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简介50字

更新时间:2023-03-05 05:50:26 阅读: 评论:0

显示器重影-学生发型

西游记简介50字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初中英语演讲稿)

第1页共10页

[西游记每回概括100字]西游记每回概括50字

西游记每回概括50字篇(一):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西游记》这本书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之手,出版署名:华阳洞天主

人。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深刻

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

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八十一受难,一路降妖伏魔,

九九归一,终于上了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

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

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

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

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

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大量被译为西文,西渐欧美,已有英、法、德、意、

西、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

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元前57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乃一仙石吸收天地

之气孕育而生,之后度过光景,因为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

王”。之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

为师,学会了地煞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用时二百年。悟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

从傲来国内得到大量兵器分发诸猴,但是没有一样兵器顺手。为了寻一件称手

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针),龙王怀恨在

心,上报天庭,要求缉拿孙悟空。

悟空在第324岁,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销毁生死簿,返回人间。阎王

再复上报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招安。孙悟空被召上天

宫,被骗封为弼马温,15日后知道原来这官只不过是个马夫,大怒,打出南天

门。回花果山时,凡间已经过了15年。独角鬼王前来投奔,建议悟空自封“齐

天大圣”,孙悟空在此时广交朋友,结拜七兄弟。

玉皇大帝知道孙悟空反下天宫,大怒,命李天王派兵镇压,孙悟空打败巨

第2页共10页

灵神,哪吒三太子,天宫被迫封其为齐天大圣。不料当上大圣,孙悟空反而偷

吃蟠桃、偷盗仙酒,玉帝震怒,命李天王再率十万天兵天将带十八架天罗地

网,去拿下妖猴,孙悟空打败九曜恶星,四大天王,使分身术战败十万天兵,

因为此战,孙悟空名扬天下。

元前57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乃一仙石吸收天地

之气孕育而生,之后度过光景,因为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

王”。之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

为师,学会了地煞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用时二百年。悟空回山后打败混世魔王,

从傲来国内得到大量兵器分发诸猴,但是没有一样兵器顺手。为了寻一件称手

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针),龙王怀恨在

心,上报天庭,要求缉拿孙悟空。

悟空在第324岁,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销毁生死簿,返回人间。阎王

再复上报天庭,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太白金星建议招安。孙悟空被召上天

宫,被骗封为弼马温,15日后知道原来这官只不过是个马夫,大怒,打出南天

门。回花果山时,凡间已经过了15年。独角鬼王前来投奔,建议悟空自封“齐

天大圣”,孙悟空在此时广交朋友,结拜七兄弟。

玉皇大帝知道孙悟空反下天宫,大怒,命李天王派兵镇压,孙悟空打败巨

灵神,哪吒三太子,天宫被迫封其为齐天大圣。不料当上大圣,孙悟空反而偷

吃蟠桃、偷盗仙酒,玉帝震怒,命李天王再率十万天兵天将带十八架天罗地

网,去拿下妖猴,孙悟空打败九曜恶星,四大天王,使分身术战败十万天兵,

因为此战,孙悟空名扬天下。

观音菩萨见孙悟空神通广大,推荐玉帝外甥,显圣二郎真君杨戬去拿孙悟

空。二郎神与梅山六兄弟到花果山,与悟空赌斗变化,大战三百回合不分高

下。李天王趁花果山后方空虚,放火烧山,孙悟空无心恋战,被二郎神与其兄

弟围困,被太上老君偷袭,另外被哮天犬咬了一下,于是被擒拿。

悟空被擒,到斩妖台问斩。因先前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变成金刚不坏

之身,所以任何死刑均无效,最后被太上老君带到兜率宫冶炼,反而练成火眼

金睛,于是蹬倒火炉,开始大闹天宫,打到灵霄宝殿,佑圣真君遣王灵官与三

第3页共10页

十六员雷将围困孙悟空,正在争斗时,如来佛祖出现,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五

行山,又说两界山)下五百年(实际上不止这个数字)。

五百年后,孙悟空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踏上西天取经之路。收服猪八

戒,沙僧与白龙马,做为师弟,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两番被唐僧误会而

赶走,不过最后仍然回来,终于大功告成,封为斗战圣佛。

西游记每回概括50字篇(二):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分享

老人与海的主要内容分享

《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海明威的巅峰之作,之所以不同于海明威其他硬

汉小说,就在海明威在《老人与海》小说中,不但写了硬汉,而且通过这一硬

汉讴歌人类永恒的价值。正是这一点使得《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圣地亚哥与海

明威其他小说中的硬汉有了天壤之别。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给打败”。孤独的

老渔夫圣地亚哥刚毅的性格、精湛的钓鱼术等勾勒出他已不仅仅是条硬汉,而

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更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体现,作者海明威在他

