绞胎艺术瓷博物馆美术创作室主任。
一九八七年毕业于周口师专艺术系,一九九三年毕业于陕西省国画院,
一九九四年创作山水画《疑是银河落九天》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近年来,
主要从事中国绞胎艺术瓷的创研工作,运用绞胎瓷这一奇妙的工艺特点,进
行陶瓷美术创作,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与审美意趣,使美术与绞胎瓷器进行
完美结合,浑然一体。作品多以工笔、花乌见长,形神兼备,细腻而雅致,
构思巧妙而富情趣,格调清新淡雅。形成了其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是一位
颇具实力的青年陶瓷艺术家。其作品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及陶瓷艺术专家的
高度评价,多件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藏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8:03: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745911246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当阳峪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当阳峪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