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然”与“虽然”“然⽽”之⽐较(⼀)
上古汉语“然”与“然⽽”“虽然”之⽐较
——论“然”的转折语⽤意义的形成
提要:提要:在上古汉语中,“然”与“虽然”、“然⽽”的关系⼗分密切。但由于“然”作为转折连词与“虽”组合成真正符合语⾔学标准的
双⾳节词来使⽤的现象,在先秦⽂献中颇为少见,“然⽽”的组合却在许多句⼦或句段中,可以认定为双⾳节词,故⽽许多前
辈,便将“然”的转折语⽤意义的形成,归功于“⽽”对其本来语法功能和和语义功能的消解,甚⾄认为“然”是“然⽽”的缩写。本⽂
意欲通过对“然”、“虽然”“然⽽”三者的⽐较来加以证明另⼀种观点,即尽管“然⽽”向双⾳节词的演变,的确在上古已经完成,但
实际情况恰好与上述观点相左,“然”作为转折连词的语法意义,乃是“虽”为之提供语义条件,使其成为可能,从⽽试图打破历
来趋向⼀致但⼜缺乏实际依据的成见。
关键词:关键词:然虽然然⽽连词转折
在上古汉语中,“然”字往往⽤作代词,具有回指功能,回指上⽂所述情况,引领下⽂内容,⽐如“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
⽽不王者,未之有也。”(《孟⼦·梁惠王下》)也可置于形容词尾,表⽰状态,“今兹之正,胡然厉矣。”(《诗经·⼩雅·正
⽉》)或者作为助词⽤于句末,表⽰⽐拟,如《汉书·贾谊传》:“其视杀⼈如艾草菅然。”有时也可以在上下⽂的具体语境中,
置于下⽂句⾸,使作表⽰顺承关系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的意思,如“鲋鱼忿然作⾊⽈:‘吾失我常与,我⽆所处。我得
⽃升之⽔,然活⽿。’”(《庄⼦·外物》)⽽在另⼀种情况下,则“然”字可表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却”与“但是”等词的语⽤意
义,负责连接上下⽂两种相反相悖的语⾔单位,构成含有明显逆转语义的句式,如《墨⼦·亲⼠》:“良⼸难张,然可以及⾼⼊
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如《左传·成公⼗⼆年》:“今吾⼦之⾔,乱之道也,不可以为法。然吾⼦,主也,⾄敢不
从?”我们知道,“然”字⾸先是被⽤作指⽰代词、⽐拟词,其后才有表顺承、转折等语义类型的功能出现。可是,“然”字作为转
折连词,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于“然”字转折语⽤意义的形成,前⼈已经做出过⼀些颇具见地的阐述。吕叔湘先⽣曾有过这样的表述:“‘然’字的开始盛
⾏在‘然⽽’之后,我们可以说它是‘然⽽’之省,以‘然’摄‘⽽’;我们也可以说是‘虽然’之省,那就本来不⼀定要随以‘⽽’字。”[①]紧
接⽽来的,王⼒先⽣亦曾断语:“直到汉代以后,‘然’字才单独⽤作转捩连词。”[②]以两位⽼前辈的观点看来,“然”作为转折连
词⽽出现,显然是在“然⽽”之后的,“然”字的转折语⽤意义的形成,甚⾄可以看成是“然⽽”的略写。这种观点,其实是没有其实
在依据在的。虽然唐以后学者,对《左传》的作者是否左丘明,左丘明⼜是否鲁国太史的问题颇有疑义,但对于其成书于战国
初年抑或稍后这⼀点,则是多半认可⽆异的,因为《左传》记事,⾄鲁哀公⼆⼗七年即智伯灭亡⽽⽌。《左传》成书年代,远
⽐王⼒先⽣所说汉代要早,但据统计,《左传》中⽤作转折连词的“然”字,有19处之多,⽽“然⽽”却只1处。《国语》之成书,
亦与《左传》的年代相仿佛,其中以为转捩之⽤的“然”字,也有8处,“然⽽”只3处。⽽对成书年代的考证颇为精确的《庄⼦》
⼀书中,⽤作转折连词的“然”字有10处,“然⽽”虽⼀处⽽不见。[③]相⽐较之下,“然”作为连词不仅在汉代以前便成为事实,⽽
且似乎要⽐“然⽽”的使⽤更频繁。相反,如果恰如吕叔湘先⽣所⾔,“然”的转折意义,乃是“然⽽”⼀词的略写,按照词源学的⼀
般词源发展逻辑,上述统计情况,似乎颇难合乎常理。再者,假设在战国初年,“然”已经取代“然⽽”作为转折连词,则在《左
