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第一课时导学案)
编者:林妹审核:纪仕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SO
2
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SO
2
的主要化学性质。
2.知道SO
2
对空气的污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3.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SO
2
的化学性质难点:SO
2
的化学性质
三.学生预习:
1.物理性质颜色___,气味___,状态___,毒性___,密度___,水溶性___
2.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1.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
物反应;4.与某些盐反应;
(2)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生成不稳定的
无色物质,加热时,这些无色物质又会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
(3)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强):与O
2
,H
2
O
2
,KMnO
4
,卤素(Cl
2
,Br
2
,I
2
)反应
与Cl
2
,Br
2
反应方程式
(4)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弱):与H
2
S反应方程式。
3.二氧化硫的用途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1)形成原因(2)形成过程(3)危害(4)防治措施
思考:(1)Cl
2
与SO
2
的漂白原理有什么相同吗?为什么?
(2)将等物质的量的Cl
2
与SO
2
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其漂白效果是否会
好一些?(3)SO
2
能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体现SO
2
的漂白性吗?
课堂练习:
1.能够用于鉴别SO
2
和CO
2
的是()
A.品红溶液B.紫色石蕊试液C.澄清石灰水D.氯化钡溶液
2.既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2
2
2
3.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O
2
+Br
2
+2H
2
O=2HBr+H
2
SO
4
,反
中转移的电子数和还原剂是()
A.2e-,H
2
SO
4
B.4e-,SO
2
C.2e-,Br
2
D.2e-,SO
2
4.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只显示还原性的是()
A.H
2
2
.H
2
SO
4
5.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
2
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A.能使品红褪色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D.通入稀溴水能使溴水褪色,得澄清溶液,再滴Ba(NO
3
)
2
溶液有白色沉淀,该
沉淀不溶于硝酸。
6.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做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经酸化的土壤中加
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⑤
7.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
、HCl、HBr、SO
2
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将
气体通入适量氯水中,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继续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
2
溶液和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肯定不含有
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第二课时导学案)
编者:林妹审核:纪仕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原理;2.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掌握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3.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性质差异学会比较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工业制硫酸的反应原理;浓硫酸的性质。
三.学生预习:
1、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制硫酸
(1)SO
2
的制取和净化(沸腾炉)_____________。(2)SO
2
转化为2SO
3
(接
触室)_____________。(3)2SO
3
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吸收塔)________________。
2.硫酸的性质(一)硫酸的物理性质(二)硫酸的化学性质
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二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1)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与碱反应(3)与金属反应
(4)与金属氧化物(5)与某些盐反应
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1)吸水性(2)脱水性(3)强氧化性
A.与金属反应:
①加热时能氧化大多数金属(除Au、Pt):与Cu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常温下,Fe、Al遇浓H
2
SO
4
发生钝化
B.与非金属反应:加热时可氧化C等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化合物反应:浓硫酸可氧化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如H
2
S,HBr,HI,FeCl
2
。
与H
2
S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的用途。
思考:(1)“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2)浓硫酸可用来干燥哪些气
体?(3)把浓硫酸加入蔗糖中,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时,可与Al反应生成大量H
2
B.将浓硫酸置于敞口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质量将减少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2.下列各气体能大量共存,并且都能用浓H
2
SO
4
干燥的是()
、H
2
、SO
2
2
、H
2
S、O
2
、CO
2
、Cl
2
、H
2
、Cl
2
3.50mL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A.小于0.45mo1B.等于0.45molC.在0.45mol和0.9mol之间D.大于0.9mo1
4.区别浓H
2
SO
4
和稀H
2
SO
4
,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铜片B.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液涂在纸上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
