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城南旧事作者简介

更新时间:2023-03-04 19:20:14 阅读: 评论:0

男人眼中的好女人-西餐牛排

城南旧事作者简介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热面)

《城南旧事》

一、导语。

人们都说,小孩子看世界看得最真切、最纯洁、也最美妙。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就是一个爱观察世

界的人,现在我们就跟着英子一起来看看她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

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北岛《触电》

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以为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以为消失

殆尽的朋友的脸,依然灿烂在记忆的巷陌深处……

二、作者简介及作品简介

林海音原先叫含英,小名叫英子。台湾人,生于日本。作家、编辑和出版人。她的处女作《冬青树》,是一部专写家庭琐

事的散文集。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

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

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城南旧事》是伊明根据台湾作家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剧作的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改编的成功,

在于忠实于原著,再现了作者笔下乡土风情的风俗画,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愫。

《城南旧事》成为台湾战后小说巨著,可以简单归纳出下面几个特色:

1.就小说结构来看,它是由五个独立的短篇结合成一部完整的长篇。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时候,就曾在不同刊物上

分别单独发表,但集合成书时(1960年初版),却是情节互相连贯,主题前后呼应的长篇。因此它在结构上是很别致的,既是

短篇也是长篇小说。

2.就文类的特殊性来看,它既是小说又是散文。从其回忆“旧事”,自叙童年生活的性质笔触来看,多少具有散文的形式风格,

但林海音也不反对别人将其列为“自传体的小说”。

3.就叙事观点来看,它透过小女孩“英子”一对童稚的眼睛看世界,从头至尾,由英子的第一人称观点循序发展,她既是懂

懂的孩子,一个好奇的旁观者,又是叙述主体,经验着复杂的成人世界,并随之逐步成长。从这个角度,它也可以是一部主角

经历人生磨难的成长小说。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作者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女性意识。英子虽然只是个孩子,但她是极聪敏的女孩,具有一

双属于女性、敏于同情的眼睛,特别能看见那挣扎在性别压迫中难以翻身的女人。《城南旧事》四段中,女性故事占了三大段,

三段中又正好包括了老中青三代不幸女人的三种典型。追寻她们不幸的源头,自然都与男人有直接关系,从这个方向来看,这

部小说的精神,以及要表达的女性主义主题,不但一点不老“旧”,并且还十分新颖。

三、掌握串珠式的情节结构。

串起全文的“珠”是《小麻雀与小孩》,它把英子与周围的人、英子与厚嘴唇人的故事,紧紧统一在一起,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把握人物形象。

提示:“厚嘴唇的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做了贼;他一个人默默

承受生活的重担,养家糊口,供应弟弟上学,为弟弟的出息而自豪;为人朴实厚道,在小英子眼里是一个值得思念的复杂的人

物形象。

(1):如何理解小英子的那句“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点拨(1):小英子想得极为简单,她也没办法复杂,但是她的回答却在简单中透露着某种哲理意味。她说她分不清海跟天,但

这并不影响她对那篇课文的喜爱;同样的,她分不清好人跟坏人,她只知道跟厚嘴唇的人订了一个“我们看海去”的约会。

体会作者用孩子的眼睛看成人世界的用意。

重点阅读文本中小英子和“厚嘴唇的人”的最后一次谈话,在人物对话中推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读懂人物的内心活动。

讨论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2):厚嘴唇的人在小英子眼中和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是否相同?你如何看待厚嘴唇的人和小英子之间的“友情”?

点拨(2):在此处这里,作者和导演都故意用孩子的眼睛去看成人世界,借助孩子纯净的眼睛,去还原生命本来的模样,完成

他们对生命的思考。所以,涉世越深的人,就越喜欢回忆童年,其实就是想找回童年的那份纯净,就像林海音自己说的:“把

它们写下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五、试分析音乐描写在剧本中的作用。

讨论、归纳:(1)排练节日时唱“小麻雀呀”的歌声烘托了小英子兴奋的心情。

(2)毕业典礼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既是表现学生离别母校的伤感,又预示了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

的离别。

(3)毕业典礼上,“小麻雀呀,小麻雀呀,你的母亲,哪里去了?”的歌声烘托了一种孤独、伤感。

(4)结尾,小学生齐声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烘托了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六、总结

音乐是电影的第二种语言,通过欣赏片中音乐,把握文章(影片)的感情基调。

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曲介绍

《城南旧事》中的《骊歌》是一首在我国流行于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李叔同的歌词,英国人奥德维的名曲,由

于它所倾诉的迷惆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大多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心绪,因此获得广泛的喜爱,并且赋予这首歌以当时的

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品格。《城南旧事》开头是抱签加竖琴的《骊歌》送别,之后每一段离别之后都有同主题音乐出现,影片离

情别绪的营造和音乐所塑造的情境是分不开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随着影片那“淡淡的哀愁,

浓浓的相思”的基调成为一张发旧、珍贵而无法重拍的老照片,音乐是有穿透力的,即使那青涩看上去很膘肥,依然萦绕、净

化着我们的心灵。

【布置作业】

“离别”是诗家们吟咏的主题,因对朋友的无限牵挂,便有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因与朋友的依恋

不舍,便有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个一个的人在偶然中相遇、相识,又一个一个离去。《城南旧事》中

分别写了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告别的故事,如果你是导演,你将怎样拍摄他们分别情景?阅读全剧,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一段描述性的语言勾勒他们分别的场景。

4、齐读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第二段对话,以问答的形式自主研习这段对话。

问:为什么“厚嘴唇的人”说“我想着也不是你,要是你倒好了。”

答:他觉得有人动过他的东西,感觉出事了,事情怕是败露了。

问:为什么他让英子回去,而且这两天都不要再来了?

