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寺

更新时间:2023-03-05 01:37:18 阅读: 评论:0

什么叫渣男-运动会入场词

游金山寺
2023年3月5日发(作者:暗黑破坏神ⅲ)

苏轼的诗词《九日次韵王巩》注释

《九日次韵王巩》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诗人赋蝴蝶以人情。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的依傍,眼见菊花

明日也将憔悴,无花可依,不禁犯愁。蝶愁实际是人愁,蝶都知愁人

更愁。直说人愁太直露、太扫兴、煞风景。由蝶愁寓人愁,含蓄委婉

诗意浓。秋天蝴蝶和菊花关系密切,让蝴蝶寓人愁最合情理。重阳赏

菊,就地取材寓意于菊花蝴蝶,妙想天成。

与苏轼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

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

但并未所以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

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扩展阅读:苏词的特点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

而持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

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

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

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

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邑市井和千里关河、苇

村山驿等自然空间,张先则向日常官场生活环境靠近。苏轼不但在词

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

景,而且进一步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因为苏轼扩

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

而提升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

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

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

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

扩展阅读:主要作品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

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

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

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

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

《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

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

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

《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词作

《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

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

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江

南腊尽》《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

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

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

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

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

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临江

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

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

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

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

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

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1:37: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514383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游金山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游金山寺.pdf

上一篇:总结开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游金山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