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世界——从哲学视角看
人云,哲学有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
去?《苏菲的世界》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出发,深刻揭示了哲学三大
问题。但是,我的大脑告诉我,没看懂。就像一篇引经据典的美妙文
章,我因为不知典故所指而不知文章所云。
几节课的电影,拍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和苏格拉底等等耳
熟能详却又极其陌生的名字。虽不知所云,但却理解了一个深刻通俗
的道理——追寻,对真理的不断探索。世间有一句俗语: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而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条不断追寻幸福、探索未知的道路。
虽然我略微带有一丝的民族主义,虽然我更喜欢诗词文言的咬文
嚼字,虽然我更享受探索华夏文明的快感。但我不得不承认西方哲学
的唯物、唯心之分更让人对哲学派别与发展一目了然。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
识是物质的派生物,它有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
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分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
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世间的
一切都做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甚至人也被认为是机械的。我想它可
能是因为近代的机械发展而产生的学说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则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
找世界的本原。我们所熟悉的五行学说就是朴素唯物主义,它认为世
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所衍生的。关于五行学说,可以说与中国文
化息息相关,它代表五脏、五常、五方,还有王朝更替的五德说。甚
至五行和阴阳八卦的相互演替构成了中国人的世界观、道德观。而且
它与中医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
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
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
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就如周易和阴阳学说所提出的世界
运行存在的正反、动静等等变幻,我觉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
义是我国所宣扬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本原,物
质是意识的派生物,它有两种主要派别——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
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精神(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
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
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是第二性的。佛家有世界万物都在佛
祖的说法,这也是主观唯物主义吧!中国宋代儒家的陆九渊说过的“吾
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明代集立德立言立功于一身阳明圣人
王守仁也说过“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
理”。这些都是主观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
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
(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
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我把这种先于物质世
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精神理解为命运、天道、盖亚意识,甚
至我觉得上帝、盘古、神也可以这么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学说
是儒家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理气论,及佛家的宿命论。还有中国古代
正统的儒家天命观,他们认为上天是至高的,皇帝也因此自称天子。
大量的哲学知识也影响了我对世界的认识。我是一个二元论者,
我认为物质与意识就像阴阳一样,两者独立存在又相互依存。物质世
界在不断变换中的,其中一丝的变动能引起一系列的变动,我相信因
果的存在。但意识的存在也不断影响着物质世界的这种变换,这种意
识可以称之为天道,这里所说天道是世界中各种法则所集合的神秘影
响,我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同时物质世界生物的意识也对物质世界
有着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我觉得可以用人道冠之。在天道与人道的影
响下物质世界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律不断变换。
包括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受这种规律的影响。人类作为一种高级动
物主要面临三大问题:生存问题(人与物之间的问题)、相处问题(人
与人之间的问题)、灵魂问题(人与生命的问题)。西方偏向于解决
“第一问题”的“效用文明”,东方走上了一条偏向于解决“第二问
题”的“道德文明”的道路。所以说东方文明是早熟的文明,我觉得
文明的发展应该依次解决三大问题,至少要基本解决上一问题才能着
下一问题深入发展。而西方文明则是竞争太过激烈且有过度的个人主
义。于是我认同人类文明发展需要中西合璧的学说。而且现今人类的
发展在不断的理解、学习、运用天道,不断扩大人道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我大学以前的类似儒家、
法家的过度的礼法教育,我更喜欢道家的无为而治,类似放养的任其
发展。当然必要的引导和礼教必不可少。我很喜欢洋务派提出的“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面对现今中国过多的崇洋媚外,我更喜欢专研
中国文化。
言归正传,我眼中的哲学就是不断探索人类与世界发展的某种共
同普遍规律的学科,我眼中的世界是物质与意识相互影响发展的世
界。看完《苏菲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探索。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7:0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20563123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你眼中的世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你眼中的世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