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精选11篇)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1
除了宫崎峻的动画片,我很少看日本的影片,相比它的慢节奏,我更愿意感受
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但是这部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
师》却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生命和死亡的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是东京一家乐团
的大提琴演奏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在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后,得到
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额债务。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回
到了故乡,过起了清贫的日子。不久,在一则有着“年龄不限,高薪保,按实际劳
动时间计费,旅行助理,NK代理商”等字眼的广告的误导下,不明真相的他成为
了专门把死者送往安乐土的入殓师。
从扮死者拍入殓指南DV开始,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一个去世两周已
经腐烂的独居老太太。他的生活从人生顶端跌入悲惨低谷,每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回
到家中的他,哪怕看见饭桌上妻子煮熟的肉也会想吐;更因为对美香难以启齿,最
初的他只能独自在痛苦中挣扎但渐渐地,在性情古怪、工作认真的社长佐佐木的指
导下,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明白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独特价值
的。这样的“死亡仪式”,能够满足死者生前的心愿,也缓冲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
悲痛,并为死者的家人留下最后一眼的“美丽”记忆——这,就是这份工作真正的
意义所在。
这是一部有着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尽管没有谈到宗教,可同样让人感觉有宗
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看着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
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那不是归去,
而是启程。也许,入殓工作对于死者毫无意义,只是给生者将难以言出的情感释放
出来的唯一机会。既然人们都觉得生如夏花一般绚烂,那死也理应像秋叶一样静
美。所以,入殓仪式就是生者向死者表达的最终又最重的敬意,入殓师也正是因为
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这个行业
的改观。
整部影片的色调淡雅,忧郁,沉静,内敛——浅黄的草,银灰的树林,潺潺的
流水,茫茫的雪山,带着典型的日本式的审美将情节和对白时而沉重、使人热泪盈
眶;时而又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衬托地淋漓尽致。在绝大多数电影中,死亡常
常被表现为血腥和暴力的结果,只有这部片子,才能让人在认真地思考、感受死亡
之余,还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激励及对生命的敬畏,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而不
仅仅是悲怆和痛苦。
最后,我想引用片中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尾:“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
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
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2
影片讲述一名入殓师的成长历程,开头半个多小时主要交待男主人公入行前的
情况,他是一名大提琴手,乐团解散失业后,回老家找工作,被人半骗半蒙的进了
入殓师这行。估计编剧知道找工作这个过程比较枯燥无味,弄点笑料才不至于闷坏
人。于是安排失业缺钱用的男主人公被师傅骗去拍入殓师的广告宣传片,刚进公司
时,师傅还故意隐瞒职业性质,弄得男主人公身不由己,一步一步被带进入殓师这
行。
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无用的情节,实际上,这些情节直指一个目标,就是让男
主人公成为入殓师有了充实合理的依据,也就是要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要不然
好端端的,谁愿意长期给一些陌生冰冷的尸体化妆呢!
