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中应该填()。
2.已知甲数是,比乙数多,乙数是()。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或“-”。
-(+)=□○□○□。
4.计算+(-)时,要先算()法,再算()法;结果是()。
5.用“千米”做单位,计算4千米63米-198米=()。
二、选择
1.至少加上()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A.B.C.
2.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另一个加数增加,和()。
A.增加B.减少C.减少
3.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差()。
A.增加B.减少C.不变
4.++=++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5.-(+)=()。
A.-+B.-+C.--
三、解答
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3.开心文具店在开学之初做促销活动。
买一个铅笔盒和一个转笔刀有几种买法选择一种算一算要花多少元
、
4.李伯伯将一根长米的竹竿垂直插入池塘中,插入池塘底部淤泥部分是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米。你能
算出池塘水深多少米吗
一、填空
》
1.考查目的: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
答案:。
解析:已知减数和差,求被减数。因为被减数=减数+差,所以□=+,经过计算,正方形里应填。
2.考查目的: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甲数是大数,乙数是小数,是甲、乙两数的差。因为小数=大数-差,所以乙数=
甲数-差,即乙数=-,经过计算,乙数是。
3.考查目的:减法性质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答案:--。
解析:根据减法性质a-b-c=a-(b+c),可以知道-(+)=--;再观察数据发现和的小数部分相同,
两数相减差是整数,计算起来更加简便、快捷。所以在得到--的基础上要让数带着符号“搬家”,即-(+)
=--。
4.考查目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答案:减法,加法,。
解析: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运算,所以当算式中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计算结果时,不要忘了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
5.考查目的:小数减法。
答案:千米。
解析: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制关系,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因为1千米=1000米,1米=千米,所以
4千米63米=千米,198米=千米,千米-千米=千米。
二、选择
1.考查目的:小数加法。
答案:C。
解析:题中“至少”二字限制了要找到距离最近的整数,而且是加上一个数,所以这个整数要比大,还要最
接近,可以确定是7。7-=。
2.考查目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答案:B。
解析:分析题目可知减少的多,增加的少,所以两数和会减少。-=。
3.考查目的:小数减法。
答案:A。
解析:被减数不变,也就是总数不变,从中减去的越少,剩下的越多。所以当减数减少时,差就会增加。
4.考查目的:加法运算定律。
答案:A。
解析:题目中等号右侧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就使+的和为整数了。所以题目中只使用了加法交换律。
5.考查目的:减法性质。
答案:C。
解析:减法性质的应用,不仅要注意被减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连续减去这两个数;同时还要注
意数据的特点,交换减数的位置,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三、解答
1.考查目的:小数加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
答案:,,。
解析: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还要看清运算符号;算后要主动验算进行
检查。
2.考查目的:小数加减的简便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答案:19,,,。
解析:观察数据特点、符号特点,选用恰当的方法,合理进行分组。
3.考查目的:小数加法的笔算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答案:4种;+=(元),+=(元),+=(元),+=(元)。
解析:题中说明了各款文具的价钱,求一共要花多少钱。这是一道已知部分量,求总量的题目,要用加法。
先要有序制定购买方案:
)
再按要求计算出要花的钱数。
4.考查目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小数简便运算。
答案:--=(米),-(+)=(米),--=(米)。
解析:对题目中的条件、问题要清楚。条件:①竹竿长米;②底部淤泥米;③露出水面米。问题:求水
深多少米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帮助思考这个问题。这道题的已知条件与问题是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求部分
量用减法。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4:2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112921231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数加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数加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