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板面

更新时间:2023-03-05 05:06:21 阅读: 评论:0

天气变化-玉怎么识别真假

太和板面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如何在家赚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

(含答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该物质的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A.一定是化学变化

B.一定是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

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

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

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

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

3.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

城,打赢了一

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在日常防疫中,75%的

酒精可有效灭活,

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挥发B.具有可燃性

C.熔点−114℃、沸点78℃D.具有特殊香味

4.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强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

C.镁条减少D.有白色固体生成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降雨B.水分蒸发C.煤的分解D.药品研碎

6.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

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

A.制作石器B.烧制陶瓷C.粮食酿酒D.使用火药

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还原性B.状态C.硬度D.导电性

8.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分解而成为白色

的硫酸铜,工业上精炼铜、

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

涉及的是()

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制法D.用途

9.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金刚石切玻璃B.氢气冶炼金属C.天然气作燃料D.稀硫

酸除铁锈

10.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金属铜能导电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11.太和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区著名的汉族小吃,也是面食

代表之一。下列制作板面过程

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擀面B.切条C.扯面D.煮面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C.天然气用作燃料D.氧气用于气焊

13.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菜腐烂B.煤气燃烧C.轮

胎爆炸D.牛奶变酸

第1页,共13页

14.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花开花落D.铁杵磨成针

1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

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造导线B.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C.生铁铸造铁锅D.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17.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工具,一款智能手机通常含

有41种以上的化学元素。

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

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透光性好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D.见光易分解

18.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是利用

化学性质的是()

A.胆矾研碎用稀硫酸除铁锈B.纸张燃烧用氢气作燃料

C.汽油挥发用干冰人工降雨D.水变成水蒸气金刚

石用来裁玻璃

19.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海市蜃楼B.花香四溢C.木已成舟D.蜡烛成灰

20.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21.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

是()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22.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

学性质的是()

A.将西瓜放进榨汁机榨取西瓜汁

C.米酿成醋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用不锈钢制炊具

2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D.熔点沸点

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B.酒精能燃烧

C.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第2页,共13页

25.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碳素墨

水书写档案;②活性炭作冰

箱除味剂;③氧气作助燃剂;④炭作燃料;⑤大理石铺设

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

是()

A.②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②④⑤

26.“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

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

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

变化的是()

A.使用火药

C.用泥土烧制陶瓷

B.指南针指引航海

D.冶炼金属

二、填空题

27.(1)①铁熔化成铁水②糯米酿成米酒③铜在潮湿空气中

能变成铜绿④胆矾是蓝

色固体⑤食物腐败变质⑥通电后灯泡中的钨丝发热发光

请认真阅读上述文字,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这6种说法

中,属于描述物质化学性

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描述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

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相关描述:①黄绿色;②

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

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

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上述描述中,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8.根据①颜色;②状态;③气味;④味道等可直

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请将最佳答

案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铝合金和铁锈__________,(2)厨房中的食盐和

白糖_______________,

(3)冰和水______________,(4)酒精和纯净水

____________________。29.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

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

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

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

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化学性质有(填序号,下

同)_____;用途有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________。

30.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_;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________;

(3)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________;

(4)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________。

31.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描述如下: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

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

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可生成

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

余一堆灰烬。

第3页,共13页

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

这是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铁丝生锈是_______32.折断铁

丝是物理变化,

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3.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

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____________;

②加热碳酸氢铵时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

③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_;

④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_____________;

⑤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____;

⑥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

⑦铁易生锈_____________;

⑧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第4页,共1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答本题时要分析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解答】

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说明气化后物质

种类并未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故B正确。

故选B。

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可以根据化学变化

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本题

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

正确的判断。

【解答】

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木炭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但在该反应

中是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变化可能是物理变

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

C.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此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新

物质生成,例如灯泡发光现象明显但无新物质生成,故C不

正确;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变化前的物质来说的,

即生成了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故D

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难度不大。物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

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解答】

A.易挥发是指挥发性,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熔点−114℃、沸点78℃,熔点、沸点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项错误;

D.具有特殊香味是指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

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答本题要根据变

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

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解答】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第5页,共13页

是有新物质生成,有白色固体生成说明生成了新物质,故

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解答时要分析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A.干冰降雨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水分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

C.煤的分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

正确;

D.药品研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分,熟练掌握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制作石器只是石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B.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火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辨别,难度不大。物

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

必须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A.还原性是必须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质的

化学性质,故A正确;B.物质的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是化

学性质,故B错误;

C.硬度属于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故C错误;

D.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C

【解析】【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胆

矾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

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解答】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

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

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

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属

于物理性质;胆矾受热时容易分解而成为白色的硫酸铜,属于

化学性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属于用途;

没有涉及的是制法.