故事的合情合理,使观众看得舒服,也投入到情节当中,更加确认故事真实可
信。而不会在看片过程中,产生种种疑惑,进而怀疑故事虚假造作,那影片离失败
也不远了。
入殓师之所以伟大还在于影片在高潮戏来临之前精心安排多场有效充分的垫场
戏。比如,男主角得知自己从事的何种行业后,在面子和金钱之间的内心挣扎,隐
瞒妻子真相后的种种不安。而最重要的一场铺垫戏是男主角跟随师傅去收殓一具腐
败多日,恶臭熏天的尸体,不仅是男主角事后看见生鸡肉呕吐不止,甚至于观众也
产生呕吐心理,不约而同认为入殓师实在是一种令人厌恶、低贱、肮脏的行业。看
到这里,所有人都会跟剧中人物一样,情绪低落,慨叹命运之不公,但同时也一起
在思考,究竟应不应该延续这种职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入殓师都不是一个曾经
是优秀大提琴师的人所应该从事的行业。
观众情绪达到此种程度,全在编剧意料之中,影片的最高潮部分也随之千呼万
唤始出来了。
我一直很欣赏这场高潮戏的谋篇布局,精妙细致,匠心独运,甚至可以列入电
影教科书,成为经典范例。
某日,男主角还在犹豫干不干入殓师,师傅突然过来找他。原来师傅接到一个
活,有一户人家妻子过世不久,丈夫正急等着他们过去。等到男主角和师傅赶到
时,己经迟到多时,丈夫黑口黑脸责备他们不守时的行为。
且慢,大家略想想,干嘛非得让师傅和男主角迟到呢?迟到招来的是户主的白
眼和一顿臭骂,自己也不得不连连鞠躬道歉,难道表现两人知错能改的谦谦君子风
度,但前面戏分早将两人的性格展露无遗了,这里用得着重复吗?不是表现他们,
那肯定是展示户主的性格,从他的表现看,给人严肃迂腐,不讲情理的坏印象,凶
神恶煞般的表情更是让人敬而远之。为什么要如此描黑户主呢?随着下面一系列精
彩剧情的展开,答案自然呼之欲出了。
师傅在严厉的户主以及眼睛红肿的女儿等众多亲属注视下开始工作,他给尸体
清洗,换衣服,动作轻柔冷静,准确谐调,表情庄严肃穆,仿佛他正在从事一项伟
大艺术作品的工作。
户主妻子焦青发黑的脸与她光彩照人,靓丽清秀的遗像相比,简直有天渊之
别。观众都在感慨死亡的恐怖时,不料师傅轻轻施展妙手,转眼间死者变得容光焕
发,脸色红润发亮,唇红齿白,整个人好像活过来一样。
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叹为观止,户主也是目瞪口呆,好像从未看过如此美的妻
子,女儿更是如见母亲复活,悲不自禁。师傅得势不饶人,乘胜追击,故意向户主
借取死者生前所用唇膏,户主还在看着美丽的亡妻发愣,聪慧的女儿起身拿来唇
膏。
这段戏演员演得好,编剧写得更好。按常规写法,师傅还没动手工作,屋内早
已听取哭声一片,试问观众与你等非亲非故,就算你哭得昏天黑地,我自稳坐泰
山,岿然不动!但是这段戏别开生面,先由入殓师处着手,通过他的巧手,回复死
者生前之美,那么户主思念亡妻之情,女儿追忆母亲之爱就有了对比和参照。说白
了,死后之丑与生前之美在短时间的变化,让观众体会了解到美好事物失去的悲
伤,对他们深表同情。观众一旦产生此种感情,那么剧中人物再伤心痛哭,自然得
到观众的共鸣,戏内戏外自然听取哭声一声。
拿唇膏的细节充分表现女儿的聪慧乖巧,引发观众的好感,女儿适时而且毫不
造作的上前哭泣,正是对母亲的最大怀念,从而激发观众的最大同情,观众己经被
母女的深情打动。而女孩上前哭泣这一小动作,难道都是编剧任意而为吗?肯定不
是,以上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户主的终极表演铺垫最浓的感情气氛,就是让观众的泪
水在眼睛里打转,然后再掉泪。正所谓,先感动后掉泪,没感动,何来掉泪。
当入殓师想盖上棺材时,户主几步上前趴在上面,哽噎着喊出妻子名字之时,
那一刻,我的泪水也涌出来。原来先前对严厉粗暴户主形象的刻画,都是为了展现
此时此刻硬汉柔情似水,脆弱感性的一面。他严厉令人敬畏的外表下隐藏着脆弱受
伤的心,对妻子深深的眷恋激发他最原始的冲动,不顾体面在众人面前哭泣。正
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虽然我不懂日文,这部片子也是一年前看
的,但直到现我依然记得户主呼唤亡妻时的日文发音,"友乜!友乜!"。
这场戏的最后,户主的感谢也在意料之中,他坦诚这是妻子最美的一天,对于
入殓师来说,没有比这更高的赞赏了。男主角与师傅吃着户主送给他们的地方特
产,脸上挂着胜利者的微笑,其实这何尝不是编剧和导演胜利的微笑呢?
