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读后感
如何写读后感(通用10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
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
小编整理的如何写读后感(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写读后感篇1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
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
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
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
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
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
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
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
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内容证明观点。这一部分要注意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不能空洞,要有具体的例子。这就要求在写读后感之前,你就要对内
容非常地熟悉,知道那些材料能为你的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
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
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
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如何写读后感篇2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有一个课后题是要求写读后感,但是,
怎么写?成了学生犯愁的问题了。
“读后感”属于议论文体。同学们在读书或看电视剧后,往往有
些人物或情节触动自己的心灵,使情感受到引发,若将这种感受付诸
笔端,便是我们要说的“读后感”。
“读后感”的记叙则是为“感”服务的,所以力求概括叙述,简
明扼要;而把主要笔墨用在阐释感受上。“读”只是个引子,是引发
感想的前提条件,“感”才是写作的重点。
写“读后感”要注意如下三点:
(一)要对原文烂熟于心
感受,产生于“读”之后,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详细阅读原文,要
把握原文的创作背景、作品的主题,作者的观点等内容,为下文生发
感想作准备。概括说就是“吃透”材料,熟知内容。有了“读”的前
提,才会有“感”的结果。
(二)要精选原文最能感动你的“点”
写“读后感”,大都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这样写得肤浅。
写作时,要注意侧重其中的一个“点”。一部优秀著作中,总会有使
你感动的情节,有给你启迪的思想观点,那你就要精心挑选让你感动,
给你印象最深的那一点,然后加以联想,生发,构思你所要写的读后
感。
(三)要注意联系实际生活
社会风气的好坏,周围的人或事往往给你很深的印象。经过认真
阅读,已经找到最能触动你情思的“感点”,是这个“感点”引起了
你对现实生活的联想,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那么,只要将联系起
来的生活内容有选择、有侧重地写出来,就是很好地联系了生活实际。
这样的联系,自然亲切,内容丰厚,富有现实教育意义。
如何写读后感篇3
知识要点:
1、读后感是读了别人的文章或着作之后,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
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
2、读后感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读和感。“读”是基础,“感”是
由“读”引发的,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感”可言。
3、读后感有叙有议,以议为主,属议论文范畴。
考试说明:
我们平时读书,读文章,思想上有时会受到启迪,懂得了某个道
理;感情上有时会受到触动,产生某种联想……懂得的道理,产生的想
法,统称为读后的感想。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并加以阐述,便是读后
感。
1、如何写好读后感
写读后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吃透原文有感而发
要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对原文的基本内
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另一个是有一定的文字表达的能力。而就这两
个条件的关系来说,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因为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从原文出发,联系实际,发表感想。如果对原文的内容缺乏理解或理
解得不够准确,那就无感可写或者感而不当了。
要想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就必须在动笔之前,沉下
心来,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阅读原文,对原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
心思想,并搞清层次和层次、段落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看一看这
些层次和段落是怎样围绕着中心论点展开的。
当然,考生临场作文,时间紧迫,是很难对原文进行过细地分析
的。不过,作为读后感写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上述要点是必须注意
的;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吃透了原文,才能有感而发,也才
能写得比较顺手。有的考生写作水平本来不差,但不去仔细地阅读原
文,还没有完全弄清原文的基本内容,就匆匆忙忙动笔写作,结果成
绩很不理想。
(2)抓注重点精心立意
近几年中考作文平分标准都提出了“立意新颖”的要求。就一篇
议论文来说,“立意”主要指的是中心论点的确立。而“新颖”主要
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新鲜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二是内容要深
刻,有独到之处,不能浅尝辄止。要达到这些要求,应该特别注意的
是要抓注重点,生发开去,而不要面面俱到。
扣住原文的中心思想,立意谋篇,固然算紧扣了原文;而从原文
的内容出发,抓住某一个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未尝不算紧扣了原文。
事实上,我们常见的许多写得好的读后感,并不是篇篇都紧扣了原文
的中心思想的。但是,抓住原文的某一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必须在
充分理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写好。如果对原文的中心思
想茫然无知,那么,对文章的各个侧面的理解也就不会深刻,当然也
就不可能写出动人心弦的读后感来。
(3)联系实际议而不空
凡是写过一些读后感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了一篇文章,