答:他预料到自己可能会被逮捕,所以不愿在天真可爱的小英子心中留下坏的印象。他也可能是害怕自己的偷盗行为会连累英

子。

问:当英子从断垣里爬出来后,看到“戴草帽的人”带着两个黑衣警察往空地走去时,她为什么在自家门口发愣呢?

答:对事情还是不懂,一方面不明白“厚嘴唇的人”今天对她说的话;另一方面不知道那些人走到空地里干什么。或许是懂了,

不懂的是供弟弟上学的善良人怎么被抓,因此“发着愣”。

问:为什么当英子看到“厚嘴唇的人”双手被捆住,由警察牵着走过的时候,她的脸故意藏到妈妈身背后去了,为什么“她不愿

意看”呢?

答:英子不愿意看,因为自己的“朋友”走了,同情而又有淡淡的伤感。因为英子觉得自己要为这件事付上部分责任,如果不

是她跟“戴草帽的人”说话,大概“厚嘴唇的人”就不会被抓。这里英子是感到有点愧疚。

问:“小偷”被押走了,英子感觉怎么样?

答:“小偷”的经历和命运,发生在善良的英子寻找友谊的际遇里,是在英子生活的时序中出现的一幕悲剧。所以,英子在荒草

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5、提问:在英子眼中,“厚嘴唇”的人是怎样的人?你又是怎样看的呢?

明确:他是个穷人。“我们娘儿仨,奔窝头,还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他是个好哥哥。“我小兄弟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可凭我这没出息的哥哥,什么能耐也没有,哪儿供得起

呀?”

他是个善良的“小偷”。“我走这一步,也是是非得已。”他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

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厚嘴唇的人”对生活有着一种强烈的无可奈何,我认为可以把他这种无奈归结为社会原因,当时社会的旧制度使人民生活在水

深火热当中,许多善良的人在生活逼迫之下,不得不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

“厚嘴唇的人”虽然有着他自己的苦衷,也实在值得怜悯,但偷窃始终不对,他的被抓也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6、提问:你们觉得英子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天真活泼:唱《麻雀与小孩》,扮演小麻雀。

聪明可爱:从她与“厚嘴唇的人”的对话中可见。

富有同情心:她始终认为“厚嘴唇的人”是个善良的人,而且视他为自己的朋友;当她看到“小偷”被押走时,内心非常难过。

7、提问:作者通过小英子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厚嘴唇的人”,你认为这样写有哪些好处?

明确:通过小英子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厚嘴唇的人”,在淡淡的忧伤中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诗意。(板书基调)

五、欣赏《送别歌》。在文中这首歌反复出现,你能领悟它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所起的作用吗?

明确:《送别歌》在内容情调上,又是深沉、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交织,与《麻雀与小孩》形成对比,在影片情节,人物性格的

发展上,起到了以声相助,托景传情的作用。《送别歌》既配合了具体的故事情节,又与影片中生死别离的人物关系线索编织

在一起,加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

七、找出文中有几处环境描写,小组讨论,分析其作用。

1、P86:“隐约有雷声,刮风了,窗外的树枝摇晃着。”“沙沙的雨立刻洒了下来,天空打着闪。”——作用:“雷声”“刮风了”似

在诉说人生的不幸,为下文写“厚嘴唇的人”的遭遇埋下伏笔。

2、P91:“秋天了,窗外的落叶吹下来,落到了教室里,落到了林英子的课桌上。韩老师踏着风琴,小学生齐声唱着“长亭外,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作用:环境萧条,音乐哀婉动人,烘托了剧中离情别绪的无限诗意。

八、意境鉴赏。

提问:学过文章,你的整体感觉如何?

明确:1、仿佛在读诗,特别是小英子的那些对话,都很美,使人感觉好像在读散文诗。——如:“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

多了,挺难分。”“你分得清海跟天么?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好像在看画。课文描写的那些衰草,那狭窄的胡同,那破旧的院落,那小偷......使人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闻

其声,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人生的不幸。

整体感觉很宁静,剧中没有热闹的情节,即使是小学生唱歌,唱的也是带有淡淡的哀愁的《送别歌》;即使是捉贼,那贼也

不敢大吵大闹,没有反抗,只是默默得跟着警察走。还有里面的环境描写、小英子的心理描写等等,都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

感觉。

小结:《城南旧事》创造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如中国水墨画般宁静、淡泊。

2、作品很有自己的特色。如里面很多生活画面、背景描写都蕴含了非常浓郁的老北京的乡土风情。

课文里很多事情都写得很含蓄。如写革命的青年青年学生被抓,作者并没有直接抨击当时的社会制度,而只是写英子与她爸

爸关于“好人”与“坏人”的讨论,通过几句对话表现出来,非常含蓄,但又引人深思。这又是作品诗意的表现。

小结:《城南旧事》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含蓄、深沉、内在。导入: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9:2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28814123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城南旧事作者简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城南旧事作者简介.pdf

上一篇:双因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关于酒的诗句
    促销方法-音响有滋滋声怎么解决2023年2月27日发(作者:羽绒被怎么洗)描写酒的诗句好酒不怕巷子深,带酒的诗句数不胜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描写酒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1.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孟郊《酒德》2.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王维《酌酒与裴迪》3.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4.为唤山童多索酒,金钟细酌流霞。——赵长卿
  • 2℃工程合同
  • 2℃宝宝生日
  • 2℃论情
  • 1℃规范化建设
  • 1℃酒的诗句
  • 1℃命题作文
  • 1℃整改落实
  • 1℃我要安全
  • 1℃幼儿园大班班务计划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