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的双关语及其翻译
[摘要]英语双关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长期以来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会话、
故事、小说、广告、戏剧、诗歌、笑话、谜语等文体中,用来造成幽默、诙谐、
讽刺的效果,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有力。本文对双关语的定义及其翻译问题
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双关语不可译翻译方法
双关语是英语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也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幽默形式。它
巧妙地利用词的谐音、词的多义或歧义等,使语言表达含蓄曲折、风趣幽默,引起
读者的联想。现代的双关语已变得日趋通俗、诙谐,它的妙用可达到生动活泼,嘲
弄讥讽的修辞效果。
双关这种修辞是有意借用一个词语或句子同时关涉两个事物,包含两种意思,
表面一层意思,实际上隐含另外一层意思,并且以隐含意思为主,以达到言在此而
意在彼,制造出幽默、影射、传达复杂思想等效果。要在翻译中反映这些效果,就
必须将原文的双关修辞准确地再现在译文中。但是,双关语的翻译仍然是个具有
争议性的话题。
一、双关的定义
英语双关语pun,又叫paronomasia或playonwords,是利用语言中的谐音、歧
义、模糊等现象,让一个词语,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一个语言片段同时兼顾两种事
物,或表达双层意思。一个是表面的,一个是隐含的,并以隐含意思为主。这种双关
语的恰当运用,可以使语言生动有趣,或借题发挥,旁敲侧击,或指桑骂槐,冷嘲热讽,
收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效果。
《牛津英语词典》(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1989)给“pun”下的定义:The
uofawordinsuchawayastosuggesttwoormoremeaningsordifferent
associations,ortheuoftwoormorewordsofthesameornearlythesamesound
withdifferentmeanings,soastoproduceahumorouffect.(用一个词去暗示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意义或引起不同的联想,或者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音相同或相近而意
义不同的词,以产生一种幽默效果。)
《韦氏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Webster’sThird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
1981)给“pun”下的定义:Thehumorousuofawordinsuchawayastosuggest
differentmeaningsorapplications,orofwordshavingthesameornearlythesame
soundbutdifferentmeanings:aplayonwords.(词汇的幽默用法,用一个词去暗示不
同的意义或引起不同的联想,或者用发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不同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词:一种文字游戏。)
而国内著名修辞学家陈望道(1979:96)先生则将双关解释为:“双关是用了一
个词语同时关顾着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明白,双关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手段,有
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
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语双关、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指桑骂槐,即
言在此而意在彼。可见,双关表面上的意思,不是说话或写文章的真正意图,它要表
达的意思是“弦外之音”。我们理解双关语,正要领会那“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二、双关语的翻译困难
虽然双关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的一种修辞方式,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
种不同的语系,在语音、词汇、句法方面存在很大区别,再加上思维方式与文化上
的差异,致使在双关语的翻译中存在着种种困难和不可译因素。
1.关于不可译
在英汉互译中,有时无法将原语或源语(sourcelanguage)翻译成译入语或目的
语(targetlanguage),会造成一定程度上意义的损失,即“不可译”,它包括“语言上的
不可译”和“文化上的不可译”。
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的种种差异,是造成可译性障碍
的基本原因。因此,翻译中的可译性只能是相对的,绝对的可译性是不存在的。同
理,翻译中的“忠”与“信”,也只能是相对的,绝对忠实于原文的译文也是不存在的。
不可译大致有两种原因——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原因。
2.语言的不可译性
首先,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音体系,汉语是表意型文字,而英语是由字母
组成的。当语音成为原文主要的表达手段时,中英文间的翻译几乎难以实现。
其次,汉语与英语有不同的拼写特点。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
系。它们具有不同的拼写形式。因此,实现在汉语和英语间语言形式的转换几乎
是不可能的。
第三,汉语和英语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规则。尤其在文字游戏方面,语言的形
式特点起到了主要作用。除非出现巧合,否则这种现象是很难翻译的。
3.文化的不可译性
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的4个特征:(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3)文化
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4)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文化中
的每一方面都和其它方面相互关联。所以语言的习得是从语言能力的成熟到社交
语言能力的成熟,最终到文化能力的成熟这一必经过程。
以一种语言为参照,其它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场中都可能有词汇空缺。首先,
原文可能表达了一个译文文化中不了解的概念。这个概念可能是抽象,也可能是
具体的;它可能同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甚至是某种食物有关。这些通常是具有
文化独特性的。第二种情况是原语所表达的概念在译入语中没有相应的词汇表示,
出现词汇空缺。译入语文化中可能也有这一概念,但是却没有形成相应的词汇来
表示。但是,这些文化特点是可以通过解释来使译入语的读者理解的,本质上是可
译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由文化差别所导致的不可译现象是暂时的,仅仅因为在译
入语中尚且无法找到相应的译文,文化不可译因此可以称为相对不可译。也就是
说,在一些情况下,它们是不可译的,但在另外的情况下,却是可译的。
三、英语双关语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
如果英语中某个词的两层意思恰好对应于汉语里某个词的双层含义,译文就
可能反映出双关语的双重效果。
例1:《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场中,哈姆雷特使用双关语挖苦旧时同学吉尔
登斯吞:Callmewhatinstrumentyouwill,thoughyoucanfretme,youcannotplay
uponme.