5.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A.脱水性B.吸水性C.强氧化性D.强酸性
(1)在工业上可用铁制槽车或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
(2)浓硫酸使木条变黑。(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H
2
SO
4
反应
制备氢气。(4)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5)浓硫酸可溶解金属铜。
(6)浓硫酸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第三课时导学案)
编者:林妹审核:纪仕奕
一.教学目标:通过抓住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或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整理归纳含硫
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依据物质的内在联系整理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
三.学生预习:
1.硫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0、+4、+6
SSSS
H
2
S
Na
2
S
HgS
2.元素处在最高价(+6)只有氧化性,处在最低价(-2)只具有还原性;
中间价(0、+4)既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3.硫和含硫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它们之间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课堂练习:
1.下列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H
2
SSO
2
B.H
2
SO
4
SO
2
4
2-BaSO
4
3
2-SO
2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酸是()
A.碳酸B.亚硫酸C.硫酸D.高氯酸
3.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Ba2+、S2-、SO
3
2-B.H+、K+、SO
3
2-、SO
4
2-
2+、H+、ClO-、S2-D.K+、NH
4
+、SO
4
2-、NO
3
-
4.在由Na
2
S、Na
2
SO
3
、Na
2
SO
4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已知S的质量分数为25.6%,
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46.8%B.37.6%C.51.2%D.无法计算
5.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
2
SO
3
4
C.亚硫酸D.次氯酸
6.计算:将25.4g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共热,完全反应后,试计算:
(1)生成的SO
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SSO
2
H
2
SO
4
SO
3
BaSO
4
HgS
H
2
S
H
2
SO
3
-20+4+6
SO
2
H
2
SO
3
Na
2
SO
3
SO
3
H
2
SO
4
Na
2
SO
4
S
Na
2
SO
4
Na
2
SO
3FeS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训练学案)
编者:林妹审核:纪仕奕
一、选择题
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站产
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水体污染B.白色污染C.酸雨产生D.农药、化肥污染
2.在下述反应中,浓H
2
SO
4
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C+H
2
SO
4
2
SO
3
+H
2
SO
4
+H
2
SO
4
+H
2
SO
4
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B.由于浓H
2
SO
4
具有脱水性,所以可用做干燥剂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4.下列物质中,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A.N
2
2
2
5.不能用来干燥SO
2
气体的是()
A.浓硫酸B.碱石灰C.无水氯化钙D.P
2
O
5
6.检验SO
2
中是否有CO
2
,应采取的措施是()
A.通过澄清石灰水B.通过Ba(OH)
2
溶液再通过石灰水
C.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石灰D.通过小苏打悬浊液再通过石灰水
7.铜和浓H
2
SO
4
的反应中,若电子转移0.4mol,则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A.0.4molB.0.2molC.2molD.4mol
8.Cl
2
与SO
2
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
2
与SO
2
混合后通入品红与BaCl
2
的混合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很快褪色B.溶液不褪色C.出现沉淀D.不出现沉淀
二.实验题
某同学用Cu与浓H
2
SO
4
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
SO
2
,且证明SO
2
的漂白性,还要除去SO
2
有
的H
2
O(g)和少量O
2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1)A中盛有和。
(2)B中盛有,作用是。
(3)C中放有,作用是,
化学方程式是。
(4)D是,E中盛有,作用是。
(5)F烧杯中盛有,目的是。
三.推断题。已知X是淡黄色固体,A、B是钾盐,C是硫酸盐,D、E是无色
气体。据以下反应式判断这6种物质的分子式。
(1)A+H
2
SO
4
(稀)→C+D↑(2)B+H
2
SO
4
→C+E↑+H
2
O
(3)D+E→X↓+H
2
O(4)B+O
2
→C(5)X+KOHA+B+H
2
O
A:,B:,C:,D:,E:,X:。
四.计算题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试
计算:(1)反应后生成硫酸铜的物质的量.(2)若将生成的硫酸铜配制成500mL
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
第一课时导学案课堂练习:
1、A2、C3、D4、A5、D6、C
7、SO
2
,HBr,CO
2
,HCl
第二课时导学案课堂练习:
1、C2、AC3、A4、C
5、(1)C(2)A(3)D(4)B(5)CD(6)AD
第三课时导学案课堂练习:
1、A2、B3、D4、B5、B
6、(1)8.96L(2)0.4mol
一、选择题
1、C2、D3、D4、C5、B6、C7、A8、BC
二.实验题
⑴浓硫酸铜⑵浓硫酸除去水蒸气⑶铜网除去O
2
⑷集气瓶品红溶液验证SO
2
有漂白性
⑸NaOH溶液除去多余的SO
2
以防污染空气
三.推断题.
A:K
2
SB:K
2
SO
3
C:K
2
SO
4
D:H
2
SE:SO
2
X:S
四.计算题(1)0.1mol(2)0.2mol/L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5:5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166141160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二氧化硫的性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二氧化硫的性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