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
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包括
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
进制计数法。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
个
(
一
)
数位顺序
(右数)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12111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
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说
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联系:关系非常密切:这是因为“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
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
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四、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
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1亿有多大
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得到1亿张
纸摞起来有1万多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小数
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小数的读写法:
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
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
写出每一个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7、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
较百分位,……
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
9、名数的改写: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10、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与精确到百分位的提法)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大数的改写。先改写,再求近似数。注意:带上单位。
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
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
化简。
2、竖式计算以及验算。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简算)
计算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
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
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比较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区别:
相同点:乘的顺序相同,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最后
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不同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用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时,多乘了一
次百位上的数。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因数末尾有0计算: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因数中间有0: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
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时(0除外),积也要乘几(或除
以几)。
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探索口算方法:80÷20=
方法一:20×4=8080÷20=4
方法二:8÷2=480÷20=4
方法三:80÷2=4080÷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二、笔算除法
1、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
的整十数来试商。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
再试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不同点是:除数是一位数时,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除数是两位数时先看被
前两位。
5、商的变化规律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2)被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3)被除法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4)被除法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三、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
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0做除数没有意义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四、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
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或交
换减数的位置。
a-b-c=a-(b+c)或a-b-c=a-c-b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
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交换除数
的位置。
a÷b÷c=a÷(b×c)或a÷b÷c=a÷c÷b
图形
一、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
叫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
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
①稳定性。如: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②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分类:
①按角大小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按边长短分: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③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个角是60°。(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及格式。
6、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7、图形的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
三角形。
③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
一个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平行和垂直
1、两条直线的关系: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只有平行和相交两种情况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
直线互相平行。直线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3、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
线垂直)。步骤:
第一步: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
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第二步: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
画出的直线平行。
4、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
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5、三角板画互相垂直两条直线
情况一:通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步骤:
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情况二:过直线外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步骤:
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点重合。
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通过直线外的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6、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线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垂直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二、平行四边形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特点:对边互相平行;对边也相等。特性:容易变形。
3、高和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
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
边形有2条高)
4、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确定了,它的形状不能确定。
三、梯形
1、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4、梯形各部分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
三、角
一、线段、直线、射线
1、定义
线段: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
的;
射线: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也是
无限长的。
2、区别:
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二、角定义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叫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
三、角的度量
1、角的单位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
是1度,记作1°。
2、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量角器的中心和0°刻度线。
3、量角的步骤
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
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四、角的分类
1、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
成的图形。
2、直角、平角、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1/4周,形成的角叫做直角,1直角=90°;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
3、锐角、钝角
锐角:小于90°的角叫锐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4、角的大小关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五、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
2、使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
3、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度数的刻度线,点一个点;
4、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四、图形的运动
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3、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所以在画对称轴时,要画到图形外面,且要用虚线。
4、正方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轴对称图形可以有一条或几
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时,先找到与相反方向距离对称轴相同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6、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线段、菱形都
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
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线段有1条对称轴,
菱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一条,圆环有无数条,半圆环有
一条。
7、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对称轴。(长方形和正方形除外)
8、梯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只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就是对称的。比如:中国的赵州桥,印度泰
姬陵,英国塔桥,法国埃菲尔铁塔。
10、平移先找图形点,平移完点连起来,注意数点数要数十字。
1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12、利用平移,可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统计
一、统计表
1、定义:数据经整理后使之进一步表格化,便形成统计表。统计表是用原始数
据制成的一种表格。
2、作用:
1)用数量说明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2)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变化规律显著地表示出来。
3)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别显著地表示出来。
3、内容:一般包括总标题、横标题、纵标题、数字资料、单位、制表日期。
二、条形统计图
1定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
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
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
2、特点:对各个时期或时点的数据有直接对比的作用,对其数值大小,一目了
然。
3、作用:直观反映变量的数量差异,便于比较数量差异,研究数量差异问题。
4.条形统计图中间有间隔
5、制作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条,作为纵轴和横轴
2)在水平射线(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3)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的标记和计量单位。
4)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标题。
5)若条形太小可适当在条形内画上颜色等区分。
三、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1、求平均数公式:
总数量=每份数相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2、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比赛时,计算平均得分时,一般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数
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
4、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组数
据不同的地方。
5、复式条形统计图可分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必须
要有图例。单位长度需统一。
观察物体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
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1、鸡兔同笼属于假设问题,假设的和最后结果相反。
2、“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
假设法:
①假如都是兔
②假如都是鸡
③古人“抬脚法”:
解答思路:
假如每只鸡、每只兔各抬起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
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少了一半。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
法。
3、公式:
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数=兔的只数;
鸡兔总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4:44: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122771232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年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年级.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