在某一点上有深刻的感触,便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有关的许多事情,
许多问题。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联系实际的过程。
从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来看,许多考生在联系实际方面是做得很
好的。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
己的感想,读来亲切生动。但也有一些考生,所写的读后感尽是一些
空洞的说教、政治口号、誓言之类,使人感到生硬、枯燥。
至于联系哪些实际,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大体说来,无非
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联系主观的实际,即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中的一些具体事例;二是联系客观的实际,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
种实际情况。只要是从内容的需要出发,联想哪方面的实际都是可以
的。
(4)夹叙夹议以议为主
读后感既然属于议论文的范畴,那么它的主要表达方式当然是议
论和说明。不过,它要求从原文出发,联系一些具体事例,所以又常
常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一般来说,读后感的写法是这样的:从读了
某一篇文章谈起,摆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举出一些具体事例(包括引
用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而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这是就文章的整体
来说的。就文章的某一部分来说,也往往是叙议相间,两相结合。这
样就构成了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在这里,议是叙的纲领和统帅,而
叙是议的根据和佐证。前者是论点,后者是论据,二者紧密结合,相
辅相成。
这里需要注意的,首先是坚持以议为主的原则。我们在联系实际、
引用事实的时候,要始终不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和论证中心论点。这
就需要对事实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它所包含的意义。其次,引述原文
也需要注意。一般说来,引述不宜过多过细,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
还有,也不一定去整段整段地照抄原文,有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只在
行文中引用原文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就行了。
2、充分用好“四字诀”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
种文体。考试时,如果充分用好“四字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
“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
“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
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
“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
针对性。
(2)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
“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
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刻的材
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
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
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
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
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
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
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如何写读后感篇4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将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写成的文章,叫
“读后感”。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
体,也是中考常考的一种体裁。
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掌握三个字:读、感、扣。
一、读。要认真地读懂原文,抓住整篇文章的中心和要点。
读的是记叙文,就要弄清文章所记的事和所写的人,表现怎样的
主题,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读的是议论文,就应弄清作者的论点是什
么,用了哪些论据,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读是写的前提。只有把所读
的文章真正理解了,中心抓准了,才会在写的时候不偏题。
例如,写《读<岳阳楼记>有感》一文,你首先就应读懂原文,把
握原文的中心:《岳阳楼记》不重在写景,而在表达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
大抱负。扣住这个中心来写,文章就不会偏题、跑题。如果你把立足
点放在“岳阳楼之大观”或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上,虽然没有离
题,但比起围绕中心来写就逊色多了。
二、感。写读后感重点在“感”字上。
读文章要善于提出问题,然后去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才
会有感受、有启发,才会产生联想。
比如,读了《岳阳楼记》,你就应去思考:范仲淹是什么时代的
人?他何以具有“以天下为怀”的“忧乐观”?当今社会是否存在具
有这种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我们当代青少年要不要学习这种精神?……
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感想。而在诸多感想之中,联系实际是至关
重要的,写读后感的意义也在于此。
那么,是否要将所有感想都写进去连缀成文呢?当然不能。写
“感”,要找准一个“感点”,选准一个角度,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
点。像写一般议论文一样,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切忌面面俱到,泛泛
而淡,贪多求全。
三、扣。初学写读后感的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文章开头扣一下原文,引出本文的观点(感点),然后展开联想,
随意发挥,与原文“脱离关系”,毫不相干。这就犯了写读后感的
“大忌”。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就是由“读”写“感”,扣牢原文写
感想。离开原文,随意发挥,还叫什么“读后感”呢?
