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古诗词5篇
今年的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寒冷的人瑟瑟发抖,仿
佛整个地球都在一个冰冷的水箱里,冬天真冷啊。这次我给
大家整理了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古诗词,供大家阅读参考,
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古诗词1
悲青坂
[唐]杜甫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作品赏析
【鹤注】此《唐纪》所谓癸卯又以南军战,败绩。南军,
杨希文所将,乃十月二十三日也。史云:琯败陈陶,残卒数
千不能军。帝使衷夷散,复图进取。青坂,东门驻军之地也。
【钱笺】陈涛斜,在咸阳。房琯师次便桥。便桥,在咸阳县
西南十里。青板去陈陶、便桥当不远。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①。黄头奚儿日向西
②,数骑弯弓敢驰突③。山雪河冰晚萧瑟④。青是烽烟白是
骨。焉得附书与我军⑤,忍待明年莫仓卒⑥。
(青坂,伤中官之促战也。大败之余,正宜练兵休息,
自中使促师,隔朝再战,而白骨委于荒郊,则丧师辱国之罪,
有分其责者矣。公深识兵机,而欲坚待明年,其后香积寺之
捷,果在至德二载。曰数骑驰突,见彼壮而我怯也。)
①《庄子》:“天寒既至。”古乐府:“饮马长城窟。”【钱
笺】太白山,在武功县去长安二百里。琯先分三军,刘哲将
中军,自武功入,故曰饮马太白窟。②《唐书》:室韦,东
方之北边黄头奚部也,奚亦东夷种。东北契丹,西突厥,南
白狼河,北霫。《安禄山事迹》:禄山反,发同罗、奚、契丹、
室韦、曳落河之众,号父子军。③《汉书》:士力能弯弓,
尽为甲骑。驰突,见本卷前。④庾信诗:“萧瑟风声惨。”⑤
陈琳书:“我军过之,若骇鲸之触细网。”时公陷贼中,故欲
附书我军。⑥忍待,坚忍以待也。陈琳书:“中材处之,殆
难仓卒。”王浚《自理书》:“兵人定见,不可仓卒。”朱鹤龄
曰:考史:琯欲持重有所伺,中人邢延恩等促战,仓皇遂及
于败。诗云“忍待明年莫仓卒”,即琯持重意也。噫!陈陶之
败,与潼关之败,其失皆以中人促战,不当专为琯罪也,故
子美深悲之。
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古诗词2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品赏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
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
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
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玉
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
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
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
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
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
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
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
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
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
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
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
酣畅。
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古诗词3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魏晋]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作品赏析
[说明]
癸卯岁是晋安帝元兴二年(403),陶渊明三十九岁。敬
远是渊明的堂弟,
他们自幼关系亲密,成人后亦志趣相投,感情融洽。这
一年敬远二十三岁,
同渊明住在一起,并一道读书躬耕。然而一年的收获不
足自给,使他们过着
贫困饥寒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年终腊月之时,渊明写
给敬远,以寄托深刻
的慨叹之情。
寝迹衡门下,逸与世相绝(1)。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2)。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3)。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4)。
劲气侵襟袖,革瓢谢屡设(5)。
萧索空字中,了无一可悦(6)。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7)。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8)。
平津苟不由,栖迟诅为拙(9)?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10)!
【解释】
(1)寝迹:埋没行踪,指隐居。衡门:横木为门,指简
陋的居室。逸:远。世:指世俗。官场。
绝:断绝往来。
(2)顾盼:犹言看顾、眷顾。莫:无,没有。荆扉:用
荆条编成的柴门。
(3)翳翳(yì缢):阴暗的样子。“经日雪:下了一整天的
雪。
(4)倾耳:侧耳细听的样子。无希声:没有一点声音。《老
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
注:“无声曰希。”
(5)劲气:猛烈的寒气。箪(doān丹)瓢:即箪食瓢饮。
简:竹编的盛饭容器。瓢:剖开葫芦做
成的舀水器。《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回,指孔子学生颜回。谢:辞绝。屡:经
常。设:陈设。箪瓢谢屡设:意思是说,像颜
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子也很难得,我(们)箪瓢常
空,无食可陈于面前。
(6)萧索:萧条,冷落。空字:空荡荡的房屋。形容一
无所有。了无:一点也没有。可悦:可以
使人高兴的事情。
(7)遗烈:指古代正直、刚毅、有高尚节操的贤士。
(8)谬:误,谦辞。固穷节:固守穷困的气节。《论语?