身上找到了一种灵魂,这灵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

从他身上看到了各种不同的、让人深思的境界:自信、勇敢、乐观、单

纯、孤寂及睿智。而且从他身上可以品味到一种艺术,这种艺术在当今的人群

中也是罕有的。

《老人与海》,一个“硬汉”以坚强的意志与凶恶的敌手进行一场孤独的抗

争。老渔夫桑地亚歌84天一无所获,就连跟他一起出海的孩子也去了别的船。

他真的是“倒了血霉”,失落和孤独此时是他唯一的朋友,也是敌人。但他并

不畏惧强敌,不抱怨命运,始终为制服对手而顽强坚持着。第85天老渔夫似乎

行了好运,终于钓到了一条1500磅的大鱼。当一个人苦苦等待,终于有机会的

时候,他总是很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它。因为这是他精神支

柱,只有实现了,他才能继续那孤独难熬的日子。

从与大鱼周旋,到驱赶凶恶的鲨鱼,他的整个奋斗过程都处于个人单独承

受外界冲击的状态。在最艰苦时方能见人的最大承受能力。那怕是在他累得精

疲力尽的时候,依然把那已经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骨骼架子的“大鱼”拉回岸

第4页共10页

边。“他看清它赤露的脊骨象一条白线,看清那带着突出的长嘴的黑糊糊的脑

袋,而在这头尾之间却一无所有。”也许老渔夫一无所获,但他却获得战胜强

敌的胜利。正是在这个艰苦而孤独的奋斗过程中,才使得老渔夫的形象更加高

大,更加感人。

在整个与强大对手斗争的过程中,老渔夫的“硬汉”形象鲜明而突出。这

个“硬汉”是海明威人格理想的体现,又是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象征,代

表着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这种“硬汉”的意志力反衬出那些迷惘

彷徨的人的人生境界的狭小。

当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苦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想那在大海上孤独地与强

敌战斗的“硬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困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

不可战胜。

如果我们有“硬汉”的精神,还是可以激发我们的最大潜能,克服我们本

不可想象的困难。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

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做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

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最后大马林鱼因筋疲力尽,被他

杀死,《老人与海》读后感。他把杀死的大马林鱼绑在小船的一边,尽管鱼肉都

被咬去了,但无论什么困难都无法摧毁他的英勇意志。

看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位平凡而又可敬的老人使我深深地

懂得了: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吓倒,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

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以前,我做什么事只要有一点不顺利,就会退缩,有时还会说上几句垂头

丧气的话,在学习上,我只要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泄气,可是当我读了《老人

与海》这本书时,我发现我错了,书中的主人公与鲨鱼搏斗,鱼叉被鲨鱼带走

了,他就把小刀绑在桨上;刀子折断了,他就用短棍;短棍也丢掉了,他就用

舵把,这种充满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吗?

今后,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信心十足地去面对,坚持到底,决不退

第5页共10页

缩,读后感《《老人与海》读后感》。我要感谢这本书,感谢它让我学到了那么

多知识,感谢它让我懂得了那么多道理,感谢它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我要及

时改正自己的缺点,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信心满满、锲而不舍、永不言败,这就是《老人与海》给我的启示。

西游记每回概括50字篇(三):小学语文白杨课文原文

小学语文白杨课文原文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

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

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

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

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

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

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

第6页共10页

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

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

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小学语文白杨的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晰伞抚绍疆陷),正确读写“清晰、插

嘴、分辩、抚摸、介绍、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

似之处。

1、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新疆建设者的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

资料、图片等。2、欣赏、学唱歌曲《小白杨》等。

1课时

一、营造氛围,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2、音乐《小白杨》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