正是得益于导演和编剧出色的工作,才使观众震憾于入殓师平凡低微的工作竟
然如此伟大重要,慰藉着生者的心灵,传递亲人无尽的追思,也使死者得到安宁和
尊严。
这场高潮戏成为影片的分水岭,一扫前面略显沉闷的气氛,带给人们极大的心
灵震憾,真正使人欲罢不能,沉醉其中,全身心享受一次灵魂的洗涤。
影片剩下的几段戏可视作本场戏的延续,惨死男友摩托车下的女儿与父母之
情,澡堂老板娘与儿子的深情,老板娘与殡仪馆火炉工的黄昏恋应该是激发母子情
的催化剂。影片最后,男主角与父亲的阴阳重逢,可算作男主角身世的解密,也说
明男主角成为入殓师或许是命中注定,最终他还是成为失踪多年父亲的入殓师。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3
父母离异,年轻的你靠一把破旧的大提琴打拼,可在你咬牙借了重金换了一把
提琴的第二天,乐团因收益不好而解散,你愣在原地很久最后沮丧的离去。
你又去了下一个工作地点面试,在了解是做入殓师之后你犹豫了,但因为优厚
的报酬理解了这份工作。第一个接手的是一具已经腐烂一些的尸体,你的脸色发
白,双手颤抖,对生命的逝去感到恐惧。那天回到家饭也没吃得下。夜里,你爬起
床拿出小时候用过的已经生锈的提琴,却发现里面有一个包裹着的石头,石头很
大,光滑。突然唤起了你从来都不愿回想的记忆,你拉着提琴,闭着眼睛回忆,在
河边的沙地父亲捡起一块石头给你,却记不起父亲的样貌。母亲在你还在国外时去
世,与母亲相依为命这么多年,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你无法原谅自己,也无
法原谅犯了错离开的父亲。
你怀着对母亲的歉疚为一个个死者入殓,温柔地对待每一个遗体,把他们打扮
的干净美丽。渐渐地你爱上了这个工作,在温柔的妻子苦心恳求你放下时,你拒绝
了,妻子离开了家。你去社长那里打算辞职,但听到了社长自老伴死后便从事这项
工作之后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你还是没有放下。
最后在不久的一天,妻子回来了,并告诉你她有了身孕,在给澡堂的老夫人入
殓时,妻子静静地看着,最终,她理解了你的工作是神圣的,鼓励并支持你。
一个宁静的早晨,一封信件送到了家里,信中告诉你,你的父亲去世了,你被
劝说后,愿意去见父亲的最后一面,却得知父亲在离婚后独身一人,从未过上幸福
的生活。你颤抖着手给父亲擦拭、化妆,发现父亲放在胸前的右手紧握着,当你舒
展开他的手时,一颗石头滚落下来,小小的,但却比小时候得到的石头圆滑的多。
你最终还是原谅了父亲,将滚落的石子放在妻子微隆起的小腹上,这是爱在传递。
记得在你回到乡下母亲留下的.屋子的那个冬天,你说:“在我记忆里那里的
冬天,从来都没有这么寒冷。”可此刻已冰雪消融。你亲手送走了你的父亲,可你
改变了从前对死者的悲观。死亡,那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就像那个同样送走了一个个死者的老人说的那样:“死亡可能是一道门,逝去
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然后走向下一程。”
那颗冰冷却温暖的石头,是超越生死的爱。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4
第一次看到电影名,误以为是恐怖片。看完简介后,便有一种好奇心想去欣赏
这部电影。“入殓师”这门职业,从古至今就是个冷门、遭人嫌弃的行业。以其为
片名,会拍出什么意义的电影呢?
