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
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祖籍栾城。北宋著名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
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
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
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
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代表作品有:
《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
《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他的一生作品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两种风格。
在他的前半生中,作品还是大多以小儿女的情思为主,想念亲人,想念故土,希
望能与家人团圆,在人生的最黑暗的时候,盼望有一丝丝温情温暖他那受伤的心灵。
在这个时间段,他的代表作以《水调歌头》这一类型为主,《水调歌头》便是代表
作品。
在水调歌头里,苏轼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大风浪,政途被贬,离开故土,离开家
乡,心中的无限抑郁郁闷,愁死不能得解,正值中秋佳节,身在异乡离开亲朋好友,
小酌三五杯后,看着天上的月色,诗性大作,便写下了那千古传颂之作,抒发了自
己对亲人和故土的深深思念之情。
在他的后半生中,作品整体风格便彻底转为了豪放大气,更加关心国事,希望能
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为国分忧的理想。于是,在这个时间段,他的作品均以对
大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抱负,代表作以《念奴娇》系列为主。
在这一代表作中,苏轼通过上半局部对宋朝时期祖国山河的描述,那豪迈之情
如滔滔江水,真是令人十分神往,在下半局部中抒发了自己热爱祖国之情,并对自
己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意。
苏轼著名的古诗有哪些
苏轼留下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其中他的古诗词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苏轼最知名的古诗词应该是《赤壁赋》、《后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四首吧。很多人就算不知道苏轼的其它作品也会
听过这四首诗词。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现代还有人给他编了个曲子。
苏轼的诗词有着记事题材的,例如《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
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这一些;也有着题词的作品,例如《题金
山寺》、《题西林壁》。
在总结了苏轼的古诗词之后,他其实给后世留下了很多首诗词。可以看出苏轼
最爱的是《浣溪沙》这一词牌名,总共有八首,其次是《江城子》这个词牌名的,
有五首最知名的应该是《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吧。
苏轼的诗词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蝶恋花》有三首,《定风波》有两首,《水龙
吟》一首,《洞仙歌》两首,《贺新郎》一首,《减字木兰花》两首,《临江仙》
一首,《满江红》两首,《满庭芳》一首,《木兰花令》一首,《南歌子》一首,
《南乡子》四首,《沁园春》两首,《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阮郎归》一
首,《少年游》一首,《哨遍》一首,还有虽然也叫做《水调歌头》却没有《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知名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北宋时期,阶级地位矛盾突出,作为官宦之家的地位低下的女子,结局更是不
想而知,苏轼作为一名官大夫,对待姬妾的态度,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苏轼为人
豪放,对待姬妾的态度也不过如此,姬妾对于苏轼来说,不过是私人的物品。
苏轼著名的古诗欣赏
赤壁赋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
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
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
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
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
〔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2]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
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
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
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
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6:1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1796610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苏东坡的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苏东坡的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