吹得绿叶沙沙响罗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3、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我国的西部茫茫的大戈壁上,生长着一棵棵高

大挺拔的白杨树,“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一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

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

第7页共10页

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今天我们就和现代作家袁鹰一起来欣赏戈壁滩上的

白杨。(板书:白杨作者袁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配乐朗读《白杨》(学生带着情感听,将生字新词及自己印象深

刻的句子画记号)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生字:晰伞抚绍疆陷

新词: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陷入、浑黄一体

区别“分辩”与“分辨”。齐读课文中的注释②戈壁:蒙古语意为难生

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3、老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带着深厚的感情听了课文配乐朗读,并学会了

生字新词,能谈谈你的印象吗?

生1、白杨能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大戈壁上顽强的生

长,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

生2、无论遇到自动样的艰难险阻,白杨树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

也不动摇。”

生3、老老师,我还发现作家袁鹰表面上是在写白杨,其实他是在写人,

就像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文《落花生》一样。

生4。

4、老师: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从大家的交流中我看

到同学的学习是多么的专心啊!

三、再读课文,深化认知

1、出示课件:大戈壁

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2、老师:这就是茫茫的大戈壁。谁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来?

生“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

线并不那么清晰,都浑黄一体。”

3、齐读这段话。老师:在读这段话时,你读出了什么味儿?

第8页共10页

生1、这段话形象的写出了大戈壁环境十分恶劣。

生2、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结合课件重点理解:浑黄一体

4、出示课件

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教学设计

5、老师,看着窗外不时闪过一棵高大清秀的白杨,兄妹俩发生了一场小小

的争辩。他们是在争论的?

6、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自然段。

重点理解“高大挺秀”和比喻句“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

神。”

四、重点品读,体会情感

1、老师:孩子们小小的争论引起了爸爸沉思,“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

变得严肃起来。”那么,爸爸是怎样评价白杨树的呢?

2、重点朗读第12节爸爸对白杨的评价。

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也不动摇。”

①指名朗读;②教老师范读;③全班齐读。

3、老师:从爸爸的这段话中,你们又体会到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生1、我看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它从来就这么直”。

生2、白杨树它很坚强,不怕任何自然灾害。

生3、白杨树生长的范围很广,“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

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4、老老师,我想爸爸的这段话表面上似乎是在写白杨,实际上他是在

告诫孩子们要做像白杨那样的人。

4、老师:同学说的都不错,特别是刚才的这位同学体会真是太深刻了。下

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13节: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

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①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设问句。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

第9页共10页

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爸爸说的那段话。

五、激情阅读,升华情感

1、指导朗读:

片断一:“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

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片断二:“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的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

就在这儿生根了。”

2、教老师激情简介“新疆建设兵团”。。

3、指导学生感悟

“许许多多的白杨树”,那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千千万万的劳动

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

4、老师:爸爸“他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那么你们明白了爸爸要表白的

是什么心迹?

生1:看到白杨树,爸爸更坚定了他扎根边疆的决心。

生2:爸爸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一辈的建设者一样,将来为建设祖国的

边疆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3:孩子的爸爸可以是在呼吁更多的人像白杨树一样,哪儿需要,就在

哪儿成为栋梁之才!

5、老师:课文中写道,“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你能说说孩子

们多了一点什么知识,你又从中懂得了什么?

生1:做人,就应该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

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2:做人,就应该不怕困难,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要“那么坚

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生3:做人,就应该不计名利,脚踏实地,努力工作。

第10页共10页

6、欣赏品味

1、出示重点句:

“突然,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

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①品味:“爸爸的微笑消失了。”“他的嘴上又浮出了一丝微笑。”爸爸

的嘴上为什么又浮出了一丝微笑?(“现在呢,孩子们又多了些知识。”“几

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②理解:“高大的白杨树”和“几棵小树”分别比喻什么?

③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老师: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错物喻人,

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像小树一样

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这句话反映了老一辈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

博大胸怀。

2、指导情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六、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小练笔。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2、情感朗读、背诵爸爸赞扬白杨的那段话。

3、音乐《小白杨》。

[小学语文白杨课文原文]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5:5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666261245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游记简介5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游记简介50字.pdf

上一篇:全家一起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