影片中的主人公大悟去当入殓师可以说是一个误会,他之前甚至没有见过死
人,他对这样的工作直觉就是排斥。但失业的他又生活的压力。第一次见到的尸
体,是具已开始腐化的尸体,他反应强烈,当场呕吐,感觉自己全身都很脏,于是
过后在澡堂拼命地冲洗自己。他像任何一个正常人一样从内心排斥这样的职业。
当他看到社长怀着柔情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出美丽,而且将这种美丽永远
定格时,他感到了一种静谧的魅力。大悟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份职业的一种庄重感。
尽管他周围的人都因他的这份工作而开始嫌弃他,远离他。他的妻子甚至因此离开
了他。
影片中的情节故事是日本家庭生活的剪影。父亲不能理解儿子想变成女人而频
繁争吵;母亲在女儿死后还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是一个染着红头发的不良少女;
儿子无法理解自己的母亲一心只想把澡堂拆掉建公寓;孤独死去两周的老人:抛弃
儿子的父亲生活丑陋的一面由此反映出来。但同时有这样的一面:父亲终于接受孩
子的性别;儿子在母亲的遗体焚化时嚎啕大哭;大悟在为父亲整理遗容时流下了痛
楚的眼泪温情伴随着音乐流露出来。
大悟在工作期间,总少不了受别人鄙夷的眼光,又要忍受孤独,面对种种的生
离死别。直到有一天有位老人跟他说:“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不是终结,而是超
越,走向下一程。”这位入殓师看着一个个人走向终点,超脱而旷达,真正做到了
对生死的参悟。
在片末,大悟的朋友看到了入殓仪式的庄重和静谧,看到了大悟温柔的情怀。
朋友在接过大悟的毛巾是的一个点头以及妻子的一句“我的丈夫是入殓师”,大悟
终于为身边的人所接受,自己也最终融入了世俗社会。
整部电影为庄严、静谧的气氛所笼罩。久让石大师的手提琴演奏曲更是为其增
添了一种舒缓、安详之感。自己的心也随着主人公对生死的参悟过程流淌出感动之
情。
死亡时每个个体必须面对的,但是,死亡不可避免,生命还在继续。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5
观看了日本电影《入殓师》,尽管感到内心深处有些压抑,有些无奈,联想到
早逝的母亲更是感到无比痛心绝望,但是,内心深处也很震撼。刚看到电影名字时
我有些不想看,总预想可能是悲悲切切的。可是看完后,我除了抑制不住留下眼泪
外,更多的是对人生与死的态度更加清晰了。
人生就是单程车票,看完了今生的风景,通过一扇门,进入死亡,又开始另一
程旅行,又有另一番风景。电影中把去世的人称为往生者,是曾经生活过的人的意
思吗?这部电影曾获得2009年最佳外语片奖,电影所诠释的对生死的理解震撼活
着的人。人活着应该有尊严,死时也应该有尊严。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或早或晚进
入另一扇门,所以我们对往生者也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因为我们也希望这样被对
待。每个人都会有“送人”与“被送”的时候,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最普通不过
的主题,可是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友情、亲情、爱情、工作尊严,让我们感动。
我又联想到3月12日发生在日本的1200年一遇的大地震中,日本国民的民族
素质充分彰显,让我敬佩。这是否和这部电影中诠释出的生死观高度一致呢?他们
面对大灾大难的镇定淡然,促我反思。人之生命的意义、人生该如何度过、应该以
怎样的态度对待生与死?可能瞬间我们就会在地球上消失,就如此次日本大地震时
发生的海啸把几座城市瞬间变成泽国一样。
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个国家地震频仍。从板块构造来看,日本正好处
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这种地质剧
烈变动的地区极易发生地震。
出生在这个国家的人意志应该很坚强,因为随时面临死亡。消极的人们,每天
都是生活在恐惧、无奈、无助中;坚强的人们,每天坦然面对,从容过好每一时
刻。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历经人生的春夏秋冬最终化为尘埃。我们生活在许多可
能的意外中,我们需要以勇敢、智慧、超然的态度去对待。有位作家说:人的一
生,总体而言是很悲观的,因为终归一死,这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应该过好每
一个细节,这是可控的,所以人生又是乐观的。哪些细节是重要的、哪些细节是可
以忽略的,靠我们自己把握。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6
《入殓师》是我一直都很想看的一部电影,我这个人有点精神洁癖,这样的一
部影片,我一直都想静静的,一个人看完它,今天终于看完了。
看着小林大悟和他的社长每一次为死去的人入殓,深受触动,活着的人分三六
九等,可是在死亡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如何让逝者走完庄严又体面的最后一程,
是入殓师们的神圣责任。小林大悟是一个平凡而又渺小的普通人,他甚至无法在城
市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迫不得已,他才从事了这样的一份工作。从最初的自我
抗拒,饱受非议,到最终的受人尊敬,小林大悟的心路历程异常艰辛。
社长说看他第一眼就认定他适合这份工作,他的眼神坚定又清澈,一眼看进了
你的心底。为逝者送行的人应当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灵,小林大悟是个善良又谦逊
的人,所以,他真的是适合的。
火葬场的焚化工说:死亡是一道门,每一个人在推进焚化炉的门之后,他都会
在心里默默的说,希望你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后会有期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最
终都是会团聚的。在这部影片里,死亡不再充满恐惧,更没有满含悲伤,每一个告
别逝者的人眼里,逝者不过是先走了一步,多么静谧又安详的场景啊!