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
斯滥矣。”
(9)平津:平坦的大道,喻仕途。津:本义为渡口,这
里指道路。苟:如果。由:沿看,遵循。
栖迟:游息,指隐居。《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
可以栖迟。”讵(jǜ巨):岂。(10)契:
契合,指志同道合。别:识别。
〔译文〕
隐居茅舍掩踪迹,
远与世俗相隔绝。
无人知晓来眷顾,
白日柴门常关闭。
岁暮寒风正凄冷,
阴沉整日天降雪。
侧耳细听无声响,
放眼户外已皓洁。
寒气猛烈侵襟袖,
无食箪瓢常空设。
萧条冷落空室内,
竟无一事可欢悦。
千年古书皆历览,
常常读见古义烈。
高尚操行不敢攀,
仅能守穷为气节。
平坦仕途若不走,
隐居躬耕岂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
志趣相合准识别!
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古诗词4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作品赏析
【解释】:
前人有云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
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
有画龙点睛之妙。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四句诗,都
写所见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
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
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
声。就在这时,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
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
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这
时,人们才恍然惊悟,诗人写冰初结,乃是为积雪作张本;
写人行绝,乃是为气氛作铺陈;写榆柳萧疏,乃是为远望创
造条件。同时,从初结之“冰”,到绝人之“陌”,再到萧疏
之“榆柳”、闲静之“楼阁”,场景不断变换,而每一变换之
场景,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这样由近到远,视线逐步
开阔,他忽然发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
皑白雪,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仅
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
益彰,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见”,硬语盘空,使人精神为之
一振。
这首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
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举首灿然夺目,远视浮光闪烁,上
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
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
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古诗词5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作品赏析
此至德二年十二月,还长安时作。《小学绀珠》:五行始
于祖,终于腊,唐土德,戊祖辰腊。赵大纲《测旨》:唐以
大寒后辰日为腊。
腊日常年暖尚遥①,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
②,漏泄春光有柳条③。纵酒欲谋良夜醉④,归家初散紫宸
朝⑤。口脂面药随恩泽⑥,翠管银罂下九宵⑦。
(此诗腊日喜沾恩赐而作也。上四言景,下四记事。【张
綖注】大寒之后,必有阳春;大乱之后,必有至治。腊日而
暖,此寒极而春,乱极将治之象,公故喜而赋焉。朱瀚曰:
雪色承冻,春光承暖,侵凌承全消,漏泄承尚遥。【顾注】
腊祭自应会饮,况当恩泽下颁之日,下四用倒插,乃归重感
恩意。若先将口脂、翠管作联,散朝、纵酒作结,便觉板实
少致。)
①朱瀚曰:庾子山诗:“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
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沈休文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
寒来。”前半本此。②《史记》:炎帝欲侵陵诸侯。《诗》:“焉
得萱草。”③《魏武纪》:“檄必恐漏泄。”梁元帝诗:“徒望
春光新。”④《陈书》:太傅平秦王归彦,纵酒为乐,经宿不
知。⑤《长安志》:宣政殿北曰紫宸门,内有紫宸殿,即内
衙之正殿。⑥朱瀚曰:口脂面药,以御寒冻。《景龙文馆记》:
帝于苑中,召近臣赐腊,晚自北门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
腊脂。《西阳杂俎》:腊日赐口脂腊脂,盛以碧镂牙筒。《太
平御览》:《卢公家范》,腊日上澡豆及头膏面脂口脂。《前
汉·郊祀志》:亦施恩泽。⑦【张注】翠管银罂,指所盛之
器。惠远侍:“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翻。”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6:51: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199071160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形容冬天的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形容冬天的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