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滋味作文
舌尖上的滋味作文1
美食,几乎受所有人的青睐。世界各地有着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美食,中国
的美食文化更是历史悠久。
中国菜有许多都是需要“真功夫”的,比如扬州干丝就要考验刀功,要切成像
头发丝一样细,还有的就要考验火候的掌控能力,比如山东的煎饼,老一分则柴,
嫩一分则破。只有用心做的菜才能有滋有味,而不是像机器做的虽然挑不出任何的
毛病,但是它就是少了那么几分人情味,就感觉少了那么种味道。
作为一个吃货,我很自豪老家的菜――徽菜,也位列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每年
过年回老家最开心的莫过于我的嘴和我的胃了,因为可以尽情的大快朵颐,家家都
是美食,顿顿都是美味啊,自家烧的菜没有太多调味剂,却好吃的恨不得把盘子舔
一遍,即使是最简单的炒青菜也是无上美味啊,乌油油的青菜就放了点猪油,冒着
热气夹上一筷子,还没吃就已经闻到了菜的青香,放到嘴里根本不需要嚼,抿一抿
那青菜便化在了味蕾里。在以前老家几乎都没有楼房,都是一些徽派的老屋子,白
白的墙,旧旧的黑瓦,偶尔还有些地方有繁密的青苔,甚至还有木头的大门,很有
那种江南油画的感觉,再加上厅堂里那一盘盘的美食,此情此景当真妙不可言。
皖南小山村年三十的年夜饭那是非常隆重的,一张巨大的圆桌,一家人齐齐围
坐在一起,暖暖的灯光照射着,外面烟花爆竹的声音在持续着,温馨的亲情弥漫其
中,喝点小酒,倒上饮料,一句句祝福的话语,饱含着长辈对小辈的殷切期望,也
包含了小辈对长辈的濡慕之情。既然是年夜饭重头戏当然还是吃了,而且是要好
吃,当地的年夜饭风俗鱼是主角,家家户户必备,一整条有头有尾的红烧鱼寓意着
年年有鱼(余),特别是有意思的是这条色香味俱佳的鱼,除夕晚上是不能动筷
的,只能看不能吃,要吃也要等到第二天。
吃好年夜饭已经不早了,老家的晚上是没有路灯的,晚上串门要带上一个手电
筒,因为夜很黑映衬着漫天的星斗越发的亮,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完整的星座,嘴
里再含上一颗自家做的麦芽糖,那种甜甜的滋味从舌尖蔓沿开来,满满的幸福感。
我想老家留给我的记忆十分珍贵,正如留在我舌头上的滋味一样,以后无论走多
远,走到哪儿,吃了多少美食,家乡的味道依旧是最美、最难忘的。
舌尖上的滋味作文2
在我的众多爱好中,“吃”是第一大爱好,从小到大,吃过的美食数不胜数,
这么多滋味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柳州的螺蛳粉,也不是上海的小笼包,更
不是北京的片皮烤鸭。而是我们小学门口的几种普通小吃。
以前,一到下午放学,我便期待着那小学门口的鸡蛋卷饼,圆圆的薄饼煎得焦
黄,里面裹点绿叶蔬菜,加点火腿,再一卷起,缀上点绿葱花,滴上点香油,怎么
看都令人口水直流,那散发的香味更是不用说,时常,我坐在教室里都能闻到那股
香味。心里直痒痒,总想着一放学就要去买个来吃。
秋冬之际,还有位卖臭豆腐的.老奶奶,看上去很慈祥,对小孩子也很和气。
虽然家长一再告诫那不卫生,但一看见它们,这些叮嘱一下子便被抛至九霄云外。
那臭豆腐也足料实味,炸得外焦里嫩,价格也很诱人,五毛一碗,一路上捧着那碗
臭豆腐,细嚼慢咽,细细品味,那味道香酥可口,咀嚼时酱汁顺嘴流淌,刹那间嘴
里充满了微妙的臭香,虽然每次吃完总会留下一嘴味道,但它的美味总是让我无法
拒绝它。
夏天的校门口一样让人憧憬。每逢放学,我们便守候着一个蹬着三轮车卖着冰
淇淋的老伯伯。他有一个白色的大箱子,一打开盖子,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不同
口味的冰淇淋,我们想买哪种颜色,他就用圆勺子在那一块刮几下,一个好看的大
圆球就出来了炎炎夏日,端着一杯冰淇淋躲着太阳,别有一番乐趣。偶尔我也会买
一两支棉花糖,白白的一群慢慢围满竹签,像精灵飞速旋转留下的轨迹,只是每次
吃完总是一脸糖渍,回家免不了一顿挨骂。虽然如此,第二天我还是会一往无前的
奔向那个宝箱。
随着年龄增长,学业加重,我已很久没有再吃过那些小吃,小学搬迁,这些小
摊贩也不是知何去何从。后来,再一次吃到臭豆腐等小食是在某个大饭店里,味道
的确比街边好吃,样子也更加诱人,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校门口的那些滋味承载
了我童年的回忆与欢乐,俨然已成为了我童年的一部分,铭刻在了我的心底。
舌尖上的滋味作文3
没上初中前,最常吃的不是火锅,不是炒菜,也不是烤肉,而是楼下的串。
之前小学时,总觉得自己任务繁重,作业多,现在想起来都是小事,享受生活
才是正道。但那时也不常吃别的,串串才是最常吃的。每次晚上八点多还没吃饭,
或是回去晚了,都是下去吃一顿了事。妈妈从外面回来,就穿着睡衣下楼占座位。
但我和爸通常又收拾得很慢,下楼就刚好能看见那人把锅端过来。刚填好的底汤有
些暗红色,上面静静地飘浮着几段葱。那人端来了红汤,在灶上随便拨了几下,便
是点火了。接着便是去取菜,牛肉是不可少的了,接着便是些像鱼豆腐,丸子之类
的“垃圾食品”,而我们亲切地称之为“垃圾”,于是就有了如下对话:
“今天吃点什么?”