当小林大悟为死去的父亲进行入殓仪式的时候,发现了父亲紧握在手心里的小
石头,那是他们从前用石头交换的心语。小林大悟一直不能原谅父亲对家庭的不辞
而别,可是此刻,他却全然放下了。他又记起了父亲的模样,他把石头放在妻子的
手心,妻子将它贴在腹中胎儿的心口,那一刻,是亲情的传承。影片在这样的时刻
就结束了,让人回味无穷!
人的一生,总要送别很多的人,有的是生离,有的是死别,就像一列火车,它
缓缓的驶向终点站,无论你多留恋窗外的风景,火车总会开往前方。不要难过你失
去了什么,你曾经得到过的东西才会失去,可是得到过的那一份美好会永存心底,
谁也带不走。我们要感恩每一个参与过你生命的人们,有了他们,你的生命才是完
整的!失去了他们,你的生命才会留下印记!失去是为了更深的回味,《入殓师》
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谢谢这部影片,为我的心灵做了一次洗涤。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7
大悟在社长连诓带骗的引领下走上了入殓师的道路,社长不仅仅是他职业上的
引路人,也成为大悟心灵上的引路人;同时社长填补了大悟童年父爱的空白和欠
缺,成为了大悟灵魂上的父亲。
大悟刚刚从事入殓师的工作,就给他一个正视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是了却他人
生最大遗憾的机会。
大悟的第一次入殓师生涯对他来说就是很大的考验,虽然画风很搞笑,但是正
是在滑稽表象后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对比反差更能体现出大悟对妈妈去世没能送
母亲一程的愧疚感。
随着低沉深情的琴声大悟对母亲的爱从心底流淌而出,他多想妈妈再给他尽孝
的机会,但是已经是物是人非。
他回到家想在妻子身上寻找那份母爱,那份安全感。他所从事的这份职业也是
对自己灵魂上的救赎。
大悟在经历那么多死亡洗礼后,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重建。
他看到鲑鱼拼命逆流而上,生命就是这样顽强不息;生命就是这样如逆水行
舟,不进则退。
鲑鱼在完成生命的传承后,走向死亡。
虽然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终点站,但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体会到了爱与被
爱,并把我们爱的结晶留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命得已延续和传承。
日本对生命的离去的仪式感令人很感动,我看到的是对逝者的那份爱,而不是
像我们国家有的人一样,只追求排场。对死者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每一份工作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入殓师能够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
她们永恒的美丽。这是冷静、准确,而且要怀着温柔的情感。他们能够让分别的时
刻静谧,所有的举动如此美丽。
入殓师正是这样怀着对生命的尊重,为往生的人送行,代替家人为他们尽最后
的心意,让他们体面、安祥地走。
入殓师就像理发师一样,只能给别人服务,而不能为自己服务。他们带着那生
命的那份尊重为每个人送行,当他们离开的那一天,有谁为他们服务?