传》等以前的⽂献中,“然⽽”⼀词应当得到过普遍的使⽤,但据诸如《尚书》、《春秋》等书看来,结果却也并⾮如此。这就
表明,“然”字在有了转折语⽤意义之后,才与“⽽”字结合使⽤,并各⾃丧失其原有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形成⼀个凝固成
词的同义并列的双⾳节词。
当然,“然”与“⽽”的骈⽴使⽤,其发轫不可谓不早,如本⽂开头所引⽤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以及“逐贤相⽽罪孝兄,⾝为刑戮,然⽽不知,此蔽塞之祸也。”(《荀⼦·解蔽》)便是不争的⽤例。但诸如此类句式
中,“然”的回指功能依然⽆变,应当作“如此,却……”来解释,表转折的语意重⼼仍然落在“⽽”上。若是,“然”与“⽽”的语法分
⼯如此明细,我们⾃然不能说“然⽽”到此已经凝固成词,更不能说,“然”的指⽰代词意义被消解,⽽作为连词偏向于转捩。此
外,“虽”与“然”的松散组合的⽤例的出现,⼏乎可以说是与“然⽽”模式的发⽣跬步同⾏,如《孟⼦·滕⽂公上》:“诸侯之礼,吾
未之学也;虽然,吾常闻之矣。”但在此种情况中,“虽然”往往独⽴成句,作为句段的⼀部分,构成句段的让步成分,为后⽂叙
述和描写上的转逆做语义基础的张本。刘利先⽣曾对此种现象做过分析,他说:“‘然’在承认或认可前⽂所述事实的同时,也赋
予了句⼦以‘尽管如此,可是’的让步加转折的语⽤意义。这就为‘虽’的出现提供了语义条件。当‘虽’进⼊转折句的前⽂以后,不
仅接管了让步的语⽤意义,同时也消解了‘然’的回指功能,使其成为纯粹的连接成分。”[④]我们在解读刘利先⽣的这段阐述
时,应该注意到这样⼀个事实,即“虽然”如果的确成为连词,却⼜可以单独成句,这在上古汉语语法的规范中,是不可能出现
的,即使在现代汉语语法上,似乎也不成其为可能。可惜,刘利先⽣虽则意识到了这⼀事实,却⼜将此作为“虽然”是否已经凝
结成词的评判标准,信难服⼈。但我们也应该同时注意到,刘利先⽣的这段话,在阐释“虽”对“然”与“⽽”甚⾄“然⽽”的原先语法
功能的消解上,是不⽆道理的,⽽且也在客观上,为我们重新考量“然”的转折语⽤意义的形成,提供了⼀个全新的视⾓。
⽆可否认,“虽”在上古汉语中,⾃来就有⽽且仅有表⽰让步的语⽤功能。在⼀个句⼦或者句段中,欲构成后⼀语⾔单位对
前⼀语⾔单位的转折语⽤意义,则必须有表让步的成分作为语义条件,“虽”字从⼀开始,便被作为此种需要的⾸选。在《诗
经》中,表转折的句式,就其使⽤频率⽽⾔,⼤致有三种。其⼀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诗经·鄘风·载驰》),此种转
折,我们只能凭借经验和语感,做随⽂释义式的理解。其⼆,便是“则”字的参与,如“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
依”(同上《⼩雅·⼩旻》)。其三,则是“虽”字的出现,如“虽⽆⽼成⼈,尚有典刑”(同上《⼤雅·荡》)。试揣摩上述三例,
就不难体会“虽”字的出现,为汉语语⽤体式的进⼀步规范化,做出了巨⼤的贡献。正是因为“虽”字的出现,能够使上古汉语语
法更加趋向成熟,所以之后的⼤部分⽂献中,“虽”字的使⽤,便迅速蔚为风⽓。由于使⽤频率的急剧上升,譬如“虽”这样语⽤
功能极为单⼀的字,对其他词汇的语⽤功能的同化与转换作⽤,是相当⼤的。因为“虽”的让步语义功能之⼤,⾜可以提供⼀个
所以,我们不妨将刘利先⽣的观点反过来看,即“虽”字的进⼊,为具有转折语⽤意义的“然”的出现,提供了语义条件。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5:5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165221233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然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然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