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别董大
学习目标:
1.学会"曛"这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与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
学习重难点:
品味语言,读中悟情.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读懂诗题,了解背景
1、生读题,再读,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介绍高适和董大:诗人高适的《别董大》送别的对象是当时著名的琴
师董庭兰.盛唐时期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这时,
高适也很不得志,正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董大和高适是好朋
友,在董大受到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开京城,高适为他送行,留下了
这首诗.
2、别:分别、离别,都有不舍得意思,你觉得应该怎样读题?生再读
题.
二、读通读顺,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2.3遍,〔出示课件〕,注意读
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中有一个生字,看他读准了没
有.
2/7
3.师简评〔注意"曛"〔板书〕这个生字,指出形声字."曛"是日
落时的余光,曛黄,黄昏的意思.齐读"曛"〕谁再来读.
4.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
5.谁来说说,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除了会读以外,还需要知道什
么?
〔了解诗的意思,怎样知道诗的意思?借助注释,联系上下诗句、结
合背景资料,跟同伴交流等等.品悟诗的感情,怎样品悟诗的感情?多
读,用心去悟〕
6.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然
后在小组里说说,在学习和交流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
〔学生自学〕
7.〔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点拨: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
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
来即曛黄,只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
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指出温故知新."莫"的意思.怎么
理解"知己"的意思.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您.这里
指谁?董大.〕
8.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试着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
两句和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9.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谁再来读读这首诗.〔生朗读〕
10.给点评,再提名读.
三、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3/7
〔一〕品读第一二句诗
1.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了么.请同学们用笔
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景〕
2."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
幅怎样的画面?〔生谈:凄凉、寒冷、空旷〕这就是景语〔板书〕,
景中的语言,把你的感受带入诗中,自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觉.
3.自由读.
4.提名赛读.评价:这就读出了景中的语言
5.刚才我们在景外观景,现在我们走进景中,孩子们,请闭上眼睛,
和诗人一起回到那个送别的黄昏.用心去感受,看看你仿佛听到了什
么?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师配乐范读〕
6.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谈〕
〔预设,作以下回应:〕
──你听到了呼呼的北风狂啸声,刮到的脸上,寒在心里,读──千里
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你看到大雪纷飞,断雁独飞的凄凉,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
吹雁雪纷纷.
──你看到黄沙飞扬,黄云残日的空旷,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
吹雁雪纷纷.
──此刻夕阳西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
空断雁,出没寒云,凄凄惨惨齐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
纷.
4/7
7.这是怎样的悲壮而凄凉啊,师指课题:此景,别董大,这别时的
心情是怎样的呢?诗中哪个字写出了别时的心情?用笔把这个字圈
出来.
8."愁".这是怎样的愁?难道这别"愁"仅仅只是来自着眼前这凄
凉的景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在读
时提示:可以联系背景和第三句"莫愁前路无知己"来体会〕
9.你怎样理解"前路"、"知己"?
10.此刻我再来看这个"曛",这昏黄不明的、迷茫的仅仅是指景
吗?这"曛"不仅写出了天色昏黄,也写出了前途昏暗,分不清方向.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说得很好,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怎一个"愁"字
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高适却写下的这样的
诗句: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画出"莫愁"〕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出示课件〕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宰相非常赏识他,当时众多的诗人
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长
诗《听董大弹胡笳声》.听,这就是董大当年善弹的那首著名的《胡笳
十八拍》.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此刻,你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
说几句话,或者是替高适来劝慰朋友几句.
4.〔学生回答后随机评点引导并让学生读相关诗句.〕
生:你的琴艺高超,一定会有人赏识你的.
5/7
所以,诗人开导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你是一代琴师,边当朝宰相都非常赏识你,你还担心什么呢?
所以,诗人劝慰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你的琴声让大河停止的波动,让鸟儿停止了鸣叫,你的前途一
定是光明的.
所以,诗人这样鼓励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
生:所以,诗人这样激励他,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
识君.
5.〔随机采访〕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随机引导学
生体会诗人的积极情感.〕
生:充满了自信.
这就是友谊的力量啊.
生:我不再发愁.
这就是朋友的真情啊.
生:我有了力量.这是友谊的可贵啊.
6.再来读题,别董大,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别去的
是愁,留下的是自信、友情〕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诗人以自己的豪情抹去了朋友的愁情.现在我们再看这别时的
路,透过这个黄云白日和长啸的北风,纷纷的大雪,你看到的是怎样的
前路?〔晴朗和阳光.〕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整首诗.〔全班练读〕
6/7
2.指名个别读.点评:这景悲壮但不凄惨.谁再来读?提名读.
〔我又看到了一个小高适,乐观,豪放〕〔自由读.〕再提名读.
3.荒凉的塞漠正因为有了英雄的襟怀才变得壮美动人,读出你的
真情,读出你的豪放.〔生齐读〕
4.人常说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诗人高适在写此诗
时,自己也在逆境不得志时,失意流落,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却能
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心胸,对友人的真情〕
5.怀着对诗人的敬仰记下这首诗,自己练习背一背.〔指2-3人
背.〕
6.同学们,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但他在困境面前
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
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
吧!让我们再次和着音乐来吟诵这首诗.〔配乐读〕
四、总结全诗,活用诗句、拓展延伸
1.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恒的话题,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
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在唐人赠别诗篇中,有许多凄
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让人感人至深,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
2.是啊,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但今天的课堂也许留
给我们的不仅仅如此,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会不记得董大是谁,也许人
们会忘记了这曾是谁留下的诗句,但却永远记住了这激励人生的千古
佳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7
板书设计: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乐观豁达
莫愁前路无知己,友情真挚
天下谁人不识君.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23:27: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43626123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别董大的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别董大的古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