社长、大悟和女同事看到了太多生命的离开,他们深知活在当下是对生命对好
的尊重,他们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8
整部电影都围绕生死观在探讨,但是正面的讨论也有好几处。
第一次是大悟在桥上看鱼,有两尾鱼拼命的往上游游去,这时候正有一尾鱼的
尸体飘到了下游。大悟对老人说:“多么悲伤啊,为了死而努力,终究是一死,不
那么辛苦也可以吧。”老人说:“是自然定理吧,他们天生就这样。”这里大悟陷
入了虚无主义,既然都要死,结局归途都是一样的,努力还有意义吗?既生命是虚
无的,生命本身有意义吗,死亡已经既定,为什么还要活着。但是老人回答的很轻
巧,自然定理,本来就是如此。是的,不管是努力往上游游去的鱼还是死亡这件事
情,本身都是很自然的,我们无法改变死亡本身,那么不能改变,活着就没有意义
吗?
第二处是和社长的对话,这个时候大悟正打算和社长说辞职的事情。社长先是
说了自己和妻子的事情,他妻子是他当入殓师的第一位客人,死亡的无法避免,但
是可以让她美丽的离开,这个也是一种慰藉吧。然后说了一个很普遍的生物规律。
这个也是对生死的一次讨论。“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不想死的话就得
吃。”(我一直怀疑这里的字幕不太全)这里暗含着一种生死观念。死亡是很正常
的事情,而生活中的死亡是很普遍的,只不过你的角度问题而已,你手里拿着的食
物未尝不是一种死亡的物体呢?
第三次是火化澡堂老板娘时候,那个老人这样感叹:“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
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总会再见的”这位看着一个个人走向终点的人
超脱而旷达,真正做到了对生死的参悟。
整部影片不说教,用音乐和画面来感染人,生命存在那么多的未知,明明活着
的章鱼放生时反而死了,前几天还活着的人,突然就死去了。那个孤单的老人的尸
体在两周后才被发现,死亡带着普遍而不可避免的特性,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没
有权利去放弃生活。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9
现在一吃肉,就想起《入殓师》里的镜头:主人公一边大块朵颐地吃着鸡腿,
一边不停地说着:鸡腿也是动物的尸体,罪过啊,罪过。吃过之后,拉起优美的小
提琴,又沉浸在哀婉的忧伤里。
尸体、鸡腿、小提琴、沉默、喧嚣、忧伤。这样一组镜头似乎只有在这样一群
特殊职业的人群中才能建立起联结。日本的影片也好、文学也好,太多这种表达边
缘诡异、又要同生死联结的主题。诡异,令人好奇,生死,让人产生至高无上的对
人生的俯视。
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惊怵的面孔,经过入殓师的手,变得安详平和。亲朋好友在
送走他们的最后一程里,仔细地端详着,似乎那不是一具尸体,只是亲人安详的睡
着了,他们送他到另一个世界里,充满不舍,忍不住哭出来。
入殓师的手抚触过太多的尸体,他们为社会上的人所避讳,他们也曾对自己的
双手产生厌恶。但是,不知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令他们欲罢不能的继续这个职
业,直至离不开这个行业。
前几日,老朋友突然的心情低落,缘于身边的朋友得了癌症,每次看到她化疗
产生的痛苦,对生的渴望以及对病痛的无奈。他都要揪心的想到了死的问题,他去
研究“来世”的思想,如果对自己的来世已坦然,那面对当下也一定不会有那么多
的焦虑、不安和烦躁。
女娲抟土造人,如果真的有来世,入殓师在往生者再生的路上,是不是扮演了
女娲的角色呢?入殓师每次工作结束之后,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将他们呈现给
往生者的家属,他给家属带来安慰,看着亲人告别的场面,入殓师安静的退到幕
后。
死,在入殓师的眼里,也许是一种美好!