“扣”原文的方法是:恰到好处地引用原文的一些关键语句,有
意识地引进原文的一些内容;不仅文章的开头、结尾要“扣”,文章
的主体部分更要“扣”。做到时时不忘原文,处处扣牢原文。切忌撇
开原文,写一篇与原文毫不相干的文章。
但是“扣”原文不能过多地引用原文或重复原文内容,更不能把
读后感写成原文的缩写或内容提要。
值得一提的是,写好读后感还要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读后感的结
构与议论文基本相同,一般也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结构分成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感点);正
文部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论证;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或强调中
心,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
总之,读后感要有“读”有“感”,先“读”后“感”;有“感”
而发,联系实际;扣牢原文,结构完整。同学们只要认真学习,勇于
实践,就一定能写出像样的读后感来。
如何写读后感篇5
曾记得多年前,初识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是在她对《论语》
《庄子》的解读中。她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引领芸芸众生回归古代
先哲所提供的生存智慧里而不能自拔。而今天,当我打开电脑,开始
阅读人民网推荐的于丹老师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顿觉倍感亲切
自然,一种温馨油然而生——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对人生、文化、社会、
生活的再度思考,也是她50年来一改以往风格自剖成长经历和心路历
程的一部哲理散文集。作品以更多的笔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生
命的意义为重点,让我体会到生命流逝中的温馨与感动。犹如一个丰
富而简单的人,我喜欢。因为有她,无数个沉寂暗淡的日子被照亮,
我的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阳光进来,豁然开朗。
本书中延续了于丹老师作品的独特风格,细腻宁静、娓娓道来,
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处处引经据典,她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
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读者一起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同时
也有许多学者的`哲思,小到一本书、一碗牛肉面、一座城、一个节日
等等,她都赋予了生命,这需要静下心来阅读,这种阅读带来的是凝
思沉想,撩拨生命的律动,是与内心相呼应的东西,体现了中国梦的
一部分。
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更凸显博大。《人间有味是清欢》包含着人
间真爱、大爱、至爱,不仅让我感动,更催我行动。她就像深山老林
中汩汩流淌的那汪清泉,慢慢滋润了我的心;她又像一盏灯,一盏永
不熄灭的灯,照亮我人生前进的方向。
喜欢在居室外的阳台上放一把折叠椅,闲暇的周末午后,阳光透
过玻璃窗照进来,我打开电脑开始阅读《人生有味是清欢》,沉浸在
她带来的美妙阅读中,而窗外,白云朵朵,飘飘转转。
这真是一种美好地享受。
如何写读后感篇6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
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
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
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
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
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
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
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
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
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
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
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
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
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
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
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
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点。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
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
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
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
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
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
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
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
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
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
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
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
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
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
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
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
激情。叙述的语言要概括简洁,议论要准确,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
融一体,切忌空话、大话套话、口号。
从表现形式上看,也有两种:一种是联系实际说明道理的。这是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具体生动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
个道理的正确性,把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
以事明理,生动活泼。另一种是从研究理论的角度出发,阐发意义。
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阐明一个较难理解的思想观点,或估价一部
作品的思想意义。它的作用是从理论上帮助读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这一种读后感的重点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论性较强,一定要注
意关照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典型、中心明确突出等特点。
如何写读后感篇7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
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xxx读后感》,
也可以用《读xxx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
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
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
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
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
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
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
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
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
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
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
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
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
“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
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
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
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
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
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
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
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
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
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
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
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
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
读者。
如何写读后感篇8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
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
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
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
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
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
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
(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
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
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
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
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
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
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
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
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
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
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
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
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
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
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
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
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
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
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如何写读后感篇9
亲爱的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一定读了不少书吧?那读完一本书
之后,你们是不是有很多的感慨需要表达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
习吧。
所谓读后感,就是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的感悟。有很多
同学知道什么是读后感,可是一到写的时候,就无从下笔,那么究竟
怎样写呢?
第一,选择感受最深的去写。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感
慨,包括对书或文章里面的人物、场面或者其他的内容,而在这些内
容中要选择令自己最感动的、给自己触动最深的来写,这样才能有感
而发,侃侃而谈。
第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写读后感的时候,不能局限于书
籍之内,在叙述了相关的内容之后,一定要从书本中出来,联系自己
的生活实际,举出自己的例子,谈自己受到的影响或感悟,以及下一
步的打算等。
第三,紧紧围绕“读”与“感”。正是“读”与“感”才构成了
这种文体,因此绝对不能少了“读”。可以适当地引用原文的话语,
或者用自己的话对书籍或文章进行概括。“读”是“感”的基础,
“感”是“读”的升华,一定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和受到的教育与
启发,这样文章才完整。
如何写读后感篇10
一、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一段话、几句名言后,把
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
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
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
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生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
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
础。如果读的是故事,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此外要弄清楚作品通
过记人叙事表现怎样的中心;还要确定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你感动,为
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选准感点。
一篇,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
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
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
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三,引议得当。
初学写读后感易大篇幅的引用原文,自己由此想到的、感受到的
写的不多,这是写读后感的大忌。可以边引用边说感想,也可以引用
完再说感受。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特别关注一点——感才是关键,感
受部分应详写。
第四,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
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
(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
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
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6:2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684701164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如何写好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如何写好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