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的故事简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
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
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
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
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
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引伸为“打草惊蛇”
这句成语。
发音dǎcǎojīngshé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
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的故事
示例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第二十九回
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反义词欲擒故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4:2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11106106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打草惊蛇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打草惊蛇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