入殓师也喜欢吃肉,只是,当他们将肉也看成尸体的时候,会产生纠结,然而
亦是欲罢不能的喜欢吃肉,也许这也是人生的无奈,所谓大雅与大俗,距离是如此
的接近。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10
偶尔在CCTV6看到这部日本影片,节奏很慢,我看到中途睡着了。第二天特意
从网上搜索补看齐全。现在仍然泪眼婆娑,我想,这是一部值得纪念的影片。入殓
师,就是陪故去的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人。生活中,我们并不愿意看到他们,看
到他们时是我们最伤心的时候。这是我看电影之前的认识。现在我想,如果身边的
朋友中有在这个岗位工作的人,我一定会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声"谢谢"。
影片中那位入殓师,是因乐团解散生活无着的大提琴手,迫于生活压力不得已
回到乡下父母的故居。为了谋生,隐瞒妻子在NK代理社做入殓师这种人人嫌弃的
工作,为各种原因死去的人们化妆擦洗换衣纳棺。开始厌恶恶心,到赢得众人的尊
重,男主人公走过了漫长的心理历程。其间妻子美香不理解跑回到娘家,从小长大
的朋友不理解对他令眼相看劝他另谋职业。而招聘他进入这一行当的年迈的社长在
每一次送行时都饱含爱意,举手抬足之间给予故去的人最大的尊重,使他们的最后
一次化妆却成为一生最美的时刻。
言传不如身教,男主人小林大悟果然从中悟中人生的深意工作的意义。片尾,
故事进入高潮。大悟的父亲六岁起离开大悟和母亲,三十年间从无联系。除了一块
小小的石头,父亲留在大悟心里的只有怨恨和思念。当大悟在大家的劝说下终于决
定肯为父亲送行,分开死去父亲的右手,发现紧握其间的居然是三十年前他送给父
亲的一粒圆圆的石子,恨,化开了,仅有父子之间的深情留存。
大悟在悠扬的大提琴伴奏声中轻轻地为父亲擦洗整形。观众也不禁感慨,父子
二人三十年间,第一次亲密接触竟是阴阳两隔时。世间,爱的生命比恨更长久对予
他人足够的爱,不管他是生者或者故人。该片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
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入殓师,电影观后
感。
电影《入殓师》观后感800字篇11
“围炉读书”龙年的第一个作业是看《入殓师》。在南京呆得久了,对日本总
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情,继而是日本的影视文学作品一概难以入眼,同样,这
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日本电影如若不是读书会的要求,无论如何我是不会
轻易去看的,即便这样,也不是一气看完的。带着一种抵触情绪坐在电脑前在线去
看电影,心绪是不佳的,第一天并没有看太多便下线了。第二天,我以完成任务的
心态继续昨天的故事时,竟一动没有动,不时地,以电脑看电影的特有方式,看到
精彩情节,如小林大悟与美香讲述石头的故事时,拉回去再重复看,间或,鼻子有
点酸,眼眶有点润。电影看完了,坐在吊椅里发呆,我知道我是被感动了,但感动
我的是什么?一时之间说不出来。
于是,我上了百度,我期望他人的观后感能给我以启迪,希望能发现什么我没
有悟出来的深层次的哲理。五花八门的影评中一行字“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
待”跳入了我的眼帘,顿时,我的泪水哗地决堤而下,是的,是“温柔”,是温柔
打动了我,Thegiftofthelastmemories。这种温柔,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
处最柔软的地方,在这里,在坚硬盔甲的下面,在历经沧桑的心的深处,还有一丝
温柔尚存,她也渴望着温柔,渴望着能以真实的温柔与这个世界交流。
生死之间本是一道门,逝去,只是走向下一个旅程;而爱是永恒的。在我睡着
后,或许依然怒放的鲜花会环绕着我,或许会有一双手,以拉大提琴的优雅与从
容,以轻盈得仿佛在为我翩跹生命之舞的手温柔地握着我的双手,轻轻抚摸过我的
额头、脸颊,为我擦拭身体,梳理好头发,为我穿上美丽的长裙,系上漂亮的丝
巾,唇上那一点红也是不可缺少的。于是,美丽依旧的我会微笑着掩上门,静悄悄
地离开,留下的,只是我的温柔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2:4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555391242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入殓师影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入殓师影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