由于前文的instrument,fret在此场合的基本意义是弦乐器指板上定音的品,但
fret同时又有annoy一义。朱生豪和梁实秋均把这个双关语译成“撩拨”。“撩拨”
是容易想到的词,但此时却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个词在汉语中恰好有“骚扰”、“使
人烦恼”的意思。
以上这种保留译法也就是直译法,不少双关语是借助比喻手段创造出来的,如
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刘闯在黎明时分对秋菊说“洪湖就要天亮了”,以“天亮”
暗喻“革命斗争胜利”。诸如此类,尽可直译成英语“InHonghudayisgoingto
break(徐仲炳,1988).”相信英语民族的读者或观众也能心领神会其双关含义的,因
为英汉两种语言在比喻方面毕竟存在着许多共同的习惯。保留译法能较好的保留
其双关意思,力求做到译文和原文形似与神似的统一,这是译家求之不得的标准。
例2:Thecatweepsoverthemou.
猫哭老鼠,读者能立刻领悟出其双关意思。
例3:Let’sehowthewindblows,thendecidewhetherweshouldswimagainst
orwiththestream.
且看风势如何变化,然后再决定是逆流而上还是随波逐流。
例句中的swimagainstthestream和swimwiththestream分别译作“逆流而上”
和“随波逐流”,两对词组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是既可用在游泳者身上,
也可指人在形势变化莫测时见机行事、随机应变。
例4:FirstGentleman:Thouartalwaysfiguringdiasinme,butthouartfull
oferror;Iamsound.
Lucio:Nay,notasonewouldsay,healthy;butsosoundasthingsthatarehollow;
impietyhasmadeafeastofthee.
——peare,MeasureforMeasure
绅士甲:你总以为我有那种病,其实你大错特错,我的身体响当当的。
路奇欧:响当当的,可并不结实;就像空心的东西那样响当当的:你的骨头都空
了;好色的毛病才把你掏空了。
英语sound一词译为汉语“响当当”。其一,表示“出色”“过硬”;其二,形容“敲打
的声音响亮”,所谓“空瓶子最响”,转而表示“外强中空”。于是,“响当当”便集褒贬于
一词了。如果说英语的sound作“健全的”“强壮的”解和作“响”“发出声音”解,两者
词性并不对等的话,那么一经译成汉语,两者的词性却完全一致了,这样的译笔实
在煞费苦心。
例5:“Atleastputsomethingwarmon,,”advidTessie.
“I’malmostfinished.”Morrisgrunted.
“It’syourhealth,”saidNick.
odthereinherflannelnightgown.
“Areyoucrazy?”Sheshouted.
“Finished,”heanswered.
…
“Comeupnow,”Idashouted.
“Finished,”MorrisCried…
——BernardMalamud,TheAssistant
“你至少得穿暧些,”泰锡劝道。
“我快铲完了,”英里斯咕噜一声。
“要保重身体。”尼克说道。
二楼窗口突然亮起来。艾达穿着法兰绒睡衣,站在那儿。
“你疯了?”她对掌柜的大声嚷叫。
“就快完了,”他答道。
……
“马上上楼来,”艾达叫道。
“就快完了,”莫里斯喊了一声(叶封译)。
小店主莫里斯一辈子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此刻,他在绝望中竟然不穿大衣冒
着严寒在屋外铲雪。房客尼克和泰锡及其妻艾达纷纷劝阻。finished一词在莫里
斯口里竟重复达三次之多,足见作者用心之所在。它既表示“干完了”,还意味着“完
蛋了”,与汉语中的“完了”基本等值。译者的处理又十分自然、巧妙:finished第一
次出现译为“快铲完了”,先托出双关语的表层意义,第二三次即过渡为双关语:“就
快完了”。最后一次“就快完了”听来煞似一种绝望的呼喊,临死的哀鸣。果然,此次
铲雪后,莫里斯便一命呜呼,了结了悲惨的一生。
2.变通译法
从对双关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最理想的双关语翻译是在目的语语言中找到
对应的双关词,创造双重语境,从而实现双重话语含义。然而,正如在第二章中讨论
的一样,双关翻译困难重重,当我们无法找到相对应的双关词时,双重语境就失去
了有机的结合,从而造成两个孤立的话语含义。这也是在翻译双关语时必然要面
临的障碍,也正因此,双关语的翻译一直都被认为是翻译中最大的挑战。
例6:She’stoobrownforafairprai.
——Shakespeare,MuchAdoaboutNothing
她皮肤黝黑,说她“白皙”未免有失公正(肖运初,1996)。
例句中的fair既可意为“皮肤白皙的”,又可意为“公平、公正”,构成语义双关,
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段不同,原文中的双关在译文中已
经丧失,英语双关中音义或形义结合很难在汉语中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
双关语的翻译是一门放弃与再创造的艺术。所谓放弃的艺术具有两方面的含
义:一是基于中英文语言、文化的千差万别,充分利用形、音、义手段的双关语修
辞格具有抗译性。因而译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放弃原文中双关
语幽默含义的传递。二是译者在将双关语的表层语言语境与深层语言语境相联系
时,必须对双关语中的双重语境与双层含义进行取舍。但笔者认为,无论是前者无
可奈何的放弃,还是后者的积极舍弃,都有助于译者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的束缚,增
大自由创作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李国南.双关语翻译初探.现代外语,1979,39(4):60-65.
[3]王璐.英语双关:分类、特点及翻译.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108.
[4]刘玉敏,潘明霞.莎剧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安徽大学学报,2001,25(4).
[5]肖运初.谈谈双关语的英译汉问题.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61(14):39-43.
[6]肖运初,陈登.论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及其处理,湖南教育学院学
报,1995,58(13):61-65.
[7]张爱平.双关语的作用及其翻译.漳州师院学报,1995,42(3):85-94.
本文发布于:2023-03-05 01:12: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499521241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弦外之音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弦外之音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