“没什么,就“垃圾”?”
然后就是些土豆啊,金针菇这样的菜和一包两包方便面。
红汤往往会开的很快,虽然不曾吃过清汤。但开过的红汤往往是一道极美的风
景。汤面上“咕噜咕噜”得冒着泡。随之起伏的是大把的牛肉,溅落这点点的辣。
时不时的“噗”的浮出一块毛肚,捡出,不用调料,没有火锅般的复杂,有的只是
单调却刺激的麻辣味道。时不时扬起一片青菜,捡出的也是同样的火辣。有时候会
涮上鸭肠,尝尝新。果啤是必须的,入口清凉,却不能完全掩盖口中的气息,仍是
回味悠长,也有冰与火的相融,特别是吃一半后加些汤,下上方便面。捞完面,也
就结束了。
但吃串的时候,重点不完全是吃。从一下楼,妈关上手机,我们就会静静的坐
着,聊着。说说朋友间的事,听爸分析些什么,听吗吐槽些什么,听我笑些什么。
三个人好像都把口中的红油呼出的彻彻底底才了。到了下面时,爸会夹着面逗着
我,妈会笑嘻嘻的夹菜,一切都如此的平凡而美好。空气中弥漫着喧闹的气息,但
往往这才是心最静的时候。在这个小空间里,所有都是美好的。如今,总觉得自己
有些浑浑噩噩。也许只有再回家,再吃串时,才能体会到那个喧闹环境里最安静的
小地方。
舌尖上的滋味作文4
雄雁飞过,广袤的天空留下白云被轻抚过的痕迹;雨滴交杂着看不清的丝线,
缀连在垂柳的堤岸,湖中留下了圈圈涟漪;而每当这样食物触碰于我的舌尖,唇齿
间便会留下一阵清香的滋味。
我是十分喜爱去外婆家的。并不是因为那儿的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而是因为
外婆亲手做的那一个个外脆里香的草头饼。
每每我回到乡下,进门便会询问外婆:外婆,今天做草头饼吗?外婆满眼含
笑,乐呵呵地说:食材都准备好了,来帮外婆一起做吗?我满怀欣喜,来到厨房间
洗手,准备同外婆一起做这道佳肴。
松软白皙的面粉裹着绿茵茵的草头已经和好放在了桌子上。我熟门熟路地将一
大团面团用力攥成一小团,随后用双手反复搓着一小团面团,直至变成一个光滑的
椭圆,然后压扁,形成饼的形状。一旁的外婆此时已经起了油锅,不忘提醒我:囡
囡,小心面粉弄到衣服上。我将成型的面团装在竹篓中递给外婆。待下锅时,外婆
将我推到一旁,油可不能溅到你身上。
下锅没几秒,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已飘了出来。我忍不住凑上前查看,一个个草
头饼在锅中裹着金黄的油,滋滋地冒着热腾腾的烟雾。外婆来回铲着草头饼,白皙
的面团慢慢变成了绿色。外婆时不时地用手拭去额头上沁出的汗珠。
过了几分钟,草头饼出锅了,整个厨房都被烟氤氲着。外婆拿出一个脆嫩的草
头饼,在嘴边哈了几口气,递给我,并嘱咐道:小心烫。
咬下去的第一口,油汁和着脆脆的外壳进入我的口中,瞬间,草头饼香酥适
口,充分地与味蕾结合,满嘴余香。一点一点地咀嚼,细细品尝,融合得更恰如其
分。咬到中间,可口的面团不失嚼劲。一口一口,蕴含着我和外婆一起辛勤付出的
滋味,真可谓齿颊留香。一旁的外婆笑盈盈地看着我,欣慰地抚摸着我的头。
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滋味流淌于我的唇齿间,有的爽滑酥嫩,有的肉汁四溢,但
最令我回味悠长的,还是这道我同外婆一起做的草头饼。一想到外婆,便会想到那
草头饼。留于那舌尖上的滋味不单单是美味可口的饼,更是同外婆一起完成这道佳
肴的喜悦与满足。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3:5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09445105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舌尖上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舌尖上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