A、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第6页,共13页

B、胆矾受热时容易分解而成为白色的硫酸铜,属于化学

性质;故选项错误;C、没有涉及的是制法,故选项正确;

D、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矾,属于用途;故

选项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辨析,难度不大。物

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

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

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

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A、金刚石切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故A正确;

B、氢气冶炼金属是利用氢气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B错误;

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故C错误;

D、稀硫酸除铁锈是利用稀硫酸与铁锈发生反应,将其除

掉,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

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解答】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金属铜能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

颜色、状态、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

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

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解答时要分析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A、擀面只是在压挤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A错;

B、切条只是切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扯面只是将面扯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C错;

D、煮面需要用燃料燃烧加热,燃料燃烧生成新物质,属

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析,难度不大。物

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

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

第7页,共13页

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解答】

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

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合题意;

C.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

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合题意;

D.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

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不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解答时要分析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白菜腐烂、煤气燃烧、牛奶变酸过程中都生成了新的物质,

属于化学变化,而轮胎爆炸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

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解答时要分析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解答】

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

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积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子由少变多,没有生成新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花开花落过程中,植物发生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铁杵磨成针过程中,只是铁杵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

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

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难度不大。

【解答】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用石灰浆涂

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淀粉在唾液淀

粉酶的作用下分解引起的,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煤

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第8页,共13页

1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辨析,难度不大,需

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

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

答】

A、铜用于制造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

物质的物理性质;

B、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充入灯管通电

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

物质的物理性质;

C、生铁铸造铁锅,是因为生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

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是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故选:D。

17.【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

反映性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手机是人们常用的工具,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

璃,屏幕能正常使用很长时间,遇水、遇光也没有什么变化,

根据常识可推测硅酸铝玻璃性质是:透光性好、比较光滑等,

肯定不具备易与氧气反应、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等性质。

故选A。

1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

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

【解答】

A、胆矾研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

稀硫酸除铁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纸张燃烧、用氢气作燃料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

属于化学变化.

C、汽油挥发、用干冰人工降雨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都属于物理变化.D、水变成水蒸气、金刚石用来裁玻璃过程

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1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

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

【解答】

A、海市蜃楼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

C、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

D、蜡烛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

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0.【答案】D

第9页,共13页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辨析,难度不大。解

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

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

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

理性质,故A错误;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

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

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D、碳酸易

分解生成二氧化碳,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

质,故D正确;故选:D。

2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难度不大。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

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

A、紫红色固体,描述的是铜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

B、硬度大描述的是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

C、氮气在常温下是气体,描述的是氮气的物理性

质,故C错误;

D、铁会生锈,有新物质生成,描述的是铁的化学性质,

故D正确。

故选:D。

2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析,难度不大。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

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

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

A、将西瓜放进榨汁机榨取西瓜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

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A错;

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

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C、米酿成醋有新物质生成,

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用不锈钢制炊具是利用不锈钢的导热性,利用了物理

性质,故D错。

故选:C。

2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辨析,难度不大。明

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

键所在。

【解答】

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

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氧化性、可

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熔点、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

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C。

24.【答案】B

第10页,共13页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难度不大。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解答】

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干冰易升华属于物

理性质,故A错误;B、酒精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所以酒精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二氧化碳比空

气密度大属于物质的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

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是物质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25.【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

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

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解答】

①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

学性质;

②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

理性质;

③用氧气作助燃剂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

性质;

④用炭作燃料是利用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⑤用大理石铺地面是利用大理石的物理性质;故

②⑤符合题意。

故选A。

2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难度不大。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

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

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A、使用火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误;

B、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冶炼金属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

错误;

故选:B。

27.【答案】(1)③;①⑥

(2)①②④

【解析】略

28.【答案】(1)①

(2)④

(3)②

(4)③

【解析】【分析】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5:06: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639811244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太和板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太和板面.pdf

上一篇:控制成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太和板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